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同一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裝置放在水面之下 實驗得到的干涉條紋與空氣中得到的條紋有何不同
在水中實驗時 干涉條紋的寬度比空氣中的窄.因為同一顏色的光從空氣中到水中頻率不變 傳播速度變小 所以波長變短;而在實驗裝置相同條件下 干涉條紋的寬度與波長成正比.
2. 大學物理實驗共振干涉法測聲速的原理 簡單說一下
採用逐差法處理數據。後面的四項分別減去前面的四項,即N i+4 - N i =2被波長。i=1,2,3,4。取N i+4 - N i 的平均值,再除2就是波長。波長乘以頻率就是波速了。最後就是測得的波速和理論值之間的百分誤差=(測得的波速減去理論值)絕對值/理論值
3. 共振干涉法測量聲速原理是什麼
利用周期性信號相位關系來測量。
共振干涉是調節頻率,找出共振頻率,然後計算聲速。相位法根據始波和發射波的相位差,計算聲速。
時差法所用為脈沖波,可人為改變接收器到發射器的距離,測量脈沖發射到接收的時間差,用距離改變數除以時間改變數即可,優點是人為因素少,測量精度高,缺點(對於實驗教學來說)涉及的內容少,操作太簡單。
調整儀器使系統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1)旋松發射換能器S 固定環上的固緊螺絲,使S 的端面與卡尺游標滑動方向垂直後再旋緊,將S 移近S ,旋松S 的固緊螺絲,調S ,使其端面平行S 的端面在旋緊,兩端面嚴格平行。
(2)調整低頻信號發生器輸出諧振頻率 連好儀器後,調整低頻信號發生器輸出的正弦幅度,同時調整接收端的示波器,使示波器屏幕上有適當的訊號幅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共振干涉法
4. 請教:雙縫干涉實驗裝置
你是不是沒裝慮光鏡?先過濾成單色光才可以進行干涉實驗。要加在單縫前的,干涉的條件是相同頻率、相位差。你先加個慮光鏡看看,調整下雙縫和成像處的位置。
5. 用共振干涉法測量聲速的誤差來源
推薦答案回答得很好。還可以補充一點:聲波傳播距離很短的時候(近場),還不是很好的簡諧波,只有遠場的情況才是較好的簡諧波。但是太遠了信號減弱,所以接收器的距離要適當,大約100個周期之後。
6. 摩擦振子實驗的實驗裝置,原理以及方程式都有哪些
用品:圓底
燒瓶
(250ml)、玻璃導管、滴液漏斗、雙孔塞、集氣瓶、玻璃片、
量筒
、
玻璃棒
.
亞硫酸鈉
、濃
H2SO4
、氨水、大
燒杯
、
品紅溶液
、紅色鮮花、藍色
石蕊試液
.
原理:實驗室里一般用銅跟濃H2SO4或強酸跟
亞硫酸鹽
反應,製取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跟水化合生成亞硫酸,很不穩定,易分解.二氧化硫還能跟某些有色物質化合生成無色物質,具有漂白性.
准備和操作:
1.二氧化硫的製取亞硫酸鹽跟H2SO4反應可製得較純的二氧化硫.例如
Na2SO3
+H2SO4=
Na2SO4
+H2O+
SO2
↑
在一個250毫升的
圓底燒瓶
里盛亞硫酸鈉14克,
分液漏斗
里盛濃H2SO4,裝置如圖7-70所示.(見圖)
實驗開始時,將濃H2SO4逐滴加入燒瓶里,立即有二氧化硫氣體發生,不需加熱.當亞硫酸鈉全部被酸浸濕而發生氣體的速度減慢時,可以微微加熱,以加速反應的進行.二氧化硫容易跟水反應,所以要用
向上排空氣法
收集.用玻璃棒蘸氨水放在瓶口,如果出現濃厚的
白煙
,表示二氧化硫已收集滿.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
有毒氣體
,勿使它逸散出來污染空氣.
7. 什麼是聲波中的共振(resonance)和干涉(interference),希望可以得到詳細解釋,
共振是有型物體在外界擾動下,振動突然增大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發生的頻率是物體固有諧振頻率;干涉是兩束頻率相同的聲波混合的一種現象,兩束頻率與振幅相同的聲波干涉結果:相位相同,振幅增加一倍;相位相反,振幅為零;
8. 用激光照射雙縫干涉實驗裝置,單縫雙縫應平行放置,若將單縫繞中心軸旋轉(不超過90°)條紋將發生什麼變化
你對光學的相干條件不清楚,光的干涉很難,要求兩條光路的光程差一定要很小內很小,至少要容在0.1mm這個數量級。在雙縫干涉實驗中,即使不加單峰,也是可以看到干涉條紋的,但是能夠干涉的光,一律來自雙縫對稱處的某一條單縫范圍內(注意此時是沒有放單縫的),其他地方的光因為和雙縫的光程差太大而不能幹涉,但是可以透過雙縫形成背景光,導致條紋變暗。加上單縫後可以有效的降低背景光。
假設放上的單縫其寬度剛好等於允許的最大寬度,如果現在旋轉單縫,能夠干涉的光就來自現在的單縫和之前的單縫相交的區域,你可以畫個示意圖,會發現此面積迅速減小,導致後面的條紋變暗,而單縫隻影響條紋亮度,隻影響到達雙縫的光子數的多少,雙縫影響條紋形狀,所以條紋只與雙縫平行,在教材上的楊氏雙縫實驗中,光路圖只從雙縫畫起,根本和單縫無關。
9. 採用共振干涉法測量聲速的實驗中如何判斷是否產生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