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響數控機床加工質量穩定性的參數有哪些
機床本身的主軸精度跳動,系統的重復定位,然後就是夾具,工藝設計,刀具的選擇,刀具的轉速進給吃刀量,等等
❷ 什麼是機械穩定性和電氣穩定性
機械穩定性指的是機械強度和剛度的穩定。電氣穩定性指的是電壓和頻率的穩定。
❸ 構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有什麼區別
強度保證的是材料永久變形及斷裂。
剛度保證的是材料彈性變形不超過某個范圍。
穩定性是保證壓桿不發生突然彎曲。
❹ 高精密機床怎樣保證刀具的穩定性
刀具的穩定性還體現在許多方面。譬如刀具的材料、塗層、幾何參數、槽形、安裝夾緊等等。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引發刀具性能的波動,而其交互作用的結果,也許是我們無法預料的。
材料保證: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在材料選擇上有中碳鋼、高碳鋼、合金鋼、工具鋼、高速鋼、鎢鋼供客戶需求訂購,並以分光儀檢測材質是否正確。
加工保證:精密加工設備,除了自行設計開發專用機械降低成本外,還採用各式CNC加工機械確保精度,主要使用德日先進國家製造的最精密磨床來加工,保證刀具的精度。
硬度保證:唯有自行掌握熱處理才能將刀具發揮到最佳效果,突出刀具的靈魂,熱處理專業領域,如此才能確保品質的穩定性。
檢驗保證:刀具的質量管理是一項用肉眼看不到的重要工作,於是我們購進了先進的檢驗設備,特別成立檢驗室,隨時進行產品質量檢驗。
品質保證:提供優質的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是永恆追求的目標,前進的保證。
❺ 什麼是機床的熱穩定性
[編輯本段]熱穩定性 簡介
熱穩定性 thermal stability 試樣在特定加熱條件下,加熱期間內一定時間間隔的粘度和其它現象的變化。 在建築學方面指:在周期性熱作用下,圍護結構或房間抵抗溫度波動的能力。 電器的熱穩定性是指電器在指定的電路中,在一定時間內能承受短路電流(或規定的等值電流)的熱作用而不發生熱損壞的能力。 在化學方面,物質的熱穩定性與元素周期表有關,在同周期中,氫化物的熱穩定性從左到右是越來越穩定,在同主族中的氫化物的熱穩定性則是從下到上越來越穩定,也就是非金屬性越強的元素,其氫化物的熱穩定性越穩定。
[編輯本段]物質熱穩定性的比較規律
1.單質的熱穩定性與鍵能的相關規律 一般說來,單質的熱穩定性與構成單質的化學鍵牢固程度正相關;而化學鍵牢固程度又與鍵能正相關。 2.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形成的氣態氫化物就越穩定。同主族的非金屬元素,從上到下,隨核電荷數的增加,非金屬性漸弱,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漸弱;同周期的非金屬元素,從左到右,隨核電荷數的增加,非金屬性漸強,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漸強。 3.氫氧化物的熱穩定性:金屬性越強,鹼的熱穩定性越強(鹼性越強,熱穩定性越強)。 4.含氧酸的熱穩定性:絕大多數含氧酸的熱穩定性差,受熱脫水生成對應的酸酐。一般地 ①常溫下酸酐是穩定的氣態氧化物,則對應的含氧酸往往極不穩定,常溫下可發生分解; ②常溫下酸酐是穩定的固態氧化物,則對應的含氧酸較穩定,在加熱條件下才能分解。 ③某些含氧酸易受熱分解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得不到對應的酸酐。 5.含氧酸鹽的熱穩定性: ①酸不穩定,其對應的鹽也不穩定;酸較穩定,其對應的鹽也較穩定,例如硝酸鹽。 穩定,。 例外 ②同一種酸的鹽,熱穩定性 正鹽>酸式鹽>酸。 ③同一酸根的鹽的熱穩定性順序是鹼金屬鹽>過渡金屬鹽>銨鹽。 ④同一成酸元素,其高價含氧酸比低價含氧酸穩定,其相應含氧酸鹽的穩定性順序也是如此。
