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冷水機組的製冷劑充灌量如何計算
製冷系統充灌製冷劑必須在製冷系統氣密性試驗和製冷設備及管道隔熱工程完成並經檢驗合格後進行。製冷劑的充灌量應根據製造廠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量充注,在無說明書及其他資料可依據時,則應根據設備的內容積計算。計算時,只計系統中存有製冷劑液體的設備和管道的容積。
m==∑υρ(kg)
式中m——需充灌的製冷劑重量,kg;
∑υ——系統總的液體製冷劑充灌容積,m。;
ρ——液體製冷劑密度,kg/m3;對於R717、R22,10值可分別取650kg/m3、1300kg/m3。
㈡ 如何計算製冷系統的製冷劑的用量
非常復雜,廠家出廠的銘牌參數才是最好的參考。
㈢ 冷媒追加計算方法
、向空調管路中填充氟利昂(製冷劑)的操作步驟是怎樣的?
1、如果是新空調,管路安裝完成後,進行氣密性試驗後,需要追加冷媒前一定要先對管路系統進行抽真空。之後直接將壓力表接到操作閥上(分體小機組只有一個操作閥,多聯機有兩個閥的操作介面,在機器停機狀態追加兩個介面都可以,但是開機加氟一定要在低壓處)。
2、如果是在空調運行(使用)過程中追加冷媒一定要在低壓處接壓力表,這時候你要判斷系統的高低壓介面,製冷的時候液管是高壓,氣管是低壓,制熱時相反。追加冷媒的時候要注意,R22冷媒因為是單一冷媒追加時按照氣態方式追加即可,而R410A是兩種冷媒混合的疑似共沸冷媒,必須液態方式追加(否者成分會變),這時候在低壓側加註意速度要慢,防止壓機回液。
3、如果更換系統部件,對系統重新追加冷媒,那麼需要按照安裝新機器的步驟重新做系統,就必須進行抽空工作,並且追加冷媒過程中根據情況加壓機油。
2、冷媒追加的要點
★ 通過對系統液體配管的實際管長,用計算公式計算出追加製冷劑的量,根據計算結果,添加製冷劑,絕對不能以運轉電流、壓力、溫度等來任意追加製冷劑。因為根據氣溫、配管長度以及頻率的不同,電流、壓力等是要變化的。
★ 製冷劑在充填時,必須使用電子加液秤、雙岐表、充填軟管等專用工具,不能隨意猜測添加的製冷劑量。在製冷劑追加完成後,將添加的製冷劑量填入室外機的銘牌記載欄內,以方便將來的售後工作。
★ 製冷劑的追加封入,請從液體管,以液體的狀態追加封入製冷劑。
3、多聯機配管追加製冷劑的計算方法,以格力GMV為例:
追加製冷劑量R= 配管冷媒追加量A+ Σ每個模塊冷媒追加量B
配管冷媒追加量A 計算方法如下:配管冷媒追加量A= Σ液管長度× 每米液管製冷劑追加量。
㈣ 冷水機組的製冷劑充灌量如何計算
我對前面的回答進行補充:
1、充灌製冷劑看低壓壓力在.0.3mpa和0.5mpa
之件,但前提條件是:A、冷水機組在運行狀態下;B、機組內的溫度在廠家規定的正常范圍內;C、製冷劑為R22。如果前面四個條件中的某一項發生變化,低壓壓力也會相應發生變化。最好在查看低壓壓力的同時,再參考機組在滿負荷狀態下運行時的電流接近達到額定值,即製冷劑充灌量合適。
㈤ 製冷劑的具體計算方法
R22 ,不多說,冬天拔掉四通閥,夏天直接上表5個壓
R410 外機機身上有標注,比如,製冷劑R410 用量0.98kg 那就說在真空狀態下
需要冷媒0.98kg。我們有電子稱的話,稱重下含罐子在內,一共的重量,去掉0.98 就是加入的量
㈥ 常見製冷計算公式大全!
