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設計一機床自動間歇潤滑電路,潤滑工作有一台電機帶動油泵完成。要求潤滑10s後停止2分鍾,不斷循環工作
使用幾個時間繼電器與接觸器控制就可以了。
現代機械製造中加工機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還有鑄造、鍛造、焊接、沖壓、擠壓等,但凡屬精度要求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機床上用切削的方法進行最終加工。機床在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建設中起著重大作用。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鑽頭、擴孔鑽、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包括硬體(印刷電路板、CRT顯示器、鍵盒、紙帶閱讀機等)以及相應的軟體,用於輸入數字化的零件程序,並完成輸入信息的存儲、數據的變換、插補運算以及實現各種控制功能。
驅動裝置,是數控機床執行機構的驅動部件,包括主軸驅動單元、進給單元、主軸電機及進給電機等。它在數控裝置的控制下通過電氣或電液伺服系統實現主軸和進給驅動。當幾個進給聯動時,可以完成定位、直線、平面曲線和空間曲線的加工。
輔助裝置,指數控機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證數控機床的運行,如冷卻、排屑、潤滑、照明、監測等。它包括液壓和氣動裝置、排屑裝置、交換工作台、數控轉台和數控分度頭,還包括刀具及監控檢測裝置等。
⑵ 潤滑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潤滑系統由機油泵、機油濾清器、機油冷卻器、機濾器等組成。此外,潤滑系統還包括機油專壓力表、溫度表和屬機油管道等。潤滑系統的功用就是在發動機工作時連續不斷地把數量足夠、溫度適當的潔凈機油輸送到全部傳動件的摩擦表面,並在摩擦表面之間形成油膜,實現液體摩擦,從而減少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減輕機件磨損,以達到提高發動機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⑶ 潤滑油過濾裝置如何設計才合理
設計潤滑油生產線過濾機,以下幾個方面是主要考慮因素:
1. 過濾哪種潤滑內油?油品清潔度要求是幾容級?
2. 根據以上要求確定用哪種過濾形式,濾袋式能否達到清潔度要求?如果比較難是否有必要選擇濾芯式?
3. 確定好過濾形式後再設計要用幾級過濾?這個可以根據以往經驗選型,或者讓專業的過濾機設備廠家選型。
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到你。
⑷ 如何操作skf單點自動潤滑器軟體
如上圖嗎? 根據條件一個一個確定
⑸ 怎樣設計機械潤滑稀油系統和回油的解決方案
D 答案解析: 現代機械安全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性:(1)系統性:現代機械的安全應建內立在心理、信息、容控制、可靠性、失效分析、環境學、勞動衛生、計算機等科學技術基礎上,並綜合與系統地運用這些科學技術;(2)防護性:通過針對機械危險的智能設計,應使機器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發揮預定功能,包括誤操作時機器和人身均安全,使人對勞動環境、勞動內容和主動地位的保障'得到不斷改善;(3)友善性:機械安全設計涉及到人和人所控制的機器,它在人與機器之間建立起一套滿足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充分發揮人的功能、提高人機系統效率的技術安全系統,在設計中通遣減少操作作者的緊張和體力來提高安全性,並以此改善機器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其可靠性;(4)整體性:現代機械的安全設計必須全面、系統地對可能導致危險的因素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評價,尋求整體上降低風險的最優設計方案。
⑹ 數控機床自動潤滑系統設計
你給的分少,還有就是搞這些東西費時費力,這個我一個網站上找的,樓主參考參考吧,給不給分都無所謂啦。
機床的潤滑方式及潤滑油脂的選擇是根據機床的結構、自動化程度、機床使用的工況及對精密度的要求進行綜合衡量而作出決定的,機床潤滑在滿足減磨降耗的同時要力求避免溫升和振動。
機床潤滑的要求:
1、 機床的潤滑點多而復雜,而且有許多機床同時潤滑,因而多採用自動潤滑,也稱強制循環潤滑,以節省人力,並保證可靠的潤滑。
2、 機床多靠液壓傳動,為簡化潤滑系統,因而許多機床是液壓與潤滑系統共用的,因而要考慮在保證液壓系統工作正常的同時要滿足各個潤滑點對潤滑的要求。在考慮運行成本的前提下盡可能選用粘度指數高,抗磨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好的潤滑油(脂)。
3、 單機大型機床的導軌和主軸承的潤滑,通常採用重力加油(滴油、油芯)潤滑方式。用這種潤滑方式要考慮潤滑油的流動性,以保證潤滑油可以自動流進摩擦副。
4、 大型機床有很多齒輪傳動裝置、滑動和滾動軸承。特別是萬能磨床都有很復雜的傳動裝置,因摩擦損失的功率達到30-40%,因此在選用潤滑油時必須考慮到適當的粘度及良好的抗磨潤滑性,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摩擦損失以節省動力消耗。
5、 粗加工機床大多是間歇式工作,因此會產生沖擊負荷並伴有邊界潤滑,所以要考慮適當的年度、良好的潤滑性能和抗極壓性能。
6、 精密機床的對潤滑油的溫升有很嚴格的要求,一般不能超過室溫2-5℃,因此對油品的粘度及潤滑方式及油箱的容量要做周密的計算和設計。
7、 機床潤滑系統、液壓系統及各個摩擦副密封不良,會使加工過程中的金屬磨屑、研磨粉粒進如到潤滑系統中,不但可能堵塞油路造成磨損還會加速油品的變質。因此對系統密封的關注是必要的!
