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用的什麼原理

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用的什麼原理

發布時間:2021-12-27 23:48:40

⑴ 自行車 內變速器 工作原理是什麼有圖嗎

自行車全自動變速器(即內變速器) 是採用離心和杠桿原理設計製造的,隨騎行速度變化而自動變擋的新型變速器。其三速速比分別為 1:0.7 1:1 1:1.4 變速范圍比較適合人們正常的騎行規律,並可根據人們的愛好調整變擋時間的早晚。
該產品規格尺寸是根據我國自行車行業標准設計製造的,適用於輻條13G,數量36根,現生產飛輪數有11T、13T、14T、16T、18T、20T,可調式全自動變速器,國家授權四項專利。
全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是根據自行車的車速變化隨意改變傳動比,達到省力和提速的目的,從根本上取代了手操作變速。三個擋位的變換區間為0—116(轉/分),96--120(轉/分),大於120(轉/分)。
其變擋動力是靠自行車騎行狀態所產生的離心力作為驅動力,而且是靠騎行速度的高低來控制速比的高低,並通過轉矩的輸入和機械原理相結合,對離心力所驅動運動加以限制,將擋位鎖住,達到定擋定位目的,總結起來全自動變速器的性能和特點有如下幾點:
1、 不用手操縱(取消了拉線系統)換擋變速。
2、 該產品為三個擋位,擋位的變換是隨車速快慢自動完成,不需要手操縱。一擋0~14.5公里/小時;二擋12~16公里/小時;三擋大於15公里/小時。
3、 變速早晚可調,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可以自行調整螺栓,使變速區間適合自己的騎行頻率。因為離心裝置與彈簧組成一個系統,完成1~3擋的軸向變換。因壓縮彈簧的預緊力越大,所需變速的離心力就越大,需要更高的車速提供所需離心力,反之亦然。所以調整螺栓改變彈簧預緊力大小,就可以改變變擋早晚。
4、 老少皆宜,老年人騎車喜歡請一些的,可以騎低速區,早換擋;年輕人喜歡快一點,可以騎高速區,晚換擋,只要調整好彈簧預緊力,就可以輕松換擋。
5、 隨心所欲,想變則變,不想變則不變。當速度達到變速區間時,離心力已經能夠實現變速,但只要騎行者不停止蹬踏動作就不會變擋的。
6、 靈敏度高,由於該產品是靠機械傳動,是採用車輪轉動產生的離心力和杠桿原理來完成變速的,車速決定了離心力大小,而離心力大小又決定了花鍵的位置,因而變速准確,無任何後顧之憂。
7、 結構緊湊,設計中盡量讓每個零件盡量完成多種功能,免除零件多、環節多,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所以,比起手拉線變速裝置,結構簡單,動態性能好。
8、 適應性廣、維修方便,該產品是依據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設計的,所以零部件大量採用國家標准件和行業標准件,拆裝方便,便於維護保養,更換易損件。
9、 密封性好,採用了運動狀態和靜止狀態兩種密封結構,保障產品內部的清潔度,從而提供極少的維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

⑵ 自行車的變速器用什麼物理原理嗎

輪軸原理,也是杠桿原理。

⑶ 自行車的變速器的變速原理是什麼

變速器的抄原理就是主齒襲輪和不同的副齒輪嚙合,通過兩個齒輪齒數的不同,達到不同的變速倍數
如果兩個齒輪齒數相同,那麼兩輪的圓周速度相同,如果齒數相差1倍,那麼兩輪圓周速度也差1倍
相應的,自行車上只是加了一根鏈條和齒輪配合。腳登的地方和鏈條嚙合,而鏈條和後輪軸承處的齒輪嚙合,變速過程就是改變鏈條和軸承處其他齒輪的嚙合。

⑷ 自行車工作原理是什麼

自行車的原理

1、測量中的運用

在測量跑道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普通車輪的直徑是0.71米或0.66米。那麼轉過一圈長度為直徑乘圓周率,即約2.33米或2.07米。然後,讓車沿著跑道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則跑道長為2.33n米或2.07n米。

2、力和運動的運用

⑴ 減小與增大摩擦。車的前軸、中軸及後軸均採用滾動以減小摩擦。為更進一步減少摩擦,人們常在這些部位加潤滑劑。多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而在剎車的同時,手用力握緊閘把,增大剎車皮對鋼圈的壓力,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

⑵ 彈簧的減振作用。車的坐墊下安有許多根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振動。

3、壓強知識的運用

⑴自行車車胎上刻有載重量。如車載重過量,則車胎受到壓強太大而被壓破。

⑵坐墊呈馬鞍形,它能夠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使人騎車不易感到疲勞。

4、簡單機械知識的運用

自行車制動系統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省力杠桿,可增大對剎車皮的拉力。自行車為了省力或省距離,還使用了輪軸:腳踏板與鏈輪牙盤;後輪與飛輪及龍頭與轉軸等。

