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中性點接地裝置檢測報告

中性點接地裝置檢測報告

發布時間:2021-12-11 01:37:30

① 如何進行電氣接地系統測試

電氣系統測試,我們需要根據電器的操作鍵,控制面板參數來設置系統的測試標准以及規格。

② 求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2010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總則
1.0.1 為了加強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統一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范。
1.0.2 本規范適用於滿足建築物預期使用功能要求的電氣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驗收。適用電壓等級為10kV及以下。
1.0.3 本規范應與國家標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 50300—2001和相應的設計規范配套使用。
1.0.4 建築電氣工程施工中採用的工程技術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對施工質量驗收的要求不得低於本規范的規定。
1.0.5 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准、規范的規定。
2 術語
2.0.1 布線系統 wiring system
一根電纜(電線)、多根電纜(電線)或母線以及固定它們的部件的組合。如果需要,布線系統還包括封裝電纜(電線)或母線的部件。
2.0.2 電氣設備 electrical equipment
發電、變電、輸電、配電或用電的任何物件,諸如電機、變壓器、電器、測量儀表、保護裝置、布線系統的設備、電氣用具。
2.0.3 用電設備 current-using equipment
將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能量(例如光能、熱能、機械能)的設備。
2.0.4 電氣裝置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為實現一個或幾個具體目的且特性相配合的電氣設備的組合。
2.0.5 建築電氣工程(裝置)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in building
為實現一個或幾個具體目的且特性相配合的,由電氣裝置、布線系統和用電設備電氣部分的組合。這種組合能滿足建築物預期的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也能滿足使用建築物的人的安全需要。
2.0.6 導管 conit
在電氣安裝中用來保護電線或電纜的圓型或非圓型的布線系統的一部分,導管有足夠的密封性,使電線電纜只能從縱向引入,而不能從橫向引入。
2.0.7 金屬導管 metal conit
由金屬材料製成的導管。
2.0.8 絕緣導管 insulating conit
沒有任何導電部分(不管是內部金屬襯套或是外部金屬網、金屬塗層等均不存在),由絕緣材料製成的導管。
2.0.9 保護導體(PE) protective conctor(PE)
為防止發生電擊危險而與下列部件進行電氣連接的一種導體:
——裸露導電部件;
——外部導電部件;
——主接地端子;
——接地電極(接地裝置);
——電源的接地點或人為的中性接點。
2.0.10 中性保護導體(PEN) PEN conctor
一種同時具有中性導體和保護導體功能的接地導體。
2.0.11 可接近的 accessible
(用於配線方式)在不損壞建築物結構或裝修的情況下就能移出或暴露的,或者不是永久性地封裝在建築物的結構或裝修中的。
(用於設備)因為沒有鎖住的門、抬高或其他有效方法用來防護,而許可十分靠近者。
2.0.12 景觀照明 landscape lighting
為表現建築物造型特色、藝術特點、功能特徵和周圍環境布置的照明工程.這種工程通常在夜間使用。
3 基本規定
3.1 一般規定
3.1.1 建築電氣工程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 50300—2001的3.0.1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安裝電工、焊工、起重吊裝工和電氣調試人員等,按有關要求持證上崗;
2 安裝和調試用各類計量器具,應檢定合格,使用時在有效期內。
3.1.2 除設計要求外,承力建築鋼結構構件上,不得採用熔焊連接固定電氣線路、設備和器具的支架、螺栓等部件;且嚴禁熱加工開孔。
3.1.3 額定電壓交流lkV及以下、直流1.5kV及以下的應為低壓電器設備、器具和材料;額定電壓大於交流1kV、直流1.5kV的應為高壓電器設備、器具和材料。
3.1.4 電氣設備上計量儀表和與電氣保護有關的儀表應檢定合格,當投入試運行時,應在有效期內。
3.1.5 建築電氣動力工程的空載試運行和建築電氣照明工程的負荷試運行,應按本規范規定執行;建築電氣動力工程的負荷試運行,依據電氣設備及相關建築設備的種類、特性,編制試運行方案或作業指導書,並應經施工單位審查批准、監理單位確認後執行。
3.1.6 動力和照明工程的漏電保護裝置應做模擬動作試驗。
3.1.7 接地(PE)或接零(PEN)支線必須單獨與接地(PE)或接零(PEN)干線相連接,不得串聯連接。
3.1.8 高壓的電氣設備和布線系統及繼電保護系統的交接試驗,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准》GB 50150的規定。
3.1.9 低壓的電氣設備和布線系統的交接試驗,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
3.1.10 送至建築智能化工程變送器的電量信號精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狀態信號應正確;接收建築智能化工程的指令應使建築電氣工程的自動開關動作符合指令要求,且手動、自動切換功能正常。
3.2 主要設備、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進場驗收
3.2.1 主要設備,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進場檢驗結論應有記錄,確認符合本規范規定,才能在施工中應用。
3.2.2 因有異議送有資質試驗室進行抽樣檢測,試驗室應出具檢測報告,確認符合本規范和相關技術標准規定,才能在施工中應用。
3.2.3 依法定程序批准進入市場的新電氣設備、器具和材料進場驗收,除符合本規范規定外,尚應提供安裝、使用、維修和試驗要求等技術文件。
3.2.4 進口電氣設備、器具和材料進場驗收,除符合本規范規定外,尚應提供商檢證明和中文的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性能檢測報告以及中文的安裝、使用、維修和試驗要求等技術文件。
3.2.5 經批準的免檢產品或認定的名牌產品,當進場驗收時,宜不做抽樣檢測。
3.2.6 變壓器、箱式變電所、高壓電器及電瓷製品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查驗合格證和隨帶技術文件,變壓器有出廠試驗記錄;
2 外觀檢查:有銘牌,附件齊全,絕緣件無缺損、裂紋,充油部分不滲漏,充氣高壓設備氣壓指示正常,塗層完整。
3.2.7 高低壓成套配電櫃、蓄電池櫃、不間斷電源櫃、控制櫃(屏、台)及動力、照明配電箱(盤)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查驗合格證和隨帶技術文件,實行生產許可證和安全認證制度的產品,有許可證編號和安全認證標志。不間斷電源櫃有出廠試驗記錄;
2 外觀檢查:有銘牌,櫃內元器件無損壞丟失、接線無脫落脫焊,蓄電池櫃內電池殼體無碎裂、漏液,充油、充氣設備無泄漏,塗層完整,無明顯碰撞凹陷。
3.2.8 柴油發電機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依據裝箱單,核對主機、附件、專用工具、備品備件和隨帶技術文件,查驗合格證和出廠試運行記錄,發電機及其控制櫃有出廠試驗記錄,
2 外觀檢查:有銘牌,機身無缺件,塗層完整。
3.2.9 電動機、電加熱器、電動執行機構和低壓開關設備等宜符合下列規定:
1 查驗合格證和隨帶技術文件,實行生產許可證和安全認證制度的產品,有許可證編號和安全認證標志;
2 外觀檢查:有銘牌,附件齊全,電氣接線端子完好,設備器件無缺損,塗層完整。
3.2.10 照明燈具及附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查驗合格證,新型氣體放電燈具有隨帶技術文件;
2 外觀檢查:燈具塗層完整,無損傷,附件齊全。防爆燈具銘牌上有防爆標志和防爆合格證號,普通燈具有安全認證標志;
3 對成套燈具的絕緣電阻、內部接線等性能進行現場抽樣檢測。燈具的絕緣電阻值不小於2MΩ,內部接線為銅芯絕緣電線,芯線截面積不小於0.5mm2,橡膠或聚氯乙烯(PVC)絕緣電線的絕緣層厚度不小於0.6mm。對游泳池和類似場所燈具(水下燈及防水燈具)的密閉和絕緣性能有異議時,按批抽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檢測。
3.2.11 開關、插座、接線盒和風扇及其附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查驗合格證,防爆產品有防爆標志和防爆合格證號,實行安全認證制度的產品有安全認證標志;
2 外觀檢查:開關、插座的面板及接線盒盒體完整、無碎裂、零件齊全,風扇無損壞,塗層完整,調速器等附件適配;
3 對開關、插座的電氣和機械性能進行現場抽樣檢測。檢測規定如下:
1)不同極性帶電部件間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不小於3mm;
2)絕緣電阻值不小於5MΩ;
3)用自攻鎖緊螺釘或自切螺釘安裝的,螺釘與軟塑固定件旋合長度不小於8mm,軟塑固定件在經受l0次擰緊退出試驗後,無松動或掉渣,螺釘及螺紋無損壞現象;
4)金屬間相旋合的螺釘螺母,擰緊後完全退出,反復5次仍能正常使用。
4 對開關、插座、接線盒及其面板等塑料絕緣材料阻燃性能有異議時,按批抽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檢測。
3.2.12 電線、電纜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按批查驗合格證,合格證有生產許可證編號,按《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絕緣電纜》GB 5023.1~5023.7標准生產的產品有安全認證標志;
2 外觀檢查:包裝完好,抽檢的電線絕緣層完整無損,厚度均勻。電纜無壓扁、扭曲,鎧裝不松卷。耐熱、阻燃的電線、電纜外護層有明顯標識和製造廠標;
3 按製造標准,現場抽樣檢測絕緣層厚度和圓形線芯的直徑;線芯直徑誤差不大於標稱直徑的1%;常用的BV型絕緣電線的絕緣層厚度不小於表3.2.12的規定;
表3.2.12 BV型絕緣電線的絕緣層厚度
序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電線芯線標稱截面積(mm2)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絕緣層厚度規定值(mm) 0.7 0.8 0.8 0.8 1.0 1.0 1.2 1.2 1.4 1.4 1.6 1.6 1.8 2.0 2.2 2.4 2.6 4 對電線、電纜絕緣性能、導電性能和阻燃性能有異議時,按批抽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檢測。
3.2.13 導管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按批查驗合格證;
2 外觀檢查:鋼導管無壓扁、內壁光滑。非鍍鋅鋼導管無嚴重銹蝕,按製造標准油漆出廠的油漆完整;鍍鋅鋼導管鍍層覆蓋完整、表面無銹斑;絕緣導管及配件不碎裂、表面有阻燃標記和製造廠標;
3 按製造標准現場抽樣檢測導管的管徑、壁厚及均勻度。對絕緣導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異議時,按批抽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檢測。
3.2.14 型鋼和電焊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按批查驗合格證和材質證明書;有異議時,按批抽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檢測;
