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盤式制動器自調間隙裝置里的 摩擦銷摩擦環片,壓縮彈簧.等各部分零件的具體作用是什麼 哪個高手幫忙解答
盤式制動器的調整
1)、盤形閘放氣與閘間隙的初調整
如(圖2),旋轉調節套(10),讓制動塊(1)與制動盤接觸(註:為避免切斷活塞上的密封圈而產生漏油現象,因此,在安裝或檢修後第一次調整閘瓦間隙時,必須首先將調整螺栓向前擰入使制動塊(1)與制動盤貼合)。然後向盤式制動器充入約0.5Mpa油壓,將放氣螺釘19稍許松開放氣,直到冒油無氣泡時放氣結束,重新擰緊放氣螺釘19;然後分三級進行調整,即第一次充入最大工作油壓(註:實際需要最大油壓按整個提升系統滿足各規程、標准、安全運行的要求進行計算的結果設定)的三分之一油壓,制動塊(1)由於碟形彈簧縮使之後移,隨之將調節套(10)向前擰入,推動制動塊(1)與制動盤貼合上,第二次充入最大工作油壓的三分之二油壓,重復將調節套(10)向前擰入,推動制動塊(1)與制動盤貼合上,第三次充入最大工作油壓調整閘瓦間隙為0.5mm,再反向旋轉調節套(10),使制動塊(1)與閘盤間隙增加到0.8mm,將調節套(10)的鎖緊螺釘擰緊。
2)、貼磨閘瓦
貼磨各閘瓦,使接觸面積應達到閘瓦全面積的60%以上,其貼磨方法如下:
a)、貼磨前,先保證制動盤干凈。
b)、預測貼閘皮時油壓值。
c)、預測各閘瓦(制動塊)厚度。為保證閘瓦接觸面積以減少貼磨時間,並保證閘瓦與制動油缸中心線安裝後垂直,可先將閘瓦取下,以閘瓦與滑套貼合面為基準刨削閘瓦,直到刨平,再裝配到制動器上。
d)、起動主電機進行貼磨閘瓦運轉(不得掛鋼絲繩和提升容器),貼磨正壓力一般不宜過大,略比貼閘皮的油壓低0.2-0.4Pa。貼磨閘瓦應在低速下進行。貼磨時應隨時注意制動盤溫度不得超過80℃(用點溫計測量),以免損傷制動盤表面粗糙度。超溫時應停止貼磨,待冷卻後再運轉。依次斷續運轉,直到閘瓦接觸面積達到要求為止。
為了防止貼磨閘瓦時制動盤磨出溝紋或拉傷,在貼磨過程中還應隨時注意觀察制動盤的表面情況,如發現制動盤表面出現拉傷或溝紋時必須停磨閘瓦,用油石或細銼清除。並相應將閘瓦取下檢查,如發現金屬粒子或碎片嵌入閘瓦內時,應消除干凈後再貼磨閘瓦。按此法直到閘瓦貼磨到規定的接觸面積要求時為止。只有這樣在以後正常運轉中才能減少制動盤的損傷程度,否則不經上述處理,勢必使制動盤損傷的金屬粒子或碎片嵌入到閘瓦內形成研磨劑,造成閘瓦磨損制動盤,而制動盤磨損的金屬粒子或碎片反過來又磨損閘瓦或嵌入其內,造成惡性循環,兩者俱傷的局面。因此,在安裝調試中必須嚴格按上述要求貼磨閘瓦。
3)、閘間隙的調整
貼磨閘瓦達到要求後,應按相關標准調整好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調整方法如下:(圖2)
閘間隙的調整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a、閘瓦間隙的定義與規范要求,定義是指制動器處於松閘狀態下制動塊與閘盤間的間隙,規范要求提升機閘間隙不得大於2mm。在安裝調試時,閘間隙調為1~1.5mm。
b、在調試制動器過程中,若盤形閘的活塞、滑套、碟形彈簧組不靈活,有卡阻現象時必須進行處理,使其靈活可靠。此後若松閘時間超過0.3秒時,可將盤式制動器的放氣旋塞打開,進行放氣即可縮短松閘時間。
c、在調整閘瓦與制盤間隙的過程中,間隙大小確定後,應反復升降液壓站的油壓(即松閘、制動),反復檢查閘瓦間隙大小,使閘瓦間隙符合要求(為1~1.5mm)。
d、成對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應在制動盤不同的圓周部位上(等分四點以上)所測得的閘瓦間隙的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過0.2毫米,調整螺栓或調整螺栓擰緊程度應盡量一致,否則將影響制動力。
3)、制動器信號裝置,用於監視閘瓦的磨損情況,當閘瓦間隙達到2毫米時,微動開關應動作,發出訊號,提升絞車及提升機不能起動,以示閘瓦間隙超過應重新調整。
4)、盤式制動器裝置限位開關的調整
2. 摩擦離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其基本原理:
