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動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是怎樣的
自動集中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
據自動供料系統廠家介紹,自動供料系統的裝置工作原理是,立式加工中心防護門打開,托盤開關定位,再將裝滿工件的夾具放置到加工區域加工。所以當機床加工工件的第一面時,自動供料設備便開始將更多的毛坯件安裝到第二個空置的托盤夾具上。當毛坯件端部的第一面加工完成以後,托盤再一次更換位置。自動供料設備從第一個托盤上卸除加工完第一面的工件,然後將其傳送到在自動裝備防護罩內的「翻板工作站」,最後從內側板將其安裝到工作站上,並通過這一工作站將工件有效地翻轉,使未加工面朝上,並再次安裝到夾具上夾緊。
自動供料機械設備卸下加工後的零件前,是採用安裝在自動供料裝備夾鉗基座上的高速壓縮空氣噴嘴,吹除遺留在整個夾具上的切屑,因為在卸除零件等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切屑掉落到一個或多個空穴內,影響下一批工件的正確就位。從毛坯件的安裝進行第一面加工到零件完成全部加工,直到將成品傳送到下一區域,這個時段大約需要30min。
自動供料系統裝置的下部設置有料盤輸入機構,料盤輸入機構的末端接有料盤自動升降機構,盤自動升降機構的上端與托夾機構相接,在料盤定位及空料盤取出機構上遠離托夾機構的一端設有空料盤抬起及堆垛機構。使用本裝置不再受料的形狀的限制,適合於各種自動裝配生產線,真正實現了自動化,而且提高了供料精度,降低了人的勞動強度。
從自動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的簡述中,我們可以知道自動供料系統的的方便就是在於這一些工作不需要過多的人工操作,而是像一個機械人在哪重復操作,所以這種自動供料設備也是在工業行業發展的比較快。
Ⅱ 級進模的設計步驟!
兄弟,學的這么快?
我可能還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搞到設計那塊
模具的設計步驟跟產品有很大的關系的……
什麼產品有什麼樣的步驟,先從簡單的開始撒,急不得急不得……
Ⅲ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跪求解答 1.簡述多工位級進沖壓概念,特點 2.簡述多工位級進膜的模具零件的設
概念:級進模(也叫連續模)由多個工位組成,各工位按順序關聯完成不同
的加工,在沖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沖壓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後,由沖床送料機按照一個固定的步距將材料向前移動,這樣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個工序,一般有沖孔,落料,折彎,切邊,拉伸等等。
特點:
1.級進模是多任務序沖模,在一副模具內,可以包括沖裁,彎曲成型和拉伸等多種多道工序,具有很高的生產率;
2.級進模操作安全;
3.易於自動化;
4.可以採用高速沖床生產;
5.可以減少沖床,場地面積,減少半成品的運輸和倉庫佔用;
6.尺寸要求極高的零件,不宜使用級進模生產.