[編輯本段]物質熱穩定性的熱分析方法
1儀器 1.1 儀器 差熱分析儀(DTA)或差示掃描量熱計(DSC):程序升溫速率在2~30℃/min范圍內,控溫精度為土2℃,溫差或功率差的大小在記錄儀上能達到40%~95%的滿刻度偏離。 1.2 樣品容器 坩堝;鋁坩堝、銅坩堝、鉑坩堝、石墨坩堝等,應不與試樣和參比物起反應。 1.3 氣源 空氣、氮氣等,純度應達到工業用氣體純度。 1.4 冷卻裝置 冷卻裝置的冷卻溫度應能達到-50℃。 1.5 參比物 在試驗溫度范圍內不發生焓變。典型的參比物有煅燒的氧化鋁、玻璃珠、硅油或空容器等。在乾燥器中儲存。 2 試樣 2.1 取樣 對於液體或漿狀試樣,混勻後取樣即可;對於固體試樣,粉碎後用圓錐四分法取樣。 2.2 試樣量 試樣量由被測試樣的數量、需要稀釋的程度、Y軸量程、焓變大小以及升溫速率等因素來決定,一般為1~5mg,最大用量不超過50mg。如果試樣有突然釋放大量潛能的可能性,應適當減少試樣量。 3 試驗步驟 3.1 儀器溫度校準按附錄A進行,校準溫度精度應在土2℃范圍內。 3.2 將試祥和參比物分別放入各自的樣品容器中,並使之與樣品容器有良好的熱接觸(對於液體試樣,最好加入試樣重量20%的惰性材料,如氧化鋁等)。將裝有試樣和參比物的樣品容器一起放入儀器的加熱裝置內,並使之與熱感測元件緊密接觸。 3.3 接通氣源,並將氣體流量控制在10~50mL/min的范圍內(如果在靜止狀態下進行測量,則不需要通氣)。 3.4 根據所用試樣的性質來確定試驗溫度范圍。 3.5 按4.1條的要求調整y軸量程。 3.6 啟動升溫控制器,控制升溫速率在10~30℃/min的范圍內,記錄溫差ΔT(或功率差dH/dt與溫度T的關系曲線,即DTA曲線(或DSC曲線)(如圖1a、1b)。 3.7 如果以10~30℃/min的升溫速率進行測量而不能將峰分辨開時(如圖2a、2b),可以採用低於10℃/min的升溫速率。
❻ CNC數控機床加工鋁型材,怎樣保證穩定性
一、不可抗拒因素:
1.機床本身的穩定度。
如果不是新機床或者機床經過大量的加工沒有進行調試的情況下,會出現機床本身所造成的尺寸誤差。造成機床本身誤差有以下幾個因素:
機械方面:
a. 伺服電機與絲杠之間松動。
b. 滾珠絲杠軸承或螺母磨損。
c. 絲杠與螺母之間潤滑不足。
電氣方面:
a. 伺服電機故障。
b. 光柵尺內部有污垢。
c. 伺服放大器故障。
系統參數方面可進行PMC恢復,所以略去不提。
可以根據這幾方面的原因來檢查和維修機床。
2.工件加工後冷卻變形。
這個基本上無法避免,在加工時盡量注意冷卻液的使用,以及在進行在位測量時,注意冷卻後的工件變形。
二、可避免因素:
1.加工工藝
其實大部分的實際加工誤差都是由加工工藝不合理導致,在保證基本加工工藝(如銑削數控加工的「先粗後精、先面後孔、先大面後小面」或者夾具使用中「減少裝夾次數,盡量採用組合夾具」等基本加工工藝細節)的基礎上,盡量減少鐵屑對鋁件造成的加工誤差,因為鋁件很軟,排除的鐵屑很容易使鋁件造成加工誤差。
2.切削三要素:切削速度vc、進給量f、切削深度ap與刀具補償
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在保證加工質量和刀具磨損的前提下,調整參數充分發揮刀具切削性能,使切削效率提高高,加工成本降低。在數控車床中,還有刀頭磨損補償等要素。
3.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中的數值計算
在手工編程中,計算出現誤差也是常見狀況,不過現在大部分生產都是自動編程。
4.對刀
對刀不準確也是造成尺寸誤差的一大因素,所以,盡量選擇好的尋邊器,如果機床有自動對刀器那就不用考慮這方面的因素了。
