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傳動裝置的總效率計算
總效率抄η=運輸機傳送帶效率η襲1×運輸機軸承效率η2×運輸機與減速器間聯軸器效率η3×減速器內3對滾動軸承效率η4×2對圓柱齒輪嚙合傳動效率η5×電動機與減速器間聯軸器效率η6;
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
汽車傳動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與汽車發動機協同工作,以保證汽車能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為此,汽車傳動系都具備以下的功能:
減速和變速
我們知道,只有當作用在驅動輪上的牽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對汽車的阻力時,汽車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駛。由實驗得知,即使汽車在平直得瀝青路面上以低速勻速行駛,也需要克服數值約相當於1.5%汽車總重力得滾動阻力。
減速作用
為解決這些矛盾,必須使傳動系具有減速增距作用(簡稱減速作用),亦即使驅動輪的轉速降低為發動機轉速的若干分之一,相應地驅動輪所得到的扭距則增大到發動機扭距的若干倍。
B. 齒輪傳動效率測定實驗測定的效率是否為齒輪嚙合效率
C. 齒輪傳動裝置的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為什麼
與齒輪傳動裝置的效率有關的因素有:
1、齒輪的材料和熱處理狀態有關;專
2、齒輪副的制屬造加工精度有關;
3、齒輪及齒輪副定位裝置的運動進度有關;
4、傳動形式(開式或閉式)
5、潤滑形式
6、冷卻形式
7、環境狀態
能想到的就這些
D. 齒輪傳動裝置的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
與齒輪傳動裝置的效率有關的因素有:
1、齒輪的材料和熱處理狀態有關;
2、齒輪回副的製造加工精度有關;
3、齒輪及齒答輪副定位裝置的運動進度有關;
4、傳動形式(開式或閉式)
5、潤滑形式
6、冷卻形式
7、環境狀態
能想到的就這些
E. 齒輪傳動效率的測定與分析實驗中一個問題:闡述該系統機電一體化的特點(工科相關人員回答)
在允許的條件下,齒輪轉速越高、扭矩越大(傳動功率越大),則效率越高;潤滑油油溫越高,效率越高;傳動比越大,效率越低,當傳動比接近1時,效率較高。
上述為齒輪試驗時,根據測量到的數值,得到的定性結論。
F. 試分析解釋實驗所得帶傳動與齒輪傳動效率曲線
齒輪和帶傳動的傳動比都等於兩個輪子的直徑比(節圓直徑),但齒輪是精確傳動,帶傳動在會由於皮帶的滑動產生一定的傳動誤差。效率當然也是齒輪高一些
G. 齒輪傳動效率如何測定
齒輪的傳動效率 = (輸出功率 / 輸入功率)×100% 。
由於齒輪傳動時,存在齒面摩擦、振動和其它能量損失,因此就有傳動效率指標對其進行衡量。
根據計算公式: P = T × n ÷ 9550
功率 P (kw);扭矩 T(Nm);轉速 n(r/min)。
因為,在齒輪傳動中,沒有速度損失,所以,
效率就是:[ 輸出扭矩 / (輸入扭矩×傳動比)] × 100% 。 從上面的計算公式,也可以推導出來。
H. 齒輪傳動效率實驗能得到什麼結論
能得出功率損耗,然後可以計算出發熱情況。另外也跟啟動功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