1
溫度的換算
先從最簡單的開始——溫度換算
攝氏度(C)與華氏度(F)
華氏度 = 32 + 攝氏度 × 1.8
攝氏度 =(華氏度 - 32)/1.8
開氏溫度(K)與攝氏度(C)
開氏溫度(K)= 攝氏度(C)+273.15
02
壓力的換算
Mpa、Kpa、pa、bar
1Mpa=1000Kpa;
1Kpa=1000pa;
1Mpa=10bar;
1bar=0.1Mpa=100Kpa;
1 大氣壓 = 101.325Kpa=1bar=1 公斤;
bar、Kpa、PSI
1bar=14.5psi;
1psi=6.895Kpa;
mH2O
1 kg/cm2=105=10 mH2O=1 bar=0.1 MPa
1 Pa=0.1 mmH2O=0.0001 mH2O
1 mH2O=104 Pa=10 kPa
03
風速、體積的換算
1 CFM(立方英尺 / 分鍾)=1.699 M³/H=0.4719 l/s
1 M³/H=0.5886CFM(立方英尺 / 分鍾)
1 l/s=2.119CFM(立方英尺 / 分鍾)
1 fpm(英尺每分鍾)=0.3048 m/min=0.00508 m/s
04
製冷量與功率
1 KW=1000 W
1 KW=861Kcal/h(大卡)=0.39 P(冷量)
1 W= 1 J/s(焦 / 秒)
1 USTR(美國冷噸)=3024Kcal/h=3517W(冷量)
1 BTU(英熱單位)=0.252kcal/h=1055J
1 BTU/H(英熱單位 / 小時)=0.252kcal/h
1 BTU/H(英熱單位 / 小時)=0.2931W(冷量)
1 MTU/H(千英熱單位 / 小時)=0.2931KW(冷量)
1 HP(電)=0.75KW(電)
1 KW(電)=1.34HP(電)
1 RT(冷量)=3.517KW(冷量)
1 KW(冷量)=3.412MBH(103 英熱單位 / 小時)
1 P(冷量)=2200kcal/h=2.56KW
1 kcal/h=1.163W
05
簡單計算公式
1、膨脹閥選型:冷噸+1.25%餘量
2、壓機功率:1P=0.735KW
3、製冷劑充注量:製冷量(KW)÷3.516×0.58
4、風冷機水流量 :製冷量(KW)÷ 溫差 ÷1.163
5、水冷螺桿機冷水流量:製冷量(KW)×0.86÷ 溫差
6、水冷螺桿機冷卻水流量 :( 製冷量 KW + 壓機功率)×0.86÷ 溫差
06
線的粗細與製冷量
1、空調安裝:
★1.5mm2 是 12A-20A(2650~4500W) 1P~2P
★2.5mm2 是 20-25A(4500~5500W) 2P
★4 mm2 是 25-32A(5500~7500W) 2P~3P
★6 mm2 是 32-40A(7500~8500W) 3P~4P
2、螺桿機組:
3、模塊機組:
07
溫度的換算
1、空氣的換熱量
更正:公式一正確格式是:QT=Qs+Ql;(空氣總熱量 = 空氣的顯熱 + 空氣的潛熱)
2、水流量計算與冷卻塔估算:
註:以上兩個計算公式反過來也可以用;
即:知道了冷凍(卻)水流量以及溫差,可以推導出製冷(制熱)量
08
溫度的換算
1、冷凝水管:
2、水管直徑:
3、水管流速選擇:
4、流量與阻力損失查詢
09
溫度的換算
10
溫度的換算
㈦ 求製冷量計算公式
常高溫冷庫製冷量計算公式為:
冷庫容積×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據冷凍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溫度、入庫量、貨物進出庫頻率確定,范圍在100-400W之間;
中溫冷庫製冷量計算公式為:
冷庫容積×95×1.16+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圍在200-600W之間;低溫冷庫壓縮機組製冷量計算公式為: 冷庫容積×110×1.2+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圍在300-800W
(7)製冷劑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2324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選擇製冷量的原則是: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到房間的朝向,牆壁和屋頂的隔熱情況,以及室內熱源包括人員的多少。
舉例:一個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廳,需配多大冷量的空調器?
普通房間冷負荷的推薦值為115-145W/m2,取中間值130 W/m2為計算依據,則冷負荷=130×16=2080W。 由於空調器的實際製冷量比名義值低8%,因此所選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必須大於2080÷0.92=2260W。選用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應該為2300 W左右。
對於空調效果要求較高的房間,冷負荷應取160-180 W/m2。 這里再提一下瓦(W)過去用製冷量單位千卡/小時(kcal/h)之 間的關系: 1W=0.86kcal/h; 1kcal/h=1.16W。
製冷系統由4個基本部分即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部件、蒸發器組成。由銅管將四大件按一定順序連接成一個封閉系統,系統內充注一定量的製冷劑。一般的空調用製冷劑為氟里昂,以往通常採用的是R22,有些空調的氟里昂已經採用新型的環保型製冷劑R407。
以上是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 以製冷為例,壓縮機吸入來自蒸發器的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氟里昂氣體,然後流經熱力膨脹閥(毛細管),節流成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汽液兩相物體,然後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液體在蒸發器中吸收來自室內空氣的熱量,成為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又被壓縮機吸入。
室內空氣經過蒸發器後,釋放了熱量,空氣溫度下降。如此壓縮-----冷凝----節流----蒸發反復循環,製冷劑不斷帶走室內空氣的熱量,從而降低了房間的溫度。
制熱時,通過四通閥的切換,改變了製冷劑的流動方向,使室外熱交換器成為蒸發器,吸收了室外空氣的熱量,而室內的蒸發卻成為冷凝器,將熱量散發在室內,達到制熱的目的。
㈧ 求助:製冷劑充注量的計算
對任何一個製冷系統來說,其製冷劑充注量都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通過很多次測試確定的。
製冷系統製冷劑填充量最初只能給出一個大致的估算值,比如使用R410a製冷劑的1匹舒適性空調所需要的製冷劑量大概在800克左右,然後通過多次空調實際性能測試來確定更為准確的製冷劑填充量。
不可以單純靠所謂的理論計算來確定製冷劑填充量的准確值。
㈨ 怎樣計算空調製冷劑沖注量
如果是多聯機要追加製冷劑:
Φ6.35 0.022 KG/M
Φ9.53 0.057 KG/M
Φ12.7 0.110KG/M
Φ15.9 0.170KG/M
Φ19.1 0.260KG/M
Φ22.2 0.360KG/M
Φ25.4 0.520KG/M
Φ28.6 0.680KG/M
以上銅管只要計算液管即可,不可重復計算氣管。
如果是壁掛機機、卡機之類的一般5米內不用加液。
若是移機造成的放液,則要看機子上出廠時加註的量來加註即可。
一般情況下一拖一機子,電流達到機子銘板上的額定電流時,低壓壓力在0.4~0.5MPA之間即可,多了易造成液擊,也會影響效果;加少了,效果不明顯,壓縮機一直在高負荷下工作造成壓縮機易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