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鐵表面的磷化處理
磷化概述: 磷化是常用的前處理技術,原理上應屬於化學轉化膜處理。工程上應用主要是鋼鐵件表面磷化,但有色金屬如鋁、鋅件也可應用磷化。 磷化原理: 工件(鋼鐵或鋁、鋅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鹽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積形成不溶於水的結晶型磷酸鹽轉化膜的過程,稱之為磷化。 把金屬放入含有錳、鐵、鋅的磷酸鹽溶液中進行化學處理,使金屬表面生成一層難溶於水的磷酸鹽保護膜的方法,叫做金屬的磷酸鹽處理。磷化膜層為微孔結構,與基體結合牢固,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潤滑性、耐蝕性、不粘附熔融金屬(Sn、Al、Zn)性及較高的電絕緣性等。 磷化分類: 按處理溫度分:高溫型(75-100℃,能耗大,磷化物沉積多,形成的磷化膜厚度達10-30g/㎡)、中溫型(50-75℃,處理時間5-15min,磷化膜厚度達1 -8g/㎡)、低溫型(30-50℃)和常溫型(10-30℃,節省能源,使用方便,除加氧化劑外還加促進劑,能耗小,但溶液配製較復雜,膜厚度達0.2-7g/㎡)。 按磷化液成分分:鋅系磷化、鋅鈣系磷化、鋅錳系磷化、鐵系磷化、錳系磷化和復合磷化等。 按磷化處理方法分:化學磷化、電化學磷化。 按磷化膜質量分:重量級(膜重7.5g/㎡以上)、次重量級(膜重4.6-7.5g/㎡)、輕量級(膜重1.1-4.5g/㎡)和次輕量級(膜重0.2-1g/㎡)。 按施工方法分:浸漬磷化、噴淋磷化和刷塗磷化。 磷化作用及用途: 塗裝前磷化的作用:增強塗裝膜層(如塗料塗層)與工件間結合力;提高塗裝後工件表面塗層的耐蝕性;提高裝飾性。 非塗裝磷化的作用:提高工件的耐磨性,令工件在機加工過程中具有潤滑性;經適當的後處理,可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磷化用途:磷化膜主要用作塗料的底層、金屬冷加工時的潤滑層、金屬表面保護層以及用作電機硅鋼片的絕緣處理、壓鑄模具的防粘處理等。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船舶、航空航天、機械製造及家電等工業生產中。 磷化的必要性:鋼鐵表面塗裝前處理工藝指脫脂(除油)、除銹、表調、磷化。然而由於工件表面的狀況不同,則生產工藝也有所不同,有的工藝中沒有脫脂或沒有除銹工序,有的工藝則沒有表面調整工序,但磷化工序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在塗裝處理過程中,如果不清除油脂、氧化皮和銹層,不進行磷化處理,直接進行塗漆和靜電噴塗, 就會使鋼鐵表面的塗層產生脫落,失去了塗裝的意義。 目前,國內外的金屬加工業、薄板加工業、石油行業及汽車、自行車、高低壓開關櫃、防盜門、鐵路等製造業普遍採用的是中、高溫磷化,存在著操作不方便、能源和材料消耗大、調整頻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問題。為解決以上問題,常溫磷化已成為國際磷化行業的必然和研究課題。常溫磷化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還可以解決操作不方便、材料消耗大、調整頻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問題。 基於上述原因我公司研究生產的常溫鋅錳系磷化液、常溫鐵系磷化液(粉)等產品有效地滿足了常溫磷化的工藝要求。該類磷化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性能穩定、操作方便、調整簡單、常溫應用、節省能源、用量少、處理面積大、成本低,形成的磷化膜緻密、均勻,附著力好,耐蝕力強。
Ⅱ 金屬表面磷化處理有哪些設備簡單的說一下!!
