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a裝置可以,b裝置可以,得到平穩的氣流
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選用裝置甲可得到平穩的氧氣流,因為注射器可控制注入雙氧水的速度,即可控制反應速率,若用丙裝置收集生成的氧氣,丙中盛放的液體試劑是水,氣體應從b端導入,水從a端排出,成為排水法收集氧氣.
故答案為:甲;b.
㈡ 以下各裝置能完成相應實驗的是()A.裝置③: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B.裝置④:乾燥,收集HC
A、裝置③用雙氧水與3氧化錳混合制氧氣是不規范的;原因是:①如用長頸漏斗,其專下端必須伸入液面以下,這樣生屬成的氣體才能收集到,而裝置③使用的長頸漏斗下端沒伸入液面下,生成的氣體能從長頸漏斗跑出,收集不到氧氣;②如將長頸漏斗改用分液漏斗就能規范使用了.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
B、裝置 ④既不能乾燥也不能收集HC十氣體;原因是:①裝置 ④所用的乾燥劑是鹼石灰(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能與HC十氣體反應,不能用來做HC十氣體的乾燥劑.②HC十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小且極易溶於水,用裝置 ④收集的該氣體將很快被水吸收,形成鹽酸,因而這樣收集HC十氣體不規范.故選項B不 符合題意.
C、用高錳酸鉀制氧氣使用裝置①是合理的;原因是:高錳酸鉀是固體物質,加熱固體物質製取氣體,可以使用此裝置.故選項C 符合題意.
D、使用裝置②裝滿水能收集氧氣,但不能收集3氧化碳;原因是:氧氣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而3氧化碳氣體既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又能溶於水,不能用此裝置收集.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㈢ 結合以下實驗裝置回答.①儀器名稱:a______;b______②實驗室用雙氧水製取一瓶乾燥的氧氣,從圖一中選擇
㈣ 下列裝置能達到對應實驗目的是()A.比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B. 製取並收集CO2氣體C.檢查該
A、比較二氧抄化錳和氧化鐵的催化作用,但所選取的雙氧水的濃度不一樣,所以沒有可比性.所以錯誤; ㈤ 根據下面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a、b所示儀器的名稱:a______,b______;(2)雙氧水
(1)圖中a、b分別表示酒精燈和集氣瓶; ㈥ 請根據裝置回答. ①寫出儀器名稱:a______b______.②實驗室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時,為使反應平穩進行可
㈦ 用發生裝置A或B製取氧氣時A與B相比A的優點是 題目是不是這個?如果是的話,答案如下: 1)2H₂O₂=2H₂O + O₂↑(等號上寫:MnO₂) 2)C D 3)可以隨時補充反應所需雙氧水 ,控制反應速率,提高實驗物品的利用率 望採納,謝謝 ㈧ 老師用下圖所示裝置為同學們做了一個興趣實驗.A裝置中盛有二氧化錳黑色粉末,B裝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
(1)碳抄酸鈉加入鹽酸中會產生大量的氣體,故答案為:碳酸鈉粉末溶解,有大量氣泡產生,氣球微微鼓起. ㈨ 據圖回答:認真觀察A、B兩裝置,寫出B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水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
裝置電解水,可觀察到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其化學方程式為:2H2O
(1)識別儀器,故答案為:集氣瓶 水槽.
(2)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屬於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選擇B,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選擇C,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做乾燥劑,故實驗室用雙氧水製取一瓶乾燥的氧氣,正確的連接順序為BF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MnO2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所以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來收集.所以錯誤;
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先打開止水夾,從長頸漏鬥口注入水,當液面沒過長頸漏斗末端,再關閉止水夾,繼續從長頸漏鬥口注入水,長頸漏斗內液面不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所以錯誤;
D、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通過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會被石灰水吸收,得到的是純凈的一氧化碳.所以正確.
故選:D.
(2)實驗室若用加熱雙氧水的方法製取氧氣,需要加熱,則須選擇發生裝置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
(3)利用氫氣、一氧化碳還有氧化銅時,試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且試管內的導管要伸到試管底部,讓氫氣、一氧化碳充分與氧化銅接觸,同時便於排盡試管內的空氣,防止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在加熱時發生爆炸,所以不能用此裝置實驗;木炭粉還原氧化銅,可用此裝置;
(4)KClO3與MnO2共熱製取氧氣,需要加熱裝置,並且產物有氯化鉀;分解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不需加熱,節省原料,並且生成物是水和氧氣,非常環保;
故答案為:(1)酒精燈;集氣瓶;
(2)A;C或D;
(3)節約能源,環保.
①圖中標號儀器分別是長頸漏斗和導管;
②實驗室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時,為使反應平穩進行則須控制反應物的量,分液漏斗可逐滴滴加液體,從而達到控制反應速率的目的,使反應平穩進行;氧氣不易溶於水,所以收集較純凈的氧氣用排水法;
③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同時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是: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於水,故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C中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試管內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長頸漏斗,固液分離,反應停止;
故答案為:①長頸漏斗;導管;
②A;F;
③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D;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2)根據反應物是二氧化錳和雙氧水,來書寫化學方程式,故答案為:2H2O2
2H2O+O2↑.MnO2 .
(3)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使C中氣壓增大,將氣體壓入B中,二氧化碳會與石灰水反應出現白色沉澱,A中產生的氧氣又會將B中的液體壓入C中,故答案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中的液體進入C中,且渾濁溶解.
(4)A中的二氧化錳與雙氧水反應會產生大量的氣體,使整個裝置中氣壓增大,同時容納碳酸鈉粉末.故選: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