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來熱煮沸是為了驅除溶在源NaOH溶液中的氧氣( 1分),加入液體石蠟是隔絕空氣,防止生成的氫氧化亞鐵被空氣氧化
( 1分)
(2)保證溶液中不存在Fe
3+ ( 1分)。
(3)溶液經導管壓入B試管中( 1分),產生白色沉澱( 1分)。
(4)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2分)
❼ 如何制備氫氧化亞鐵
實驗室制備
實驗步驟
①在圖1的Ⅰ中加入20mL 0•2mol/L FeSO4溶液,2g還原鐵版粉,5mL 3mol/L H2SO4溶液; 在Ⅱ中加入20mL 20%的NaOH溶液。
②用權夾子將C處夾住,將Ⅰ和Ⅱ同時加熱煮沸,並保持2min,充分排氧後,立即用夾子將A、B兩處夾住,靜置待溶液冷卻,且酸與鐵反應產生極少量的H2為止。這時試管Ⅰ中的壓強比試管Ⅱ中的壓強大,因Ⅰ中產生了H2,Ⅱ中大部分空氣已排出。
③小心輕輕打開C處的夾子,試管Ⅰ內的FeSO4會自動流入試管Ⅱ內,可明顯看到白色絮狀Fe(OH)2生成,並保持很長時間。
④再打開B處的夾子,使空氣進入Ⅱ內,可看到Fe(OH)2在空氣中逐步被氧化為Fe(OH)3的全過程。實驗現象十分明顯,能更好地輔助於教學,有利於學生對氫氧化亞鐵性質的認識與學習。
氫氧化亞鐵不穩定,工業上和生活上通常都是把它轉化為氫氧化鐵,再進行利用。
氫氧化鐵膠體可以用來凈水等。
❽ 如何製取氫氧化亞鐵
可以用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澱和硫酸鈉,過濾便得氫氧化亞鐵。
在試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備的硫酸亞鐵溶液(為使氫氧化亞鐵的制備成功,先將硫酸亞鐵溶液加熱,除去溶解的氧氣),再向其中滴入幾滴煤油,用膠頭滴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將滴管尖端插入試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反應方程式如下:FeSO₄+2NaOH==Fe(OH)₂↓+Na₂SO₄。

(8)制氫氧化亞鐵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氫氧化亞鐵在常溫常壓下為白色固體,但極易被氧化為Fe(OH)₃,故多呈紅褐色。
因為溶液中溶解有氧氣且反應體系與外界存在著物質交換與能量交換,不斷有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到溶液中,新生成的氫氧化亞鐵很快就被氧化成氫氧化鐵。
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很難觀察到有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澱生成,只能看到氫氧化亞鐵轉化為氫氧化鐵的中間產物:一些灰綠色的絮狀沉澱,然後轉化為紅色的氫氧化鐵沉澱。
灰綠色實際上為氫氧化亞鐵吸附了溶液中的亞鐵離子所致。
氫氧化亞鐵受熱時分解,不溶於鹼溶液,難溶於水,溶於氯化銨。在稀酸中迅速溶解生成亞鐵鹽,在鹼性溶液中是強還原劑。氫氧化亞鐵細粉噴射於空氣中,則立即燃燒發出火花。
❾ 怎樣的裝置制的純凈的氫氧化亞鐵
實驗室制備
實驗步驟
①在圖1的Ⅰ中加入20mL 0•2mol/L FeSO4溶液,2g還原鐵粉,5mL 3mol/L H2SO4溶液; 在Ⅱ中加入20mL 20%的NaOH溶液。
②用夾子將C處夾住,將Ⅰ和Ⅱ同時加熱煮沸,並保持2min,充分排氧後,立即用夾子將A、B兩處夾住,靜置待溶液冷卻,且酸與鐵反應產生極少量的H2為止。這時試管Ⅰ中的壓強比試管Ⅱ中的壓強大,因Ⅰ中產生了H2,Ⅱ中大部分空氣已排出。
③小心輕輕打開C處的夾子,試管Ⅰ內的FeSO4會自動流入試管Ⅱ內,可明顯看到白色絮狀Fe(OH)2生成,並保持很長時間。
④再打開B處的夾子,使空氣進入Ⅱ內,可看到Fe(OH)2在空氣中逐步被氧化為Fe(OH)3的全過程。實驗現象十分明顯,能更好地輔助於教學,有利於學生對氫氧化亞鐵性質的認識與學習。
氫氧化亞鐵不穩定,工業上和生活上通常都是把它轉化為氫氧化鐵,再進行利用。
氫氧化鐵膠體可以用來凈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