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靜載荷試驗的觀測儀器主要有哪些
1、反力裝置:設計承載力特徵值均為200kPa,反力設備按最大60t~80t准備,在如圖1所示的事專先砌築的磚牆上放屬置8根6m長的工字鋼作為載荷平台,載荷平台上周圍用土袋碼砌,然後裝入砂土作為荷重。
2、測力裝置:採用100t油壓千斤頂加壓,千斤頂型號:QYL100,額定起重量:100t,最低高度≤335㎜,起重高度≥180㎜。
3、載荷板:荷載板採用1㎡的方形鋼板和圓形鋼板以及0.866㎡的圓形鋼板。為防止載荷板產生翹曲變形,又在載荷板上面放置邊長為0.8m的方形鋼板和直徑為0.8m的圓形鋼板。
4、變形測量裝置:百分表(精度0.01㎜)
⑵ 防災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實驗設備
防災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實驗中心的實驗設備豐富且專業,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這些設備總價值高達460餘萬元,充分體現了防災科技學院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和投入。
⑶ 平板載荷試驗的基本方法
一、試驗儀器設備
載荷測試設備由:①承壓板;②加荷裝置;③沉降觀測裝置等部件組成(圖2-1)。
1.承壓板
承壓板是模擬基礎傳力給地基的設備,為了獲得比較准確的地基測試參數,理論上承壓板的剛度和尺寸應盡量與基礎相近。在實測中,剛度相近比較容易達到,採用剛性大的加筋厚鋼板或鋼筋混凝土板即可;但承壓板尺寸與實際基礎相近則難於達到,由於整個地基土的測試面積太大,其上施加的總荷載勢必加大,既造成試驗設備龐大又使試驗條件難以達到。而承壓板面積太小,則影響地基土沉降量預測和極限荷載值的准確性。
圖2-1 靜力平板載荷試驗系統
1—承壓板;2—量測系統;3—堆載;4—地錨反力系統;5—載荷台;6—混凝土載荷台;7—桁架;8—千斤頂;9—反力拉桿;10—傳力柱
國內外對承壓板尺寸效應作了大量研究,當承壓板面積在一定范圍內時,沉降值S隨承壓板直徑D增加而加大,但當承壓板直徑D過小,則出現沉降值S隨D減小而增加的現象。而當承壓板直徑D大於一定值後,沉降值S隨D值增加而加大的趨勢變得不明顯。處於上述兩個明顯轉折點的承壓板直徑D值分別為30cm和50cm左右,這也是靜力載荷試驗中經常選用直徑30~50cm承壓板的原因。
承壓板是平板載荷試驗系統中的重要部件,一般為鑄鋼件。受現場條件限制,承壓板也有採用現場混凝土澆築和預制兩種,其底面一般用厚鋼板。對承壓板的要求是:要有足夠的剛度;滿足在加荷過程中承壓板本身的變形小;而且其中心和邊緣不能產生彎曲和翹起的要求,故其形狀一般為圓形(也可為方形)。根據經驗,土質松軟(如:軟土、新近沉積土、人工雜填土)或上硬下軟的雙層地基土,宜採用較大尺寸;土質較硬時,承壓板宜選用較小尺寸;對密實粘性土和砂土,承壓板面積一般為1000~2500cm2;對一般土,承壓板面積多採用2500~5000cm2。
為計算方便,我們給出幾種常用不同面積的圓形—方形承壓板直徑和邊長換算值(表2-1)。
2.加荷裝置
加荷裝置包括:壓力源(千斤頂、堆載物);載荷台架;反力構架等。加荷方式有兩種,即:重物靜力加荷和液壓千斤頂加荷。
重物靜力加荷法:在載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鋼錠、鉛塊、建築砌塊等),以此向地基土加荷載。此法雖顯笨重,勞動強度大,但其荷載穩定,常在大荷載測試時採用。
表2-1 圓形—方形承壓板直徑和邊長換算表
液壓千斤頂反力加荷法:用液壓千斤頂加荷,用地錨系統提供反力,其加荷控制及搬運方便,勞動強度相對較小,但可提供的反力有限,故適於小荷載測試。採用液壓千斤頂加荷,必須注意兩個問題:①液壓千斤頂的行程必須滿足地基沉降量的要求,必要時,可採用上、下兩個千斤頂重疊放置,以增加液壓千斤頂行程,來滿足特殊地基沉降量要求;②地錨系統反力要大於最大加荷。由於受力後地錨上拔,設備本身變形,千斤頂漏油和承壓板下沉,使試驗過程中千斤頂的壓力不易穩定,會出現壓力減退現象。為保持相對恆壓,一般採用千斤頂液壓自動伺服系統,以保持壓力穩定。
地錨系統、反力構架或載荷台架,其構件和總體組合強度不能過低,應是試驗最大荷載1.5~2倍。
3.沉降量測系統
沉降量測系統由千分表(以前多使用指針式千分表,現在一般使用帶計算機數據介面的電子千分表,既可以觀測,又可以實現數據自動採集)及固定支架或沉降感測器及自動記錄儀組成。其量測精度不應低於±0.01mm。
