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動准同期裝置的控制單元有哪些
頻差控制單元,壓差控制單元,合閘信號控制單元。
自動准同期是利用頻差檢查、內壓差檢查及恆定導前時容間的原理,通過時間程序與邏輯電路 ,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進行綜合而成的,它能圓滿地完成准同期並列的基本要求。簡稱ASS。
自動准同期裝置是專用的自動裝置。自動監視電壓差、頻率差,分析計算出合適的同期時刻並提前一個導前時間發出合閘命令確保在理想的角度完成同期並網,使斷路器在相角差為0°的合閘,現在的微機自動准同期裝置已經能做到在啟動同期後首次同相點完成並網。
裝置設有自動調節壓和調頻率單元,在電壓差和頻率差不滿足條件時發出控制脈沖。若頻率差不滿足要求,自動調節原動力的轉速,增加或減小頻率,促成同期來臨;若電壓差不滿足要求時,自動調節發電機的電壓使電壓接近系統的電壓。
B. 自動准同期裝置有幾部分組成
自動准同期裝置一般由電源部分,合閘部分,均頻部分和均壓部分組成,。
C. 自動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1、全同步式變速器上採用的是慣性同步器,它主要由接合套、同步鎖環等組成,它的特點是依靠摩擦作用實現同步。接合套、同步鎖環和待接合齒輪的齒圈上均有倒角(鎖止角),同步鎖環的內錐面與待接合齒輪齒圈外錐面接觸產生摩擦。鎖止角與錐面在設計時已作了適當選擇,錐面摩擦使得待嚙合的齒套與齒圈迅速同步,同時又會產生一種鎖止作用,防止齒輪在同步前進行嚙合。當同步鎖環內錐面與待接合齒輪齒圈外錐面接觸後,在摩擦力矩的作用下齒輪轉速迅速降低(或升高)到與同步鎖環轉速相等,兩者同步旋轉,齒輪相對於同步鎖環的轉速為零,因而慣性力矩也同時消失,這時在作用力的推動下,接合套不受阻礙地與同步鎖環齒圈接合,並進一步與待接合齒輪的齒圈接合而完成換檔過程。
2、同步器,是使在換擋中相互接合的齒輪實現同步的裝置。 在換擋過程中,應當使准備嚙合的那一對齒輪的接合齒圈的圓周速度達到相等 (即同步),才能平順地掛上擋。否則,兩齒輪齒圈間會發出沖擊和噪音,影響齒輪的壽命。為了便於換擋,汽車變速器在常用的各擋間都裝有同步器,使相嚙合的一對齒輪先同步,而後嚙合。汽車同步器齒環採用特種金屬材料,特種鑄造方法,特種精鍛工藝加工而成,並對關鍵工序及特殊工序進行監控,使產品具有高強度(HRB85-100),高耐磨(台架試驗22萬次不失效),高韌性(搞拉強度600MPa,屈服強度210MPa)等特點。
D. 微機自動准同期裝置的硬體僅僅包括什麼,就可以正常工作
微機自動准備同同期裝置的硬體,僅僅包括什麼就可以正常五層同期裝修的呀!CPU硬體。可以正常工作。
E. 微機自動准同期裝置的一般具有哪些功能
微機自動准同期裝置用於發電機的並網。
當使用自動准同期時,准同期裝置會自動調節待並網發電機的電壓、頻率和相位與電網相同,當調整到具備並網條件時,自動合上發電機的同期合閘開關,完成發電機的自動並網。
F. 自動准同期與手動准同期的區別
自動准抄同期就是通過儀器比較系統和襲機端電壓、頻率、相位,通過比較差值,自准裝置發出調節脈沖,調節機端電壓、頻率,使之與系統相等,在相位差為0到正負20°范圍發出合閘脈沖,使斷路器合閘;手動准同期是通過同步表比較機端電壓、頻率、相位,根據差值,手動調節機端電壓、頻率,使之與系統相等,當同步表指針轉到正負20°時,手動合閘並列。
G.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原理准同期並列和自同期並列的區別
區別在於准同復期先調節後發電制機並列條件,再並入系統運行,自同期是未先進行勵磁的發電機升速到允許范圍,再有系統拉入同步運行。
具體概念如下:
准同期並列是將未投入系統的發電機加上勵磁,並調節其電壓和頻率,在滿足並列條件(即電壓、頻率、相位相同)時,將發電機投入系統。
自同期並列操作是將一台未勵磁電流的發電機組升速到接近於電網頻率,在滑差角頻率不超過允許值,且機組的加速度小於某一給定值的條件下,首先合上並列斷路器開關,接著立刻合上勵磁開關,給轉子加上勵磁電流,在發電機電動勢逐漸增長的過程中,由電力系統將並列的發電機組拉入同步運行。
H. 火電廠發電機用自動准同期裝置與系統並不上網是什麼原因
按照道理,實現發電機自動准同期並網已經屬於正常操作。在投入自動准同期裝置之回前,通常應將發答電機的轉速和電壓調到與系統大致差不多,這樣可以縮短自動准同期裝置調整的時間。有時使用自動准同期並列不如手動准同期來的快,這是因為機器設定的程序和富有操作經驗的大腦還是會有差距的,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轉速調整不穩,一會兒高一會兒低,難以穩定在同步狀態。如果經常發生並網困難,要檢查一下同期鑒定閉鎖,還要經常合閘電源以及合閘脈沖是否發出。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