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卡爾文光合作用實驗裝置圖

卡爾文光合作用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1-07 08:48:02

Ⅰ (2012虹口區一模)(三)回答有關植物光合作用的問題.以下流程圖顯示卡爾文循環的其中一些階段,據圖

(1)一分子二氧化碳通過一種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作用整合到一個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進入循環.3-磷酸甘油酸在光反應中生成的NADPH+H還原,此過程需要消耗ATP,產物是3-磷酸丙糖,後來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一個碳原子將會被用於合成葡萄糖而離開循環.
(2)製造三碳化合物B,必須要由光反應提供的能量和還原劑.
(3)光照強度為零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速率就為呼吸速率,所以葉片的呼吸速率是4(CO2 mg/100cm2葉?小時).
(4)表格中,植物8千勒克司光照下C02的吸收量為12(CO2mg/100cm2小時),所以10小時植物的凈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為12÷(6×44)×180×10=81.82mg;該植物14小時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是4÷(6×44)×180×14=38.182mg,81.82mg-38.182mg=43.6mg.所以將該植物葉片置於8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時,黑暗中14小時,則每100cm2葉片產生的葡萄糖中有43.6毫克轉化為澱粉..
(5)葉片在1天內(12小時白天,12小時黑暗),要使有機物積累量為正值,則有凈光合速率×12-呼吸速率×12>0,凈光合速率×12-4×12>0,有凈光合速率>4.凈光合速率=4時光照強度為4.0千勒克司,要使有機物積累量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強度必須大於4千勒克司.
故答案為:
(1)見圖

(2)三碳化合物B會首先減少.因為製造三碳化合物B,必須要由光反應提供的能量和還原劑.
(3)4
(4)43.6
(5)4

Ⅱ 圖1表示綠色植物正常葉片光合色素的紙層析結果;圖2表示光合作用中水光解、二氧化碳固定和還原的途徑.請

(1)圖1中色素帶3呈藍綠色,是葉綠素a,色素帶中1色素即胡蘿卜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大,因而擴散速度最快.
(2)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18O標記H2O和CO2,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來自水.卡爾文用14C標記CO2,最終探明了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因而這一途徑稱為卡爾文循環.
(3)光合作用過程包括A和B兩個階段,分別是光反應和暗反應.
故答案為:
(1)藍綠色 1
(2)H2O和CO2 CO2 CO2中碳 有機物中碳 卡爾文循環
(3)光反應和暗反應

Ⅲ 下圖是驗證光合作用某過程的實驗裝置,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分

可以通過卡爾文循環,二氧化碳中的氧進入糖類而獲得。點擊看詳細反應: CO + HO(光,酶,葉綠體)==(CH 3 O)+ O,點擊看詳細美國科學家和卡門·魯賓研究這個問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從水中結束,或從二氧化碳的「同位素標記的方法是:氧氣從水中所有的結論。點擊看詳細卡爾文循環(卡爾文循環),也被稱為還原戊糖磷酸循環(對應於呼吸的氧化戊糖磷酸途徑),C 3環(CO 2固定第一產物為三碳化合物),則光合碳減排也是光合作用的暗反應的一部分。葉綠體基質中反應位點。周期可分為三個階段:羧化,還原和核酮糖二磷酸再生。大多數植物將通過一種叫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的作用的一部分吸收二氧化碳成五碳糖分子核酮糖上的第二個碳原子的1,5-二磷酸(RUBP)。這個過程被稱為一個固定二氧化碳。在原來的不活潑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然後讀出該步驟中的反應,使其還原。但這種六碳化合物極不穩定,會馬上被分解成兩個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分子。後者是在光反應NADPH + H還原生成,這個過程消耗ATP。該產物是3-磷酸丙糖。以後,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將被使用的碳原子之一為葡萄糖的合成和離開該循環。通過一系列的變化,其餘5個碳原子,並最終產生一個核酮糖-1,5-二磷酸,循環再次開始。循環運行六次,葡萄糖的產生的一部分。

Ⅳ 如何判斷在卡爾文實驗中得到的放射自顯影圖譜上各物質的成分

將提取物應用雙向紙層析法分離各種化合物,再通過放射自顯影分析放射性上面的斑點,並與已知化學成份進行比較

Ⅳ 1946年美國科學家卡爾文等進行了探究光合作用過程的下...