2 外觀檢查:型鋼表面無嚴重銹蝕,無過度扭曲、彎折變形;電焊條包裝完整,拆包抽檢,焊條尾部無銹斑。
3.2.15 鍍鋅製品(支架、橫擔、接地極、避雷用型鋼等)和外線金具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按批查驗合格證或鍍鋅廠出具的鍍鋅質量證明書;
2 外觀檢查:鍍鋅層覆蓋完整、表面無銹斑,金具配件齊全,無砂眼;
3 對鍍鋅質量有異議時,按批抽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檢測。
3.2.16 電纜橋架、線槽應符合下列規定:
1、查驗合格證;2、外觀檢查:部件齊全,表面光滑、不變形;鋼制橋架塗層完整,無銹蝕;玻璃鋼制橋架色澤均勻,無破損碎裂;鋁合金橋架塗層完整,無扭曲變形,不壓扁,表面不劃傷。
3.2.17 封閉母線,插接母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查驗合格證和隨帶安裝技術文件;2、外觀檢查:防潮密封良好,各段編號標志清晰,附件齊全,外殼不變形,母線螺栓搭接面平整、鍍層覆蓋完整、無起皮和麻面;插接母線上的靜觸頭無缺損、表面光滑、鍍層完整。
3.2.18 裸母線、裸導線應符合下列規定:
l、查驗合格證;2、外觀檢查:包裝完好,裸母線平直,表面無明顯劃痕,測量厚度和寬度符合製造標准;裸導線表面無明顯損傷,不松股、扭折和斷股(線),測量線徑符合製造標准。
3.2.19電纜頭部件及接線端子應符合下列規定:
1、查驗合格證;2、外觀檢查:部件齊全,表面無裂紋和氣孔,隨帶的袋裝塗料或填料不泄漏。
3.2.20 鋼制燈柱應符合下列規定:
1、按批查驗合格證;2、外觀檢查:塗層完整,根部接線盒盒蓋緊固件和內置熔斷器、開關等器件齊全,盒蓋密封墊片完整。鋼柱內設有專用接地螺栓,地腳螺孔位置按提供的附圖尺寸,允許偏差為±2mm。
3.2.21 鋼筋混凝土電桿和其他混凝土製品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按批查驗合格證;2、外觀檢查:表面平整,無缺角露筋,每個製品表面有合格印記;鋼筋混凝土電桿表面光滑,無縱向、橫向裂紋,桿身平直,彎曲不大於桿長的 1/1000。
3.3 工序交接確認
3.3.1 架空線路及桿上電氣設備安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線路方向和桿位及拉線坑位測量埋樁後,經檢查確認,才能挖掘桿坑和拉線坑;2、桿坑、拉線坑的深度和坑型,經檢查確認,才能立桿和埋沒拉線盤;3、桿上高壓電氣設備交接試驗合格,才能通電;4、架空線路做絕緣檢查,且經單相沖擊試驗合格,才能通電;5、架空線路的相位經檢查確認,才能與接護線連接。
3.3.2 變壓器、箱式變電所安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變壓器、箱式變電所的基礎驗收合格,且對埋入基礎的電線導管、電纜導管和變壓器進、出線預留孔及相關預埋件進行檢查,才能安裝變壓器箱式變電所; 2、桿上變壓器的支架緊固檢查後,才能吊裝變壓器且就位固定; 3、變壓器及接地裝置交接試驗合格,才能通電。
3.3.3 成套配電櫃、控制櫃(屏、台)和動力、照明配電箱(盤)安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埋設的基礎型鋼和櫃、屏、台下的電纜溝等相關建築物檢查合格,才能安裝櫃、屏、台;2、室內外落地動力配電箱的基礎驗收合格,且對理入基礎的電線導管、電纜導管進行檢查,才能安裝箱體;3、牆上明裝的動力、照明配電箱(盤)的預埋件(金屬埋件、螺栓),在抹灰前預留和預埋;暗裝的動力、照明配電箱的預留孔和動力、照明配線的線盒及電線導管等,經檢查確認到位,才能安裝配電箱(盤);4、接地(PE)或接零(PEN)連接完成後,核對櫃、屏、台、箱、盤內的元件規格、型號,且交接試驗合格,才能投入試運行。
3.3.4 低壓電動機、電加熱器及電動執行機構應與機械設備完成連接,絕緣電阻測試合格,經手動操作符合工藝要求,才能接線。
3.3.5 柴油發電機組安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l、基礎驗收合格,才能安裝機組;2、地腳螺栓固定的機組經初平、螺栓孔灌漿、精平、緊固地腳螺栓、二次灌漿等機械安裝程序;安放式的機組將底部墊平、墊實;3、油、氣、水冷、風冷、煙氣排放等系統和隔振防雜訊設施安裝完成;按設計要求配置的消防器材齊全到位;發電機靜態試驗、隨機配電盤控制櫃接線檢查合格,才能空載試運行;4、發電機空載試運行和試驗調整合格,才能負荷試運行;5、在規定時間內,連續無故障化荷試運行合格,才能投入狀態。
3.3.6 不間斷電源按產品技術要求試驗調整,應檢查確認,才能接至饋電網路。
3.3.7 低壓電氣動力設備試驗和試運行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l、設備的可接近裸露導體接地( PE)或接零( PEN)連接完成,經檢查合格,才能進行試驗;2、動力成套配電(控制)櫃、屏、台、箱、盤的交流工頻耐壓試驗、保護裝置的動作試驗合格,才能通電;3、控制迴路模擬動作試驗合格.盤車或手動操作,電氣部分與機械部分的轉動或動作協調一致,經檢查確認,才能空載試運行。
3.3.8 裸母線、封閉母線、插接式母線安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變壓器、高低壓成套配電櫃、穿牆套管及絕緣子等安裝就位,經檢查合格,才能安裝變壓器和高低壓成套配電櫃的母線;2、封閉、插接式母線安裝,在結構封頂、室內底層地面施工完成或已確定地面標高、場地清理、層間距離復核後,才能確定支架設置位置;3、與封閉、插接式母線安裝位置有關的管道、空調及建築裝修工程施工基本結束,確認掃尾施工不會影響已安裝的母線,才能安裝母線;4、封閉、插接式母線每段母線組對接續前,絕緣電阻測試合格,絕緣電阻值大於20MΩ,才能安裝組對;5、母線支架和封閉、插接式母線的外殼接地( PE)或接零(PEN)連接完成,母線絕緣由阻測試和交流工頻耐壓試驗合格,才能通電。
3.3.9 電纜橋架安裝和橋架內電纜敷設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l、測量定位,安裝橋架的支架,經檢查確認,才能安裝橋架;2、橋架安裝檢查合格,才能敷設電纜;3、電纜敷設前絕緣測試合格,才能敷設;4、電纜電氣交接試驗合格,且對接線去向、相位和防火隔堵措施等檢查確認,才能通電。
3.3.10 電纜在溝內、豎井內支架上敷設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電纜溝、電纜豎井內的施工臨時設施、模板及建築廢料等清除,測量定位後,才能安裝支架;2、電纜溝、電纜豎井內支架安裝及電纜導管敷設結束,接地(PE)或接零(PEN)連接完成,經檢查確認,才能敷設電纜;3、電纜敷設前絕緣測試合格,才能敷設;4、電纜交接試驗合格,且對接線去向、相位和防火隔堵措施等檢查確認,才能通電。
3.3.11 電線導管、電纜導管和線槽敷設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 除埋入混凝土中的非鍍鋅鋼導管外壁不做防腐處理外,其他場所的非鍍鋅鋼導管內外壁均做防腐處理,經檢查確認,才能配管;2、室外直埋導管的路徑、溝槽深度、寬度及墊層處理經檢查確認,才能理設導管;3、現澆混凝土板內配管在底層鋼筋綁扎完成,上層鋼筋末綁扎前敷設,且檢查確認,才能綁紮上層鋼筋和澆搗混凝土;4、現澆混凝土牆體內的鋼筋網片綁扎完成,門、窗等位置已放線,經檢查確認,才能在牆體內配管;5、被隱蔽的接線盒和導管在隱蔽前檢查合格,才能隱蔽;6、在梁、板、柱等部位明配管的導管套管、埋件、支架等檢查合格,才能配管;7、吊頂上的燈位及電氣器具位置先放樣,且與土建及各專業施工單位商定,才能在吊頂內配管;8、頂棚和牆面的噴漿、油漆或壁紙等基本完成,才能敷設線槽、槽板。
3.3.12 電線、電纜穿管及線槽敷線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接地(PE)或接零(PEN)及其他焊接施工完成,經檢查確認,才能穿入電線或電纜以及線槽內敷線;2、與導管連接的櫃、屏、台、箱、盤安裝完成,管內積水及雜物清理干凈,經檢查確認,才能穿入電線、電纜;3、電纜穿管前絕緣測試合格,才能穿入導管;4、電線、電纜交接試驗合格,且對接線去向和相位等檢查確認,才能通電。
3.3.13 鋼索配管的預埋件及預留孔,應預埋、預留完成;裝修工程除地面外基本結束,才能吊裝鋼索及敷設線路。
3.3.14電纜頭製作和接線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電纜連接位置、連持長度和絕緣測試經檢查確認,才能製作電纜頭;2、控制電纜絕緣電阻測試和校線合格,才能接線;3、電線、電纜交接試驗和相位核對合格,才能接線。
3.3.15照明燈具安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安裝燈具的預埋螺栓、吊桿和吊頂上嵌入或燈具安裝專用骨架等完成,按設計要求做承載試驗合格,才能安裝燈具;2、影響燈具安裝的模板、腳手架拆除;頂棚和牆面噴漿、油漆或壁紙等及地面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後,才能安裝燈具;3、導線絕緣測試合格,才能燈具接線;4、高空安裝的燈具,地面通斷電試驗合格,才能安裝。
3.3.16 照明開關、插座、風扇安裝:吊扇的吊鉤預埋完成;電線絕緣測試應合格,頂棚和牆面的噴漿、油漆或壁紙等應基本完成,才能安裝開關、插座和風扇。
3.3.17 照明系統的測試和通電試運行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電線絕緣電阻測試前電線的接續完成;2、照明箱(盤)、燈具、開關、插座的絕緣電阻測試在就位前或接線前完成;3、備用電源或事故照明電源作空載自動投切試驗前拆除負荷,空載自動投切試驗合格,才能做有載自動投切試驗;4、電氣器具及線路絕緣電阻測試合格,才能通電試驗;5、照明全負荷試驗必須在本條的1、2、4完成後進行。
3.3.18 接地裝置安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建築物基礎接地體:底板鋼筋敷設完成,按設計要求做接地施工,經檢查確認,才能支模或澆搗混凝土;2、人工接地體:按設計要求位置開挖溝槽,經檢查確認,才能打入接地極和敷設地下接地干線;3、接地模塊:按設計位置開挖模塊坑,並將地下接地干線引到模塊上,經檢查確認,才能相互焊接;4、裝置隱蔽:檢查驗收合格,才能覆土回填。
3.3.19引下線安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利用建築物柱內主筋作引下線,在柱內主筋綁扎後,按設計要求施工,經檢查確認,才能支模;
2、直接從基礎接地體或人工接地體暗敷埋入粉刷層內的引下線,經檢查確認不外露,才能貼面磚或刷塗料等;3、直接從基礎接地體或人工接地體引出明敷的引下線,先埋設或安裝支架,經檢查確認,才能敷設引下線。
3.3.20 等電位聯結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總等電位聯結:對可作導電接地體的金屬管道入戶處和供總等電位聯結的接地干線的位置檢查確認,才能安裝焊接總等電位聯結端子板,按設計要求做總等電位聯結;2、輔助等電位聯結:對供輔助等電位聯結的接地母線位置檢查確認,才能安裝焊接輔助等電位聯結端子板,按設計要求做輔助等電位聯結;3、對特殊要求的建築金屬屏蔽網箱,網箱施工完成,經檢查確認,才能與接地線連接。
3.3.1 接閃器安裝;接地裝置和引下線應施工完成,才能安裝接閃器,且與引下線連接。
3.3.2 防雷接地系統測試:接地裝置施工完成測試應合格;避雷接閃器安裝完成,整個防雷接地系統連成迴路,才能系統測試。
4 架空線路及桿上電氣設備安裝
4.1 主控項目
4.1.1 電桿坑、拉線坑的深度允許偏差,應不深於設計坑深100mm、不淺於設計坑深50mm。
4.1.2 架空導線的弧垂值,允許偏差為設計弧垂值的±5%,水平排列的同檔導線問弧垂值偏差為±50mm。
4.1.3 變壓器中性點應與接地裝置引出干線直接連接,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4.1.4 桿上變壓器和高壓絕緣子、高壓隔離開關、跌落式熔斷器、避雷器等必須按本規范第3.1.8 條的規定交接試驗合格。
4.1.5 桿上低壓配電箱的電氣裝置和饋電線路交接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每路配電開關及保護裝置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2 相間和相對地間的絕緣電阻值應大於0. 5 MΩ;
3 電氣裝置的交流工頻耐壓試驗電壓為1kV,當絕緣電阻值大於10MΩ時,可採用2500V兆歐表搖測替代,試驗持續時間1min,無擊穿閃絡現象。
4.2 一般項目
字數受限,需要請追問才可繼續發送。。。也可以加我:日升塗裝 9 8 7 5 2 7 0 8 8 直接傳送!