二、試驗要點和要求
載荷試驗設備重、部件多、試驗周期長,因此,要格外注意人身和設備安全。不同類型的儀器都配有其性能和使用說明書,使用前應仔細閱讀並要配有專人掌握使用。試驗步驟如下:
1.檢查儀器及配套件性能
試驗前檢查儀器設備的性能是否正常;准備好電源、照明和試驗用的各種工具。
2.試驗點選擇
要考慮建築物需要和地基土的特點以及場地條件,進行試驗設計和選用適合的試驗方式及其承壓板面積。載荷試驗宜採用圓形剛性承壓板,根據土的軟硬不同選用合適的尺寸:土的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不應小於2500cm2;對軟土和粒徑較大的填土不應小於5000cm2;土的深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宜選用5000cm2;試驗點一般應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點、二級以上工程建築物的重要部位、地基土主要持力層及能夠發揮地基潛力的關鍵土層上。每個場地的試驗點不宜少於3個,當場地內土體不均時,應適當增加。
3.開挖試坑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坑寬度或直徑不應小於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3倍;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井直徑應等於承壓板直徑。當試井直徑大於承壓板直徑時,緊靠承壓板周圍土的高度不應小於承壓板直徑;當挖至距試驗深度15~20cm處預留防擾動保護層,停止快速開挖,用平鏟修整至測試深度後,在承壓板下鋪設不超過20mm的砂墊層找平,要求盡快安裝試驗設備,並減少對土的擾動。
4.安裝設備
現以拉錨(桿)式千斤頂加荷靜力平板載荷試驗系統為例,簡要介紹試驗系統的安裝:
(1)確定建築場地中的試驗點位置,標出試驗點的中心位置。要求試驗點以2m為半徑的場地平整,以便操作和保證有足夠和均衡的反力;
(2)按照地錨水平拉桿長度,確定各個地錨安裝位置並組織安裝。安裝地錨時,逐一安裝地錨水平拉桿並緊固之。施工時,切忌雨水流入試坑。一般應先架設防雨、防曬帳篷,並在帳篷外挖好排水溝;
(3)按要求開挖試坑、取樣;平整坑底並在承壓板下鋪設不超過20mm的砂墊層找平;
(4)用拉線法找出試驗中心點,安裝承壓板(應使承壓板輕輕就位,既要水平,又要垂直、居中,最終通過傳力柱把試驗施加的載荷呈中心荷載方式作用在承壓板上)→安裝位移感測器→千斤頂→傳力柱和拉桿帽→在地錨和傳力柱間安裝反力拉桿並使之均勻受力→安裝電子千分表;
(5)進行試驗前的全面檢查,確認沒有問題後,便可開始試驗。
試驗須填寫原始記錄(表2-2):
表2-2 淺層平板載荷原位試驗記錄表
(1)加荷方式:載荷試驗加荷方式應採用分級維持荷載沉降相對穩定法(常規慢速法)。有地區經驗時,可採用分級加荷沉降非穩定法(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加荷等級宜取10~12級,不應少於8級,荷載量測精度不應低於最大荷載的± 1%;
對慢速法,當試驗對象為土體時,每級荷載施加後,以間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測讀一次沉降,以後每間隔30min測讀一次沉降;當連續兩小時每小時沉降量都小於0.1mm時,可認為沉降已達相對穩定標准,可施加下一級荷載。
按照經驗,各類土的加荷等級增量,可參考表2-3。
(2)最終荷載的確定:應根據試驗目的、設備條件等而定。如:為了確定地基變形參數、比例界限承載力,或因設備條件限制,則在比例界限壓力點出現後,再加壓2~3級即可終止;又如,在設備條件允許情況下,為確定地基土承載力,最好做到破壞階段,以求出地基的極限荷載值。
表2-3 各類土加荷等級增量表
(3)終止試驗條件:當出現下列現象之一者即可認為地基土達到破壞階段,並可終止試驗:①承壓板周邊的土出現明顯側向擠出,周邊土出現明顯隆起或徑向裂縫持續發展;②本級荷載的沉降量大於前級荷載沉降量的5倍,荷載與沉降曲線出現明顯陡降;③在某級荷載下24h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相對穩定標准;④總沉降量與承壓板直徑(或寬度)之比超過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