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奧氏粘度法實驗報告恆溫裝置

奧氏粘度法實驗報告恆溫裝置

發布時間:2021-12-10 03:36:26

① 奧氏粘度計的奧氏粘度計使用方法

1.先將奧氏粘度計用洗液和蒸餾水洗干凈,然後烘乾備用。
2.然後調節奧氏粘度計恆溫槽至(25.0±0.1)℃。
3.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待測液放入奧氏粘度計中,然後把奧氏粘度計垂直固定在恆溫槽中,恆溫5min~10min。
4.壓縮洗耳球後,連接一根段橡皮管接於1管口,向管內吸氣。待液體上升至1管A線上1cm處,拔開洗耳球。利用秒錶測定液體流經AB兩刻度間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測定5次,要求各次的時間相差不超過0.3s,取其平均值。
5.最後將奧氏粘度計中的待測液傾入回收瓶中,用熱風吹乾。再用移液管取相同體積蒸餾水從2管口放入粘度計中,與前述步聚相同,測定蒸餾水流經AB兩刻度間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要求同前。

② 奧氏粘度計的使用方法和用途是什麼

1.先將奧氏粘度計用洗液和蒸餾水洗干凈,然後烘乾備用。 2.然後調節奧氏粘度計恆溫槽至(25.0±0.1)℃。 3.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待測液放入奧氏粘度計中,然後把奧氏粘度計垂直固定在恆溫槽中,恆溫5min~10min。 4.用打氣球接於D管並堵塞2管,向管內打氣。待液體上升至C球的2/3處,停止打氣,打開管口2。利用秒錶測定液體流經兩刻度間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測定5次,要求各次的時間相差不超過0.3s,取其平均值。 5.最後將奧氏粘度計中的待測液傾入回收瓶中,用熱風吹乾。再用移液管取10mL蒸餾水放入粘度計中,與前述步聚相同,測定蒸餾水流經m1至m2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要求同前。

奧氏粘度計製作容易,操作簡便,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特別適用於粘滯系數小的液體,如水、汽油、酒精、血漿或血清等的研究。