【答案】(1)C3(或答:「三碳化合物」);C3(或答:「三碳化合物」)
(2)[H](或答:「NADPH」);ATP;C3(或答:「三碳化合物」);二氧化碳
(3)暗;葉綠體基質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
(1)在暗反應階段,二氧化碳首先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被還原生成葡萄糖和五碳化合物,故5s後含有14C的光合作用產物是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和葡萄糖;若0.5s後,找到的含有14C的光合作用產物主要是三碳化合物。
(2)由於光反應階段能為暗反應階段提供[H]和ATP,若把燈關掉,[H]和ATP的供應停止,導致C3的還原停止,C3濃度急速升高;當光照下突然停止CO2的供應,CO2的固定停止,但三碳化合物的還原仍能進行,會造成C5的積累。
(3)卡爾文研究的14C轉移過程屬於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其場所是葉綠體基質中。
考點: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

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怎麼用箭頭和符號表示卡爾文循環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怎麼用箭頭和符號表示卡爾文循環
要看是什麼動物了,如果狗吃了綠蘿,先餵食狗狗大量活性炭(市售的諾得膠囊即可),以便吸附毒素,並且馬上將狗狗送醫急救治療。
綠蘿的汁液含低毒,不過只要不食用對身體並無影響。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滴水觀音有毒,其實綠蘿和滴水觀音一樣,都屬於天南星科,其有毒的部分,主要還是在其汁液方面。
狗是一種肉食動物,有時也會吃素食,但是狗有許多飲食禁忌,例如葡萄乾、調味料里的鹽都可能損傷狗的腎臟,帶來致命傷害。

Ⅶ 研究光合作用的卡爾文等人進行了以下實驗:

D.
A項中光反應實在葉綠體類囊體膜上且反應是水的光解,放射性物質不會出現
B、C 項CO2參與暗反應中CO2的固定產生C3化合物同時又有C3化合物的還原產生C5化合物和葡萄糖,所以無論光照強還是弱,在C3化合物、C5化合物、葡萄糖中均有放射性物質
D項由BC項的解釋可得出

Ⅷ 八下科學關於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做過哪些實驗最好配圖!在線等,急急急!!!

