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瓦錫實驗
取自網路
名稱:紅磷燃燒實驗
原理: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測定空氣中氧內氣的體積分數容
紅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
4P+5O2=(點燃)2P2O5
方程式:4P+5O2=點燃=2P2O5
現象:紅磷:黃色火焰 白煙 放出熱量
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中至約五分之一處停止
結論:1.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原理)(1.氧氣難溶於水 2.氮氣不可燃不助燃)
葯品的選擇:選擇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不跟氧氣及其他氣體起反應的固體,且反應後的生成物為固體,這樣使密閉容器中氣體的量減少,
從而使容器中的氣體壓強變小,大氣壓將燒杯內的水壓入集氣瓶中。
葯品的替代品:若可燃物用硫或碳代替磷,則燒杯內的水須用NaOH溶液代替,也可起到相同的效果。
成功關鍵:氣密性良好 否則結果偏小
紅磷量要足 否則結果偏小
等到裝置完全冷卻再打開止水夾 否則結果偏小
實驗開始前加上止水夾 否則結果偏大
所以可以用硫,只消讓二氧化硫充分溶於水
2. 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實驗裝置的作用
啊!曲頸瓶或你抄所謂的直頸瓶襲(假設有那種瓶子)都可以,但只要瓶子末端有彎管即可,瓶子末端彎管的目的是容易被鍾罩扣住,若是直管,鍾罩內氣體不易密封,就無法測定氧氣量的變化了。學校演示實驗一般都用水槽代替汞槽,因為汞易揮發,在實驗室用汞會產生污染,用水代替汞也可觀察到鍾罩內液面上升,所以此實驗可以用水代替汞。但拉瓦錫之所以用汞因為鍾罩內銀白色汞液面上升的現象比無色透明水液面上升的現象明顯啊,還有拉瓦錫的時代對汞的污染意識遠不如現在強烈啊。
反應前,鍾罩內壓強和外界大氣壓相同;反應後,鍾罩內壓強小於外界大氣壓,所以,外界大氣壓將汞從鍾罩外壓入鍾罩內,且汞進入鍾罩的體積等於鍾罩內被反應的氧氣量,恰好等於鍾罩內原氣體的1/5。
3. 如圖是依據歷史上著名的化學家拉瓦錫關於空氣的成分研究的實驗原理而設計的研究空氣的一套實驗裝置.在集
(1)由於紅磷燃燒消耗了氧氣,瓶內壓強減小,所以,待紅磷熄滅並冷卻後,打開彈專簧夾,觀察屬實驗現象及水面的變化情況是: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水約占集氣瓶剩餘容積的
1 |
5 |
1 |
5 |
1 |
5 |
4. 拉瓦錫測定空氣的組成使用的裝置的主要特點是
拉瓦錫所用儀器設備顯然極其簡陋(因而實驗數據精度不夠高),但是作為一個具回有「發現性質」的實驗來看答,應當認為這個實驗從化學反應體系的選擇到實驗方案的設計都做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拉瓦錫的實驗設備水平有限,但是,整個實驗設計的思路卻是准確的。
實驗過程
拉瓦錫把少量的汞(水銀)放在密閉的容器里,連續加熱達十二天之久,結果發現有一部分銀白色的液態汞變成了紅色的粉末,同時容器里的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五分之一。拉瓦錫研究了剩餘的那部分空氣,發現這部分空氣既不能供給人類及動物呼吸來維持人類及動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燒,他誤認為這些氣體都是氮氣(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維持生命」)。拉瓦錫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紅色粉末(現已證明是氧化汞)收集起來,放在另一個較小的容器里經過強熱後,得到了汞和氧氣,而且氧氣的體積恰好等於原來密閉容器里所減少的空氣的那部分體積。
實驗結論
1.空氣的成分不是單一的;
2.空氣是由4/5的氮氣和1/5的氧氣組成的。
5. 拉瓦錫實驗的原理是什麼
把少抄量的汞(水銀)放在密閉的容器里,連續加熱達十二天之久,結果發現有一部分銀白色的液態汞變成了紅色的粉末,同時容器里的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五分之一。拉瓦錫研究了剩餘的那部分空氣,發現這部分空氣既不能供給人類及動物呼吸來維持人類及動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燒,他誤認為這些氣體都是氮氣(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維持生命」)。拉瓦錫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紅色粉末(現已證明是氧化汞)收集起來,放在另一個較小的容器里經過強熱後,得到了汞和氧氣,而且氧氣的體積恰好等於原來密閉容器里所減少的空氣的那部分體積。
實驗結論:他把得到的氧氣加到前一個容器里剩下的約五分之四體積的氣體里去,結果得到的氣體同空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都完全一樣。通過這些實驗拉瓦錫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所組成的這一結論。
注意:一個前提是氧氣和磷燃燒的物質是固體,體積可忽略。
6. 初三化學,拉瓦錫的實驗實驗裝置看不懂,求教
曲頸甑是一種可以加熱葯品的儀器,裡面裝的是水銀(或氧化汞),加熱時間長是為了回讓裡面的物質充分答反應。氮氣的性質不太活潑,一般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不支持燃燒,本身也不燃燒,所以氮氣的體積不會少。空氣中只有氧氣支持燃燒
7. 拉瓦錫精心設計的實驗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1766年3月,他又向科學院提交了第二篇關於石膏的研究論文。拉瓦錫選擇的另一個研究課題是用科學的實驗方法驗證日常的水能否變成土。當時,許多化學家頑固地相信古老陳舊的「四元素說」中關於水土互變的說法,認為水能變成土。他們也確實發現,在容器中長時間煮沸水會有沉澱物生成。
但拉瓦錫對這一觀點一直持懷疑態度,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惟一可靠的辦法就是實驗。為此,他精心設計了一個驗證實驗,他採用一種歐洲煉金術中使用過的很特別的蒸餾瓶,它可以使水蒸氣在上端全部凝結為液態水,仍舊流回到瓶中。他先將很純的蒸餾水和蒸餾瓶分別准確稱重,然後將蒸餾水注入蒸餾瓶中,加熱保持微沸狀態。兩個星期過去了,水還是清的,未見有沉澱析出。他決心繼續實驗下去,一定要看個水落石出。到第八個星期,蒸餾瓶中有沉澱生成。實驗一直進行了101天,蒸餾瓶中產生了明顯的白色沉澱物。
8. 如何製作簡易拉瓦錫實驗
注意,如果燃燒紅磷以外的物質的話,在燃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二氧化碳,導致實驗失敗。
9. 拉瓦錫實驗,裝置的原理
當然是封閉的 大槽里有汞 鍾罩是浸在汞里的當然是密閉的
曲頸甑是為了加熱一部分汞 所以設計是彎曲的啊
純手打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