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氣設備檢修應遵守哪些安全技術措施
一.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是:1.工作票制度;2.操作票制度;3.工作許可證制度;4.工作監護制度;5.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
二.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是:1.停電;2.驗電;3.裝接地線;4.懸掛標示片和裝設遮欄。
『貳』 電容器手車斷路器由運行轉檢修的操作步驟
一般的操作步驟如下:
在獲得停電許可的情況下,首先應將斷路器分閘、然後使用斷路器操作手柄將斷路器由工作位置搖至檢修位置,打開斷路器門,再使用轉運手車將斷路器移出開關櫃,這樣就可以檢修斷路器了
『叄』 電氣倒閘操作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道閘操作基本原則:
1、停電拉閘操作,必須按照「斷路器(開關)母線側隔離開關(刀閘)」的順序依次進行。送電合閘操作應按與上述相反的順序進行,嚴禁帶負荷拉閘。
2、變壓器兩側(或三側)開關的操作順序規定如下:停電時--先拉開負荷側開關,後拉開電源側開關,送電時--順序與此相反。(即不能帶負載切斷電源)。
3、單極隔離開關及跌落式開關的操作順序規定如下:停電時--先拉開中相,後拉開兩邊相,送電時--順序與此相反。
4、雙迴路母線供電的變電所,當出線開關由一段母線倒換至另一段母線供電時,應先斷開待切換母線的電源側負荷開關,再合母線聯絡開關。
5、操作中,應注意防止通過電壓互感器二次返回的高壓。
6、用高壓隔離開關和跌落開關拉、合電氣設備時,應按照產品說明書和試驗數據確定的操作范圍進行操作。
拓展資料:
倒閘操作
電氣設備分為運行、備用(冷備用及熱備用)、檢修三種狀態。將設備由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倒閘,所進行的操作叫倒閘操作。通過操作隔離開關、斷路器以及掛、拆接地線將電氣設備從一種狀態轉換為另一種狀態或使系統改變了運行方式。這種操作就叫倒閘操作。倒閘操作必須執行操作票制和工作監護制。
組成編輯
母線室——主母線、分支母線、母線連接相關設備等
保護和儀表室——線路保護、測量相關設備等
操作目的編輯
1)設備檢修
2)事故、異常(缺陷)處理
3)系統方式調整
操作指令
操作指令:逐項指令、綜合指令和單項指令。
(1)逐項指令:涉及兩個及以上單位的配合操作或需要根據前一項操作後對電網產生的影響才能決定下一項的操作。
(2)綜合指令:不需要其它單位配合僅一個單位的單項或多項的操作。
操作定義
將電氣設備由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轉換所進行的操作。
參考鏈接:網路:倒閘操作
『肆』 配電櫃的停電維修安全措施是什麼
低壓配電櫃系統每五年需要清掃、檢查、緊固和檢測一次,為了保險起見,也可以在投入運行之後或者上一次停電清掃、檢查、緊固和檢測之後的第四年就分批安排每一組低壓配電櫃系統得停電清掃、檢查、緊固和檢測,這樣到了第五年的時候,就能在五年的期限內完成全部低壓配電櫃系統的清掃、檢查、緊固和檢測工作,以後便可以依次類推地循環下去,這種分散落實的方法不僅可以降低維修保養人員在相對集中的時段里的勞動強度,而且可以有效降低運行和維護成本,更可以減少停電給用戶帶來的不便。 一、低壓配電櫃清掃要求 (1) 運行方完成低壓配電櫃停電操作後,承擔低壓配電櫃清掃作業方需要進行驗電和放電工作。 (2) 視低壓配電櫃及其所安裝的低壓電器的型號,做好相應得保護工作,以免清掃作業中將灰塵等雜物意外掉落進入低壓電器中。 (3) 清掃以低壓配電櫃及其所安裝的低壓電器外殼部分沒有灰塵為驗收標准,驗收時,驗收人員應戴白手套觸摸低壓配電櫃及其所安裝的低壓電器外殼等可觸及到的部分而白手套上不沾染灰塵為驗收合格標准。 (4) 清掃完成並驗收合格後,清掃作業方需要仔細檢查並確保沒有異物落入伙遺漏在低壓配電櫃及其所安裝的低壓電器中,清掃作業方在送電許可承諾書上簽字後,運行方才能送電。 二、低壓配電櫃檢查要求 (1) 檢查相序、相色。 (2) 檢查配電、控制、保護、聯鎖和計量迴路的接線松緊以及固定。 (3) 對照圖紙檢查端子編號。 (4) 檢查計量表具零位和量程。 (5) 檢查保護整定值范圍。 三、低壓配電櫃緊固要求 (1) 緊固配電迴路接線。 (2) 緊固控制、保護、聯鎖和計量迴路接線。 (3) 緊固中性線和零線。 (4) 緊固低壓配電櫃及其所安裝低壓電器固定。 四、低壓配電櫃檢測 (1) 低壓空氣斷路器檢測。 (2) 外置分列保護單元檢測。 (3) 計量表具檢測。 可不僅限於此,低壓配電櫃及其所安裝的低壓電器的檢測要求均需按照集成和元器件出廠要求執行,任何不滿足的情況均需要得到運行方的工作許可。
『伍』 電氣故障檢修方法
器故障的檢修方法,首先要檢看是不是有短路的地方。或者是有接觸不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