設計原則:要求模具本身壽命長耐沖擊,凸凹模、沖針要易於更換,要考慮自動送料,和皮帶輪送件裝置,卸料板要整體式,間隙穩定,盡量多且合理的布置導柱導套,
不知道你那壓板是什麼樣的,有圖的話發個看看
Ⅳ 怎樣設計級進模定距側刃
1. 沖裁模分類
�8�5 按工序性質來分:可分為落料模,沖孔模,切斷模,切舌模,剖切模,整修模,精沖模等。
�8�5 按工序的組合程度來分:可分為單工序模,復合模,級進模(連續模或跳步模)
�8�5 按有無導向方式來分:可為無導向的開試模和有導向的導板模,導柱模
�8�5 按自動化程度來分:可分為手動模,半自動模,自動模。
單工序沖裁模
1. 落料模
A:無導向落料模:無導向模具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製造周期短,成本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缺點是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只能靠裝模時的調整和沖床滑塊的導向精度來保障,精度不高,裝模調試也不方便,容易造成零件吭傷,模具壽命短,生產率底,使用不太安全,工件平面度不高。所以不適宜於薄料及塑性較大的材料的沖裁。
B:導板式落料模
導板與凸模間是採用H7/h6的配合,所以能對凸模進行導向。同時也起到固定卸料板的作用。
優點是:精度較高,使用壽命較長,安裝調試容易,使用安全的優點。缺點是導板製造比較困難,凸模不能離開導板,需使用行程比較小的壓力機。
C:導柱式落料模
導柱式沖模的上下模利用導柱和導套來導向來保證其正確位置,所以凸凹模間隙均勻,製件質量比較高,模具壽命也比較長,導柱,導套都是圓柱形,加工比導板方便,安裝維修也比較方便。其缺點是製造成本比較高。
2. 沖孔模
A:一般沖孔模
壓板與卸料板之間的空程應小於卸料板台孔深,這樣可以保證沖壓時卸料板壓下的力量完全靠壓桿傳遞,而保護凸模。
B:側面沖孔模
該類模具最大的特點是依靠斜銷把壓力機滑塊的垂直運動變為滑塊的水平運動,從而完成側面沖孔,斜銷的工作角度為40-50度為宜,沖裁力大取小值,工作行程長,取大值。
C:小孔沖孔模
凸模工作部分採用活動保護套和扇形保護塊保護,使凸模除進入材料部分外都受到不間斷導向,從而提高凸模的鋼度,防止了凸模彎曲和折斷的可能。
3. 切邊模
將帶凸緣的拉深件的多餘邊緣切掉
級進模
在壓力機滑塊的每次行程中,在同一副模具的不同位置,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不同沖壓工序的沖模叫級進模(也叫:跳步模或連續模)。使用級進模生產可以減少模具和設備的數量,提高生產效率,易於實現自動化,其缺點是製造比單工序模復雜,成本也高。使用級進模就必須解決條料的准確定位問題。
1. 擋料銷和導正銷定位的級進模
首次沖裁時要用始用擋料銷首次擋料,之後用固定擋料銷進行粗定位,導正銷安裝在凸模上進行最後的精確定位。當零件形狀不適合用導正銷定位時,可利用在調料廢料上沖出工藝孔來導正,導正削的直徑應大於2-5MM,避免折斷。當材料厚小於0.5MM和窄長形凸模就不宜用導正銷定位,這時使用側刃定距。
2. 側刃定距的級進模
用側刃代替擋料銷來控制條料送進的步距。側刃斷面的長度等於一個步距S,它具有定位準確,生產效率高,操作方便的優點。不足的是料耗和沖裁力增大。料厚效薄時,可採用彈壓卸料的形式,可保證製件的平整。
3. 級進模排樣圖的設計
�8�5 應盡可能考慮材料的合理利用
�8�5 應考慮零件精度的要求
�8�5 應考慮沖模製造的難易程度
�8�5 應考慮模具強度及壽命
�8�5 應考慮模具尺寸的大小
�8�5 考慮零件成形規律的要求
復合模結構分析
在壓力機滑塊的每次行程中,在同一副模具的相同位置,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不同沖壓工序的沖模叫復合模。它結構上的特點是具有一個即能充當凸模又充當凹模的工作零件---凸凹模。按其安裝的位置,復合模又分為倒裝/順裝式復合模。
1. 倒裝式復合模