5、功和機械能的知識的運用

⑴ 根據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費距離。因此人們在上坡時,常騎「s」形路線就是這個道理。

⑵ 動能和重力勢能的互相轉化。如騎車上坡前,人們要加緊蹬幾下,就容易上去些,這里是動能轉化為勢能。而騎車下坡,不用蹬,車速也越來越快,此為勢能轉化為動能。

⑶ 整體上自行車是費力機械,一般為省距離才騎自行車。頂風騎車比頂風行走艱難,就是因為騎車費的力被「放大」了。

6、前驅和後驅

⑴自行車屬於後驅,即後輪驅動,前輪被動。

⑵自行車由於後驅,筆直騎過後的胎痕一條筆直,一條規則彎曲,筆直的為後輪胎痕,彎曲的為前輪胎痕。

(4)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用的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1、車架部件是構成自行車的基本結構體,也是自行車的骨架和主體,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間接安裝在車架上的。

車架部件的結構形式有很多,但總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男式車架和女式車架。

由於自行車是依靠人體自身的驅動力和騎車技能而行駛的,車架便成為承受自行車在行駛中所產生的沖擊載荷以及能否舒適、安全地運載人體的重要結構體,車架部件製造精度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乘騎的安全、平穩、和輕快。

一般輻條是等徑的,為了減輕重力,也有製成兩端大、中間小的變徑輻條,還有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將輻條製成扁流線型。

2、外胎:分軟邊胎和硬邊胎兩種。軟邊胎斷面較寬,能全部裹住內胎,著地面積比較大,能適宜多種道路行駛。硬邊胎自重輕,著地面積小適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具有阻力小,行駛輕快等優點。

外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加與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車的外胎寬度特別寬,花紋較深也是適應越野山地用。

3、腳蹬部件:腳蹬部件裝配在中軸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個將平動力轉化為轉動力的裝置,自行車騎行時,腳踏力首先傳遞給腳蹬部件,然後由腳蹬軸轉動曲柄,牙盤,中軸,鏈條飛輪,使後輪轉動,從而使自行車前進。

因此腳蹬部件的結構和規格是否合適,將直接影響騎車人的放腳位置是否合適,自行車的驅動能否順利進行。

腳踏:可分為整體式腳踏和組合式腳踏。無論什麼款式的腳踏都必須有腳踏面,必須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選用橡膠、塑料或金屬材料製造。腳踏必須轉動靈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車結構中處於前方部位,它的上端與車把部件相連,車架部件與前管配合,下端與前軸部件配合,組成自行車的導向系統。

轉動車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輪改變方向,起到了自行車的導向作用。此外,還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車行駛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況屬懸臂梁性質,故前叉部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等性質。

5、鏈條:鏈條又稱車鏈、滾子鏈,安裝在連輪和飛輪上。其作用是將腳踏力由曲柄、鏈輪傳遞到飛輪和後輪上,帶動自行車前進。

鏈輪:用高強度鋼材製成,保證其達到需要的拉力。

6、飛輪:飛輪以內螺紋旋擰固定在後軸的右端,與鏈輪保持同一平面,並通過鏈條與鏈輪相連接,構成自行車的驅動系統。從結構上可分為單級飛輪和多級飛輪兩大類。

單級飛輪又稱為單鏈輪片飛輪,主要由外套、平擋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墊圈、絲擋幾鋼球等零件組成。其單級飛輪工作原理:當向前踏動腳踏時,鏈條帶動飛輪向前轉動,這時飛輪內齒和千斤相含,飛輪的轉動力通過千斤傳到芯子,芯子帶動後軸和後輪轉動,自行車就前進了。

當停止踏動腳踏板時,鏈條和外套都不旋轉,但後輪在慣性作用下仍然帶動芯子和千斤向前轉動,當反向踏動腳踏時,外套反向轉動,會加速千斤的滑動,使「嗒嗒」聲響得更急促。多級飛輪是自行車變速裝置中的一個重要部件。

多級飛輪是在單級飛輪的基礎上,增加幾片飛輪片,與中軸上的鏈輪結合,組成各種不同的傳遞比,從而改變了自行車的速度。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自行車

⑸ 自行車變速器運用什麼原理

變速自行車就像汽車的排擋一樣.不同的齒輪需要轉動的力也不一樣.
簡單來說,變速自行車的回最小的1檔,是用來上坡的答,因為1檔是用最大的前齒輪和最大的後齒輪.這種齒輪搭配所需要的下踏的力非常小,所以上坡會覺得很輕松,基本不會出什麼力.但是1檔的齒輪搭配在平地上是非常費力的.因為需要的力小了,你要踩的圈數多了.所以,在平地上1檔是幾乎用不到的(騎累了調節用的).