③ 變電站監理初檢方案分哪幾個階段出

變電工程施工方案
目 錄
一、編制依據
二、編制說明
三、工程概況
四、實物工程量
五、施工部署
六、施工准備
七、主要項目施工方法
八、保證質量的措施
九、安全施工的措施
十、施工機具配備計劃
十一、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一、編制依據
1. XX大樓變配電工程及10KV電纜線路工程設計圖紙。
2. XX大樓10KV電纜線路及高壓開關櫃低壓配電櫃變壓器安裝工程招標文件。
3. XX大樓10KV電纜線路及高壓開關櫃低壓配電櫃變壓器安裝工程招標答疑。
4. 國家現行變配電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及質量檢驗評定標准。
5. 本公司ISO9002質量手冊、程序控制文件及作業指導書。
6. 本公司多年的施工經驗和施工管理能力及技術裝備。
7. 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施工環境、施工條件和自然條件。
二、編制說明
本工程工期緊,質量要求高,為保證優良的工程質量,使施工工藝達到一流水平,本《施工組織設計》中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力求具體、實用、針對性強,同時積極慎重地推廣和應用先進的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向科技要質量、要工期、要效益。
本《施工組織設計》是直接指導施工的依據。圍繞質量、工期和安全這三大目標,在施工管理、勞動力組織、施工進度計劃控制、機械設備周轉材料配備、主要技術方案及措施、安全和工期的保證措施、文明施工及成品保護和工程質量保證措施等各個方面,做了統籌考慮,突出其科學性和可行性。
三、工程概況
1、 高壓開關櫃低壓配電櫃變壓器安裝地點位XX內,兩條市政10KV電纜線路分別由XX站F3XX戶外環網櫃及XX變電站F59引入。
2、 XX大樓變配電工程及10KV電纜線路工程施工圖設計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單位為:XX設計研究院。
3、 建設規模:
項目名稱 容量/數量
變壓器容量(KVA) 2*800+2*1000+2*1600
高壓櫃(台) 9
低壓櫃(台) 49
10KV電纜線路(KM) 2961
4、 變電室位置:高壓開關櫃低壓配電櫃變壓器安裝地點位於XX內。
四、主要工程量表
序號 名 稱 規 格 型 號 單位 數量
1 高壓開關櫃 ZS1 台 9
2 乾式變壓器 SCB10-800KVA 台 2
3 乾式變壓器 SCB10-1000KVA 台 2
4 乾式變壓器 SCB10-1600KVA 台 2
9 低壓配電櫃 GCL 台 49
10 低壓母線槽 2000A 米 35.5
11 低壓母線槽 3000A 米 20
13 電纜橋架 450*150托盤式 米 42
16 高壓電纜 YJV22-10KV-3×95mm2 米 55
24 高壓電纜 YJV22-10KV-3×120mm2 米 30
25 高壓電纜 YJV22-10KV-3×300mm2 米 2961
26 鍍鋅鋼管 φ100 米 0.18
27 鍍鋅鋼管 φ150 米 617
28 鍍鋅槽鋼 [10 米 52
29 鍍鋅扁鋼 -40×4 米 245
五、施工部署:
1、 施工組織機構設置:
2、 工階段劃分: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將整個工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基礎及接地線施工→設備就位安裝→電源線電纜敷設→設備調試→驗收通電。按各階段的施工特點安排設備材料進場的時間,科學調度勞動力、機械設備及工具,控制計劃進度。
3、 工進度安排:
自甲方書面通知之日進場,並於甲方自購設備全部到場及土建具備安裝條件後1個半月內完工。各項目安裝施工進度必須按此工期要求進行安排。
六、施工准備:
1、設備安裝前,設備間應具備下列條件:
①. 屋頂、樓板施工完畢,不得滲漏;牆面、屋頂噴漿完畢;
②. 室內地面基層施工完畢,場地清理干凈,並在牆上標出地面標高;
③. 混凝土基礎及構架達到允許安裝的強度,焊接構件的質量符合要求;
④. 預埋件牢固,預埋件及預留孔符合設計;
⑤. 門窗安裝完畢,門已配鎖;
⑥. 具有足夠的施工場地,道路通暢。
2、臨時設施:
① .生活臨時設施:因施工場地不能作為生活用地,所有作業人員均外住。
② .生產臨時設施:需搭建臨時倉庫及工具房(面積約45平方米)。
③ .施工電源:由現場的臨時施工用電變壓器供電,進場後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布置。
4、 施工用圖紙、技術資料應齊全。
七、主要工程項目施工方法:
(一)設備基礎型鋼的製作與安裝:
工藝流程:
基礎型鋼埋設 →搬運和檢查接線安裝 →清理安裝 →調試
1、首先將槽鋼調直,然後按圖紙要求預制加工基礎鋼架,並刷好防綉漆。
2、基礎型鋼埋設:
埋設方法有下列兩種: (施工時根據工地的實際情況確定採用何種方式)
a直接埋設法:這種埋設法是在土建打砼時直接將基礎型鋼埋設好,埋設前先將型鋼調直,除去鐵銹,按圖紙尺寸下好料並鑽好孔,再按圖紙的標高尺寸、測量其安裝位置,將型鋼放在所測量的位置上,並用水平尺調好水平,水平誤差每米不超過1mm,全長不超過5mm。配電櫃的基礎型鋼一般為兩根,埋設時應使其平行,並處於同一水平上。埋設的型鋼可高出地表面5-10mm,水平調好後,可將型鋼固定牢固。全部工作做完後,應再仔細檢查安裝尺寸和水平情況是否有變化,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處理。
b預留槽埋設法:用這種方法埋設型鋼是在土建打砼的時候,根據圖紙的要求在埋設位置預埋好用鋼筋做成的鋼筋鉤,並且預留出型鋼的空位。預留空位的方法是在澆注砼地面的時候,在地面上埋入比型鋼略大的木盒(一般大約在30mm左右),待砼凝固後,將埋入的木盒取出,再埋設基礎型鋼。埋設型鋼時,應先將預留的空位清掃干凈,按上述要求將型鋼加工好,然後將型鋼放入埋設位置,並按上述方法和要求調好水平。水平調好後,把預埋的鋼筋鉤焊在型鋼上,使其固定牢固,並用砼填充搗實。
埋設的基礎型鋼應作好接地,接地方法是在型鋼兩端各焊一段扁鋼與接地網相連,型鋼露出地面部分應塗一層防銹漆。
3、基礎型鋼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項 目 允許偏差
mm/m mm/全長
垂直度 〈1 〈5
水平度 〈1 〈5
位置誤差及不平行度 〈5
基礎型鋼安裝後,其項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
4、基礎型鋼安裝完畢後還應與室內接地網做可靠明顯的連接。
(二) 接地網的製作安裝:
接地網的製作安裝應嚴格按照《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169-92)進行。
室內明敷在牆上的接地線為40X4的鍍鋅扁鋼,敷設前,先在距地面300mm處牆上每隔1m安裝支持件,支持件可用一段40mm中間穿孔的30X3角鐵和膨脹螺絲製作,安裝的支持件應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然後將事先調直的40X4鍍鋅扁鋼焊接在支持件上,並與預埋的接地體可靠焊接,扁鋼與牆的距離應保持一致,不能有明顯的起伏彎曲。在接地線可能遭受機械損傷的地方,應用鋼管或角鐵加以保護。接地線通過建築物的伸縮縫時,如採用焊接固定,應將地線通過伸縮縫的一段做成弧形。
接地體之間應確保焊牢,接地線之間或接地線與電氣裝置之間在搭焊時,除應在其接觸兩側進行焊接外,還應焊上由鋼帶彎成的弧形(或直角形)與鋼管(或角鋼)焊接。鋼帶距鋼管(或角鋼)頂部應有100mm的距離。明敷的接地體應先塗上防銹漆,待防銹漆干後再塗上黑色油漆。
(三)設備安裝:
1、電力變壓器安裝:
變壓器安裝施工時應嚴格按照《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高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7-90)的規定進行。
工藝流程:設備點件檢查→變壓器二次搬運→變壓器穩裝→附件安裝→交接試驗→送電前檢查→驗收送電運行。
具體施工方法:變壓器就位可採用吊裝或拖運的方式,吊運變壓器的鋼絲繩必須拴在變壓器的專用吊鉤環上。變壓器就位時,將底座滾輪裝上,各附件按製造廠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安裝,變壓器就位方向和離牆尺寸應與圖紙相符。變壓器的重復接地線應採用不小於60×6的銅母線,介面處應燙錫。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迴路中,靠近變壓器處,宜做一個可拆卸的聯接點。變壓器安裝完畢後,必須進行交接試驗,交接試驗要由供電局高試部門進行,試驗標准應符合規范和供電部門的要求。
變壓器試運行前應做全面的檢查,乾式變壓器護欄要安裝完畢、各種標示牌已掛好,變壓器室門已裝鎖。確認符合試運行條件時方可投入運行。
變壓器的試送電運行:變壓器第一次投入時,可全壓沖擊合閘,沖擊合閘時由高壓側投入。變壓器第一次受電後,持續時間不應少於10min,無異常情況。變壓器應進行3-~5次全壓沖擊合閘,無異常情況,保護無誤動作,對相序無誤,方可帶電運行。變壓器空載運行24h,無異常情況,方可投入負荷運行。變壓器從開始帶電起,24h無異常情況,可視為合格,並辦理移交手續。
2、高、低壓配電櫃的安裝:
高壓櫃、低壓櫃安裝施工時應嚴格按照《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高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7-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9-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櫃及一次迴路結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171-92)的規定進行。
工藝流程:設備開箱檢查→設備搬運→櫃體穩裝→櫃內二次線配線→試驗調整→驗收送電運行。
安裝時應按照施工圖紙的布置,按順序將櫃放在基礎型鋼上。單個櫃校正櫃面和側面的垂直度;成列櫃各櫃就位後,先找正兩端的櫃,在櫃下方離地面三分之二高的位置綳上小線,逐台找正,找正時採用0.5mm鐵片進行調整,每處墊片最多不能超過三片。然後按櫃的固定螺栓孔尺寸,在基礎型鋼架上用手電筒鑽鑽孔,無特殊要求時,低壓櫃鑽ф12.2mm孔,高壓櫃鑽ф16.2mm孔,分別用M12、M16鍍鋅螺絲彈簧墊圈固定。櫃體的垂直及水平的不平度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櫃體與側板均應採用鍍鋅螺絲連接固定。櫃體還應進行可靠的接地,每台櫃從後面左下部的基礎型鋼側面焊上銅端子,用6mm2銅線與櫃上的接地端子連接牢固。櫃頂母線應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配製,銅母線的連接應採用機械連接,搭焊處應燙錫,母線間距應均勻一致,最大允許誤差不得大於5mm,母線調直應採用木質工具,切斷母線時,嚴禁用電、氣焊切割,應將所有介面塗上「導電膠」。按原理圖逐件檢查櫃上電器是否與圖相符,其額定電壓和控制操作電源電壓必須一致。安裝完畢後應進行試驗和調整,試驗標准應符合國家規范和供電部門的規定及產品技術資料要求,然後進行模擬試驗,做好送電前的准備工作。
3、母線槽的安裝:
工藝流程:母線槽點件檢查→支架製作安裝→母線槽安裝→試運行驗收。
施工方法:在變壓器、低壓配電櫃安裝完畢,並經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母線槽的安裝。安裝前應對每段母線進行絕緣電阻測試,測量所得數據應符合規范的要求,並做好記錄。
母線槽的懸掛吊桿的直徑應與母線槽重量相適應,螺母應能調節,母線緊固螺栓應由廠家配套供應。吊架的固定距離不得大於2.5m,水平架設高度距地不得小於2.2m。母線槽支架的安裝位置應正確,橫平豎直,牢固。母線槽的起始端頭及終端頭應裝封閉罩。各段母線槽外殼的連接必須是可拆卸的,外殼之間須裝跨接地線,母線槽兩端應可靠接地。母線槽與設備的聯接採用軟聯接。母線槽安裝完畢後,應對母線槽進行全面的清掃及整理,接頭聯接應緊密,相序應正確,外殼接地聯接應緊密、無遺漏。安裝完畢後應對母線槽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其絕緣電阻值應符合設計的要求。如暫時不送電運行的,還要做好成品的保護措施。
4、電力電纜敷設

