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響冰箱的製冷效果的因素是什麼
冰箱是我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家用電器,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裡的冰箱製冷效果變差了,可以試著用手摸一摸冰箱裡面,如果冰箱里既沒有冰也沒有水,而且冰箱很安靜,沒有出現嗡嗡的聲音,那麼就有可能是溫控壞了,因為通常冰箱冷凍室的溫度區間在零下四度到二十度度左右。要麼就有可能是後面的啟動器和壓縮機有問題。
經常開關冰箱門也會導致冰箱內部製冷較差,冰箱里的冷氣還沒開始聚集就被頻繁的開關們給放跑了,肯定會導致製冷效果不理想。
有些冰箱容易結冰,我們需要及時清理這些多餘的冰塊,不然冰層越來越厚,不僅會增加冰箱的負擔還會影響製冷,甚至還會增加耗電量。
『貳』 電子冰箱製冷是什麼意思冷藏和冷凍有啥區別!
電子冰箱製冷是製冷機的工作過程是個可逆循環過程。經壓縮過的製冷劑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冷凝為液態製冷劑,然後經過節流閥降壓降溫,在蒸發室中,製冷劑液體從待冷卻的物體中吸收熱量全部蒸發為氣體,被壓縮機吸進,重新經過壓縮進行下一個循環。
冷藏和冷凍區別:
1、冷凍溫度低,可達到零下18攝氏度。
2、冷藏一般保持在1-10攝氏度
3、根據溫控器調控有所差異,或高或更低些。
4、冷凍適合保存魚蝦肉類生鮮等食品,避免腐敗變質;冷藏適用於大多數蔬菜、水果及剩餘食物菜品的保存。
『叄』 空調除濕功能和製冷功能的區別是什麼
空調在人們的生活中占著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天氣炎熱的時候,人們就會通過空調製冷,而很多人都忽略了空調的另一種功能除濕。在天氣炎熱的時候,人們通常會使用空調來讓空間的溫度降低,給人一種更舒適的感覺,而在降水量比較多的季節,空氣中的水分非常多,人們有時會感覺到不舒服,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空調除濕的功能來讓空氣中的水分失去,保持空氣乾燥。
夏天很快就到了,人們就會廣泛使用起空調,但人們在空調間呆久了就會對身體產生影響,讓身體的水分失去,皮膚整體變得乾燥。氣血兩虧的人,如果在空調間呆久了就會讓身體變得更差勁,也需要注意平時的保暖。為了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應該適度使用空調,在空調間工作的時候,可以適當帶一件衣服達到保暖的效果,平時注意多走動。
『肆』 有什麼方法判斷空調製冷效果
空調製冷制熱時有國際上的標準的。能效比就是,用製冷量/額定製冷功率(空調的標簽上會有)現在的國家標準是不低於2.7,看看你家的空調夠不夠這個標准。當然,有些空調雖然達到了標准,但給人們的感覺卻不好,這和空調的質量有關。
導風板向上將冷空氣向上吹,冷空氣比重大,會向下沉,整個房間會冷得比較均勻,所以效果好
而向下的話只有下面有冷空氣,靠熱傳遞將房間的氣溫降低,所以效率和效果較低
『伍』 冰箱製冷的原理是什麼
電冰箱是利用氟利昂R12在製冷循環中物態的周期性變化來實現製冷的.電冰箱屬於蒸氣壓縮式製冷裝置.
電冰箱工作時,製冷壓縮機不斷把蒸發器中汽化的蒸氣吸出,壓縮後排入冷凝器,使蒸發器總保持在較低的壓力下.蒸發器中的氟利昂R12液體在低壓低溫下沸騰時不斷吸取冷凍室里的熱量,使冷凍室維持低溫.蒸發器中氟利昂R12的沸騰溫度約為-25℃左右,其壓力略高於一個標准大氣壓.壓縮機排出的高壓熱蒸氣在冷凝器中不斷地把熱量散發給周圍的空氣,並凝結成液體.冷凝器中的冷凝溫度約35℃左右(高於周圍空氣溫度),冷凝壓力約0.85MPa左右.此時冷凝器與蒸發器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壓力差,約為0.75MPa左右.毛細管就設置在冷凝器與蒸發器之間,它是內徑為0.5~1毫米、長為2~4米的細長銅管.氟利昂R12流經毛細管時阻力極大,產生的壓降約為0.75MPa,起著節流的作用.沒有毛細管,製冷壓縮機工作時就無法維持蒸發器工作時所必需的低壓和冷凝器工作時所必需的高壓。
