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圖中a、b、c表示止水夾) 請按要求填空
(1)H 2 、CO 2 、NO 2 、NO、C 2 H 2 、H 2 S 等(答兩個即可) (2)①實驗I結論合理,實驗II結論不合專理; 製取的氯氣中屬含有HCl氣體,HCl溶於水後能與碳酸氫鈉粉末反應產生氣泡 ②在甲、乙、丙中分別裝入濃鹽酸、二氧化錳、溴化鈉溶液;燒瓶中有黃綠色氣體生成,試管中溶液由無色變為橙色,可證明氯氣的氧化性強於溴,則Br - 的還原性強於Cl - (3)①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 ②ab;c;雙手緊握(或微熱)試管丁,使試管中氣體逸出,NO 2 與水接觸後即可引發燒杯中的水倒流入試管丁中 |
㈡ 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打開彈簧夾,將液體a滴入試管一中與
若試管②中的導管內沒有氣泡產生,則試管①中的氣壓不能變大,如果反應或內溶解時放熱或生成氣體,都容能使使氣體膨脹,都會觀察到有氣泡冒出.
A、硝酸銨固體溶解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試管①中的氣體遇冷收縮造成氣壓會減小,試管②中的導管會形成一段水柱,故A正確.
B、水與氧化鈣反應在生成氫氧化鈣的同時會放出大量的熱,試管①中的氣體受熱膨脹造成氣壓會變大,試管②中的導管口有較多氣泡產生,故B錯誤.
C、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試管①中的氣壓會變大,試管②中的導管口有較多氣泡產生,故C錯誤.
D、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氣壓會變大,試管②中的導管口有較多氣泡產生,故D錯誤.
故選A.
㈢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化學實驗探究活動,請你參與他們的活動,並回答有關的問題: [查
(1)、利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MnO 2 (固體粉末)來製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A,選用該裝置的理由:二氧化錳是固體,過氧化氫是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B或E. (2)、上述發生裝置製取時有優點:能隨時使反應發生或停止,節省材料. (3)、加熱固體碳酸氫鈉的方法來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 3
故答案為: (1)、A;二氧化錳是固體,過氧化氫是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B或E; (2)、能隨時使反應發生或停止,節省材料 (3)、2NaHCO 3
|
㈣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圖中a、b、c表示止水夾). 請按要求填空:(1)
(1)該裝置的最大特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葯品一般是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能反應,實驗室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Zn+H 2 SO 4 =ZnSO 4 +H 2 ↑,鋅難溶於水,氫氣難溶於水,當將裝置中的導氣管關閉後,生成的H 2 使裝置中的氣壓增大,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使反應停止,所以能用圖中的裝置製取氫氣;金屬銅能稀硝酸在常溫下發生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 3 =3Cu(NO 3 ) 2 +2NO↑+4H 2 O,屬於固體和液體混合反應不需要加熱的反應,所以能用圖中的裝置制備, 故答案為:H 2 、NO; (2)濃鹽酸有揮發性,所以製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極易溶於水生成鹽酸,鹽酸和品紅溶液不反應,但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將氯氣滴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實驗Ⅰ結論合理;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氣和水反應也生成鹽酸,所以實驗Ⅱ無法判斷是哪部分的鹽酸,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為:實驗Ⅰ結論合理,實驗Ⅱ結論不合理,因為製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溶於水後能與碳酸氫鈉粉末反應產生氣泡,不能說明酸性是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產物造成的; (3)①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為: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 故答案為: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應,則燒杯內氣體的壓強會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燒杯中的溶液會倒流於試管丁,所以先關閉止水夾 ab,再打開止水夾 c,使燒杯中的水進入試管丁, 故答案為:ab;c;雙手緊握(或微熱)試管丁使試管中氣體逸出,二氧化氮與水接觸後即可引發燒杯中的水倒流到試管丁中. |
㈤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SO2的性質,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A中盛放濃硫酸和亞
(1)根據反應的原理和實驗的需要,裝置A中盛放濃硫酸的為分液漏斗,盛放亞版硫酸鈉的儀器是圓底燒瓶權,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圓底燒瓶;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是+4價,是中間價態,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氯氣為黃綠色的氣體,其溶液為黃綠色,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中+4價的硫,生成硫酸和鹽酸,溶液褪色;酸性高錳酸鉀有強氧化性,也能氧化二氧化硫中+4價的硫,所以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褪色,同時說明二氧化硫有還原性;硫化氫中的硫為-2價,與二氧化硫作用,二氧化硫表現為氧化性,被還原成0價的硫,
故答案為:溶液褪色;SO2+Cl2+2H2O=H2SO4+2HCl;溶液紫色褪去;還原性;有黃色沉澱生成;2H2S+SO2=2H2O+3S;
(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但加熱褪色後的品紅溶液,溶液的顏色能復原,
故答案為:將試管E在酒精燈上加熱,溶液恢復紅色;
(4)1體積水中能溶解40體積的二氧化硫,所以用水可吸收二氧化硫,倒扣的漏斗溶液上升具有緩沖作用,能防止倒吸,故答案為:吸收多餘的二氧化硫;防止倒吸;
㈥ 某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研究.他們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內徑為d的圓柱形玻璃杯,杯口上放置一
(1)設圓板與物塊相對靜止時,它們之間的靜摩擦力為f,共同加速度為a,由牛頓運動定律,有:
對物塊f=2ma①
對圓板F-f=ma②
兩物相對靜止,有:
f≤fmax③
求得:F≤
3 |
2 |
3 |
2 |
1 |
2 |
1 |
2 |
3 |
4 |
1 |
2 |
1 |
2 |
5 |
2 |
9 |
2 |
3 |
2 |
9 |
2 |
㈦ 為探究NH 3 的溶解性,某興趣小組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f為止水夾),請回答下列問題:
(1)2NH 4 C1+Ca(OH) 2 ![]() (2)A (3)打開止水夾f,擠出膠頭滴管中的液體,並輕輕搖動燒瓶 |
㈧ 為探究NH3的溶解性,某興趣小組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f為止水夾),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實驗室
(1)在加熱條件下,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氨氣,反應方程式:2NH4C1+Ca(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