③ 澳氏粘度計為什麼要垂直使用

澳氏粘度計的測定和應用
【實驗原理】
高聚物摩爾質量不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且直接關繫到它的物理性能,是個重要的基本參數。與一般的無機物或低分子的有機物不同,高聚物多是摩爾質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混合物,所以通常所測高聚物摩爾質量是一個統計平均值。 測定高聚摩爾質量的方法很多,而不同方法所得平均摩爾質量也有所不同。比較起來,粘度法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並有很好的實驗精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用該法求得的摩爾質量成為粘均摩爾質量。 粘度法測高聚物溶液摩爾質量時,常用名詞的物理意義,如表2-30-1所示: (見後面的參考資料) 表2-30-1 常用名詞的物理意義(見後面的參考資料) η0 純溶劑的粘度,溶劑分子與溶劑分子間的內摩擦表現出來的粘度。 η 溶液的粘度,溶劑分子與溶劑分子之間、高分子與高分子之間和高分子與溶劑分子之間三者內摩擦的綜合表現。 ηr 相對粘度,ηr=η/η0,溶液粘度對溶劑粘度的相對值。 ηsp 增比粘度,ηsp= (η - η0) / η0 = η / η0 –1 = ηr – 1,反映了高分子與高分子之間,純溶劑與高分子之間的內摩擦效應 。 ηsp/C 比濃粘度,單位濃度下所顯示出的粘度 。 [η] 特性粘度, ,反映了高分子與溶劑分子之間的內摩擦 。 高聚物稀溶液的粘度是它在流動時內摩擦力大小的反映,這種流動過程中的內摩擦主要有:純溶劑分子間的內摩擦,記作η0;高聚物分子與溶劑分子間的內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間的內摩擦。這三種內摩擦的總和稱為高聚物溶液的粘度,記作η。
實踐證明,在相同溫度下η>η0 ,為了比較這兩種粘度,引入增比粘度的概念,以ηsp表示: ηsp =(η -η0)/η0 =η/ η0 - 1 = ηr 1式中,ηr稱為相對粘度,反映的仍是整個溶液的粘度行為,而ηsp則是扣除了溶劑分子間的內摩擦以後僅僅是純溶劑與高聚物分子間以及高聚物分子間的內摩擦之和。 高聚物溶液的ηsp往往隨質量濃度C的增加而增加。為了便於比較,定義單位濃度的增比粘度ηsp/C為比濃粘度,定義lnηr /C為比濃對數粘度。當溶液無限稀釋時,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遠,它們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此時比濃粘度趨近於一個極限值,即: 式中[η]主要反映了無限稀釋溶液中高聚物分子與溶劑分子之間的內摩擦作用,稱為特性粘度,可以作為高聚物摩爾質量的度量。由於ηsp與ηr均是無因次量,所以[η]的單位是濃度C單位的倒數。[η]的值取決於溶劑的性質及高聚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態,可通過實驗求得。因為根據實驗,在足夠稀的高聚物溶液中有如下經驗公式: 圖2-30-2 外推法求[η](見後面的參考資料) 上式中,κ和β分別稱為Huggins和Kramer常數,這是兩個直線方程,因此我們獲得[η]的方法如圖2-30-2所示:一種方法是以ηSP/C對C作圖,外推到C→0的截距值;另一種是以lnηr/C對C作圖,也外推到C→0的截距值,兩條線應會合於一點,這也可校核實驗的可靠性。
