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3沈陽模擬)圖示為某一皮帶傳動裝置.主動輪的半徑為r1,從動輪的半徑為r2.已知主動輪做順時針轉
A、B、因為主動輪做順時針轉動,從動輪通過皮帶的摩擦力帶動轉內動,所以從動輪逆時容針轉動,故A錯誤,B正確;
C、D、由於通過皮帶傳動,皮帶與輪邊緣接觸處的線速度相等,
根據v=nr得:n2r2=nr1
所以n2=
r1 |
r2 |
⑵ (2013湖南模擬)如圖所示為一皮帶傳動裝置,右輪的半徑為r,a是它邊緣上的一點.左側是一輪軸,大輪的
A、a、c兩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b、c兩點的角速度相等,根據v=rω,c的線版速度大於b的線速度,則權a、c兩點的線速度不等.故A錯誤,C正確;
B、a、c的線速度相等,根據v=rω,知角速度不等,但b、c角速度相等,所以a、b兩點的角速度不等.故B錯誤;
D、根據a=rω2得,d點的向心加速度是c點的2倍,根據a=
v2 |
r |
⑶ 圖示為某一皮帶傳動裝置,主動輪的半徑為r2,從動輪的半徑為r1.已知主動輪做順時針轉動,轉速為n,轉動
A、復B、由於皮帶交叉,主動制輪做順時針轉動,則從動輪做逆時針轉動,故A錯誤,B正確;
C、D、由於轉動過程中皮帶不打滑,即二者線速度相同v主=v從,由v=ωr及ω=2πn知:v=2πnr,從動輪的轉速為
r2 |
r1 |
⑷ 如圖所示,為齒輪傳動裝置,主動軸O上有兩個半徑分別為R和r的輪,O′上的輪半徑為r′,且R=2r=3r′/2.則
A和C是通過齒輪相連,所以VA =VC,
A和在B同一個輪上,它們的角速度相等,
由V=rω,R=2r可知,內
vA:容vB=2:1,
綜上可知,vA :vB :vC =2:1:2,
由VA=VC,R=
3 |
2 |
⑸ 圖示為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示意圖,A、B、C分別為大齒輪、小齒輪、後輪邊緣上的一點,則在此傳動裝置中(
A、B和C兩點同軸轉動,所以兩點的角速度相等,故A錯誤;
B、A和B兩點屬於同一傳內動鏈兩點,故線速度相等容,故B正確;
C、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
v2 |
r |
⑹ 如圖所示是皮帶傳動裝置示意圖,A為主動輪,B為從動輪.關於A輪邊緣上P點、B輪邊緣上
C
A是主動輪,是A帶動了皮帶,所以A對皮帶的摩擦力與轉動方向相同。
再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可知:P受摩擦力與轉動方向相反。(樓上似乎漏考慮這一步)
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分析出:Q受摩擦力與轉動方向相同。
有什麼不懂再問我。
⑺ 圖示為某一皮帶傳動裝置.主動輪的半徑為r 1 ,從動輪的半徑為r 2 .已知主動輪做順時針轉動,轉速為n,
因為主動自輪做順時針轉動,從動輪通過皮帶的摩擦力帶動轉動,所以從動輪逆時針轉動,A錯誤,B正確; 由於通過皮帶傳動,皮帶與輪邊緣接觸處的線速度相等, 根據v=nr得:n 2 r 2 =nr 1 所以n 2 =nr 1 /r 2 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