比如卡爾文利用放射同位素示蹤和紙層析等方法證明C3途徑、hatch和slack發現C4途徑等

Ⅸ 說下光合作用發展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科學實驗…最好有圖……

發現進程】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全來源於土中。 1627年 ,荷蘭人范·埃爾蒙做了盆栽柳樹稱重實驗,得出植物的重量主要不是來自土壤而是來自水的推論。他沒有認識到空氣中的物質參與了有機物的形成。 1771年 ,英國的普里斯特利發現植物可以恢復因蠟燭燃燒而變「壞」了的空氣。他做了一個有名的實驗,他把一支點燃的蠟燭和一隻小白鼠分別放到密閉的玻璃罩里,蠟燭不久就熄滅了,小白鼠很快也死了。接著,他把一盆植物和一支點燃的蠟燭一同放到一個密閉的玻璃罩里,他發現植物能夠長時間地活著,蠟燭也沒有熄滅。他又把一盆植物和一隻小白鼠一同放到一個密閉的玻璃罩里。他發現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夠正常地活著,於是,他得出了結論:植物能夠更新由於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了的空氣。但他並沒有發現光的重要性。 1779年 ,荷蘭的英恩豪斯證明只有植物的綠色部分在光下才能起使空氣變「好」的作用。 1804年 ,法國的索敘爾通過定量研究進一步證實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生長的原料。 1845年 ,德國的邁爾發現植物把太陽能轉化成了化學能。 1864年, 德國的薩克斯發現光合作用產生澱粉。他做了一個試驗:把綠色植物葉片放在暗處幾個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物質消耗掉,然後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後,用典蒸汽處理發現遮光的部分沒有發生顏色的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的證明綠色葉片在光和作用中產生澱粉。 1880年 ,美國的恩格爾曼發現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氧是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 他把載有水綿(水綿的葉綠體是條狀,螺旋盤繞在細胞內)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暗環境里,然後用極細光束照射水綿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好氧細菌向葉綠體被光照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臨時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圍。 1897年, 首次在教科書中稱它為光合作用。 20世紀30年代 ,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採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釋放出的氧到底來自水,還是來自二氧化碳」這個問題,得到了氧氣全部來自於水的結論。 20世紀40年代 ,美國的卡爾文等科學家用小球藻做實驗:用C14標記的二氧化碳(其中碳為C14)供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然後追蹤檢測其放射性,最終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這一途徑被成為 卡爾文循環。 光合作用的發現 直到18世紀中期,人們一直以為植物體內的全部營養物質,都是從土壤中獲得的,並不認為植物體能夠從空氣中得到什麼。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發現,將點燃的蠟燭與綠色植物一起放在一個密閉的玻璃罩內,蠟燭不容易熄滅;將小鼠與綠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內,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因此,他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氣。但是,他並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氣中的哪種成分,也沒有發現光在這個過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後來,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實驗,才逐漸發現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物。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物質消耗掉。然後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後,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澱粉。1880年,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用水綿進行了光合作用的實驗:把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並且是黑暗的環境里,然後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好氧細菌只集中在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臨時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集中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圍。恩吉爾曼的實驗證明:氧是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Ⅹ 光合作用 光反應與暗反應 最好有圖

生物必修1中有的1)根據光合作用的生理意義,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變成有機物,將光能轉變為有機物內的化學能,而且還將這些物質和能量供給其他生物,沒有光合作用,生物體內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都無法進行。
(2)在暗反應中,C3化合物轉變成C6H12O6,C3是一個得到氫的過程,所以,第二階段叫「還原」。

1.光反應
(1)部位:葉綠體片層結構薄膜上。
(2)條件:需光、H2O、色素分子和酶。
(3)物質變化:水的光解:2H2O→4[H]+O2
(4)能量轉換:光能→ATP中的活潑的化學能
教師小結性重述,並聯系表中的知識,邊講邊板畫光反應連環圖(教材P·64圖21)。
2.暗反應:學生再次讀課文P·65,依次回答以下四個知識點。屏幕顯示方法同光反應。
(1)部位:葉綠體基質中。
(2)條件:需多種酶和CO2
(4)能量轉換:ATP中的活潑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的穩定的化學能。
教師小結性重述,仍密切聯系表中有關暗反應的知識,邊講邊板畫暗反應連環圖,強調暗反應的條件需多種酶催化,在有光或無光條件下都可以進行;同時簡要說明C3得到氫叫還原。
此過程又叫卡爾文循環,是卡爾文用十年時間研究發現的,任何科學發現都是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的結果,所以同學們對待學習要有不斷努力、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

閱讀全文

與卡爾文光合作用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狼印機械鍵盤怎麼開燈光 瀏覽:429
軸承座端蓋台階尺寸如何標注 瀏覽:128
機械聯鎖裝置原理 瀏覽:618
雙線繪管怎麼插入閥門 瀏覽:884
mts三軸實驗裝置 瀏覽:719
怎麼關氧氣氮氣閥門 瀏覽:914
廣聯達怎麼換算機械 瀏覽:298
汽車空調製冷劑什麼材料 瀏覽:903
儀表上的ac什麼意思 瀏覽:69
自潤滑動軸承是什麼材質 瀏覽:346
供回水管上裝什麼閥門 瀏覽:331
盤點國內56個大型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89
鑄造交口杯怎麼解決 瀏覽:132
寧夏的機械公司有哪些 瀏覽:242
amggt50閥門怎麼開 瀏覽:952
老水管閥門打不開怎麼辦 瀏覽:913
鑄造球墨實心活塞冒口怎麼放 瀏覽:928
齒輪軸承孔大了怎麼修復 瀏覽:278
低壓安全閥門用於什麼作用 瀏覽:266
閥門m表示什麼作用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