相對與1檔,5檔上坡是最累的,原理和1檔剛剛相反.5檔起步慢,需要的力量大,但是速度是最快的.(2、3、4檔介於1檔和5檔之間,前輪盤變速作用不明顯,只是將1、2、3、4、5檔細分了一下).
怎麼擰的話,摩托車油門型的變速器,往前擰到底是1檔,往後擰是5檔.

⑹ 自行車內軸變速器是什麼原理

這牽扯到一個專業名詞叫做「傳動比」
簡單的說就是:大齒輪帶動小齒輪時轉數變大,小齒輪帶大齒輪時轉數變小。
分析如下:自行車變速系統一般由腳蹬位置的大齒輪、自行車後輪軸上的小齒輪、鏈條、變速撥動器等組成。
當你撥動檔位時通過連接線把力傳動到控制鏈條位置裝置,鏈條位置改變從而使鏈條在自行車後輪小齒輪繫上進行齒位切換,若鏈條在最小齒輪上工作時此時速度和轉數最快,反之則變慢。

⑺ 自行車變速器原理(有原理圖)

自行車變速器的原理是,人在駕駛自行車的時候,踩踏踏板,踏板受力通過線繩來拉動自行車的變速器,變速器因為拉動的原因改變了它本來所在的位置,進而也相應使得鏈條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鏈條因此便可以跳自行車不同的齒輪上,自行車的速度也因此相應得到改變。

在整個自行車動的過程中,前齒盤和後齒盤的大小就會決定踩踏時候的力度,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踩踏就越費力,但自行車前進距離會變長,反之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踩踏就越輕松,但自行車前進的距離就會變短。

(7)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用的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自行車變速器的作用:

自行車的變速器,前3齒盤、後9齒盤的組合可變速為27。在此以山地車自行車變速系統為例說明。

旋動腳蹬時,前齒盤旋轉,通過鏈條把力量轉遞到後齒盤,車輪就前進。前齒盤的大小(齒數)和後齒盤的大小(齒數)決定旋動腳蹬時的力度。

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腳蹬時感到費力(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長)。

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腳蹬時感到輕松(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短)。

自行車的騎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風、順風等情況下前進。不管是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車快速前進,或者是慢速前進,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變速器。

⑻ 自行車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出於各種原因,全世界有無數人使用自行車。人們騎自行車去鍛煉、上下班、運送包裹、參加比賽或只是為了好玩。騎自行車對某些人來說似乎很容易,但實際上,自行車工作原理非常復雜。

自行車將我們身體產生的能量轉化為動能。動能是「運動物體或粒子的一種屬性,不僅取決於它的運動,而且取決於它的質量」。如果通過施加凈力對物體進行傳遞能量的功,則物體會加速,從而獲得動能。一輛自行車最多可以將一個人 90% 的能量和運動轉化為動能。然後使用該能量來移動自行車。騎手的平衡和動力有助於在沿路徑行駛時保持自行車穩定。

總結

雖然日常生活中,騎自行車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蘊含在自行車背後的知識,卻是非常復雜的。

⑼ 自行車原理是什麼

輪軸方面
(1)自行車的車把相當於一個輪軸,車把相當於輪,前軸為軸,是一個省力杠桿,如圖3所示.
(2)自行車的腳踏板與中軸也相當於一個輪軸,實質為一個省力杠桿.
(3)自行車的飛輪也相當於一個省力的輪軸
齒輪傳動方面

線速度和角速度的關系,如圖5所示,設齒輪邊緣的線速度為v ,齒輪的半徑為R,齒輪轉動的角速度為ω,則有v = ωR.
可以省力~~

閱讀全文

與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用的什麼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薯粉絲設備哪個好 瀏覽:23
機床工作循環圖怎麼看 瀏覽:532
QH在機械領域是什麼意思 瀏覽:218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收費 瀏覽:509
給水立管道閥門安裝高度 瀏覽:161
15改機械增壓能增加多少馬力 瀏覽:335
尼爾機械紀元為什麼叫屁股 瀏覽:792
化學實驗裝置易錯點 瀏覽:151
沙發頭枕鉸鏈五金製品 瀏覽:953
監控設備離線什麼意思 瀏覽:772
消防穩壓裝置作用 瀏覽:436
實驗室里用圖示裝置製取和收集 瀏覽:26
北京航空精密機械研究所讀研怎麼樣 瀏覽:311
朗逸液晶儀表怎麼調出剩餘公里數 瀏覽:771
pe工具箱綠色版 瀏覽:945
qq積分兌24件套工具箱 瀏覽:874
gc儀器主要由什麼組成 瀏覽:8
地暖沒有回水小閥門怎麼排氣 瀏覽:312
收割機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815
數控機床中svm表示什麼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