8、 在金屬切削、研磨機床上為冷卻、潤滑刀具和加工工件,大多使用乳化液以及在磨床上用的三磷酸鈉水溶液都有可能進入到潤滑油,促進油的貶變質和乳化。因此在選擇潤滑油時必須考慮到油品的抗乳化性、耐水、防銹及防腐蝕性。
9、 機床導軌是機床潤滑的重點和難點,導軌的運動是反復式的,而且速度及載荷變化很大,容易出現爬行現象,造成加工精度降低甚至導致機床報廢。所以早選擇潤滑油時要考慮適當的粘度和抗爬性好的潤滑油。
⑺ 我要設計一套潤滑系統,潤滑油是L-CKC150的,潤滑點一共有三個。
粘度不一樣,40攝氏度下的粘度,一個是150,一個是220。用哪種要看機器的要求和地域、季節因素。
⑻ 設備潤滑管理有哪些基本方法
設備潤滑管理的基本方法:
1、設備潤滑的「五定」和油品的「三級」過濾
設備潤滑「五定」是:
(1)定點根據設備技術規范或圖紙指定的潤滑部位進行注油、補油和換油。
(2)定質按設備說明書或潤滑圖表中規定的油品對設備進行潤滑,並保證油品質量。
(3)定量按規定的數量對各潤滑部位注油。
(4)定人每台設備的潤滑都要有專人負責。
(5)定時定時間加油,定期補油,定期換油。
設備換油期的長短不應簡單地規定,應參考設備出廠說明書並結合實際使用情況來確定。
油品「三級」過濾:
潤滑油品從進庫到加註到潤滑部位上,一般要經過幾次容器的倒換、存儲和搬運。為保證油品的清潔,要求從大桶到油庫貯槽,從貯槽到油壺,從油壺到設備之間要進行三次過濾。三次過濾網的密度要逐次加密,故稱為「三級」過濾。「三級」過濾所用濾網要符合下述規定:
(1)大桶到貯油槽(箱)之間為40—60目;
(2)貯油槽(箱)到加油壺之間為80目;
(3)加油壺到設備之間為100目。
2、編制潤滑技術檔案
(1)設備潤滑圖表標明設備潤滑部位、油品牌號、加油量及時間間隔。
(2)潤滑記錄卡註明設備名稱、加油部位、油品牌號,加(換)油日期等。
(3)根據裝置內設備的具體情況制訂合理的設備清洗,換油計劃。該計劃一般應盡量與設備檢修計劃相吻合。
3、設備潤滑狀態管理
(1)設備潤滑狀態檢查設備潤滑狀態檢查是巡檢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注意設備潤滑系統的工作狀況,如供油壓力,回油流量,油杯或油桶液面,油路是否暢通及油質情況等。對設備潤滑裝置或潤滑系統部件缺損或故障要及時補充或更換。
(2)定期對主要運轉設備的潤滑油進行常規分析,進行鐵譜或光譜分析,檢查潤滑油中的雜質、金屬微粒等,了解設備的潤滑狀態和磨損情況,常規分析是狀態監測的重要方法之一。
4、裝置潤滑油品計劃管理
(1)潤滑油品計劃每年應根據裝置潤滑油的使用和消耗情況編制年、季度用油計劃。
(2)油料存放與檢驗油品進入裝置,必須進行分析化驗,確認合格後方可使用。油庫內油品需分類貯存,定期抽檢。
(3)油品選配與代用一般機械設備說明書都規定或推薦使用潤滑油(脂)的種類、牌號及有關規格指標。選配和代用油品的依據是設備出廠說明書,據此查找相似的油品和牌號。重要設備潤滑油的選配與代用必須慎重。要根據設備的工作條件如轉速、軸承載荷、工作溫度、潤滑方式、環境狀況等,提出專業性報告,必要時要經有關技術機構進行代用油的試驗,方可進入試用階段。在試用代用油(脂)期間要嚴格加強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測,定期取樣進行油質分析,及時檢查,試用效果良好的,可由主管部門備案正式作為代用油。