電纜敷設必須嚴格按照《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92)的要求施工。
工藝流程:准備工作→檢查預埋管→揭電纜溝蓋板→沿溝敷設電纜→管口防水處理→掛標示牌→電纜高試→驗收送電。
施工方法:電纜溝開挖深度、寬度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電纜溝、隧道或電纜保護管應先進行清理,確保順利敷設電纜。敷設前,應檢查電纜有無機械損傷,電纜盤是否完好,對3KV及以上的高壓電纜應進行耐壓試驗,1KV以下的電纜可用1KV絕緣搖表搖測,絕緣電阻不應小於10兆歐姆。電纜的彎曲半徑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直埋電纜應按規定埋設標志樁。電纜線路的長度不超製造長度時,應使用整條電纜,盡量避免接頭,如有電纜中間接頭,應設在電纜溝或隧道人孔、手孔處,並做明顯標志,中間接頭還應採用防爆鋼保護盒保護。電纜溝及隧道中敷設的電纜應在引出端、終端及中間接頭和走向有變化處掛標示牌,註明電纜規格、型號、迴路號、用途及電纜路由。電纜芯線的連接,均應採用圓形套管連接,銅芯用銅套管壓接或焊接。電纜頭施工完畢,應進行耐壓或搖測試驗,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埋設在地下的電纜均應在回填土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並繪制竣工圖,詳細標明坐標、部位與走向。室外電纜凡穿經手孔井時各條電纜均應掛鋁制電纜牌,註明該電纜用途、路別、電纜規格、敷設日期及施工單位。
八、保證質量的措施
1、質量目標:
竣工驗收一次合格率100%,優良率100%,工程竣工質量保「優良」,爭創「魯班獎」。
2、組織措施:
建立以工程項目經理為主的質量保證體系。
採取由項目經理領導,現場技術負責人中間控制,專職質量檢查員負責的三級管理機構,建立橫向各專業之間,縱向從領導到施工班組之間的質量管理網路.
3、本工程所採用驗收規范、質量檢驗標准:
GBJ50169-9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50168-9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50171-9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櫃及二次迴路結線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50258-9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46-88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
GBJ80-91 《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GBJ303-88 《建築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
GBJ147-90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高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148-90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149-90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50150-91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准》
4、設備和材料的質量要求:
所使用的設備和材料均應符合國家或部頒的現行技術標准,符合本工程施工圖設計的要求,並有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及技術文件。設備應有銘牌,註明生產廠家名稱,附件、配件應齊全。所採用的設備材料還應符合供電部門的有關要求。
當設備、材料到達施工現場後,首先應進行開箱檢查,由施工單位、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和供貨單位共同進行,做好開箱檢查記錄:核對設備本體及其附件、配件的規格是否符合要求,各設備的產品合格證、試驗報告、技術文件、說明書是否齊全。設備本體外表應無損傷無變形,內部各元器件、組件、絕緣瓷件應齊全,各器件無損傷無裂縫無缺陷。
九、安全施工的措施:
1、安全生產總目標: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實現「五無」(無重傷、無亡、無倒塌、無中毒、無火災),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2、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和各種制度
(2)制定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
(3)實行各級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4)實行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5)實行安全檢查制度
(6)建立班前安全活動制度
(7)建立安全紀律制度
(8)做好施工現場安全措施
3、施工人員必須經技術操作培訓合格後方可進入現場施工。
4、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對入場工人進行全員安全培訓,以班組為單位每周進行一次安全活動。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須戴安全帶。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5、設備入室起重運輸安全措施:
工作前認真檢查所用工具及設備,均應良好。施工現場相互配合的吊車司機、起重工、電工應熟悉和正確運用各種手勢和有關聯絡信號。根據設備體積、重量選用合適的吊運方法。起吊前應先清理起吊地點及運行通道上的障礙物,通知無關人員避讓,吊運指揮者選擇恰當的位置及隨物護送路徑,應檢查吊環是否擰到底,設備上有無雜物,設備上的活動部件是否已固定或已拆卸,嚴防在吊運中落下傷人。大件設備在吊運過程中,重物上禁止站人,重物下面嚴禁有人停留或穿行。吊運過程中應保持重心平穩,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車檢查。已吊起的設備作水平方向移動時,應使重物高出最高障礙物的0.5mm。稜角鋒利的物體,應用軟物包墊,以免割斷繩索。設備起吊至10cm時,應停機檢查繩扣,吊具和吊機的剎車可靠性,仔細觀察周圍有無障礙物,確認安全後,始可繼續起吊。吊車司機應能直接看到吊運物,掌握吊運位置,否則,應設置多個指揮員。
6、設備安裝的安全措施:
設備就位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和足夠的人力。搬運時,嚴禁跨越鋼絲繩和用手接觸在運行的繩索和傳動機械。中途暫停時,應採取千斤頂固定,停止牽引裝置,抵住滾輪,繩索必須綁扎牢固,當盤櫃未放穩之前,不得松動繩索。
變壓器的外殼應可靠接地,低於2.5米的低壓母線橋和低於3.5米的高壓母線應加裝防護網或隔板。
敷設電力電纜時,施工人員應戴手套,穿絕緣鞋。嚴禁從車上推下電纜盤。滾動電纜的地面要平整,破損的電纜盤不能滾運。敷設時,先用合適的電纜盤架將電纜盤架空;放電纜時,各作業人員聽從領隊的指揮,統一行動。在已運行的電纜溝內敷設電纜時,應採取保護措施,防止磨破運行中的電纜造成漏電事故。電纜敷設至拐彎處,作業人員應站到外側。在路口、過道敷設電纜時應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絆傷路人。電纜穿入帶電的盤(櫃)時,要有專人監護、接引,嚴防電纜觸及帶電部位。使用噴燈製作電纜頭時,應有防火措施,環氧樹脂的加熱必須用間接加溫方式,禁止用明火直接加溫。用兆歐表測定電纜絕緣電阻時,應在電纜終端頭懸掛警示牌,以防與人體接觸,測驗後要對被測試的物體放電。在高壓櫃、變壓器、低壓櫃、電纜及所有可能觸電的部位,應掛上警示牌。所有電氣設備、電線電纜要保持乾燥,嚴防雨水浸入。
7、作金屬支架及接地線的安全措施:
在進行焊接和氣割工作前,作業人員應熟知操作安全規程,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上崗證的後才能進行相關的工作。電焊工還應學習有關電工的基本知識,掌握預防觸電的安全措施和觸電後的急救方法。在焊接和氣割場所,必須設有消防設施;嚴禁在儲存易燃、易爆的物體附近從事焊接工作;工作場所應有充足的光線,電焊機各接線點應接觸良好,並有可靠獨立的接地線,裸露導電部位應有保護罩,電焊把線必須用橡皮軟線,長度應小於50米。電源刀閘開關應安裝在絕緣板上,禁止安裝在金屬板上。進行焊接工作時,應使用鑲有濾光鏡片的面罩,戴上符合安全標準的電焊專用手套,當電焊機處於工作狀態時不能觸摸導電部分。禁止把氧氣瓶與其它氣瓶放在一起,氧氣瓶、乙炔瓶與易燃、易爆物品與火源的距離應大於10米。應採用經定期檢查和打壓試驗合格的氣瓶,禁止使用不完整的氧氣表,每個表只准用一種氣體。焊槍點火時必須先開氧氣再開乙炔,點燃後再調節火焰。遇到不能點燃或發出爆聲時,應立即關閉進行檢查,通暢槍嘴後再點火,嚴禁強行點火以防爆炸。工作完畢後應即切斷電源、氣源,收好電焊鉗和軟管,清掃工作場地,做到工作完畢場地清潔。
8、施工電源安全措施:
施工電源採用三相五線制,設專用接地線。總配電箱和分配電箱均設防雨罩和裝門鎖,並設漏電保護器。施工電源電纜必須採用合格的電纜,並正確敷設。
嚴格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裝置」。所有電氣設備必須有良好的接地。電動機械必須專機專人管理。

補充:

你可以自己申請賬號下載:
http://wenku..com/view/6f833b50f01dc281e53af059.htmlfrom=rec&pos=0&weight=1&lastweight=1&count=5

另外一套電子版我發送到你的郵箱,主要查收!

④ 中性點接地電阻與消弧線圈的區別

按照中性點接地方式的不同可劃分為兩大類:大電流接地方式和小電流接地方式。簡單的碩大電流接地方式就是中性點有效接地方式,包括中性點直接接地和中性點經低阻接地。小電流接地方式就是中型點非有效接地方式,包括中性點不接地、高阻接地、經消弧線圈接地等。在大電流接地系統中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由於存在短路迴路,所以接地電流很大,會啟動保護裝置動作跳閘。在小電流接地系統中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由於中性點非有效接地,故障點不會產生大的短路電流,因此允許系統短時間帶故障運行。這對於減少用戶停電時間,提高供電可靠性是非常有意義的。
1)大電流接地系統
A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接地電流很大;
B為避免損壞設備,必須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供電可靠性低;
C對系統絕緣性能要求可相應降低;
2)小電流接地系統
A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運行系統短時間帶故障運行;
B對減少用戶停電時間非常有意義;
C系統帶故障運行,容易引發各類過電壓,危害絕緣,嚴重時可發展成單相永久性接地或兩相故障;

中性點不接地方式,集中性點對地絕緣,結構簡單、運行可靠,不需要任何附加設備,投資小,適用於農村10KV架空線路的輻射形或樹形的供電網路。

採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的方式,在系統故障時,利用消弧線圈的電感電流對接地電容電流進行補償,使流過接地點電流減小到自行熄滅的范圍,可帶故障運行2小時。

中性點經電阻接地方式,該電阻與系統對地電容構成並聯迴路,由於電阻是耗能元件,也是電容電荷釋放元件和諧振的阻壓元件,對防止諧振過電壓和間歇性電弧接地過電壓有一定的優越性。在中性點經電阻接地方式中,電阻值一般較小,在系統單相接地時,控制流過接地點的電流在500A左右,可有的控制在100A左右,通過接地電流來啟動零序保護動作,切出故障線路。