凸凹模安裝在下模部分時,叫做倒裝式復合模。它採用鋼性頂料裝置,因此製件的平面度會比較底,沖裁時,不能將條料壓住,因此製件的精度會相對降低,故只適用用於對之間精度和平面度要求相對較底時使用,但其結構相對正裝簡單,在實際中應用更為廣泛。
2. 正裝式復合模
正裝式復合模的凸凹模安裝在上模部分,製件用彈性卸料裝置從下模部分頂出,上模採用彈性卸料裝置,因此製件的精度和平面度相對比較高,但模具的結構相對倒裝復雜。
復合模主要優點是結構緊湊,沖出的製件精度高,平整。但結構復雜,製造難度大,成本高。
由於凸凹模刃口形狀與工件完全一致,如果製件的孔邊距或孔間距過小,則凸凹模的強度差。
單工序模 級進模 復合模
無導向的 有導向的
製件精度 低 一般 可達IT13-IT18 可達IT9-IT8
製件形狀尺寸 尺寸大 中小型尺寸 復雜及小製件 受模具結構和
強度的制約
生產效率 低 較低 最高 一般
模具製造工作量
和成本 低 比無導向的
略高 沖裁較簡單制
件時比復合模底 沖制復雜製件
時比連續模底
操作的安全性 不安全,需採取安全措施 較安全 不安全,需採取
安全措施
自動化的可能性 不能使用 最宜使用 一般不用
Ⅳ 級進模送料時,料片如何越過擋料銷
連續沖模送料定有多種方式,大體上定位裝置的退讓與送料時間相以凸輪、斜面等機構配合得到,這個需要多看各種送料機構,然後根據自己的沖壓件情況來設計。
Ⅵ 如何設計棒料自動送料機的上料裝置
這個我們Chang就是搞這個的,棒料自動上料關鍵是在自動分料,根據料的直徑和長短不同,要選擇不同的結構方式,一般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好實現的。歡迎追問,可以網路上海岩回了解
Ⅶ 用級進模生產,大批量,應採用手工送料還是自動送料方式有什麼區別
當然用後者。大批量生產一定需要高速不間斷的送料,而手工是滿足不了要求的;級進模由使得自動送料成為可能。
Ⅷ 沖床自動送料裝置結構圖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給你介紹下NCF系列復滾輪送料機的工作制原理吧
送料機與沖床聯機時,需要至少2個信號:送料、放鬆(2個信號來自沖床凸輪)
送料機PLC根據設定的送料長度,在收到送料信號後,輸出信號到伺服放大器,伺服放大器控制電機運轉,電機運轉的度數由編碼器反饋回伺服放大器,二者配合完成設定的送料長度傳送。
當沖床到達下死點時,送料機PLC接收到放鬆信號,此時PLC輸出1個信號驅動電磁閥動作,此電磁閥控制送料機氣缸,氣缸活塞動作,使送料機構上滾輪松開。
這就是送料機的主要工作過程,如此循環動作,完成沖壓過程。
Ⅸ 沖床自動送料裝置結構圖和工作原理
給你介紹下NCF系列滾輪送料機的工作原理吧
送料機與沖床聯機時,需要至少2個信版號:送料權、放鬆(2個信號來自沖床凸輪)
送料機PLC根據設定的送料長度,在收到送料信號後,輸出信號到伺服放大器,伺服放大器控制電機運轉,電機運轉的度數由編碼器反饋回伺服放大器,二者配合完成設定的送料長度傳送。
當沖床到達下死點時,送料機PLC接收到放鬆信號,此時PLC輸出1個信號驅動電磁閥動作,此電磁閥控制送料機氣缸,氣缸活塞動作,使送料機構上滾輪松開。
這就是送料機的主要工作過程,如此循環動作,完成沖壓過程。
Ⅹ 級進模中使用導正銷的作用是什麼怎樣設計導正銷
導正銷是伸入材料孔中導正其在凹模內位置的銷形零件。主要作用是在級進模當中起到精確定位的作用。
設計方法:
1. 採用自動送料的級進模,在條料排樣的第一工位就要沖出工藝性的導正銷孔,在第二工位及以後每相隔2~4工位的相應位置設置導正銷。如果借用工件本身的孔作為導正孔,應注意控制孔和導正銷之間的配合精度,以滿足定位的要求。同時也應注意,被借用的孔被導正銷導正後,回損壞孔的精度,甚至使孔有所變形。
2. 對於簡單級進模上體積較大的凸模,常在凸摸上安裝導正銷,在凸模工作之前自行導正,所用的導正孔可設專用的,也可把工件自身的孔用做導正孔。
3. 對於某些圓形拉深件的級進模,可以不設導正銷,因為各工位的拉深凸模本身就具有導正的作用。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