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加速度與物體受力關系實驗裝置圖

加速度與物體受力關系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1-12-23 12:09:51

⑴ 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和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盤,C為一端

(1)A:只有當小車的質量遠遠大於砝碼和盤的質量時,才能認為繩子的拉力等於砝碼和盤的總重力,故A正確;
B、平衡摩擦力,假設木板傾角為θ,則有:f=mgsinθ=μmgcosθ,m約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錯誤.
C:F=ma,所以:a=

F
m
,當F一定時,a與
1
m
成正比,所以要畫出a-
1
m
圖象,故C錯誤;
D、平衡摩擦力時,不能掛上小盤,故D錯誤.
故選:A
(2)根據作差法得:
a=
xCE?xAC
4T2
0.76?0.34?0.34
0.04
=2m/s2
故答案為:(1)A;(2)2;

⑵ (1)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與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桶,C為一

(18分,每空2分,電路圖4分)
(1)①BD ②丙 ③0.195
(2)①0.641~0.643②cabd
③a.A 1 b.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如圖

⑶ 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質量為m1,連接在小車後面的紙帶

(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工作電壓為220V交流電壓;
(2)A、該實驗首先必須要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
B、為提高打點的個數,打點計時器的使用都要求先接通電源後釋放小車,故B正確;
C、由於該實驗的連接方式,重物和小車不具有共同的加速度,小車是在繩的拉力下加速運動,此拉力可由測力計示數獲得,不需要用重物的重力來代替,故不要求重物質量遠小於小車質量,故C錯誤;
D、由於重物向下加速度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m2g-2F=m2a,解得:F=

m2g?m2a
2
,故D錯誤;
故選:B.
(3)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有:
△x=0.0339-0.0289=a×0.12
解得:a=0.50m/s2
(4)若沒有平衡摩擦力,則當F≠0時,a=0.也就是說當繩子上有拉力時小車的加速度還為0,所以可能是圖中的圖線C.
故答案為:(1)220V;(2)B;(3)0.50;(4)C.

⑷ 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質量為m 1 ,連接在小車後面的紙

(1)B(2)C(3)無系統誤差

⑸ (13分)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與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盤,

(1) AD(3分)(2) (3分)

⑹ (1)如圖甲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及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桶,C

(1)①A、每次改變小車質量時,不用重新平衡摩擦力,因為f=mgsinθ=μmgcosθ,m約掉回了,故A錯誤答
B、應先接通電源,1~2s後釋放小車,故B錯誤
C、讓小車的質量M遠遠大於小桶(及砝碼)的質量,故C錯誤
D、在用圖象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作a?

1
m1
圖象,看其是否成線性關系,故D正確
故選D
②如果沒有平衡摩擦力的話,就會出現當有拉力時,物體不動的情況,故選丙圖
③相鄰兩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則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0.1s,由逐差法求得a=
(2.40+2.88)?(1.40+1.89)
(2×0.1)2
×10?2m/s2=0.50m/s2
(2)①歐姆表讀數為:9×100Ω=900Ω
②被測電阻阻值Rx>

⑺ (1)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圖.圖(1)中小車A質量為m1,連接在小車後的

解答:

m2g?m2a
2
,故D錯誤;
故選:B.
(3)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有:
△x=0.0339-0.0289=a×(0.1)2
解得:a=0.50m/s2
(4)若沒有平衡摩擦力,則當F≠0時,a=0.也就是說當繩子上有拉力時小車的加速度還為0,所以可能是圖中的圖線C.
故選:C.
(2)①實驗應採用分壓接法、電流表外接法,故原理圖如圖;實物圖可根據原理圖畫出,注意電源的正負極及電表的正負極;
②因電路保持通路,故可以用電壓測兩端的電壓,判斷是否有故障;若電路斷開,則可以直接用歐姆表測電阻,若阻值非常大,則為斷路;
③6、7間電壓接近電動勢,則說明電壓表直接接在了電源兩端,表明滑動變阻器以外的電路都是完好的,可能是滑動變阻器斷路;
故答案為:(1)①交、220V;②B;③0.50;④C;(2)①原理圖及實物圖所圖甲乙所示;②電壓;歐姆;③以外的電路都是完好的;滑動變阻器斷路.

⑻ 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與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桶,C為一端

(1)A:平衡摩擦力,假設木板傾角為θ,則有:f=mgsinθ=μmgcosθ,m約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後釋放小車,故B錯誤.
C:讓小車的質量M遠遠大於小桶(及砝碼)的質量m,因為:際上繩子的拉力F=Ma=
M
m+M
mg,故應該是m<<M,而當m不再遠遠小於M時a=
mg
m+M
=
g
1+
M
m
隨m的增大物體的加速度逐漸減小且無限趨近於g,故C錯誤.
D:F=ma,所以:a=
1
m 1
F ,當F一定時,a與
1
m 1
成正比,故D正確.
(2)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就會出現當有拉力時,物體不動的情況.故圖線為丙.
故答案為:(1)D;(2)丙

⑼ (6分)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和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盤,C為

(1) C(2) 丙遠大於

⑽ 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和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托盤,C為一端

(1)A、小車與長木板間的粗糙情況與小車質量無關,所以在同一個實驗中,每次改變小車質量,不需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後釋放小車,故B錯誤.
C、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a=

m2g
m1+m2
,則繩子的拉力F=Ma=
m1m2g
m1+m2
m2g
1+
m2
m1
,當托盤(及砝碼)的總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時,繩子的拉力才等於托盤(及砝碼)的重力,故C錯誤.
D、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a=
1
m1
F,當F一定時,a與成正比
1
m1
,所以作出a-
1
m1
圖象,故D正確.
故選:D
(2)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就會出現當有拉力時,物體不動的情況.故圖線為丙.
(3)當不滿足m2<<m1時,隨m2的增大物體的加速度a逐漸減小,故圖象彎曲的原因是: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不滿足沙和沙桶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故C正確.
故選:C
(4)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要控制小車質量不變而改變拉力大小;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控制拉力不變而改變小車質量;
這種實驗方法是控制變數法.
故答案為:(1)D;(2)丙;(3)C;(4)控制變數.

與加速度與物體受力關系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裝置中充入氮氣的作用 瀏覽:830
機械廠采購怎麼樣 瀏覽:38
純化氮氣實驗裝置 瀏覽:782
大華監控怎麼搜索設備 瀏覽:539
中葯制葯設備CIP是什麼 瀏覽:717
機床公比怎麼確定 瀏覽:697
車儀表p表示什麼 瀏覽:924
高壓開關放電檢測裝置 瀏覽:601
萬向傳動裝置外文翻譯 瀏覽:281
暖氣螺絲閥門 瀏覽:239
超聲波有什麼作用可以輔助排氣嗎 瀏覽:366
小型軸承廠需要投資多少錢 瀏覽:784
為什麼先關閥門後關水泵 瀏覽:526
離心泵靠什麼閥門調節流量 瀏覽:130
華碩fx50j機械鍵盤怎麼拆 瀏覽:824
小本奶茶店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647
分水閥上的排氣閥門打不開 瀏覽:370
地熱注水的時候沒開閥門怎麼辦 瀏覽:266
閥門上開關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383
風扇旁邊放水製冷叫什麼 瀏覽:79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