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為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做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示意圖,熒光屏和顯微鏡一起分別放在圖中的A、B、C、D四個
A、放在A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多.說明大多數射線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內部很空曠.故A正確; B、放在B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較少.說明較少射線發生偏折.故B正確; C、放在CD位置時,屏上仍能觀察一些閃光,但次數極少.故C不正確; D、放在D位置時,屏上可以觀察到閃光,只不過很少很少.說明很少很少射線發生大角度的偏折.故D正確. 故選:ABD |
2. (2013徐匯區二模)如圖所示為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α粒子打到熒光屏上都會引起閃爍,若將帶有熒光屏的
由於絕大多數粒子運動方向基本不變,所以A位置閃爍此時最多,少數粒子發生了偏轉,極少數發生了大角度偏轉.符合該規律的數據只有A選項.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3. 如圖所示為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圖中的顯微鏡可在圓周軌道上轉動,通過顯微鏡前相連的熒光
A、放在A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多.說明大多數射回線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內答部很空曠.故A錯誤;
B、放在B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較少.說明較少射線發生偏折,可知原子內部帶正電的體積小.故B錯誤;
C、選用不同金屬箔片作為α粒子散射的靶,觀察到的實驗結果基本相似.故C正確;
D、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擊到金原子後,因庫侖力作用,且質量較大,從而出現的反彈.故D錯誤.
故選:C.
4. 如圖所示是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在一個小鉛盒裡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釙,它發出的α粒子從鉛盒的
A、α粒子散射實驗的內容是:絕大多數α粒子幾乎不發生偏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角度偏轉;極少數α粒子發生了大角度偏轉(偏轉角度超過
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被反彈回來),故A正確,D錯誤;
B、α粒子散射實驗現象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假設,從而否定了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正確性,故B錯誤.
C、發生α粒子偏轉現象,主要是由於α粒子和原子核發生碰撞的結果,故C錯誤;
故選:A.
5. 對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描述,你認為正確的有( )
【答案】A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實驗所用的金箔的厚度極小,如果金箔的厚度過大,α粒子穿過金箔時必然受到較大的阻礙作用而影響實驗效果,B項錯.
如果改用鋁箔,由於鋁核的質量仍遠大於α粒子的質量,散射現象仍然會發生,C項錯.
空氣的流動及空氣中有許多漂浮的微粒,會對α粒子的運動產生影響,實驗裝置是放在真空中進行的,D項錯.
正確選項為A.
考點:原子核式結構
粒子的散射實驗
點評:α散射實驗是原子物理部分最重要的實驗之一,它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了解更近了一步,要熟練掌握該實驗的裝置,現象和結論。
6. (1)如圖所示為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做α粒子散射實驗的裝置示意圖,熒光屏和顯微鏡一起分別放在圖中的A、
(1)A、放在A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多,說明大多數射線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內部很空曠,故A正確;
B、放在B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較少,說明較少射線發生偏折,可知原子內部帶正電的體積小,故B正確;
C、放在C、D位置時,屏上仍能觀察一些閃光,但次數極少.說明極少數射線較大偏折,可知原子內部帶正電的體積小且質量大,故C錯誤;
D、放在D位置時,屏上可以觀察到閃光,只不過很少很少.說明很少很少射線發生大角度的偏折,故D正確.
故選:ABD.
(2)用紫外線照射鋅板時,發生光電效應,有電子從鋅板逸出,鋅板失去電子帶正電,所以驗電器帶正電而張開一定角度,鋅板、指針均帶正電,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3)A、光照強度減弱,單位時間內照射到金屬表面的光子數目減小,因此單位時間內產生的光電子數目減小,但是仍能發生光電效應,故A錯誤;
B、光照強度減弱,單位時間內照射到金屬表面的光子數目減小,因此單位時間內產生的光電子數目減小,故B正確;
C、發生光電效應時,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可知,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Ek=hv-W,W為逸出功,由此可知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隨著入射光的頻率增大而增大,與光照強度無關,故C錯誤;
D、根據C選項的論述可知D正確.
故選BD.
7. 對α 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主要器材有:放射源、金箔、熒光屏、顯微鏡B.金箔厚度
A、α粒子散射實驗器材有放射源、金箔、熒光屏、顯微鏡;故A正確;
B、金箔厚度太大,α粒子就不能穿透了,所以不可以太厚,故B錯誤;
C、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鋁箔也會發生散射現象,只是鋁的延展性不如金好,不可以做到很薄,所以實驗結果會受到影響,C錯誤;
D、試驗裝置必須在真空進行,否則α粒子會電離空氣,造成實驗現象不明顯,D正確.
故選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