乾燥過濾器只是為保證毛細管的正常工作而設置的輔助設備.由於氟利昂R12對水的溶解度甚微(35℃時為0.015%),低溫下則更小(-20℃時只有0.00072%).如果在氟利昂R12液體中含有微量的水份,在其流經毛細管時隨著壓力降低,溫度也越來越低,水在其中的溶解度就減小,部分水就會被析出而結冰.電冰箱的毛細管只須結上0.005克的冰就會被堵塞(稱為「冰塞」),使製冷循環停止.所以在乾燥過濾器中填充有吸水性極強的分子篩,氟利昂R12液體流經乾燥過濾器時水份可被吸附,
就能避免在毛細管中造成「冰塞」.乾燥過濾器中的濾網,可濾除氟利昂R12液體中的微量雜質,以免雜質進入毛細管形成「臟堵」,影響製冷循環
文章錄入:劉焜
『陸』 空調製冷效果差一般是什麼原因
1、溫度設置。空調製冷效果跟設置的空調溫度有直接關系,要是在大熱天開空調的時候也把溫度設的高高的,那空調製冷效果是好不起來的。
2、空調製冷劑(氟利昂)過少或者泄漏,造成空調的工作壓力不夠,導致空調製冷效果不好。
3、空調長期使用,造成 壓縮機 內部閥片老化,致使壓縮機的傳輸功率下降造成空調製冷效果不好。
4、空調製冷正常,但空調濾網超過半個月沒有清除灰塵,灰塵阻塞濾網,造成循環風量減少,即吹出的冷氣量不夠,製冷效果差。
5、空調進出風口放了太多障礙物,影響空調製冷效果。
6、 房間 太大,使用的空調過小,空調製冷量的適用面積小於使用空調的房間面積,這樣也會造成製冷效果不佳。
7、房內人太多,或者存在其他熱源,熱源會對空調製冷效果造成一定影響。
8、空調安裝得不合理,通 風管 過長,熱傳遞效率低,造成不製冷。
9、房間保溫效果不好,有的房間由於牆體結構特殊,熱量損失大,所以也會感覺空調的製冷效果不好,但實際空調運轉正常。
10、室外溫度過高,一般來說如果室外溫度超過43度時,大多數空調難以把室內熱量傳遞給室外,室內的製冷效果自然有限。
11、空調本身質量問題,如果是新買的空調則有可能是空調本身存在質量問題,造成的製冷效果不好。
『柒』 空調怎麼才能製冷效果好
臨近夏天,天氣也變得越來越炎熱,相信很多家庭都已經開上了空調。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空調開除濕模式,製冷效果好,還能省電」這樣的概念就變得非常流行,也因為這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在使用空調的時候會選擇開除濕模式,認為沒有必要開製冷模式。
到底空調開除濕模式,能不能製冷和省電呢?如果能,那我們在使用空調時,應該開除濕模式還是製冷模式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些問題。
空調運行原理
在了解空調的製冷和除濕模式之前,我們首先看一下空調的工作原理:
空調運行時,室外機里的壓縮機工作,給管道里的冷媒(製冷劑)提供動力。冷媒在壓縮機的作用下,從氣態和液態中循環轉換(不斷吸熱和放熱),然後經過室內機蒸發器、室外機冷凝器的作用,實現熱量轉移,把冷氣吹到室內,把熱量排放到室外。
所以,本質上來說,空調就好像是「熱量搬運工」。
除濕與製冷模式
無論是除濕模式還是製冷模式,它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開啟該模式後,室內機蒸發器表面的溫度會變低,空氣接觸到較低溫度的蒸發器而降溫,形成冷氣,生成冷凝水(順著冷凝水管流走),室外機的風扇轉動,吹出較熱的風。
一、製冷模式
在製冷模式下,我們可以自由調節空調的溫度、風速,這時候空調蒸發器的溫度會快速下降,風機為了快速讓室內溫度下降,會把室內的高溫空氣吸到低溫蒸發器上進行降溫,並且把低溫空氣吹到室內。
二、除濕模式
在除濕模式下,我們可以發現,空調的風速是固定的,無法調節的,這時候雖然空調蒸發器的溫度也會下降,但風機卻停止了往外吹風,只是把高溫的空氣吸到低溫蒸發器上。
因此,我們可以說,製冷模式可以起到除濕的作用,除濕模式也可以起到製冷的效果,空氣經過蒸發器後降了溫,水分也被帶走了。
所以,在製冷模式下,我們會感覺室內空氣變得乾燥了,除濕只是製冷過程中的贈品;而在除濕模式下,我們也會感覺室內溫度降低了,降溫是除濕過程中的贈品。
除濕與製冷模式區別
不過,雖然除濕模式和製冷模式的工作原理一樣,但它們的特點和表現方式並不一樣:
在製冷模式下,為了讓室內的溫度快速降低,蒸發器的表面會大面積降溫,目的是為了增加蒸發器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好讓製冷加快。
在除濕模式下,為了讓空氣中的水蒸氣快速凝結,蒸發器的降溫面積並不像製冷模式時那樣大,而是會集中在一部分蒸發器上,雖然接觸面積少,但這部分面積的溫度非常低,目的是讓冷凝水形成得更快,好讓除濕效果增加。
除濕模式能不能製冷和省電?
