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脫鹽水脫鹽有哪些方法一般工藝流程怎樣
去離子水俗稱脫鹽水,又稱純水,或深度脫鹽水。一般系指將水中易去除的強導電質去除又將水中難以去除的硅酸及二氧化碳等弱電解質去除至一定程度的水。 脫鹽可以使用反滲透的方法,這裡面的濃水可以再進行曬制,這樣可以盡快的把鹽的濃度降下來,又可以使濃水中的鹽可以得到利用。主要取決於你的水質情況,水中鹽的濃度等。 蒸發、膜處理、樹脂、EDI; 蒸發有普通蒸發,閃蒸;能否拿出鹽要取決於水中其他雜質,其他雜質含量如果比較高,怎也不能蒸干,最後也會有 濃水,這是飽和鹽水。 膜處理對鹽的含量要求較高,一價鹽的話只能做到7~10%左右,再高從能耗,設備投資,沒耐受等幾個方面都會有問題,是用反滲透,不能濃到飽和的主要原因是滲透壓,。如果除二價鹽會好些,用納濾膜可以(如果投資允許的話),這樣滲透壓問題不會象RO那麼突出。但濃水目前無很好方法解決。 樹脂脫鹽對進水鹽含量要求很高,需要較低含鹽量,只能作為水深度脫鹽使用。 EDI與樹脂基本區別不大。
B. 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流程。
電站的水處理流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拓展資料:
關於「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資料來源:網路:軟化水)
C. 如何製作除鹽水
除鹽水
desalted water
除鹽水含很少或不含礦物質,通過蒸餾、反滲透、離子交換或這些方法的結合可以做這點。
對心臟病和癌症的研究表明,健康的水是有一定硬度、含一定TDS的水。除鹽水作為一種人工軟化或純化的水,不含鈣、鎂,總溶解固體也很低,飲用它不利於健康。
然而許多人出於自己的考慮仍舊飲用它,通常他們會這樣想:我知道應該喝水,可是水被氯等各種化學物質和有毒金屬污染,一點兒也不安全,所以我買了蒸餾器或反滲透裝置,它們可以將水中所有物質去除,這樣水就適於飲用了。這些話聽起來耳熟嗎?
當我們這樣想時,我們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部分,而不是整體。我們只強調了水中有害成分,卻不了解有益的成分。為了喝到健康的水,我們必須從兩方面看問題:我們要大幅度減少或消除有害物質,但仍需保留水中有益的礦物質。 大多數情況下,適當的過濾系統或合適的瓶裝礦泉水能達到要求——除鹽水卻不能!
贊成喝脫鹽水的人稱水中無機礦物質(如鈣、鎂、硒等)不能被新陳代謝,因而不會導致健康問題,但這是不對的。
事實上,水中的礦物質要比食物中的更易、更好地被人體吸收!礦物質新陳代謝理論權威 John Sorenson博士(西葯化學家)說:「飲用水中的礦物質能很好地被吸收。」他發現參與新陳代謝的主要金屬元素與非主要元素的比例受水中主要元素數量的影響非常的大;如果所需主要元素得到滿足,就很少有或沒有非主要元素的吸收,非主要元素就會被排泄掉。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水中鈣、鎂含量高而鉛含量低,人體會選擇主要元素(鈣、鎂),而將非主要元素(鉛)排泄掉;但如果鈣、鎂含量也低,細胞就可能選擇非主要元素鉛,從而導致蛋白質或酶的機能發生障礙。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蛋白質或酶就可能變得有毒。
蒸餾器和反滲透裝置能夠生產出軟化的、不含任何礦物質的脫鹽水, 這種軟水中任何有害物質的作用都會被放大,脫鹽水中少量的有害物質就會比硬水中同等量的有害物質對我們的健康產生更有害、更消極的作用。 所以,出於完全不同的原因,喝被污染的水和除鹽水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傷害
D. 脫鹽水工藝處理
脫鹽水處理工藝介紹:
1:離子交換工藝
早期人們所熟知的脫鹽水處理工藝主要為預處理+陽床+陰床+混床的全離子交換工藝,即傳統法處理流程。對於地表水,常規的預處理方法多是多介質過濾+活性炭過濾,用陽床+陰床+混床的全離子交換可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長期實踐已證明,傳統法處理工藝是一種成熟有效的水處理工藝。但傳統法因預處理和離子交換工藝的局限,存在著設備佔地面積大、系統操作維護頻繁復雜、出水水質呈周期性波動的缺陷,並且需要投加絮凝劑和耗費大量的酸鹼,不利於環境保護;同時,離子交換器多為直徑較大的罐體,體積大、重量大,不便於運輸及安裝調試,施工周期長。
