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方法
望遠鏡第一次戶外置於比室內溫度低的空氣中,須過幾分鍾再使用。因為溫差會使透鏡蒙上霧氣。 15-20分鍾後這個現象會消失。如果眼瞼或手指觸到目鏡,用不起毛的布輕輕的擦拭目鏡,以防出現模糊圖像。
大約需要30分鍾您的瞳孔才能放大適應黑暗,因而夜間使用望遠鏡,在半個小時後能看見暗得的天體。
目鏡接筒上的兩個緊固螺釘松開。取出低倍目鏡把它裝到目鏡接筒上,再把螺釘擰緊。調節調焦旋鈕可以獲得對遠處某個物體 A的模糊影像,再慢慢前後調節調焦旋鈕,直到物像清晰為止。
望遠鏡已精確地調好焦距,現在可以用尋星鏡觀測了。如果尋星鏡不在焦距上,就轉動目鏡直到出現清晰的景像。
目鏡是單獨的個體,是決定放大倍率的物品,目鏡上都會有F值,這是目鏡的焦距,用主鏡的F值除以當前使用的目鏡的F值,就是當前的放大倍率,記住,放大倍率是標准,6厘米口徑的望遠鏡的極限放大倍率是120倍左右,8厘米的倍率最大160倍左右。
(1)用什麼設備能觀測天空中的星星擴展閱讀
天文望遠鏡使用注意事項:任何情況下,先用尋星鏡尋找物體,因為尋星鏡的視角更大,這樣可以極大加快粗調的速度;一般情況下,先裝低倍目鏡,在逐漸提高所需要的倍數,當換目鏡時要進行必要的調焦 ;不要被看到的上下、左右顛倒的圖像所困擾,對天文望遠鏡來說這是一個正常情況。
將望遠鏡安裝完畢後,首先我們選一處比較大的建築目標,如煙囪,空調室外機等。不要管尋星鏡,先選擇望遠鏡配備的最大F值的目鏡安裝到主鏡上(一般為20mm或者8mm),用主鏡慢慢找准所看物體,這里用一個空調室外機上的標志做例子,我們選擇大物體是為了讓主鏡能夠很容易地找到。
鏡已經把影像定下,下面來調節尋星鏡。轉動尋星鏡上的三個螺絲慢慢的調節,把剛才在主鏡中心的影像盡量的調節到尋星鏡十字絲的中心,一定要耐心,這可能是最心急的時候。
這里要注意,有時候我們確實把影像調到了中心,但是觀察三個螺絲,有可能其中一個沒有頂在尋星鏡上,這說明這個調節不成功,只是碰巧而已,所以一定要觀察三個螺絲要頂到鏡筒上,哪怕是只碰到一點,這也為以後移動鏡子不會影響尋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