⑤ 求一個路面(包括水穩2層,水泥砼路面),房建(僅一層,較簡單),電氣工程的綜合施工方案。

電氣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措施
3.7電氣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措施
3.7.1工程概況:
首都機場新塔台擬建於首都機場新建T3航站樓北端,位於東跑道中心線東側905m,距東跑道南端2665m。建設用地面積為13334m2。形狀為梯形,地勢平坦,塔身為圓形,新塔台最高點標高79.6m。
本工程建築佔地面積341.1m2,總建築面積為2647.0m2,地上1950.5m2,室內相對標高±0.000相對於絕對標高30.60,室內外高差為0.30m,明室地板相對標高為74.7m,航管員視線標高為75.6m。
本工程地下室為人防專業隊隱蔽所,防護級別5級,建築耐火等級一級。
3.7.2設計范圍:
3.7.2.1本套圖紙設計包括紅線內的電氣系統:
(1)10/0.4KV變配電系統;
(2)電力配電系統;
(3)照明系統;
(4)建築物防雷、接地系統及安全措施;
(5)人防工程;
3.7.2.2與其它專業設計的分工:有特殊設備要求的場所本設計僅預留配電箱位置並註明用電量;對於給排水專業的標高9.662.1層的管道電伴熱系統,本次設計僅預留至電伴熱控制箱的電源。電伴熱控制箱及配線由廠家提供。
3.7.2.310/0.4KV變配電系統:
(1)負荷等級及容量:
本工程的用電設備中,工藝設備、明室照明等用電按一級負荷中的特別重要負荷考慮,消防用電設備、照明、電梯、專用空調、人防設備等負荷按一級負荷考慮,其餘用電設備按三級負荷考慮。
總設備容量為632KW,其中特別重要負荷為105 KW,一級負荷為288KW,其餘負荷為249KW。總計算負荷為379.4KW。
(2)本工程由2公里外的110KV變電站引來兩路三相10KV、50Hz供電電源。兩路高壓電源應滿足當一個電源發生故障時,另一個電源不應同時受到損壞的要求,配變電所設於地下一層。
(3)配變電所10KV母線採用分段單母線,正常情況下,兩路電源同時工作,母線聯絡斷路器斷開,當其中一路電源失電時,母線聯絡斷路器手動合閘,為失電母線供電。
(4)本工程西塔共設兩台500KVA變壓器,接線為D,UK=4%的SCB9帶IP20防護外殼乾式戶內型變壓器。變壓器自帶風機,並設置溫度保護。
(5)配變電所400/230V母線採用分段單母線,正常情況下,由兩台10/0.4KV變壓器分別給兩端母線供電。母線聯絡斷路器斷開,當其中一台變壓器失電時,由值班人員進行負荷調整,切除部分次要負荷後,母線聯絡斷路器手動合閘,為失電母線供電,當其恢復供電後,母線聯絡斷路器手動分閘。
(6)本工程低壓供電系統採用400/230V三相四線TN-S系統,中性線(N線)和保護接地線(PE)分開,N線絕緣。
(7)功率因數補償:在變配電室低壓測設功率因數集中自動補償裝置,電容器組採用自動循環投切方式,要求補償後的功率因數不小於0.90
(8)10KV高壓櫃操作電源及信號:10KV配電設備採用中置式開關櫃,高壓斷路器採用真空斷路器,在10KV出線開關櫃內裝設真空斷路器操作過電壓保護器。真空斷路器選用彈簧儲能操作機構。
操作電源採用免維護電池櫃作為直流操作、斷電保護及信號電源。
(9)本工程的高低壓系統須經有關供電部門審批後方可施工。
(10)低壓保護裝置:低壓主近、聯絡斷路器設過載長延時、短路短延時保護脫扣器,其他低壓斷路器設過載長延時,短路瞬時脫扣器,部分迴路設脫扣器,這些迴路即可以在自動互投時,卸載部分負荷,防止變壓器過載,又可以在火災時,切斷火災場所相關非消防設備電源。
(11)計量方式:在高壓計量開關櫃上裝設有功電度表、無功電度表、峰谷表。
(12)斷電保護:配變電所10KV高壓開關櫃均採用綜合斷電保護裝置。
(13)信號系統:採用微機監控系統。
3.7.2.4配電系統:
(1)低壓配電系統採用放射式與樹乾式相結合的方式,對於單台容量較大的負荷或重要負荷採用放射式供電;對於照明及一般負荷採用樹乾式與放射式相結合的供電方式。
(2)特級負荷、一級負荷採用雙電源供電並在末端互投。為保證導航設備正常可靠運行,在塔體上部設有2組不間斷電源並分別向檢修環內的導航設備配電,每組不間斷電源設置2台40KVAUPS並網運行,此外設有直流蓄電池組。不間斷電源組及直流蓄電池組均有由低壓配電室以兩路電源供電,並在終端設置雙路電源互投裝置。
(3)配電系統中,單項用電設備應均勻分配在三相線路上,使三相負荷盡可能平衡。
3.7.2.5動力、空調、通信、照明配電系統:
(1)動力設備配電:本設計主要為配合設備專業對其機電設備進行配電並根據運行要求做必要的控制與保護。具體設備布置見設備專業有關圖紙。設備專業動力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1)水系統:主要包括污水處理成套設備、污水泵等。其中污水泵、污水處理設備的配電及控制箱和至泵的動力與控制的配線由水泵廠家提供。污水泵採用液位感測器就地控制,水位超高報警、水位顯示。
消防專用設備:消火栓泵、噴淋泵、消防穩壓泵等消防專用設備的過載保護只報警,不跳閘。
2)風系統:主要包括送/排風機、消防用送/排風機等。
其中排風兼排煙機,進風兼補風風機;平時,由手動控制,火災時,由消防控制,消防控制室具有控制優先權。用於消防時,設備的過載保護只報警,不跳閘。
(2)空調配電系統:根據設備專業空調系統的配置及控制要求進行配電及必要的控制與保護。
(3)通信配電系統:根據設備專用通信系統的配置及控制要求進行配電及必要的控制與保護。
(4)照明系統:
1)光源:一般場所為細管徑直管熒光燈或其他節能型燈具。
直管型熒光燈應配用電子鎮流器或節能型電感鎮流器。
採用的鎮流器應符合該產品的國家能效標准。並要求熒光燈,氣體放電燈功率因數不小於0.90。
光源顯色指數不宜小於80.色溫應在3300K~5300K之間。
2)照明要求:見附圖3-7-1
3)應急照明的照度標准值符合下列規定:
a.備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規定外,不低於該場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 。
b.安全照明的照度值不低於該場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5%。
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的照度值不低於0.5LX。
4)本工程設置了正常照明系統及應急照明系統,其中應急照明系統:
a.應急照明中的備用照明及疏散照明作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電源由雙路互投箱引來。
除採用雙電源供電外,另對於標高12.6~57.6層樓梯、電梯前室的應急疏散照明,採用區域集中蓄電池式供電。其餘場所的應急疏散照明及設備機房備用照明採用自帶隔電池和逆變電源的應急照明等。
b.應急疏散照明中疏散指示燈採用自帶隔電池和逆變電源的應急指示燈,其常時及火災時均點亮,火災時持續點亮時間不小於90分鍾。
c.本工程地下建築、地上人員密集場所等處的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線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牆上設置的疏散導流標志、電梯等處指示警告標志待二次裝修或工程完畢時,按《消防安全疏散標志設置標准》DBJ01-611-2002要求進行布置。
d.應急照明平時採用就地控制,火災時由消防控制室自動控制點亮全部應急照明燈。
e.疏散指示標志、出口指示燈具應設玻璃或其它不燃燒材料製作的保護罩。
5)裝飾用燈具需與裝修設計及甲方商定,功能性燈具如:熒光燈、出口指標燈、疏散指示燈需有國家主管部門的檢測報告。達到設計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採用的照明燈具功率因數須不小於0.9。
(5)航空障礙物照明:根據《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准》要求,本工程分別在45.0m及79.3m四角位置設置航空障礙標志燈,航空障礙標志燈的控制根據室外光照及時間自動控制。
3.7.2.6設備選擇及安裝:
(1)各層照明配電箱,除每層配電間、剪力牆上明裝外,其它均為暗裝。應急照明箱箱體,應有明顯標志,並作防火處理。安裝高度:配電箱箱體高度600mm以下,底邊距地1.5m;600mm~800mm高,底邊距地1.2m;800mm~1000mm高,底邊距地1.0m;1000mm~1200mm高,底邊距地0.8m;1200mm以上,為落地式安裝,下設100mm基礎。
(2)動力箱控制箱,除每層配電間、機房、剪力牆上明裝外,其它均為暗裝。
安裝高度:配電箱箱體高度600mm以下,底邊距地1.5m;600mm~800mm高,底邊距地1.2m;800mm~1000mm高,底邊距地1.0m;1000mm~1200mm高,底邊距地0.8m;1200mm以上,為落地式安裝,下設100mm基礎。就地隔離開關箱明裝,底邊距地1.5m。
(3)本工程所有控制箱由生產廠家根據設計要及平面位置,參照國標完成原理圖,設備材料表等方可訂貨、加工,控制要求詳見電力配電箱控制要求圖。工藝設備專用配電箱,由工藝設計提出製作要求。
(4)本工程要求所有設備波含量不大於4.5%,否則,應加波控制器。
(5)照明開關、插座均為暗裝。除註明外,均為250V,10A,應急照明開關應帶電源指示燈。
烘手器電源插座底邊距地1.3m;除註明外電熱水器插座吊頂下設置,頂邊距吊頂0.3m。
其它插座除註明外,均為底邊距地0.3m。
開關底邊距地1.3m,距門框0.2m。
(6)出口標志燈在門上方安裝時,底邊距門框0.2m;出口標志燈明裝;疏散誘導燈暗裝,底邊距地0.3m。管吊時,底邊距地2.0~2.5m。
(7)除註明外,圖中電氣管線、設備、燈具、橋架的標高均為就地相對標高。
(8)採暖系統:電熱地纜採暖系統的溫控器及電纜均由廠家提供,本次設計僅預留溫控器86接線盒位置,且由溫控器接線盒預埋2根DN20鋼管至地面。
(9)空調系統:數碼中央空調系統及新風處理系統的有線/無線遙控器及相關控制電纜均由廠家提供,本次設計僅預留有線控器接線盒位置,且由有線控器接線盒預埋1根DN20鋼管至吊頂內室內機,同系統的室內機與室外機間根據現場位置預留1根DN20鋼管。
(10)電纜橋架水平安裝時,支架間距不大於1.5m,垂直安裝時,支架間距不大於2m。橋架施工時,應注意與其它專業的配合。
(11)電纜橋架在穿過防火分區、防煙分區、樓板時應在安裝完畢後,用防火材料封堵。
(12)水泵、空調機、排風機等各類風機及設備電源出線口的具體位置,與設備專業圖紙為准。
3.7.2.7電纜、導線的選型及敷設:
(1)電纜的選擇:由於建築的重要性所有配電干線電纜選用NH-YJV-0.6/1KV型銅芯耐火電力電纜。
(2)前面已標注的電纜,電線和管徑的配電線路,經T接或鏈式連接後不標注的電纜、線徑和管徑均與前一級相同。
(3)明裝配電箱出現迴路較多者,可從配電箱至上部水平橋架垂直敷設一條帶蓋板槽式電纜橋架,且此橋架同水平敷設的電纜橋架相連接。
(4)在電纜橋架上敷設的電纜在進入和引出橋架時,需穿鋼管、金屬蛇皮管、撓性金屬套管或配線槽等保護
YJV-0.6/1KV電纜穿鋼管管徑的選擇見附表3-7-2:
(5)雙路電源線在橋架內或線槽內敷設時應用隔板分開。電纜離開橋架或線槽時須穿鋼管保護。消防電源線應在消防橋架內敷設或單獨穿管敷設。敷設消防迴路的線槽或明敷的保護管須塗防火塗料。
(6)普通照明支線均採用BV-2.5mm2銅芯塑料線,標有n的表示有n根電線;標有n的表示有n根電線,其中1根為保護線;未標根數的表示有3根電線,其中1根為保護導線保護管徑按附表3-7-3選擇:
(7)應急照明支線均採用NH-BV-2.5mm2耐火型銅芯塑料線,標有n的表示有n根電線;標有n的表示有n根電線,其中1根為保護線;未標根數的表示有3根電線,其中1根為保護導線保護管徑按附表3-7-4選擇:
(8)電照支線除設備機房等內的線路可明敷外,其他線路均預埋地、埋牆、埋樓板或吊頂內敷設。其中引至插座的線路以埋地,埋樓板敷設為主。
(9)本工程除註明外,所採用的SC管均為焊接鋼管。
(10)消防用電設備供電纜線的選型及敷設滿足防火要求。
(11)所有穿過建築物伸縮縫、沉降縫、後澆帶的管線應按國家、地方標准圖集中有關做法施工。
(12)圖中所有迴路單獨穿管,不同之路不應共管敷設。各迴路N、PE線均從箱內引出。
3.7.2.8人防工程:
(1)本工程人防專業隊掩蔽所。抗力等級為5級,防護級別丁級,建築耐火等級一級。
(2)由變配電所引來兩路人防電源。
(3)人防呼叫按鈕為防護型,底距地1.4m。三種通風方式的音響及燈光信號,設在通風機房及戰時主要入口最里一道密閉門內側上方,底邊距門上方0.1m,設在走道的通風方式信號控制箱,底邊距地1.5m,均為明裝。
(4)燈具採用較輕的白炻燈具,吊鏈式安裝,應急燈具內裝有蓄電池,持續點亮時間不小於90分鍾。
(5)照明、動力、防災警報等負荷分別設置獨立迴路,從人防內部至防護密閉門外的照明線路,在防護密閉門內側距頂0.2m處,單獨設置熔斷器或斷路器做短路保護。
(6)人防的所有管線均穿鍍鋅鋼管,DN32及以下管路暗敷,DN40及以上管路明敷,穿過維護結構、防護密閉隔牆,密閉隔牆的電氣管路及預留備用穿線鋼管,選用熱鍍鋅鋼管,且電工應配合留管,並在管線敷設完成後,作防護密閉或密閉處理。
3.7.2.9防雷與接地:
(1)本建築防雷按第二類建築物進行設計,建築的防雷裝置滿足防直擊雷、側擊雷、防雷電感應及雷電波的侵入。在屋面女兒牆上敷設避雷帶及避雷網。利用建築物內鋼筋做引下線,建築物基礎及樁基鋼筋作接地裝置。
(2)本工程防雷接地、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電梯機房、消防控制室、通信機房、冷凍站等的接地採用聯合接地方式,接地電阻小於0.5歐姆。實測不滿足要求時,增設人工接地極。
(3)計算機電源系統、有線電視系統引入端、電信引入端設過電壓保護裝置。