設備潤滑管理是指對企業設備的潤滑工作,進行全面合理的組織和監督,按技術規范的要求,實現設備的合理潤滑和節約用油,使設備正常安全的運行。潤滑管理貫穿於設備的全壽命周期,它是一項系統工程,首先需要領導的關注,建立健全企業的組織和制度予以保證。其具體內容包括物質管理和技術管理兩個方面:物質管理是指潤滑劑的采購、運輸、庫存、發放和廢油處置等方面的工作;技術管理是指潤滑劑的選用、維護、分析檢測、潤滑故障的分析處理等方面的工作。
⑼ 什麼叫「單點潤滑」啊
從潤滑劑的形態來看,有氣體、液體、半固體及固體之分。
常用的潤滑油為礦物油、合成油,屬液體類,也稱稀油;
常用的潤滑脂為半固體塑性類潤滑劑,也稱干油;
石墨、二硫化鉬等粉狀類為固體潤滑劑。
稀油潤滑和干油潤滑顧名思義,採用稀油的潤滑就叫稀油潤滑,採用干油的潤滑就叫干油潤滑。
潤滑劑的選擇應綜合考慮摩擦接觸面的工作條件、環境、摩擦面加工情況及摩擦面之間的間隙,以及潤滑方式與裝置特點等因素。選用的一般原則是:
1.高速、輕載荷、工作平穩選用低粘度潤滑油、針入度較大(稠度低)的潤滑脂。反之,低速、重載荷、有沖擊載荷,或作往復與間歇運動的選用高粘度潤滑油、針人度較小(稠度較高)的潤滑脂。在邊界潤滑的重負荷運動副上,宜選用極壓型潤滑油。
2.工作及環境溫度低宜選用粘度較小的潤滑油、針入度較大的潤滑脂。反之,溫度高則應採用粘度較大、針人度小及滴點較高的潤滑脂。夏季用油的粘度一般比冬季用油的粘度高一些。在高溫條件下的潤滑應考慮潤滑油的閃點、潤滑脂的滴
點,在很低溫度條件下的潤滑應考慮潤滑油的凝固點。溫度范圍變化大的,可採用增粘劑以改善潤滑油的粘溫性。
3.潮濕條件應選抗乳化性較強和油性、防銹性好的潤滑劑,不能選用無抗水能力的鈉基脂。
4.摩擦面之間的間隙愈小,潤滑油的粘度應愈低。一般新零件跑合期應比正常使用期的潤滑油粘度低一些。
5.摩擦面加工粗糙,要求使用的潤滑油粘度大、潤滑脂的針人度小。反之,表面光潔度高使用的潤滑油粘度小、潤滑脂針入度大。
6.採用循環潤滑系統、油繩或油墊潤滑裝置的潤滑,應採用粘度較小的潤滑油。循環系統、油環、油勺、飛濺潤滑採用的潤滑油應具有抗氧化安定52一si(』an
cemen
f性。
7.集中潤滑系統中採用的潤滑脂針人度宜大些,以便輸送。人工間歇加油應採用粘度大一些的潤滑油,以免流失太快。
干油潤滑在使用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流動性差,內摩擦阻力大,所需工作壓力高,無法形成動壓油膜;2)潤滑脂難以有效迅速擴散到整個潤滑面;3)受污染後難以凈化。
稀油潤滑所需工作壓力低(一般在2mpa以下),成本相對較低,其流動、散熱性能較好,但如果對其各潤滑點的流量控制不好,易污染環境。
⑽ 設備常用的潤滑裝置和潤滑方法有哪些
1.手工給油裝置
由操作工使用油壺或油槍向潤滑點的油孔,油嘴及油杯加油稱為手工給油潤滑,主要用於低速、輕載和間歇工作的滑動面、開式齒輪、鏈條以及其他單個摩擦副。加油量依靠工人感覺與經驗加以控制。
2.滴油潤滑
