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製造公司怎麼做成本核算
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3、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
4、基本生產發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 「 生產成本 — 基本生 產成本 」 ,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 基本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 直接材料
應付工資
輔助生產發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 「 生產成本 — 輔助生產 成本 」 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 輔助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 直接材料
應付工資
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借記 「 製造費用 」 ,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累計折舊等)
月終,製造費用分配給成本核算對象時,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 基本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 — 輔助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 製造費用 」 科目月末無余額。
2. 請問新建的做大型機器機械製造廠如何設置科目,成本怎麼做,謝謝
需要設置的科目有生產成本、製造費用(這是一級科目);
生產成本科目下設置二級科目(成本費用項目)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這是二級科目)。
至於你的生產特點是同時生產多台不同的設備,還是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只生產一台設備(一批相同的設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別設置。
如在生產成本科目下設置二級科目核算:
生產成本-A產品
生產成本-B產品
在二級科目下設置成本費用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分別使用帳頁登記。
也可以這樣,會計科目只設置一級科目,核算具體的某個產品使用成本卡片的方式;
明細科目的會計帳頁只設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登記合計數;
其中各個產品的成本歸集使用成本卡片的形式,不同的產品費用登記在各自的卡片,由於歸集各個產品的生產費用。
各個卡片的登記數據的合計=帳頁登記的合計。
一般的成本核算過程
按月歸集生產費用:
成本類科目:生產成本、製造費用,此兩科目為生產費用歸集科目,
直接成本用「生產成本」歸集,間接費用用「製造費用」歸集,
月末「製造費用」結轉到「生產成本」科目,
最後「生產成本」結轉到「產成品」科目中。
基本結轉步驟:
1、生產領用的原材料、人工薪酬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
2、生產車間發生產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
3、結轉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貸:製造費用
4、當產品完工時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生產周期長,就在這個周期內按月歸集生產費用,待產品完工時,歸集的生產費用就是該產品的生產成本。。
供參考。。
3. 生產大設備的工業企業成本怎麼核算
按說設備製造企業的成本歸集是比較規范的,你的問題不是成本如何核算的問題。
【但由於領用單不完整,所以不清楚領用材料是用於哪個設備時,各設備原材料成本怎麼核算?】
這里說明了問題的所在,由於生產管理的不完整,導致成本核算無法操作。
1 生產任務下達後(有個代碼,或者就用設備名稱),各個物資管理的環節都要按照這個任務單的代碼,進行操作。
2 材料的領用單據要註明,用途--用於哪個產品,否則就無法歸集到產品;
3 生產過程還要統計消耗的生產工時,同樣按產品統計(就是每天記錄一下,哪個設備用了幾個工時)
材料費直接歸集到產品成本,人工費用和製造費用按生產工時分配到 產品成本。
對目前的狀態,只好按照設備的售價,以及未完工產品的完工程度分配費用吧。
如A設備售價20萬,B設備售價 10萬,C設備 售價 10萬;
BC設備的完工程度 差不多 是做了一半兒了,就是 50%。
(材料費用)/(20+10×0.5+10×0.5)=
材料費用/ 30=分配比例 ( L)
ABC產品的材料分配
20 × L=A產品的材料費
5 × L=B產品的材料費
5 × L=C產品的材料費
供參考。。
4. 大型機械製造企業一般什麼方法核算成本
一、製造成本的會計核算
製造成本通過「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科目進行核算。「生產成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生產各種產成品、自製半成品、自製材料、自製工具以及自製設備等所發生的各項費用;該科目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二級科目。「基本生產成本」二級科目核算企業為完成主要生產目的而進行的產品生產發生的費用,用於計算基本生產的產品成本;「輔助生產成本」二級科目核算企業為基本生產及其他服務而進行的產品生產和勞務供應發生的費用,用於計算輔助生產產品和勞務成本。該科目按成本核算對象設明細賬,明細賬用多欄式賬頁按成本項目設專欄進行明細核算。
「製造費用」科目核算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按不同的車間、部門設置明細賬,明細賬用多欄式按費用項目內容設專欄進行明細核算。
基本生產發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貸記有關科目。
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直接材料
貸:應付職工薪酬
輔助生產發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有關科目。
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直接材料
貸:應付職工薪酬
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借記「製造費用」,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累計折舊等)
月終,製造費用分配給成本核算對象時,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科目月末無余額。
二、製造成本的注意要點
製造成本,應通過「生產成本」、「製造費用」明細賬歸集的內容、分配的方法,獲取經濟業務中的原始記錄、單據、記賬憑證,採用核對法、審閱法、復演算法進行審查。注意要點如下:
⒈費用發生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有無虛假成本,有無非生產性費用和擴大成本列支范圍等擠占成本的現象;
⒉跨期攤銷費用,是否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記入當期成本,有無人為調節利潤的情況;
⒊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確。有無未按規定將製造費用在不同產品之間分配的情況;
⒋在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是否准確。有無任意改變方法少記或多記產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產品成本,人為多計算或少計算產品成本,從而調節利潤的情況;
⒌會計處理是否恰當,有無影響當期成本情況。
三、製造成本檢查方法
由於工業企業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復雜,會計核算工作量大。因此進行納稅檢查時,應當藉助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過了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對遵守性的測試,分析找出企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選擇、有目的、有重點地檢查,這樣既能降低檢查工作量,又能確保檢查質量。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的內部管理控制系統,包括為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所採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內部控制的職能不僅包括企業最高管理當局用來授權或指揮進行購貨、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的各種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審核、分析各種信息資料及報告的程序與步驟,還包括為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綜合計劃,控制和評價而制定或設置的各種規章制度。因此,內部控制的作用能夠提高會計核算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⒈可靠的內部憑證制度。
企業有完善的內部控制憑證,以種類全、內容完整、連續編號的一些處理經濟業務的憑證,作為會計處理依據。
⒉完善的簿記制度。在可靠的憑證制度基礎上,建立完整的賬簿和報表制度,確保會計記錄的嚴密性。
⒊嚴格核對制度。包括憑證之間的核對,憑證和賬簿之間的核對,賬簿和報表之間的核對等。企業建立嚴格的核對制度,有利於及時改正會計記錄中錯誤,做到證、賬、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企業在遵守國家制定的會計准則的基礎上,還從本單位會計工作實際出發,建立自己的合理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以書面文字形式,作為會計處理方法的依據。
⒌定期資產盤點制度。
對上述內部控制制度會計體系可靠程度進行遵守性的調查:
第一、採用詢問法。詢問企業是否具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採取問卷的形式設計調查表格,將你想要詢問的項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對想要問的內容及企業回答,要逐項進行並做好記錄,使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企業生產環節的業務流程、控製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認識。
第二、採用抽查法。驗證內部控制是否一直在運行,是否取得了預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確保核算的正確性。我們可以對上述的詢問內容,選擇對成本影響最大的項目,抽取樣本—原始單據、憑證進行查看,並對企業回答進行核對,判斷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