⑥ 安全生產標准化管理...電氣部分

(主要適用機械製造、電子、輕紡等一般性行業,其他行業的企業也可參照參考)3 術語和定義3.1 危險因素在生產過程中,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出性損壞的因素。3.2 有害因素在生產過程中,能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導致疾病(含職業病),或對物造成慢性損壞的因素。3.3 機械的危險與有害因素機械加工設備直接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災害性因素。3.4 非機械的危險與有害因素在機械加工設備生產過程及作業環境中能導致傷亡(非機械性損傷)事故或誘發職業病的因素。3.5 地板構成通道或平台地面並且直接與腳接觸的各構件的組合。3.6 通道由一個工作平台通向另一個工作平台的水平表面。3.7 工作平台為進行操作、維修、檢驗、修理、抽樣和與機械有關的其他工作所用的水平表面。3.8 防滑表面為增加附著力而設計的地板表面。3.9 擠壓區人體或其部位在其中可能受到擠壓危險的區域。3.10 用電電氣裝置在安裝、驗收合格交付使用後的整個操作、使用、檢查和維護過程。3.11 電氣裝置一定的空間或場所中若干互相連接的電氣設備的組合。3.12 安全防護防止操作者在作業時身體某部位誤入危險區域或接觸有害物質而採取的各種防護措施。3.13 安全評價對系統中的潛在危險及其嚴重程度進行分析和評估,並以規定的指標、等級或概率值做出定量的表示。3.14 事故隱患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缺陷等隨時可導致事故發生的潛在的危險因素。3.15 機械傷害受設備或工具的機械運動所引起絞、輾、割、戳、切和碰撞等對人體的傷害事故。3.16 安全距離防止人體觸及機械危險部位的最小距離。3.17 防護罩對危險部位全部或部分封閉的隔離裝置。3.18 危險作業有可能導致人身傷亡或引起重大事故的作業。如高處作業、帶電作業、劇毒作業、輻射作業等。3.19交叉作業兩個或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作業,稱為交叉作業。3.20 事故管理對事故的登記、統計、調查處理和分析事故發生原因,提出預防事故的辦法及建立管理事故檔案的工作。3.21重大危險源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3.22重大事故隱患指可能導致重大人身傷亡或者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隱患。3.23高危設備指特種設備或其他危險性較大的設備。3.24 安全目標管理企業安全工作負責人根據上級要求和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在充分吸收企業員工及相關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企業安全工作總目標。然後層層展開、逐級落實,形成一個全方位、全過程、多層次的目標管理體系。3.25 安全措施為消除生產過程的危險因素,防止傷害和職業危害、改善勞動條件保證生產安全所採取的有關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3.26 勞動防護用品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和職業危害的個人隨身穿(佩)戴的用品。 4 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4.1 基本安全管理4.1.1 方針目標4.1.1.1企業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4.1.1.2企業應根據國家、省、市和行業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制定安全生產目標。4.1.1.3企業應實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4.1.2 機構人員4.1.2.1企業的法人代表或主要生產管理者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負直接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各自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活動負領導責任。4.1.2.2在聘用的注冊安全主任中,中級以上注冊安全主任的比例應當不少於三分之一。4.1.3 規章制度4.1.3.1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的標准和規范,是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延伸。企業應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結合企業實際,建立、健全各類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人、機、物、環境的損害,確保企業安全文明生產。4.1.3.2企業要建立和健全下列規章制度:1)安全生產責任制;2)安全生產教育制度;3)安全生產檢查制度;4)安全生產獎懲制度;5)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6)安全生產值班制度;7)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8)事故應急救援預案;9)事故管理制度;10)三同時管理制度;11)承發包管理制度;12)設備安全管理制度;13)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14)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15)廠內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6)用電安全管理規定; 1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8)危險作業安全管理制度;19)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20)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21)各種生產設備安全操作規程;22)各工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4.1.4 教育培訓4.1.4.1主要負責人應當按《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的有關規定,經過安全生產培訓、具備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經考核合格並取得《廣東省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證》。4.1.4.2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安全生產培訓,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4.1.4.3從業人員應經過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4.1.4.4對新從業人員,應進行廠級、車間、班組三級安全生產培訓。4.1.4.5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的,應對從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培訓。4.1.4.6從業人員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二年以上重新上崗時,應進行相應的車間安全生產培訓。4.1.4.7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並按期復審。4.1.4.8從事新工段工作的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都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和機械安全技術培訓,見習或學徒期滿,經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後才能操作。新上崗位和變換工種的工人不能擔任主值班或其他工段工作的主操作人。4.1.4.9應當安排用於進行安全生產培訓的經費。4.1.5 過程式控制制4.1.5.1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分管范圍的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責任。4.1.5.2生產管理人員應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落實做好「五同時」的工作,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時,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4.1.5.3實行全面、全員、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做到人人、處處、事事都有安全生產管理。4.1.5.4進行危險危害因素辨識,按照《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確定重大危險源及化學品的名稱、規模、位置及其他相關信息,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4.1.6 檢查監督4.1.6.1結合安全生產的實際,開展綜合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和日常檢查等行之有效的安全檢查工作。1) 綜合性檢查主要是以查領導、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以及查安全設施為內容所進行的全面檢查。2) 專業性檢查主要對危險物品、電氣裝置、機械設備、特種設備、廠房建築、運輸車輛、安全裝置以及防火防爆、防塵防毒等進行專業性檢查。3) 季節性檢查主要是根據所在地地理和氣候特點,對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電、防暑降溫、防颱防風等進行針對性檢查。。4) 日常檢查主要是對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履行情況,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巡迴檢查,以及各級管理人員各自業務情況進行檢查。4.1.6.2安全檢查工作,必須有組織、有組織地進行,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內容和具體計劃。4.1.6.3 制定安全檢查表,並按檢查表的內容逐項檢查。4.1.6.4 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整改,隱患的整改應實行「三定」(定措施、定時間、定負責人)、「四不推」(班組能解決的,不推到工段;工段能解決的,不推到車間;車間能解決的,不推到廠;廠能解決的,不推到上級)的原則,並配套相應的監督機制。4.1.6.5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應進行評估 ,及時制定計劃、落實資金、人員,切實做好整改工作,並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4.1.6.6對於無力解決的重大事故隱患,除採取有效防範措施外,應書面向隸屬的直接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4.1.6.7對物質技術條件暫時不具備整改的重大事故隱患,必須採取應急的防範措施,並納入計劃,限期解決或停產。4.1.6.8做好安全檢查記錄,及時整理歸檔,重大事故隱患及整改情況必須登記建檔。4.1.7 應急救援4.1.7.1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均應制定應急救援預案。4.1.7.2按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的要求編制應急救援預案,並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4.1.7.3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配備相應的人員、物資、器材和資金。4.1.7.4定期進行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針對演練發現的問題,應立即整改,並記錄建檔。4.1.8 事故管理4.1.8.1 對於事故的預防,應從安全技術、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個方面入手,採取相應的措施。4.1.8.2 事故的控制應採取保險的方法,補償因事故或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所有從業人員均應參加工傷社會保險。4.1.8.3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企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接到報告後,立即啟動本單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救援,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4.1.8.4發生重傷、死亡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應如實報告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工會和生產經營單位主管部門。未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動事故現場(電力、鐵路等特殊行業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4.1.8.5對於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應按《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國務院令第75號)進行處理;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要按《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國務院令第34號)進行處理。4.1.8.6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處理,堅持事故未查清原因不放過,不採取改善措施不放過,廣大員工不受教育不放過,與事故有關的領導和責任人不查處不放過。4.1.8.7事故處理完畢後,要將有關材料整理成冊,歸檔保存。4.1.9 檔案信息機械行業企業應建立和維護好以下安全生產檔案信息:1) 法律法規標准信息:收集並及時更新適用於本單位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等。2)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信息:安全生產責任、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操作規程、事故處理等管理規章。3)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信息:全員職責、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立、人員任命、履職考評情況等。4) 職業安全設施審查信息:項目職業安全預評價報告、初步設計、驗收審批報告及各種證照領取記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安全生產投入計劃等。5) 安全宣傳教育材料信息: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計劃,安全月、知識競賽活動記錄,廠長(經理)、安全管理人員參加安全培訓、持證記錄,職工安全教育記錄,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消防安全培訓,持證上崗記錄、違章記錄及安全獎懲記錄等。6) 安全檢查記錄信息:本單位和上級單位歷次安全檢查記錄,關鍵部位、專項安全檢查記錄等。7) 隱患整改記錄信息:事故隱患登記,應急防範措施,整改要求,計劃措施,整改結果等。8) 事故處理記錄信息:工傷事故檔案、事故上報、登記記錄,事故調查報告、事故處理結案材料、事故防範措施等。9) 設備設施台帳:設備使用完好情況,檢修記錄等。10)消防設施管理信息:消防器材名稱、品種、數量、存放地點、完好情況。11)重大危險源檔案。12)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演練計劃、記錄等。13)職業衛生監測數據、環境監測數據。14)勞保品購置、發放、更新回收及其檢驗記錄。15)員工體檢、特種作業及危險作業人員健康檔案、職業病患者醫治記錄、職業危險動態觀察及職業健康統計報表檔案。4.2 專項安全管理4.2.1 安全投入4.2.1.1 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應有必要的資金投入,大力改善安全生產條件,落實安全生產措施,消除事故隱患,減少和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4.2.1.2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簡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投資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4.2.1.3 應當依法保證用於進行安全生產培訓的經費。4.2.1.4 專門配備購買勞動防護用品的資金,並應專款專用。4.2.1.5 依法保證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開展救援演練所需的費用。4.2.1.6 應根據規定按不低於其銷售總額的2%提取安全費用,用於安全設施及安全技術措施經費、重大危險源評價和監控以及重大事故隱患評估、整改等費用。4.2.1.7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依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和《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向事故傷亡者或其家屬支付賠償金。4.2.2 三同時管理4.2.2.1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4.2.2.2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和《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開展建設項目的三同時報批審查和安全評價工作。4.2.2.3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4.2.2.4按規定需進行「安全預評價」的建設項目,應在項目試運行正常後,在申報驗收前,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項目「安全驗收評價」,編制《安全驗收評價報告》。4.2.2.5安全設施投資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4.2.3 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及高危設備管理4.2.3.1按照《重大危險源辨識》、《關於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規定,辨識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根據使用、加工過程中產生機械傷害事故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辨識高危設備。4.2.3.2應當每兩年至少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進行一次安全評估,並出具安全評估報告。安全評估報告應包括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情況,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嚴重程度,重大危險源等級,安全對策措施,應急救援措施和評估結論等。安全評估報告應報當地安全監管部門備案。4.2.3.3重大危險源的生產過程以及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准發生變化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安全評估,並將有關情況報當地安全監管部門。4.2.3.4對於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及高危設備,均應制定相應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行重點監控,防範事故的發生。應急救援預案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廠區的基本情況— 危險目標的數量和分布圖— 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 裝備及通訊網路的聯絡方式— 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和訓練— 預防事故的措施— 事故的處置— 工程搶險搶修— 現場醫療救護— 緊急安全疏散— 後勤保障— 社會支援4.2.3.5對於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及高危設備要做好登記建檔工作,實行專人管理。4.2.3.6重大危險源的管理情況,包括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措施、應急預案等,要報當地安監管理部門備案。4.2.3.7對重大危險源及高危設備均應制定管理和技術措施,並將所有危險源通過各種途徑通報給相關崗位的從業人員,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應熟知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4.2.3.8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應及時制定計劃、落實資金、人員,切實做好整改工作,同時要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4.2.4 危險作業管理4.2.4.1企業應根據危險作業的特點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劃分危險作業范圍,確定出本單位常見的危險作業類型。4.2.4.2對實施本企業列入范圍的危險作業,其控制管理程序一般可以是:提出申請;下達指令;審批前的准備;作業審批;下達任務;作業前的准備;作業前的檢查;進行作業;作業中的監督檢查;作業總結和建檔。對於相對比較簡單的作業可酌情適當簡化。4.2.4.3 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交叉作業時,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採取的安全措施,並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4.2.5 承發包與租賃管理4.2.5.1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及個人。4.2.5.2生產經營項目、場所有多個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應當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書面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應由生產經營單位和承包方或承租方雙方簽字認可,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必須具體、明確。4.2.5.3 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4.2.6 勞動防護管理4.2.6.1應建立健全勞動防護用品的購買、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管理規定,做好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發放、使用、報廢等管理工作。4.2.6.2新購進的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具有三證,即定點生產許可證或者生產批准書、檢驗合格證和安鑒證。4.2.6.3 按照《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准(試行)》、《廣東省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准》的規定向作業人員配發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4.2.6.4 在有毒、腐蝕性作業場所應設置沖洗設備和配備簡單的應急救護用品。4.2.7 職業健康管理4.2.7.1新從業人員進入企業後,應進行健康檢查,要妥善安排好職業禁忌症和過敏症患者的工作。4.2.7.2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員工,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4.2.7.3對從事有毒、有害物質作業的人員,應逐步實行輪換、短期脫離、縮短工時,進行預防性治療等措施,對患職業禁忌症者,應及時隔離。4.2.7.4對已確診的職業病患者,應進行積極治療。4.2.7.5按照勞動保護的規定,做好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4.2.7.6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應定期進行監測,監測結果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要求。4.2.7.7工作場所應該備有急救箱。