上面也說過,除濕模式下,空調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降溫,換言之,除濕模式的確可以實現製冷。至於除濕模式能否省電,這就不好說了:
原則上來說,除濕模式的確要比製冷模式更省電,畢竟除濕模式下,風機會停止向外吹風,如果風機1小時的功率是50W,那麼除濕10小時就能比製冷10小時省0.5度電。
但是,我們還要考慮到實際情況,除濕模式下,空調製冷緩慢,室內溫度下降緩慢。換言之,如果室內溫度較高,我們用除濕模式代替製冷模式,空調壓縮機的運行時間會變長,本來只需要製冷1小時來降溫,如今卻需要除濕2小時來降溫,壓縮機的損耗也會增加。
選哪一種模式更好?
除濕模式能夠製冷,但不一定能夠省電,那我們平時使用空調時選擇哪一種更好呢?
個人認為,最好是按照環境溫度和情況來進行選擇:
在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室溫在30℃以下時,選擇除濕模式是最好的,有效除濕的同時還能適當降低室內溫度,26~28℃是人體最適宜的體感溫度,室內外溫差不大,對壓縮機的負荷也不會太大,能夠省下一些電。
在悶熱高溫的季節里,室溫在35℃左右時,選擇製冷模式會更好,原因上面也說過,除濕模式雖然能製冷,但速度太慢了,在炎熱的天氣里很影響我們的舒適度,而且壓縮機要一直啟動,還會導致耗電量增加。
『捌』 空調的送風和製冷功能有什麼區別
製冷指的是室內風扇吹出冷氣;送風只是讓室內的空氣循環,吹出的就是室溫,不製造冷氣。空調機製冷,是利用冷媒作為熱量的傳遞媒介,採用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四大冷凍循環元件完成熱的搬運,將室內空氣中的熱量移至室外散掉,使室內溫度下降,吹出的就是冷氣,可以獲得舒適的環境。
而空調機在送風模式下運轉時,壓縮機並不運行,冷媒系統無法發揮移除熱量的功用,只是靠室內風扇的轉動,使室內空氣在房間內循環,頂多達到帶動氣流,協助空氣的對流運動,沒有製冷模式時的冷氣效果。
『玖』 定頻空調和變頻空調有什麼區別哪個製冷效果好
變頻空調的製冷原理則是不一樣的,當您剛開始開啟空調製冷時,空調壓縮機會以最高功率來運行製冷,當房間溫度快要達到設定溫度時,壓縮機會自動降低功率來運行製冷。定頻空調:適合在不是特別密封的房間,比如說大客廳,還有那些開店的店裡用的要用定頻空調,因為人來人往的溫度變化比較大,這樣比變頻空調省電。製冷制熱效果來得快,價格便宜,對於那種短時間開,或者開放空間,工裝,比較適合。一般在家用裡面客廳和老人房用得比較多。建議是空調使用時間長使用定頻空調省電舒適、短時間使用定頻空調價格更低,效果快。很多空調銷售建議客廳裝定頻、卧室裝變頻也是這個道理。
不管從舒適度還是從節省電量以及可靠安全性方面說變頻空調都要比普通定頻空調要有很多優點,許多空調銷售商建議在客廳使用固定頻率,而在卧室使用可變頻率。如果您購買分體式空調,熟悉的格力,美的,海爾,科龍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拾』 空調扇的製冷效果怎麼樣好用嗎
所謂空調扇,就是風扇加上水製冷,利用噴淋水吸收空氣熱量吹出冷風。
直接吹人時會有涼爽感,但吸熱量有限,對房間的降溫是微不足道的。
空調扇的選用,如果是在北方區,氣候比較乾燥的話那還可以,還能起點「作用」,如果在南方地區,那因為夏季的空氣裡面的水份本來就很多,您再用「空調扇」的話,就會更加增加您室內空氣中的含水量,這樣就更容易引起室內物品的潮濕和霉變了,所以在南方地區,最好是不用為好。
空調扇是需要用水和冰來起作用,你必須相應地有冰箱才行,用冰箱製冰塊,有冷的效果,但不是它製冷,而是你製冰或涼水後它用風來吹,把水或者冰的溫度擴散,起到涼快的效果.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給房間加濕.
現在市場上的空調扇無論是利用水製冷,還是利用冰製冷,從理論上講都採用的是直接蒸發冷卻的原理。
空調扇的工作原理本身制約了它的適用范圍,在北方空氣乾燥,用這種方法消暑能夠感到涼爽,還能濕潤空氣,但在本已潮悶的南方,用空調扇效果就不同了,空調扇製冷時,出風口溫度隨環境濕度高低,比室溫低1.5—5度。
如果在水箱中加入冰塊,還可降低2度左右。但隨著冰塊很快融化(最多幾十分鍾),溫度也隨之上升,當把溫度表放在離空調扇2-5米遠時,溫度才降了不到1度(出風口降低5度時)。
簾滾動式降溫,後來噴淋式水循環技術成為主流,今年比較好的是採用冰晶蓄冷的空調扇,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氣溫度,市場上有些產品還是早期產品,在性能質量上與新品比較都會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