2:膜法工藝
膜法工藝是指超濾+反滲透+混床除鹽(EDI)的脫鹽水處理工藝,該工藝主要採用膜分離技術製取脫鹽水。
超濾原理是一種膜分離過程原理,超濾是利用一種壓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動力(壓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膠體、顆粒和分子量相對較高的物質,而水和小的溶質顆粒透過膜的分離過程。通過膜表面的微孔篩選可截留分子量為3×10000~1×10000的物質。當被處理水藉助於外界壓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過膜表面時,水分子和分子量小於300~500的溶質透過膜,而大於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於篩分作用被截留,從而使水得到凈化。也就是說,當水通過超濾膜後,可將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膠體硅除去,同時可去除大量的有機物等。超濾對原水的適應性好,濁度在200以下的地表水均可有效處理,對於膠體硅的去除率大大高於傳統法的多介質和活性炭過濾。超濾的採用大大提升了預處理的效果,可保證其出水SDI值穩定在3以下,增強了對反滲透系統的產水率,膜的使用壽命更可從傳統法保證的3年延長到5年。
3:EDI即連續電脫鹽水處理工藝
是利用混合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水中的陰陽離子,同時這些被吸附的離子又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而被去除的過程。這一過程中離子交換樹脂是被電連續再生的,因此不需要使用酸和鹼對之再生。這一技術可以替代傳統的離子交換裝置,生產出電阻率高達18MΩ•cm的超純水。該工藝技術被稱為是水處理工業的革命。與傳統的離子交換相比,EDI具有以下優點:EDI無需化學再生;EDI再生時不需要停機;提供穩定的水質;能耗低;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運行費用低。
詳情點擊:網頁鏈接
E. 哪位好心人有常減壓裝置的工藝流程圖寫出主要工藝流程路線,以及重要工藝條件
常減壓裝置基本流程可以劃分為:原油脫鹽脫水、閃蒸(或初餾)、常壓蒸餾、版減壓蒸餾和減壓頂的抽真空系統。具權體流程需要看加工原油性質才能決定具體流程。具體的操作參數如果是一般的參數沒有參考價值,從教科書中就可以查到,但是針對不同原油和產品方案,操作條件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對劣質原油的加工更是不同。
F. 熱電站脫鹽水制水工藝
反滲透是一種藉助於選擇透過(半透過)性膜的工力能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當系統中所加的壓力大於進水溶液滲透壓時,水分子不斷地透過膜,經過產水流道流入中心管,然後在一端流出水中的雜質,如離子、有機物、細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進水側,然後在濃水出水端流出,從而達到分離凈化目的。
反滲透設備應用膜分離技術,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帶電離子、無機物、膠體微粒、細菌及有機物質等。是高純水制備、苦鹹水脫鹽和廢水處理工藝中的最佳設備。廣泛用於電子、醫葯、食品、輕紡、化工、發電等領域。
反滲透超純水設備典型工藝流程為:
1: 預處理-反滲透-純化水箱-離子交換器-紫外燈-純水泵-用水點
2: 預處理-一級反滲透-二級反滲透(正電荷反滲膜)-純化水箱-純水泵-紫外燈-用水點
3: 預處理-反滲透-中間水箱-中間水泵-EDI裝置-純化水箱-純水泵-紫外燈-用水點
4: 預處理→紫外線殺菌裝置→一級RO裝置→二級RO裝置→中間水箱→EDI裝置→脫氧裝置→氮封純水箱→除TOC UV裝置→拋光混床→超濾裝置→用水點
