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衛同學在課外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開有一個很小的六角形小孔,那麼他在半透
小孔成像是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物體經過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狀與物體相同,而與小孔的形狀無關.
故選B.
② 科學...小孔成像
這個實驗至少向我們提出了三個問題:小孔成的像為什麼是倒立的?像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像的清晰程度和哪些因素有關?
為了說明這些問題,我用蠟燭小孔成像來解釋.我們把蠟燭的火焰看成是由許多小發光點組成的,每個發光點都向四面八方射著光。總會有一小束光,筆直地穿過小孔,在白紙上形成一個小光斑。燭焰上的每一個發光點都會在白紙上形成一個對應的光斑,全部光斑在白紙上就組成了一個燭焰的像。因為光線沿直線傳播
所以上方的光線會投到下方
於是光線上下左右對調了
所以蠟燭呈倒立像.用人來解釋
光穿過小孔如射箭一樣,是直線行進的,人的頭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邊,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邊,就形成了倒立的影。
③ 大偉同學在課外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
小孔成像是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物體經過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狀與物體相同,而與小孔的形狀無關.
故選D.
④ 求詳細解答:大偉同學在課外按如圖
B |
⑤ 小明在課外按如圖所示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
成像物體是蠟燭,所以像是蠟燭形. 故選D. |
⑥ 小明在課外用如圖所示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
(1)成像抄物體是蠟燭,所以像是蠟襲燭的倒立像.
(2)在探究像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大小有關時,必須控制擋板與小孔的距離不變,改變物體的大小,結合表格可知1、4、7或2、5、8(或3、6、9)符合;
由1、4、7或2、5、8(或3、6、9)可知,像隨物體的增大而增大,故可得結論:物體到小孔的距離一定時,物體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分析比較1、2、3(或4、5、6,或7、8、9)三次實驗的數據可知,物體的大小不變,擋板與小孔的距離變大,而像變小;故可得結論:當物體大小一定時,物體倒小孔距離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成像的大小還與小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我們可以用雙筒製成可以移動的光屏來探究,即改變小孔到光屏的距離觀察光屏上的像是否變化.
故答案為:(1)D;
(2)1、4、7(或2、5、8或3、6、9);當物體到小孔的距離一定時,物體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當物體大小一定時,物體倒小孔距離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到光屏的距離;用雙筒製成可以移動的光屏;改變小孔到光屏的距離觀察光屏上的像是否變化.
⑦ 小明在課外按如圖1所示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
看到的像是 C.蠟燭的倒立像
=============================
小孔成像的條件是小孔足夠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與孔的形狀並無關系。
⑧ 小明在課外按如圖所示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將三角形小孔正對太陽在半透
小孔成像是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像的形狀與物體相同,而與小孔的形狀無關;
此時成的是太陽的像,所以像是圓形的.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