在一定溫度和溶劑條件下,特性粘度[η]和高聚物摩爾質量M之間的關系通常用帶有兩個參數的Mark-Houwink經驗方程式來表示: 圖2-30-3 烏氏粘度計(見後面的參考資料) 式中M為粘均分子量;K為比例常數;α是與分子形狀有關的經驗參數。K和α值與溫度、聚合物、溶劑性質有關,也和分子量大小有關。K值受溫度的影響較明顯,而α值主要取決於高分子線團在某溫度下,某溶劑中舒展的程度,其數值介於0.5~1之間。K與α的數值可通過其它絕對方法確定,例如滲透壓法、光散射法等,從粘度法只能測定得[η]。 由上述可以看出高聚物摩爾質量的測定最後歸結為特性粘度[η]的測定。本實驗採用毛細管法測定粘度,通過測定一定體積的液體流經一定長度和半徑的毛細管所需時間而獲得。所使用的烏氏粘度計如圖2-30-3所示,當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流經毛細管時,其遵守泊肅葉(Poiseuille)定律: 該式中,η為液體的粘度;ρ為液體的密度;L為毛細管的長度;r為毛細管的半徑;t為V體積液體的流出時間;h為流過毛細管液體的平均液 柱高度;V為流經毛細管的液體體積;m為毛細管末端校正的參數(一般在r/L《1時,可以取m=1)。
對於某一隻指定的粘度計而言,(10)式中許多參數是一定的,因此可以改寫成: 該式中,B<1,當流出的時間t在2min左右(大於100s),該項(亦稱動能校正項)可以忽略,即η=Aρt。 又因通常測定是在稀溶液中進行(C<1×10-2g·cm-3),溶液的密度和溶劑的密度近似相等,因此可將ηr寫成 : 式中,t為測定溶液粘度時液面從a刻度流至b刻度的時間;t0為純溶劑流過的時間。所以通過測定溶劑和溶液在毛細管中的流出時間,從(12)式求得ηr,再由圖2-30-2求得[η]。
【儀器試劑】
恆溫槽1套;烏貝路德粘度計1支;分析天平1台;移液管(10mL,2支、5mL,1支);停表1隻;洗耳球1個;橡皮管夾2個;橡皮管(約5cm長,2根);吊錘1個。 聚丙烯醯胺(或聚乙烯醇) ;NaNO3(3mol·dm-3、1mol·dm-3)。
【實驗步驟】
1. 粘度計的洗滌 先用熱洗液(經砂心漏斗過濾)將粘度計浸泡,再用自來水、蒸餾水分別沖洗幾次,每次都要注意反復流洗毛細管部分,洗好後烘乾備用。
2. 調節恆溫槽溫度至(30.0± 0.1)℃,在粘度計的B管和C管上都套上橡皮管,然後將其垂直放入恆溫槽,使水面完全浸沒G球,並用吊錘檢查是否垂直。
3. 溶液流出時間的測定 用移液管分別吸取已知濃度的聚丙烯胺溶液10mL和NaNO3溶液(3mol·dm-3)5mL,由A管注入粘度計中,在C管處用洗耳球打氣,使溶液混合均勻,濃度記為C1,恆溫15min,進行測定。
測定方法如下:將C管用夾子夾緊使之不通氣,在B管處用洗耳球將溶液從F球經D球、毛細管、E球抽至G球2/3處,解去C管夾子,讓C管通大氣,此時D球內的溶液即回入F球,使毛細管以上的液體懸空。毛細管以上的液體下落,當液面流經a刻度時,立即按停表開始記時間,當液面降至b刻度時,再按停表,測得刻度a、b之間的液體流經毛細管所需時間。重復這一操作至少三次,它們間相差不大於0.3s,取三次的平均值為t1。 然後依次由A管用移液管加入5mL、5mL、10mL、15mLNaNO3溶液(1mol·dm-3),將溶液稀釋,使溶液濃度分別為C2、C3、C4、C5,用同法測定每份溶液流經毛細管的時間t2、t3、t4、t5。應注意每次加入NaNO3溶液後,要充分混合均勻,並抽洗粘度計的E球和G球,使粘度計內溶液各處的濃度相等。 4. 溶劑流出時間的測定 用蒸餾水洗凈粘度計,尤其要反復流洗粘度計的毛細管部分。用1mol·dm-3NaNO3洗1~2次,然後由A管加入約15mL1mol·dm-3NaNO3溶液。用同法測定溶劑流出的時間t0。 實驗完畢後,粘度計一定要用蒸餾水洗干凈。
【注意事項】 — 高聚物在溶劑中溶解緩慢,配製溶液時必須保證其完全溶解,否則回影響溶液起始濃度,而導致結果偏低。 — 粘度計必須潔凈,高聚物溶液中若有絮狀物不能將它移入粘度計中。 — 本實驗溶液的稀釋是直接在粘度計中進行的,因此每加入一次溶劑進行稀釋時必須混合均勻,並抽洗E球和G球。 — 實驗過程中恆溫槽的溫度要恆定,溶液每次稀釋恆溫後才能測量。 — 粘度計要垂直放置,實驗過程中不要振動粘度計,否則影響結果的准確性。