❼ 設備穩定性和可靠性的區別與聯系
通俗的說,安全性是不發生事故,無論是燒設備還是電死人;穩定性是能抵抗各界的干擾,運行平穩;可靠性就是少停電而且電能良好;靈活性就是可以沒事瞎捯飭,但是不影響供電
❽ 數控機床設備的結構特點和性能要求是什麼
數控機床雖然也有普通機床所具有的床身和立柱、導軌、操作台、刀架等部件。但為了與控制系統的高精度、高速度控制相匹配,對機床主機部分的結構設計還提出了高精度、高剛度、低慣量、低摩擦、無間隙、高諧振頻率、適當的阻尼比等要求。由於機械結構形式是體現其性能的具體手段,是實現性能的核心因素,因此數控機床的關鍵部件在結構設計中也有了重大變化。
數控機床設備的結構特點:
一、基礎部件的結構特點
(1)基礎部件的主要作用
數控機床的基礎件主要包括床身、立柱、操作台等支承件,它們的基本功能是支承承載和保持各執行器官的相對位置。數控機床集粗精工於一體,既要能夠承受粗工時大吃刀、大走刀的最大切削力、又要能夠保證精工時的高精度。
(2)基礎部件的性能要求
對基礎件的結構設計在強度、剛度、抗振性、熱變形和內應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基礎部件的改進方法
鑄件採用全封閉截面,合理布置內部隔板和肋條,含砂造型或填充混凝土等材料,導軌面加寬,車床採用傾斜的床身和導軌還利於排屑,床身、立柱採用鋼質焊接結構,可以明顯提高其剛度,根據熱對稱原則布局還能增加散熱隔熱效果。
二、傳動模塊的結構特點
(1)傳動模塊的主要作用
主傳動模塊實現各種刀具和工件所需的切削功率,且在盡可能大的轉速范圍內保證恆功率輸出,同時為使數控機床能獲得最佳的切削速度,主傳動須在較寬的范圍內實現無級變速。現行數控機床採用高性能的直流或交流無級調速主軸電機,較普通機床的機械分級變速傳動鏈大為簡化。
(2)傳動模塊的性能要求
對精度有直接影響的主軸組件的精度、剛度、抗振性和熱變形性能要求,可以通過主軸組件的結構設計和合理的軸承組合及選用高精度專用軸承加以保證。
(3)傳動模塊的改進方法
為提高效率和自動化程度,主軸應有刀具或工件的自動夾緊、放鬆、切屑清理及主軸准停機構。新型的陶瓷主軸、重量輕、熱膨脹率低,具有高的剛性和精度。
三、進給模塊的結構特點
(1)進給模塊的主要作用
數控機床的進給模塊是由電機驅動,通過滾珠絲杠帶動刀具或工件完成各坐標方向的進給運動。
(2)進給模塊的性能要求
為確定進給模塊的傳動精度和穩定性,在設計機械裝置時,以「無間隙、低摩擦、低慣量、高剛度」為原則。
(3)進給模塊的改進方法
①採用低摩擦、輕拖動、高效率的滾珠絲杠和直線滾動導軌;②採用大扭矩、寬調速的電機直接與絲杠相聯接,縮短和簡化進給傳動鏈;③通過消隙裝置消除齒輪、絲杠、聯軸器的傳動間隙;④對滾動導軌和絲杠預載入荷預拉伸。
四、其他模塊的結構特點
(1)操作台
數控鏜、數控銑中心,採用內部結構具有數控進給驅動機構特點的回轉操作台,實現圓周任意角度的分度和進給運動。對多工序數控機床,配置自動交換操作台,進一步縮短輔助時間。
(2)刀架模塊
回轉刀架,更換主軸換刀和帶刀庫的自動換刀模塊及多刀架、多主軸布局對提高效率和自動化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使刀具在機床上迅速定位、夾緊,普遍採用標准刀具系統和機夾刀。
(3)數控附件
機床附件的作用是配合機床實現自動化。數控機床專用的附件有:①對刀儀,②自動編程機,③自動排屑器,④物料儲運及上下料裝置,⑤自動冷卻、潤滑及各種新型配套件如導軌防護罩等。
(4)潤滑模塊
切削油的注油方式即針對不同的對象所採取的不同方式進行潤滑,各種注油方式對應的工藝也不盡相同。切削油供油系統潤滑充分、供油量容易控制、散熱和除雜質能力強,通常是通過油泵將切削油從油箱吸油後輸送到需要切削的部位。常見的注油方式有:滴油方式、飛濺方式、噴油方式、油霧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