有2組同軸摩擦片
1組為凸片
1組為凹片
分別交錯,間隔,軸向安裝。
其中凹片軸向中心孔有花鍵連接,
凸片軸向有凸起的小孔,利用摩擦力將動力傳遞給輸出軸。
作用:
1 保護:當負載過大以後,大於軸向的摩擦力以後,凸片和凹片開始打滑,保護系統。
2 緩慢啟動: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逐漸拉動軸向的方法,來控制
運動向軸向緩慢的傳遞。
3. 摩擦塊的作用是什麼
摩擦塊是晶元和摩擦襯片或摩擦材料層組成的組件 其作用有以下幾點
1.摩擦片本身材料是橡膠具有彈性
2.可以減少兩軸旋轉時產生的相互沖擊
3.可以良好的保證兩軸的同軸度 並增大兩軸之的摩擦力
4. 摩擦片的作用及原理
摩擦離合器除完成主軸正、反轉切換,還能當制動器用
工作原理見http://ke..com/view/1629723.htm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5296747
CA6140 所用的摩擦片離合器是多片式摩擦離合器
5. 摩擦試驗機是做什麼用的
專業人員告訴你:
摩擦試驗機是用模擬評定試驗方法來評定材料的專摩擦性能的。屬全稱應該是——《摩擦磨損試驗機》具體的型號、技術指標按所需做試驗的要求分為不同的產品。
是為完成摩擦學所需的實驗研究而服務的專用試驗設備。目前濟南是國內基地之一! 、
摩擦試驗機不是指單一的,或是幾種試驗機。
不是幾個指標就能概括的!
目前國內有機械工程學會下的二級學會(中國摩擦學會)再下面的是三級學會(摩擦學測試專業委員會)還有(青年摩擦學會)。學會里有眾多國內知名院士,國家級研究員,博導教授。、
國內摩擦學研究較有名望的有,中科院蘭州化物所、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裝甲兵工程學院、武漢材保所、徐州礦大、合肥工業大學、洛陽工學院等等!
6. 何為摩擦,摩擦的作用和意義
摩擦物理屬性:是一種基本力。
前提條件:物體之間是有接觸
摩擦的作用:阻礙相對運動物體的運動和運動趨勢。
摩擦的意義: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物理現象
7. 什麼是摩擦力界,如何通俗易懂的解釋摩擦力界呢
在物理學界當中,我們涉及到最早的就是關於摩擦力那麼摩擦力,我們都知道,他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產生的一個力,比如說在一個伸拉的區域當中,需要受到一個張力或者是壓力的一個共同作用,那麼在整個的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就被稱之為摩擦力界,在摩擦力見分布的區域當中,那麼各個點的摩擦力的強度的分布,被稱為摩擦力界分布。
除去摩擦力界之外的話,那麼還有一個附加摩擦力界,互相摩擦的一切,就是在對兩隊組成的一個圈那曲中增加一些控制的裝置或者是人為控制的因素,而形成的一個摩擦力界比如說在人工的一個干涉下,使它的摩擦力的強度增加或者是摩擦力的一個范圍擴大,分布相對就叫與穩定的話,那麼對於物體來講的話,他會形成一個有效的彈性控制。
8. 車鉤緩沖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車鉤緩沖裝置是用於使車輛與車輛,機車或動車相互連掛,傳遞牽引力,制動力並緩和縱向沖擊力的車輛部件。它由車鉤,緩沖器、鉤尾框,從板等組成一個整體,安裝於車底架構端的牽引梁內。為了保證車輛連掛安全可靠和車鉤緩沖裝置安裝的互換性,我國鐵路機車車輛有關規程規定:車鉤緩沖器裝車後,其車鉤鉤舌的水平中心線距鋼軌面在空車狀態下的高度,客車為880mm(允許+10mm,-5mm誤差),貨車為880mm(±10mm)。兩相鄰車輛的車鉤水平中心線最大高度差不得大於75mm。
