① 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2)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時,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
(1)酒精燈常用的加熱儀器,故答案為:酒精燈
(2)實驗室製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故答案為:B
(3)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要注意配平;故答案為:2KMnO4
△ | .
② 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實驗儀器與裝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製取氧氣,發生裝置可選_____
()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氧氣屬於固體加熱制氣體,故選A;用雙氧水製取氧氣屬於固體和液體制氣體,故選B; 用裝置A制氧氣,需要加熱,可為氯酸鉀或高錳酸鉀的分解,故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 | .
③ 化學實驗中發生裝置選用的儀器有那些
氣體發生裝置主要有三類:一是固體加熱製取氣體,如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加熱制備氧氣、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加熱制備氨氣,選用酒精燈、鐵架台、試管即可; 二是固體和液體、或液液加熱制備氣體,如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制備氯氣,選用酒精燈、鐵架台、石棉網、燒瓶、分液漏斗等儀器; 三是固液不加熱制備氣體,如用鋅和稀鹽酸制備氫氣、碳酸鈣和鹽酸制備二氧化碳,選用大試管(或錐形瓶、燒瓶等)、長頸漏斗等儀器
④ 根據如圖回答問題.(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2)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所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
儀器a是長頸漏斗; (2)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故選發生裝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於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3)A裝置適用於加熱固體製取氣體,試管口無棉花,說明是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⑤ 根據如圖回答問題.(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
(1儀器a是酒精燈; (2)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是固體的加熱反應,可選取A作為發生裝置;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方程式是2KMnO4 △ | .
⑥ 實驗室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______A.反應物的狀態 &...
因為發生裝置的選來定與反應物自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有關.如反應物是固體+液體反應,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製取氣體;反應物都是固體,且需要加熱,屬於固體加熱型,需要選用有酒精燈等加熱裝置的裝置.故確定某種氣體的發生裝置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 A、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與反應物的狀態有關,故選項正確. B、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有關,無需考慮反應物的顏色,故選項錯誤. C、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有關,無需考慮所制氣體的性質,故選項錯誤. D、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除了與反應物的狀態有關,還與反應條件有關. 故答案為:A;反應條件.
⑦ 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實驗儀器與裝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製取氧氣,發生裝置可選___
(1)實驗室可使用過氧化氫常溫下分解製取氧氣,也可使用加熱高錳酸鉀分解的方法製取氧氣,因此發生裝置既可選A也可以選擇裝置B;其對應的反應分別為高錳酸鉀受或氯酸鉀熱分解、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常溫分解;故選A(或B);2KMnO4 △ | .
⑧ 以下是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1)請用以上儀器名稱填空:製取O2、CO2時發生裝置都可選用的玻璃儀器是__
(1)製取復氧氣的發生裝置要制用到的儀器有:鐵架台、試管、帶導管的橡皮塞;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可用儀器有:鐵架台、試管、帶導管的橡皮塞.所以都可選用的玻璃儀器是d試管;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NaCl溶液需要用玻璃棒攪拌,圖中沒有玻璃棒. 故答案為:d;玻璃棒; (2)排水法收集氧氣時,要用的儀器有水槽、集氣瓶、導管;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反應式是:2KMnO4 加熱 | .
⑨ 有下列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用氯酸鉀制氧氣,應選的發生裝置是______,收集裝置是___
(1)實驗室用氯酸鉀制氧氣,為固體加熱反應,故發生裝置選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收集裝置可選D. (2)因氫氣不溶於水,故產生的氣體中易含酸性雜質氣體,可用氫氧化鈉溶液F洗氣;因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氫氣應從⑧端通入; (3)要製取並收集乾燥的CO2,水蒸氣用濃硫酸除去,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夠溶於水,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②→10→11→④. 故答案為:(1)A,D;(2)F,⑧;(3)②→10→11→④.
⑩ 練: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實驗儀器與裝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a.實驗室製取氧氣,發生裝置可選_
(1)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要注意配平;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B或A;C或E;2H 2 O 2 2H 2 O+O 2 ↑或2KClO 3 2KCl+3O 2 ↑; (2)小亮是「把過氧化氫溶液緩緩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錳的錐形瓶中」,此操作的優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速度;若想隨時控制此反應的發生可以把長頸漏斗改為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可以控制反應的速度;長頸漏斗;分液漏斗; (3)實驗室製取CO 2 ,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若要驗證雞蛋殼的主要成分CaCO 3 中的Ca 2+ ,可以先加足量的鹽酸,只要在反應後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觀察到生成白色沉澱現象即可;實驗剛開始階段卻觀察不到應有的現象,則原因是碳酸鈉先與過量的鹽酸反應,然後在與氯化鈣反應產生白色沉澱;若將雞蛋殼換為鋅粒,可以用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因此可以製得氫氣;故答案為:BC;碳酸鈉;生成白色沉澱;碳酸鈉先與過量的鹽酸反應,然後在與氯化鈣反應產生白色沉澱;Zn+2HCl=ZnCl 2 +H 2 ↑; (4)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把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就證明是二氧化碳;為了獲得純凈的二氧化碳,將氣體先通過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除去氯化氫氣體,然後通過濃硫酸吸水乾燥,最後再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可;故答案為:Ca(OH) 2 +CO 2 =CaCO 3 ↓+H 2 O;F;G;C; |
與選取的發生裝置的實驗儀器相關的資料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