⑦ 變壓器安裝後的成品要求是什麼

(1)前期准備
1)變壓器安裝施工圖手續齊全,並通過供電部門審批資料。
2)應了解設計選用的變壓器性能、結構特點及相關技術參數等。
(2)設計及材料要求
1)變壓器規格、型號、容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其附件,備件齊全,並應有設備的相關技術資料文件,以及產品出廠合格證。設備應裝有銘牌,銘牌上應註明製造廠名、額定容量、一、二次額定電壓、電流、阻抗、及接線組別等技術數據。
2)輔助材料:電焊條,防銹漆,調和漆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並有產品合格證。
(3)作業條件
1)變壓器室內、牆面、屋頂、地面工程等應完畢,屋頂防水無滲漏,門窗及玻璃安裝完好,地坪抹光工作結束,室外場地平整,設備基礎按工藝配製圖施工完畢。受電後無法進行再裝飾的工程以及影響運行安全的項目施工完畢。
2)預埋件、預留孔洞等均已清理並調整至符合設計要求。
3)保護性網門,欄桿等安全設施齊全,通風、消防設置安裝完畢。
4)與電力變壓器安裝有關的建築物、構築物的建築工程質量應符合現行建築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當設備及設計有特殊要求時,應符合其他要求。
(4)開箱檢查
1)變壓器開箱檢查人員應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安裝單位、供貨單位代表組成,共同對設備開箱檢查,並做好記錄。
2)開箱檢查應根據施工圖、設備技術資料文件、設備及附件清單,檢查變壓器及附件的規格型號,數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部件是否齊全,有無損壞丟失。
3)按照隨箱清單清點變壓器的安裝圖紙、使用說明書、產品出廠試驗報告、出廠合格證書、箱內設備及附件的數量等,與設備相關的技術資料文件均應齊全。同時設備上應設置銘牌,並登記造冊。
4)被檢驗的變壓器及設備附件均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規范的規定。變壓器應無機械損傷,裂紋、變形等缺陷,油漆應完好無損。變壓器高壓、低壓絕緣瓷件應完整無損傷,無裂紋等。
5)變壓器有無小車、輪距與軌道設計距離是否相等,如不相符應調整軌距。
(5)變壓器安裝
1)變壓器型鋼基礎的安裝
(a)型鋼金屬構架的幾何尺寸、應符合設計基礎配製圖的要求與規定,如設計對型鋼構架高出地面無要求,施工時可將其頂部高出地面100mm。
(b)型鋼基礎構架與接地扁鋼連接不宜少於二端點,在基礎型鋼構架的兩端,用不小於40X4mm的扁鋼相焊接,焊接扁鋼時,焊縫長度應為扁鋼寬度的二倍,焊接三個棱邊,焊後去除氧化皮,焊縫應均勻牢靠,焊接處做防腐處理後再刷兩遍灰面漆。
2)變壓器二次搬運
(a)二次運輸為將變壓器由設備庫運到變壓器的安裝地點,搬運過程中注意交通線路情況。到地點後應做好現場保護工作。
(b)變壓器吊裝時,索具必須檢查合格,運輸路徑應道路平整良好。根據變壓器自身重量及吊裝高度,決定採用何種搬運工具進行裝卸。
3)變壓器本體安裝
(a)變壓器安裝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如變壓器室在首層則可直接吊裝進室內;如果在地下室,可採用預留孔吊裝變壓器或預留通道運至室內就位到基礎上。
(b)變壓器就位時,應按設計要求的方位和距牆尺寸就位,橫向距牆不應小於800mm,距門不應小於1000mm,並應適當考慮推進方向,開關操作方向應留有1200mm以上的凈距。
(c)裝有滾輪的變壓器,滾輪應轉動靈活,變壓器就位後,應將滾輪用能拆卸的制動裝置固定。或者將滾輪拆下保存好。
4)變壓器附件安裝
(a)乾式變壓器一次元件應按產品說明書位置安裝,二次儀表裝在便於觀測的變壓器護網欄上。軟管不得有壓扁或死彎,富餘部分應盤圈並固定在溫度計附近。
(b)乾式變壓器的電阻溫度計,一次元件應預裝在變壓器內,二次儀表應安裝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溫度補償導線應符合儀表要求,並加以適當的附加溫度補償電阻,校驗調試合格後方可使用。
5)電壓切換裝置的安裝
a)變壓器電壓切換裝置各分接點與線圈的連接線壓接正確,牢固可靠,其接觸面接觸緊密良好。切換電壓時,轉動觸點停留位置正確,並與指示位置一致。
(b)有載調壓切換裝置轉動到極限位置時,應裝有機械聯鎖和帶有限位開關的電氣聯鎖。
(c)有載調壓切換裝置的控制箱,一般應安裝在值班室或操縱台上,聯線正確無誤,並應調整好,手動、自動工作正常,檔位指示正確。
6)變壓器聯線
(a)變壓器的一次、二次聯線、地線、控制管線均應符合現行國家施工驗收規范規定。
(b)變壓一次、二次引線連接,不應使變壓器的套管直接承受應力。
(c)變壓器中性線在中性點處與保護接地線同接在一起,並應分別敷設,中性線宜用絕緣導線,保護地線宜採用黃/綠相間的雙色絕緣導線。
(d)變壓器中性點的接地迴路中,靠近變壓器處,宜做一個可拆卸的連接點。
(6)變壓器送電調試運行
1)變壓器的交接試驗應由當地供電部門有資質許可證件的試驗室進行。
試驗標准應符合現行國家施工驗收規范的規定,以及生產廠家產品技術文件的有關規定。
2)變壓器交接試驗內容。
測量線圈連同套管一起的直流電阻,檢查所有分接頭的變壓比,三相變壓器的聯結組標號,測量線圈同套管一起的絕緣電阻,線圈連同一起做交流耐壓試驗,試驗全部合格後方可使用。
3)變壓器送電前的檢查
(a)變壓器試運行前應做全面檢查,確認各種試驗單據應齊全,數據真實可靠,變壓器一次、二次引線相位,相色正確,接地線等壓接接觸截面符合設計和國家現行規范規定。
(b)變壓器應清理,擦拭乾凈。頂蓋上無遺留雜物,本體及附件無缺損。通風設施安裝完畢,正常。消防設施齊備。
(c)變壓器的分接頭位置處於正常電壓檔位。保護裝置整定值符合規定要求,操作及聯動試驗正常。
(d)經上述檢驗合格後,由質量監督部門進行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變壓器試運行。
4)變壓器空載調試運行
變壓器空載投人沖擊試驗。即變壓器不帶負荷投入,所有負荷側開關應全部拉開。試驗程序如下:
(a)全電壓沖擊合閘,高壓側投人,低壓側全部斷開,受電持續時間應不少於10min,經檢查應無異常。
(b)變壓器受電無異常,每隔5min進行沖擊一次。連續進行3~5次全電壓沖擊合閘,勵磁涌流不應引起保護裝置誤動作,最後一次進行空載運行。
(c)變壓器全電壓沖擊試驗,是檢驗其絕緣和保護裝置。但應注意,有中性點接地變壓器在進行沖擊合閘前,中性點必須接地。否則沖擊合閘時,將造成變壓器損壞事故發生。
(d)變壓器空載運行的檢查方法:
主要是聽聲音進行辨別變壓器空載運行情況,正常時發出嗡嗡聲;異常時有以下兒種情況發生:聲音比較大而均勻時,可能是外加電壓偏高;聲音比較大而嘈雜時,可能是芯部有松動;有滋滋放電聲音,可能套管有表面閃絡,應嚴加註意,並應查出原因及時進行處理,或是更換變壓器。
(e)做沖擊試驗中應注意觀測沖擊電流、空載電流、一次二次側電壓、變壓器溫度等,做好詳細記錄。
5)變壓器半負荷調試運行
(a)經過空載沖擊試驗運行24~28h,其時間長短視實際需要而定,確認無異常合格後,才可進行半負荷試運行試驗。
(b)將變壓器負荷側逐漸投入,直到半負載時停止,觀察變壓器溫升、一次二次側電壓和負荷電流變化情況,應每隔2h記錄一次。
(c)經過變壓器半負荷通電調試運行符合安全運行後,再進行滿負荷調試運行。
6)變壓器滿負荷運行
(a)繼續調試變壓器負荷側使其達到滿負荷狀態,再運行10h觀測溫升、一次二次側電壓和負荷電流變化情況,每隔2h進行記錄一次。
(b)經過滿負荷變壓器試運行合格後,向業主(建設單位)辦理移交手續。
(7)產品保護
1)變壓器就位後,應採取有效保護措施,防止鐵件及雜物掉人線圈框內。並應保持器身清潔干凈。
2)操作人員不得蹬踩變壓器作業,應避免工具、材料掉下砸傷變壓器。
3)對安裝的電氣管線及其支架應注意保護,不得碰撞損傷。
4)應避免在變壓器上方操作電氣焊,如不可避免時,應做好遮擋防護,防止焊渣掉下,損傷設備。