④ 為什麼用奧氏黏度計時,加入標准物及被測物的體積應相同為什麼測定黏度時要保持溫度恆定

1、
設兩種液體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分別流經同一毛細管,且流出的體積相等,則式中,p

hgρ,其中h為推動液體流動的液位差;ρ為液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如果每次取用試樣的體積一定,則可保持h在實驗中的情況相同,因此可得:若已知標准液體的黏度和密度,則可得到被測液體的黏度。2、恆溫槽的溫度要保持恆定。加入樣品後待恆溫才能進行測定,因為液體的黏度與溫度有關,一般溫度變化不超過±0.2℃。

⑤ 液體粘度的測定(奧氏粘性記法)實驗思考題:為什麼水與酒精的體積必須相同,且實驗時均保持豎直

中南的

⑥ 奧氏粘度計的奧氏粘度計要垂直放入恆溫槽的原因

因為奧氏粘度計在標定的時候,就是利用重力的原理,奧氏粘度計就是奧斯瓦爾德(W.Ostwald)設計的。它是帶有兩個球泡的U形玻璃管,Ⅰ泡上、下放各有一刻痕A和B,其下方為一段毛細管。使用時,使體積相等的兩種不同液體分別流過Ⅰ泡下的同一毛細管,由於兩種液體的粘滯系數不同,因而流完的時間不同。
測定時,一般都是用水作為標准液體。先將水注入Ⅱ泡內,然後吸入Ⅰ泡中,並使水面達到刻痕A以上。由於重力作用,水經毛細管流入Ⅱ泡,當水面從刻痕A降到刻痕B時,記下其間經歷的時間t1,然後在Ⅱ泡內換以相同體積的待測液體,用相同的方法測出相應的時間t2根據式
奧氏粘度計製作容易,操作簡便,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特別適用於粘滯系數小的液體,如水、汽油、酒精、血漿或血清等的研究。

