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 如圖是實驗室制氨氣的裝置圖,請回答:①寫出實驗室製取氨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②收集氨氣用______
(1)2NH4Cl+Ca(OH)2=加熱=CaCl2+2NH3↑+2H2O
(2)向下排空氣法
(3)鹼石灰
(4)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5)氨氣逸出,污染環境
①實驗室用氯化銨和鹼石灰反應製取氨氣,即鹼與鹽反應生成新鹼和新鹽,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加熱=CaCl2+2NH3↑+2H2O。
②應為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所以要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
③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水,使氨氣中混有水蒸氣,可用鹼石灰吸收水蒸氣,但是不能用氯化鈣和無水硫酸銅,因為它們均與氨氣反應。
④檢驗氨氣是否集滿,可以利用氨氣的水溶液顯鹼性,即用「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也可以用氨氣遇濃鹽酸產生白煙,即「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放在瓶口,產生白煙」。
⑤在收集氨氣時氨氣溫度比空氣溫度高,收集的氨氣的濃度小,容易逸出,因此在瓶口塞一團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氣逸出,污染環境,一般利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團堵住試管口。

(5)氨氣的催化氧化的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氨氣的化學性質:
(1)跟水反應,氨在水中的反應可表示為:NH3+H2O=NH3·H2O
(2)跟酸反應,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3)在純氧中燃燒,4NH3+3O2==點燃==2N2+6H2O
(4)催化氧化,4NH3+5O2=催化劑加熱=4NO+6H2O,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是工業制硝酸的第一步。
(5)與碳的反應,NH3+C=加熱=HCN+H2(劇毒氰化氫)
(6)液氨的自偶電離為:,2NH3==(可逆)NH2+ NH4K=1.9×10^-30(223K)
(7)取代反應取代反應的一種形式是氨分子中的氫被其他原子或基團所取代,生成一系列氨的衍生物。另一種形式是氨以它的氨基或亞氨基取代其他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團,例如:
COCl2+4NH3==CO(NH2)2+2NH4Cl
HgCl2+2NH3==Hg(NH2)Cl+NH4Cl
這種反應與水解反應相類似,實際上是氨參與的復分解反應,故稱為氨解反應。
『陸』 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氨氣性質實驗.利用圖1完成氨的催化氧化實驗,其中箭頭表示
(1)如果乙中是五氧化二磷,則甲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丙中產生的氣體是氨氣,根據反應物的狀態知,反應物是碳酸氫銨,在加熱條件下,碳酸氫銨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NH4HCO3
△ | .
『柒』 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在實驗室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氨的催化氧化」實驗.(1)A處是氣體發生裝
(1)銨鹽受熱分解產生氨氣,過氧化鈉在此裝置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製版取氨氣的葯品可權以用NH4HCO3或(NH4)2CO3,葯品均為固體,選擇的裝置符合加熱固體制氣體,故答案為:NH4HCO3或(NH4)2CO3;cfgh; (2)氨氣極易溶於水,實驗會倒吸,在裝置C與D之間增加一個防倒吸裝置,氨氣有毒,需要尾氣處理,要在D後增加一個尾氣吸收裝置, 故答案為:①在裝置C與D之間增加一個防倒吸裝置;②在D後增加一個尾氣吸收裝置; (3)①過氧化鈉的作用是用來吸收銨鹽分解產生的CO2和水蒸氣並發生反應,生成氨的催化氧化所需要的O2,故答案為:①吸收CO2和水蒸氣,並生成O2; ②氨氣的催化氧化方程式為:4NH3+5O2 催化劑 | .
『捌』 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在實驗室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氨的催化氧化」實驗。 (1)A處是氣體發生
(1)②或③ e、f、g、h (2)①在裝置C與D之間增加一個防倒吸裝置 ②在D後增加一個尾氣吸版收權裝置 (3)①吸收CO 2 和水蒸氣,並生成O 2 ② ③銅片逐漸減少直至溶解,溶液變藍色,生成無色氣體並在廣口瓶上方變成紅棕色
『玖』 化學實驗室製取氨氣的裝置圖,高懸賞
實驗室,常用銨鹽與鹼作用特性制備氨氣: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實驗說明: 1.建議在做氨的製取實驗前,增加裝置氣密性的檢查。為避免殘留在導管里的水影響下一步的實驗,可在導管的末端連接帶有玻璃彎管的膠皮管。 用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反應制氨時,反應生成的氯化鈣易與氨結合生成氨合物CaCl2·8NH3而損失部分氨。因此在反應中氫氧化鈣應稍過量。反應混合物要迅速混合均勻,以防止氯化銨在加熱過程中分解產生氯化氫和氨,使收集的氣體中有白煙(NH4Cl)。 製取氨時最好用新制備的消石灰。放置較久的消石灰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鈣,這樣的消石灰不適用。如果用生石灰粉末代替消石灰,製得的氨比較乾燥。用鹼石灰代替消石灰,可使反應速率加快。 2.因為氨的密度小於空氣,所以玻璃導管口應伸到試管的底部,以利於排凈試管中的空氣。試管口堵一小塊疏鬆的棉花,目的是為了防止氨逸出。裝有氯化銨與氫氧化鈣混合物的大試管口應向下傾斜,以防止試管在加熱過程中炸裂。 3.用小火加熱,以免產生的氨的速率過大。 4.收集滿氨後,在玻璃導管口上蓋一小塊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目的是為了使硫酸與氨反應生成(NH4)2SO4,防止氨逸出。
『拾』 氨的催化氧化實驗~~
氨的催化氧化生成no,是工業生成硝酸的重要反應 4nh3+5o2====4no+6h2o,以pt或rh為催化劑,高溫下反應 實驗室中常用錐形瓶 氨氣作為還原劑,被氧氣氧化。這是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
與氨氣的催化氧化的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