⑧ 怎麼做工期排表

把我們的報告目錄給你一個參考一下

第一部分 概 況 8
一、工程介紹 8
二、檢修項目 10
第二部分 機械設備檢修 19
一、概述 20
二、檢修情況 20
1、拆機情況 20
2、檢修內容 21
2.1發電機部分 21
2.1.1上導軸承檢修 21
2.1.2下導軸承檢修 22
2.1.3推力軸承的檢修 23
2.1.4機組軸線處理 25
2.1.5發電機制動環板加工及安裝 27
2.1.6推力外循環冷卻器檢查(抽檢) 38
2.1.7制動器解體檢修 39
2.1.8發電機組上、下擋風板檢查 39
2.1.9發電機轉動部分清掃檢查 40
2.2水輪機部分 40
2.2.1水導軸承檢修 40
2.2.2導水機構檢修 42
2.2.3工作密封檢修 48
2.2.4空氣圍帶、頂蓋排水系統檢查及頂蓋清掃 49
2.2.5轉輪汽蝕及裂紋檢查 50
2.2.6尾水進入門、蝸殼進入門裝復 50
2.2.7接力器壓緊行程檢查調整 50
2.2.8機組緊急關機時間調整 50
2.2.9水車室噴漆 50
2.3進水口檢修閘門、尾水閘門及啟閉機、盤形閥、攔污柵檢查處理 51
2.4調速器檢修 51
2.5機組調整 53
2.6進水閥活門及旁通電動閥密封更換 57
2.7 蝶閥液壓站檢修 58
2.8尾水閘門制動器更換 59
2.9輔助設備檢修 59
2.10各油槽注油 60
2.11啟動試驗及檢修效果 60
第三部分 電氣一次設備檢修 61
一、發電機及輔助設備 62
1、發電機定子部分檢查處理 62
2、匯流排檢查處理 62
3、發電機轉子部分檢查處理 62
3.1發電機轉子引線檢查處理 62
3.2轉子磁極及磁極連線檢查處理 62
3.3磁軛鍵、磁極鍵檢查與處理 63
3.4轉子磁極噴漆 63
3.5磁極阻尼環及磁極引線檢查 63
4、集電環檢查處理 63
5、出口PT檢查及清掃 64
6、消弧線圈檢查與處理 64
7、發電機壓油泵電機檢查處理 64
8、頂蓋排水泵電機檢查 65
9、4#機進水口閘門電機檢查 66
二、 高壓開關部分 66
1、4#發電機出口刀閘0143G檢查處理 66
2、4#發電機封閉母線加裝測溫電阻 67
3、4#發電機消弧線圈刀閘0140G檢查 67
4、214DL操作機構檢查 67
5、2149G、2143乙G操作機構檢查及處理 68
6、21439甲G、2141G、2143甲 G、21439乙G、21419 G操作機構檢查及處理 69
三、勵磁系統部分 69
1、4#勵磁變檢查處理 69
2、滅磁開關檢查 70
四、變壓器部分 70
1、高廠變04B檢查 70
2、4#主變中性點地刀2140操作機構檢查處理 70
3、4#主變低壓側接頭緊固檢查 71
4、測量4#主變冷卻器電機絕緣 71
5、4#主變事故排油管注油 72
五、4#機保護盤櫃加裝接地銅排 73
1、改造原因 73
2、改造情況 73
六、4#機軸電流、軸電壓安裝 74
1、安裝原因 74
2、安裝情況 74
2.1軸電流CT的安裝 74
2.2軸電壓碳刷的安裝 75
七、GIS組合電器Ⅲ段母線操作機構調整 75
1、調整原因 75
2、工作內容 75
八、4#發電機出口封閉母線測溫電阻加裝 85
1、加裝原因 85
2、工作內容 85
3、安裝後測試 86
第四部分 繼電保護校驗與傳動 86
一、保護校驗 86
1、4#機發變組保護A櫃調試報告 86
1.1 裝置硬體調試 87
1.2裝置性能調試 88
1.2.1WFB-801保護裝置 88
1.2.2 WFB-802保護裝置 92
1.2.3 WFB-803保護裝置 97
1.3 面板傳動試驗 99
2、4#機發變組保護B櫃調試報告 99
2.1裝置硬體調試 99
2.2 裝置性能調試 100
2.2.1 WFB-801 100
2.2.2 WFB-802 104
2.2.3 WFB-803保護裝置 109
2.2.4面板傳動試驗 111
3、 4#機發變組保護C櫃調試報告 111
3.1 繼電器檢查 111
3.2 整組檢驗(三相單跳閘線圈斷路器操作迴路的整組檢驗) 112
3.3 主變非電量保護 113
二、保護傳動 114
1、4#發變組A、B櫃保護傳動試驗 114
2、4#發變組C櫃保護傳動試驗保護 117
3、開關傳動試驗 119
第五部分 自動化設備檢修 119
一、計算機監控系統及相關設備檢修 119
1、衛生清掃,端子緊固 119
2、現地控制單元開關電源切換試驗 120
3、上、下位機網路通訊檢查 120
4、同期裝置校驗及PT絕緣檢查 120
4.1 214斷路器同期參數檢查: 120
4.2 基本功能模擬: 121
4.3 調頻功能模擬 122
4.4 保護功能模擬 122 評價答案 您已經評價過!好:0 您已經評價過!一般:0 您已經評價過!不好:0 您已經評價過!原創:0 您已經評價過!非原創:0 ↑(∩__∩)↑ 2008-07-29 01:00 檢舉 滿意答案好評率:0% 4.5 PT絕緣檢查 122
5、W5型電氣轉速繼電器更換及校驗 122
5.1電氣轉速繼電器電源改造 122
5.2轉速繼電器校驗 122
6、LCU上行信號的核對 124
7、水機保護的校驗 143
7.1 主PLC動作情況如下 143
7.2 事故PLC動作情況如下 145
8、聯動試驗 146
8.1 與調速器器聯動試驗 146
8.2 與勵磁聯動試驗 147
8.3 機組LCU與自動化元件的聯動試驗 147
9、各裝置(勵磁、調速、蝶閥等輔助設備)上送監控系統信號模擬 148
10、機組LCU變送器改造 148
11、PLC程序優化 154
12、剪斷銷信號繼電器工作電源加裝控制開關 157
13、頂蓋水泵啟/停模擬 158
14、各項試驗 158
14.1 進水口蝶閥關閉試驗: 158
14.2 水機事故停機實驗: 158
14.3 自動工況轉換試驗 158
14.4 電氣事故停機試驗 159
14.5 甩25%負荷試驗 159
15、上位機部分 159
15.1 語音文件的修改 159
15.2 資料庫修改 165
16、監控系統存在的問題 167
二、勵磁系統部分 168
三、調速器部分 176
四、機組進水口檢修門、尾水檢修門部分 186
五、濾水器部分 188
六、自動化元件檢修報告 189
七、狀態監測系統 190
八、輔助設備部分 192
第七部分 高壓、化學試驗 196
一、高壓試驗 196
1、發電機試驗: 198
2、4#發電機出口刀閘0143試驗 201
3、4#機出口電流互感器試驗 201
4、4#發電機中性點電流互感器試驗 203
5、4#發電機負荷開關試驗 204
6、4#發電機高壓負荷開關電流互感器試驗 206
7、4#發電機滅磁電阻試驗 207
8、4#發電機滅磁開關試驗 209
9、4#主變壓器試驗 209
10、4#主變高壓側斷路器214DL試驗 212
11、4#發電機出口電壓互感器試驗 213
12、4#機出口氧化鋅避雷器試驗 217
13、4#發電機轉子磁極極間連接片接觸電阻試驗 218
14、4#發電機出口母線試驗 220
15、4#發電機中性點母線試驗 221
16、4#發電機勵磁變試驗 222
17、4#機消弧線圈試驗報告 224
二、絕緣油化驗 224
三、透平油化驗 225
第八部分 儀表專業校驗報告 226
一、概述 226
二、校驗情況 226
1、4#機旁重要盤表、變送器、交流采樣裝置校驗; 226
2、4#機壓力表及LCU測溫通道校驗; 227
3、4#機組自動化執行元件和監視元件的校驗。 227
三、遺留問題 227
第九部分 水工部分的檢修 227
一、4號水輪發電機組引水系統上、下平段、尾水段檢查情況 228
1、概述 228
2、檢查情況 228
3、遺留問題及總結 230
二、4號機組進水口檢修閘門槽二期混凝土缺陷處理工程報告 230
1、概述 230
2、檢查情況 230
3、遺留問題及總結 232
第九部分 機組啟動試驗 232
一、 發電引水系統充水試驗 232
1、壓力鋼管充水平壓試驗 232
2、尾水管充水平壓試驗 233
3、蝸殼充水平壓試驗 234
4、技術供水系統充水試驗 235
二、水輪發電機組空轉試驗 236
三、發電機短路特性試驗及發電機乾燥處理 239
四、發電機空載特性試驗 241
五、發變組(帶高廠變04B)遞升加壓試驗 243
六、水輪發電機帶負荷及甩負荷試驗 245
七、試驗中出現問題及處理 247
八、遺留問題 248

閱讀全文

與中性點接地裝置檢測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動養豬設備的多少錢 瀏覽:564
高中物理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 瀏覽:231
數控機床起什麼作用 瀏覽:762
樓房太熱能關管道井閥門么 瀏覽:791
柳州定製健身器材怎麼樣 瀏覽:765
小忍者如何調整儀表盤時間 瀏覽:487
播放設備禁用怎麼恢復 瀏覽:655
改性塑料小廠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728
浙江最大五金市場 瀏覽:766
國產電動工具品牌排行榜 瀏覽:72
鑄造QQ群怎麼進 瀏覽:53
閥門與管道支撐件的距離 瀏覽:997
plug在閥門用語中是什麼意思 瀏覽:147
機械sr5是什麼意思 瀏覽:707
機械裝置里的惡魔 瀏覽:560
為什麼含雜質多的液體閥門選用流閉 瀏覽:103
河南電動工具充電鋰電池廠家 瀏覽:59
天王表機械表誤差多少算正常 瀏覽:784
非機動車機械停車裝置尺寸 瀏覽:379
廣聯達設備基礎鋼筋如何定義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