⑦ 用奧氏粘度計測量黏度的問題

讀秒測粘度,在同等條件下,同等體積,不同溫度條件下油漆粘度不一樣,這是非牛頓液體,如果你了解了什麼是非粘度液體,就好辦了。

⑧ 用奧氏粘度計測定粘度時為什麼必須吸取一定量的液體使用比重瓶測定液體密度是應注意哪些問題

奧氏粘度計測定時,標准液和待測液的體積必須相同,因為液體下流時所受的壓力差ρgh與管2中液面高度有關

⑨ 求《恆溫槽調節及影響恆溫槽靈敏度》實驗報告

《恆溫槽調節及影響恆溫槽靈敏度》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1.了解恆溫槽的構造及恆溫原理,考察恆溫槽靈敏度的影響因素,掌握恆溫槽的使用方法。 2.學習使用熱敏電阻及自動平衡記錄儀測定溫差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恆溫槽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由槽體、恆溫介質、加熱器(或冷卻器)、溫度指示器、攪拌器和溫度控制器等部分組成。繼電器必須和接觸溫度計、加熱器配套使用。接觸溫度計是一支可以導電的特殊溫度計,又稱為導電表或水銀控制器,如圖2所示。它有兩個電極,一個固定與底部的水銀球相連,另一個可調電極是金屬絲,由上部伸入毛細管內。頂端有一磁鐵,可以旋轉螺旋絲桿,用以調節金屬絲的高低位置,從而調節設定溫度。當溫度升高時,毛細管中水銀柱上升與一金屬絲接觸,兩電極導通,使繼電器線圈中電流斷開,加熱器停止加熱; 當溫度降低時,水銀柱與金屬絲斷開,繼電器線圈通過電流,使加熱器線路接通,溫度又回升。如此,不斷反復,使恆溫槽控制在一個微小的溫度區間波動,被測體系的溫度也就限制在一個相應的微小區間內,從而達到恆溫的目的。
恆溫槽的溫度控制裝置屬於「通」「斷」類型,當加熱器接通後,恆溫介質溫度上升,熱量的傳遞使水銀溫度計中的水銀柱上升。但熱量的傳遞需要時間,因此常出現溫度傳遞的滯後,往往是加熱器附近介質的溫度超過設定溫度,所以恆溫槽的溫度超過設定溫度。同理,降溫時也會出現滯後現象。由此可知,恆溫槽控制的溫度有一個波動范圍,並不是控制在某一固定不變的溫度。為了考察諸因素對恆溫槽靈敏度的影響,需要用熱敏電阻測量恆溫槽內介質溫度的漲落,一般要配用不平衡電橋和自動記錄儀。
影響恆溫槽靈敏度的因素很多,大體有:(1) 加熱器功率;(2) 攪拌器的轉速;(3) 恆溫介質的流動性;(4) 各部件的位置;(5) 環境溫度與設定溫度的差值。 圖1: 恆溫槽的裝置示意
1、 浴槽;2、加熱器;3、攪拌器;4、溫度計
5、接觸溫度計;6、繼電器; 7、熱敏電阻 圖2:接觸溫度計結構示意圖
1、磁鐵;2、固定螺釘;3、螺桿;4、標鐵;
5、鎢絲;6、水銀柱;7、水槽;8、接觸點引線
三、實驗儀器恆溫槽、不平衡電橋、記錄儀、變壓器、變阻箱、電子繼電器、熱敏電阻
四、操作步驟1、安裝恆溫槽,將加熱圈放入槽體,安裝接觸溫度計、精密溫度計,固定攪拌器,安裝攪拌桿,調節各連線布局合理。2、調節恆溫槽至30°C。順時針轉動接觸溫度計上方磁鐵,調節標鐵位置,使其上連低於指定溫度1-2°C。接通電源,打開攪拌器開關,調節轉速,打開電子繼電器開關。黃燈亮,加熱器開始加熱,黃燈滅,觀察水銀溫度計,若低於30°C,以逐步逼近的調節方法,使恆溫槽溫度恆定在30°C±0.1°C的范圍內。恆溫槽溫度達到30°C後,固定溫度計螺釘。3、將甲電池連接至電橋上,將電阻箱與電橋相連,接好熱敏電阻,將記錄儀信號線接至電橋上,將電壓器與電子繼電器相連。打開電源,調節好記錄儀,調節加熱器電壓為220伏,正常攪拌速度,打開電橋開關至通路。根據熱敏電阻阻值,調節電阻箱數值,觀察記錄儀畫出的溫度波動曲線。其它條件不變,調節電壓為80伏,觀察記錄儀畫出的溫度波動曲線,考察加熱功率對恆溫槽的影響。恢復加熱器電壓220伏,降低攪拌器轉速,觀察記錄儀畫出的溫度波動曲線,考察攪拌速度對恆溫槽的影響。
五、實驗數據處理實驗中記錄的不同條件下恆溫槽溫度波動峰如圖1所示。從記錄紙上讀出各條件下溫度波動的峰高數,計算溫度波動值,數據列於表1中。
實驗結果說明,低的加熱功率及高的攪拌速率有利於提高恆溫槽的靈敏度,實驗中採取的220V、正常攪拌(恆溫介質液面剛有小漩渦)條件下,能夠滿足一般實驗要求恆溫槽溫度波動在±0.1°C的靈敏度要求范圍。
圖1 加熱功率及攪拌速率對恆溫槽溫度波動的影響 表1 加熱功率及攪拌速率對恆溫槽靈敏度的影響
220V,正常攪拌 80V,正常攪拌 220V,慢速攪拌 峰Ⅰ格數/個 41.510.255.5峰Ⅱ格數/個42.010.556.8峰Ⅲ格數/個40.510.357.0峰平均格數/個41.310.356.4平均溫度(°C) 0.190.0470.26溫度波動(°C) ±0.095±0.024±0.13說明:記錄儀0.0046°C/格
六、分析及結論根據實驗得知,影響恆溫槽靈敏度的因素很多,大體有:
(1)恆溫介質的流動性:流動性好,傳熱性能好,則控溫靈敏度高; (2)加熱器的功率:功率適宜,熱容量小,則控溫靈敏度高;(3)攪拌器的轉速:攪拌速率要足夠大,才能保證恆溫槽內溫度均勻。

閱讀全文

與奧氏粘度法實驗報告恆溫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控機床怎麼用砂紙磨卡盤 瀏覽:603
試驗儀器生產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39
高壓調節閥門600LB什麼意思 瀏覽:903
球型閥門怎麼修視頻 瀏覽:568
常州小松有什麼加工設備 瀏覽:768
雲南小松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2
熱回水管道上的閥門 瀏覽:392
有關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實驗裝置 瀏覽:515
摩托車封閉式儀表怎麼拆開 瀏覽:49
圖紙中閥門的方向怎麼看 瀏覽:686
北京礦山工程專用模型實驗裝置生產公司 瀏覽:552
軸承後W26是什麼意思 瀏覽:707
天然氣閥門與櫥櫃 瀏覽:654
天燃氣閥門打開就是沒燃氣 瀏覽:140
五金件加工訂單受影響說明 瀏覽:816
qq3前輪軸承多少錢 瀏覽:840
使用閉環測量與反饋裝置的作用是為了 瀏覽:752
自動養豬設備的多少錢 瀏覽:564
高中物理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 瀏覽:231
數控機床起什麼作用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