簡單的只需要酸洗槽、磷化槽和沖洗槽。
稍好一點可有噴淋設備、離心甩干設備和烘乾設備。
磷化大型工件還需要起吊搬運設備。
Ⅲ 鋼板的磷化處理的原理什麼這種處理方法有缺點和弊端嗎
磷化反應機理:
1. 酸蝕反應 金屬表面與磷化液發生的第一個反應是將某些金屬從表面溶解下來的酸蝕反應。不同的磷化液對鋼的酸蝕速度約 1-3 g/m2;作厚膜磷化時,酸蝕反應速度還要求高許多。酸蝕反應對形成塗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既可凈化金屬表面、又能提高漆膜的附著力。在酸蝕反應發生時,由於金屬表面的溶解,所以緊靠表面的磷化液中的游離酸被消耗,金屬離子進入磷化液,所溶入的金屬離子類型與所處理的基材有關。在磷化液中添加氧化促進劑可減少酸蝕反應時所生成的氫氣。
2.磷化反應: 在磷化液中所發生的第二個反應是磷化。由於在金屬與溶液的界面上的游離酸度的降低、PH升高,金屬陽離子就不再以可溶離子形式存在,它們與溶液中的磷酸鹽反應後以磷酸鋅的形式沉澱結晶在金屬表面。
3. 成渣反應 在酸蝕反應中溶解下來的金屬離子(Fe+2)被磷化液中的促進劑(例如亞硫酸鹽/硫酸鹽、氯酸鹽、過氧化物)氧化而成渣沉澱,而磷化反應中的Zn2+將不成渣。Al3+離子可使用氟化物而形成氟鋁鉻合物,此鉻合物會以kryolith形式沉澱。
Ⅳ 鋼鐵磷化劑如何使用,操作復雜嗎
操作非常簡單,不需要什麼設備,直接浸泡就可以了
方法:鋼鐵磷化劑原液使用,浸泡3~10分鍾後取出工件,先不要水洗,將工件露在空氣中8~12分鍾後再用水沖洗干凈.最後烘乾工件即可。可參考一下廣州貽順化工生產的,希望對你有用!
Ⅳ 鋼鐵表面磷化的鋅系磷化液的配製,怎麼弄啊
磷化液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氫鹽,如Zn(H2PO4)2以及適量的游離磷酸和加速劑等。加速劑主要起降低磷化溫度和加快磷化速度的作用。作為化學加速劑用得最多的氧化劑如NO3-、NO2-、CIO3-、H2O2等。磷化是金屬與稀磷酸或酸性磷酸鹽反應而形成磷酸鹽保護膜的過程。磷化液按磷化成膜體系主要分為:鋅系、鋅鈣系、鋅錳系、錳系、鐵系、非晶相鐵系六大類。
鋅系磷化槽液主體成分是:Zn2+、H2PO3-、NO3-、H3PO4、促進劑等。形成的磷化膜主體組成(鋼鐵件):Zn3(po4)2·4H2O 、Zn2Fe(PO4)2·4H2O。磷化晶粒呈樹枝狀、針狀、孔隙較多。廣泛應用於塗漆前打底、防腐蝕和冷加工減摩潤滑。按磷化處理溫度可分為常溫、低溫、中溫、高溫四類。常溫磷化就是不加溫磷化。低溫磷化一般處理溫度30~45℃。中溫磷化一般60~70℃。高溫磷化一般大於80℃。溫度劃分法本身並不嚴格,有時還有亞中溫、亞高溫之法,隨各人的意願而定,但一般還是遵循上述劃分法。
鋅系磷化液配方(僅供參考):
組份 投料量(g/L)
磷酸二氫鋅 96~98
鉬酸銨 7~8
硫酸鎂 8~9
硝酸鈣 25~26
氫氟酸 1~2
磷酸 9~10
硝酸 12~13
硝酸鎳 6.5~7
亞硝酸鈉 2.5~3
酒石酸 5~5.5
水 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