滴油潤滑主要使用油杯向潤滑點供油。常用的油杯有:針閥式注油杯、壓力作用滴油油杯等。油杯多用鋁或鋁合金等輕金屬製成骨架,杯壁的檢查孔多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製造,以便觀察其內部油位。
1)針閥式注油杯
這種注油杯的滴油量受針閥的控制,油杯中油位的高低可直接影響通過針閥環形間隙的滴油量。
2)壓力作用滴油油杯
這種油杯的底面有一個針閥,其閥桿通過油杯上的操作缸伸出外部連接調節螺母。閥的起閉由壓縮機的排氣通過彈簧壓著的活塞加以控制,並可用閥桿上的螺母來調節油杯的滴油量。
3)跳針式潤滑油杯
這種潤滑油杯一般直接裝在摩擦副上,通過摩擦副輕微的垂直振動產生泵送的作用,使油洞著跳針下降而潤滑摩擦副。
4)熱膨脹油杯
這種油杯由摩擦副的溫度變化來控制。摩擦副中的溫度變化通過油杯的金屬管傳到油杯的上腔使其中的空氣膨脹或收縮。當空氣膨脹時,油杯上面空腔內的氣壓增大,強迫少量潤滑油流出油杯送入摩擦副;而在空氣收縮時,油流即停止,如是連續不斷地動作。這種油杯在某些要求先加油然後起動摩擦副上不能應用。
5)連續壓注油杯
這種連續壓注油杯由於其下面儲油器能保持著不變的油壓,所以能保證自動均勻的供油。
6)均勻滴油油杯
潤滑油從上面儲油器經過連在浮飄上的閥,補充到下面的儲油器,送往摩擦副的油量靠針閥來調節。
7)活塞式滴油油杯
它的滴油量可通過杯上的杠桿機構來調節。
3.油繩和油墊潤滑
油繩和油墊潤滑方法是將油繩、氈墊等浸在潤滑油中,應用虹吸管和毛細管作用吸油。所使用油的粘度應低些。油繩和油墊等具有一定過濾作用,可保持油的清潔。
油墊潤滑一般應用於加油有困難或不易接近的軸承,但所潤滑的表面的速度不宜過高。油墊從專用的儲油槽中吸進潤滑油經供給與它相接觸的軸頸。油墊主要應用粗毛氈製造,使用時應定期清洗並加以烘乾,然後重新裝配使用。
4.油環或油鏈潤滑
油環或油鏈潤滑只能用於水平安裝的軸,在軸上掛一油環,環的下部浸在油池內,利用軸轉動時的摩擦力,把油環帶著旋轉,將潤滑油帶到軸頸上,再在軸頸的表面流散到各潤滑點。需要注意轉軸應無沖擊振動,轉速不易過高。
5.油浴和飛濺潤滑
油浴和飛濺潤滑主要用於閉式齒輪箱、鏈條和內燃機等。一般利用高速(不高於12.5m/s)旋轉的機件從專門設計的油池中將油帶到附近的潤滑點。有時在軸上設置帶油的輪子把油帶到軸頸上。飛濺潤滑所用油池應裝設油標,油池的油位深度應保持最低具輪被淹沒2~3個齒高。為了便於散熱,最好在密閉的齒輪箱上設置通風孔以加強箱內外空氣的對流。
6.壓力強制潤滑
壓力強制潤滑是在設備內部設置小型潤滑泵通過傳動機件或電動機帶動,從油池中將潤滑油供送到潤滑點。供油是間歇的,它既可用作單獨潤滑,也可將幾個泵組合在一起潤滑。
強制潤滑時,潤滑油隨設備的開、停而自動送、停。油的流量由柱塞行程來調整,由每秒幾滴至幾分鍾1滴。油壓范圍為0.1~4MPa。為保持潤滑油的清潔,油池應有一定深度,以防止吸入油池中的沉澱物。
7.噴油潤滑
噴油潤滑是指將潤滑油與一定壓力的壓縮空氣在噴射閥混合後噴射向潤滑點的潤滑方式。對齒輪的潤滑要求在直接壓力下把潤滑油從輪齒的嚙入方向送到嚙合的齒隙中以進行潤滑。對雙向轉動的齒輪,則需在齒輪的兩面均安裝噴油孔管。在蝸輪傳動中,噴油應從蝸桿的螺旋開始與蝸輪嚙合的一面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