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
①根據某段的平均速度等於中時刻的速度,則有:v5=
=
=1.00m/s
②由紙帶可知,計數點7往後做內減速運容動,根據作差法得:
a=
=
(0.0660+0.0460)?(0.106+0.0861) |
(2×0.1)2 |
=-2.00m/s
2.
在減速階段產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動摩擦力和紙帶受的阻力,所以計算結果比動摩擦因素的真實值偏大.
故答案為:1.0,2.0,偏大.
⑵ 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冰加熱至沸騰:(1)根據實驗記錄他繪制了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1)①由圖乙圖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故冰為晶體;
②冰在BC段處於熔化過程,固在第10min末這一時刻,杯里的冰處於固液混合狀態;
(2)①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圖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根據圖示的液柱對應的刻度讀出示數為98℃,即水的沸點為98℃.水在1標准大氣壓下的沸點為100℃,當水面上方大氣壓強低於1標准大氣壓時,水的沸點就會降低,即沸點低於100℃.由此可知該地海拔較高;
②A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b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
(3)水在沸騰時,吸收熱量,保持在沸點不變.
(4)沸騰時水中冒出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後會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氣」;
故答案為:(1)晶體;冰在熔化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固液共存狀態;
(2)98;低於;較高;A;
(3)吸收;不變;
(4)液化.
⑶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正確性,具體方法如下:將一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左
(1)木塊受到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μmg;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則有a=
=
=μg=2.9m/s
2.
(2)根據紙帶數據,由公式權a=
,取前四段作為時間T,則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為△X.
則有a=
(7.72+7.21+6.71+6.25)?(5.76+5.29+4.81+4.31) |
(8×0.02)2 |
m/s
2=3.0m/s
2(3)通過比較分析,重物落地後,木塊在運動過程中,除受到水平面的摩擦阻力作用外,還受到空氣的阻礙,因此產生誤差的原因是空氣阻力影響,
故答案為:
(1)2.9m/s
2(2)3.0m/s
2(3)空氣阻力影響.
⑷ 某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研究牛頓第二定律,小車的質量為M,沙和沙桶的總質量為m.(1)
(1)兩種計時器比較,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對紙帶的摩擦力比較大,所以要選版擇電火花計時器;權要平衡摩擦力,需要將長木板的右端墊高,在沒有沙桶拖動下,輕推一下小車,使小車能拖動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可;
(2)根據實驗誤差的來源,在 M>>m條件下,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近似等於沙和沙桶的總重力;根據控制變數法的要求,在控制 小車的質量M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探究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
(3)由題意可知:x1=(51.55-42.05)cm=9.5cm,x2=(62.00-51.55)cm=10.45cm,計數點之間時間間隔為T=0.1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B=
=
m/s=1.0m/s
小車加速度為:a=
=
=0.95m/
s2
故答案為:(1)電火花計時器,做勻速直線運動;(2)M>>m,小車的質量M;(3)1.0,0.95
⑸ 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做「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時,所用重錘的質量為m=0.1kg,他不慎將一
(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有2點的瞬時回速度等於13段的答平均速度,則:v2==≈1.50m/s
5點的瞬時速度等於46段的平均速度,則:v5===2.06m/s
(2)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mv | 2
⑹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步驟如下:A.安裝好實驗器材;B.讓小車拖著紙帶
(1)實驗中,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平板、鐵架台、導線及內開關外,在容下列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給打點計時器供電,需要用刻度尺測量計數點之間的距離處理數據,故選:AD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相鄰的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個定值得: s3-s2=s2-s1 解得:s3+s1=2s2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c== 故答案為: (1)AD;(2)s3+s1=2s2;
⑺ 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冰加熱。 (1)據實驗記錄他繪制了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15
(1)晶體,固液混合態,10(2)98,低於
⑻ 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冰加熱,冰熔化成水直至沸騰.(1)除圖甲所示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實驗器
(1)從圖象知,記錄的數據有溫度和時間,測量溫度需要溫度計,測量時間需要秒錶,所以實驗器材還缺少秒錶; (2)由乙圖知,從第5分鍾到15分鍾,冰的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冰是晶體; 從圖象可以看出,在第10分鍾末,冰處於熔化過程中,所以處於固液混合態; 根據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熱c和升高的溫度△t成反比.AB段的冰溫度升高的快,是因為冰的比熱容比水的小; (3)圖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根據圖示的液柱對應的刻度讀出示數為98℃,即水的沸點為98℃;水在1標准大氣壓下的沸點為100℃,當水面上方大氣壓強低於1標准大氣壓時,水的沸點就會降低,即沸點低於100℃; (4)剛撤掉酒精燈時,鐵圈、石棉網的溫度還高於水的溫度,所以可以繼續吸熱,不馬上停止沸騰. 故答案為: (1)秒錶; (2)晶體;固液混合態;AB;CD; (3)98;低於; (4)水能繼續從鐵圈(或石棉網)上吸收熱量.
⑼ 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冰加熱,根據實驗記錄分別繪制了冰熔化時和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1)由圖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92℃; (2)由圖丙知,BC段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是冰的熔化過程; 冰在熔化過程中,雖然溫度不變,但不斷吸熱,所以內能增加; (3)AB段還未熔化,為冰,CD段已完全熔化完,所以CD段是水,根據△t= ,水與冰的質量相等,吸收熱量相同,水的比熱容大於冰的比熱容,所以水升高的溫度小於冰升高的溫度; (4)丁圖為水的沸騰圖象,水沸騰後雖然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所以GH段不是根據實際畫出的; 由圖丙可知,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狀態有關. 故答案為:(1)92;(2)BC;增加;(3)冰的比熱容小於水的比熱容;(4)水沸騰時雖然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狀態.
⑽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1)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
(1)打點計時器應接交流電源;重物釋放時應緊靠打點計時器 (2) (3)9.4;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 |
與用小明同學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