首先說說車鉤。車鉤是用來實現機車和車輛或車輛和車輛之間的連掛,傳遞牽引力及沖擊力,並使車輛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的車輛部件。車鉤按開啟方式分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兩種。通過車鉤鉤頭上部的提升機構開啟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貨車大都採用此式);藉助鉤頭下部推頂杠桿的動作實現開啟的叫下作用式(客車採用)。車鉤按其結構類型分為螺旋車鉤、密接式自動車鉤、自動車鉤及旋轉車鉤等。螺旋車鉤使用最早,但因缺點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動車鉤多為高速鐵路車輛所用。中國除在大秦鐵路重載單元列車上使用旋轉車鉤外,現一律採用自動車鉤。所謂自動車鉤,就是先將一個車鉤的提桿提起後,再用機車拉開車輛或與另一車輛車鉤碰撞時,能自動完成摘構或掛鉤的動作的車鉤。中國鐵道部門1956年確定1、2號車鉤為標准型車鉤。但隨著列車速度的提高和牽引噸位的增加,又於1957、1965年先後設計製造了15號車鉤和13號車鉤。客車使用15號車鉤,貨車則逐步用13號車鉤代替2號車鉤。
車鉤由鉤頭,鉤身、鉤尾三個部分組成、車鉤前端粗大的部分稱為鉤頭,在鉤頭內裝有鉤舌、鉤舌銷,鎖提銷,鉤舌推鐵和鉤鎖鐵。車鉤後部稱為鉤尾,在鉤尾上開有垂直扁鎖孔,以便與鉤尾框聯結。為了實現掛鉤或摘鉤,使車輛連接或分離,車鉤具有以下三種位置,也就是車鉤三態:鎖閉位置——車鉤的鉤舌被鉤鎖鐵擋住不能向外轉開的位置。兩個車輛連掛在一起時車鉤就處在這種位置。開鎖位置——即鉤鎖鐵被提起,鉤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轉開的位置。摘鉤時,只要其中一個車鉤處在開鎖位置,就可以把兩輛連掛在一起的車分開。全開位置——即鉤舌已經完全向外轉開的位置。當兩車需要連掛時,只要其中一個車鉤處在全開位置,與另一輛車鉤碰撞後就可連掛。旋轉車鉤的構造與普通車鉤不同,鉤尾開有鎖孔,鉤尾銷與鉤尾框的轉動套連接。鉤尾端面為一球面,頂緊在帶有凹球面的前從板上。當鉤頭受到扭轉力矩作用時,鉤身連同尾銷以及轉動套一起轉動。旋轉車鉤現在只安裝在專為大秦鐵路運煤單元組合列車設計的車輛上。這種車輛的一端裝設旋轉車鉤,另一端裝設固定車鉤,整列車上每組連接的兩個車鉤,兩兩相互搭配。當滿載煤炭的車輛進入卸煤區的翻車機位時,翻車機帶動車輛翻轉180度,將煤炭傾倒出來。旋轉車鉤可以使車輛翻轉卸貨時不摘鉤連續作業,縮短了卸貨作業時間。 密接式車鉤一般在高速鐵路和地下鐵道的車輛上使用。它的體積小、重量輕、兩車鉤連掛後各方向的相對移動量很小,可實現真正的「密接」;同時,對提高制動軟管、電氣接頭自動對接的可靠性極為有利。
緩沖器用來緩和列車在運行中由於機車牽引力的變化或在起動、制動及調車作業時車輛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縱向沖擊和振動。緩沖器有耗散車輛之間沖擊和振動的功能,從而減輕對車體結構和裝載貨物的破壞作用。緩沖器的工作原理是藉助於壓縮彈性元件來緩和沖擊作用力,同時在彈性元件變形過程中利用摩擦和阻尼吸收沖擊能量。根據緩沖器的結構特徵和工作原理,一般緩沖器可分為:摩擦式緩沖器、橡膠式緩沖器和液壓緩沖器等。摩擦緩沖器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部為螺旋彈簧(客車用)或環彈簧(貨車用),後部為內、外環彈簧,彼此以錐面相配合,兩部分之間有彈簧座板分隔。螺旋彈簧用來緩和沖擊作用力,環彈簧兩滑動斜面間的摩擦力用來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當緩沖器受力壓縮時,使各環相互擠壓,這時外環彈簧中就儲存了大部分的沖擊能量;同時各內外環簧的斜面之間因相互摩擦而將一部分沖擊能變成熱能。當外力除去後,各環簧之間又產生摩擦,將所儲存能量的一部分再一次轉變為摩擦熱能而消散,因而起到了緩沖和減振的作用。橡膠緩沖器的頭部為楔塊摩擦部分,由三個形狀完全相同且帶傾斜角的楔塊,壓頭和箱體等部分組成,楔塊介於壓頭與箱體之間,整個緩沖器封閉在箱體內。橡膠緩沖器是藉助橡膠分子內摩擦和彈性變形起到緩和沖擊和消耗能量作用的。為了增大緩沖器容量,在頭部裝有金屬摩擦部分,藉助三個帶有傾角的楔塊,在受壓時與箱體及壓頭間各接觸斜面產生相對位移,因摩擦而消耗沖擊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