水質符合美國ASTM標准,電子部超純水水質標准(18MΩ*cm,15MΩ*cm,2MΩ*cm和0.5MΩ*cm四級)
一般包括預處理系統、反滲透裝置、後處理系統、清洗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等。
預處理系統一般包括原水泵、加葯裝置、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等。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原水的污染指數和余氯等其他雜質,達到反滲透的進水要求。預處理系統的設備配置應該根據原水的具體情況而定。
反滲透裝置主要包括多級高壓泵、反滲透膜元件、膜殼(壓力容器)、支架等組成。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雜質,使出水滿足使用要求。
後處理系統是在反滲透不能滿足出水要求的情況下增加的配置。主要包括陰床、陽床、混床、殺菌、超濾、EDI等其中的一種或者多種設備。後處理系統能把反滲透的出水水質更好的提高,使之滿足使用要求。
清洗系統主要有清洗水箱、清洗水泵、精密過濾器組成。當反滲透系統受到污染出水指標不能滿足要求時,需要對反滲透進行清洗使之恢復功效。
電氣控制系統是用來控制整個反滲透系統正常運行的。包括儀表盤、控制盤、各種電器保護、電氣控制櫃等。
超濾設備,是利用多孔材料的攔截能力,以物理截留的方式去除水中一定大小的雜質顆粒。在壓力驅動下,溶液中水、有機低分子、無機離子等尺寸小的物質可通過纖維壁上的微孔到達膜的另一側,溶液中菌體、膠體、顆粒物、有機大分子等大尺寸物質則不能透過纖維壁而被截留,從而達到篩分溶液中不同組分的目的。該過程為常溫操作,無相態變化,不產生二次污染。超濾設備就是以超濾膜為核心產品對水質進行過濾。產出來的水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礦泉水。
以壓力為推動力,利用超濾膜不同孔徑對液體進行分離的物理篩分過程。其分子切割量(CWCO)一般為6000到50萬,孔徑為100nm(納米)。超濾所用的膜為非對稱膜,其表面活性分離層平均孔徑約為10-200,能夠截留分子量為500以上的大分子與膠體微粒,所用操作壓差在0.1—0.5MPa。
在水處理領域中,超濾設備可以除去水中的細菌、病毒、熱源和其它膠體物質,因此用於製取電子工業超純水、醫葯工業中的注射劑、各種工業用水的凈化以及飲用水的凈化。
超濾設備廣泛用於物質的分離、濃縮和提純,還承接其他環保水處理工程. 超濾技術是一種廣泛用於水的凈化,溶液分離、濃縮,以及從廢水中提取有用物質,廢水凈化再利用領域的高新技術。特點是使用過程簡單,不需加熱,能源節約,低壓運行,裝置佔地面積小。
中空纖維超濾膜是超濾技術中最為成熟與先進的一種形式。中空纖維外徑�0�10.5-2.0mm,內徑�0�10.3-1.4mm,中空纖維管壁上布滿微孔,孔徑以能截留物質的分子量表達,截留分子量可達幾千至幾十萬。原水在中空纖維外側或內腔加壓流動,分別構成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是動態過濾過程,被截留物質可隨濃縮小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長期連續運行。
用途:純水與超純水設備;醫用無菌無熱原水設備,工業用飲料、飲用水、礦泉水凈化,工業分離、濃縮、提純,工業廢水處理,電泳漆,電鍍含油廢水處理。 典型工藝流程:原液-儲罐-加壓泵-精密過濾器-中空超濾設備-儲液罐-反洗水箱-反洗泵
G. 脫鹽水工藝指標
一級脫鹽水:電導小於5us/cm
二級脫鹽水(中壓鍋爐用水):電導小於0.2us/cm,SiO2小於0.02mg/l
H. 脫鹽水處理和反滲透處理工作原理
脫鹽水處理的設備飯為很大,如下:
1、簡單的脫除硬度鈣鎂離子的工藝,鈉離子樹脂交換器,也叫做軟水器。
2、大面積脫鹽的最早工藝:陽樹脂+陰樹脂+混床(陰陽樹脂混合)
3、電滲析裝置,脫鹽率大概在60-80%
4、反滲透裝置,脫鹽率安反滲透膜 計算最高在99.7%
5、EDI裝置也叫做連續電除鹽。
以上是脫鹽水的處理工藝,也有的把上面幾種結合使用。具體原理相對較多,網路一下都可以找到。
I. 脫鹽水裝置前需要加軟化水裝置嗎
不需要加軟化水裝置,但必須加過濾裝置,要除去水中的微生物,泥沙及懸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