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變電站凝露問題有什麼補救方法
1、增加加熱除濕器
採用手動或自動模式加熱器,手動模式較為可靠,但使用時間難以掌控,工作量較大,相對自動模式比較費電;自動模式的維護工作量小,但需要定期維護。
2、安裝排氣風機
在低壓室內安裝兩個風機,一個設置在底部用於吸氣,一個設置的頂部用於排氣。風機根據溫濕度感測器信號自動啟停工作,調節低壓室內的運行溫度,改善設備運行環境,防止低壓室凝露的產生。
3、改裝低壓室頂部
將低壓室頂板改為斜頂,在底部設置匯流板。這樣就算加熱器與風機產生故障形成凝露,水滴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匯流板引出,減輕凝露現象,高壓時也可採用此種措施。
『貳』 變電站開關櫃內凝露現象怎樣解決
方法:就是在開關櫃內裝設電熱管,並在開關櫃面板上裝設電熱管的開關。當開關櫃運行時,由於櫃內設備有電流流過而發熱,所以凝露應當發生在開關櫃外壁上,只有當開關櫃停運以後,櫃內溫度低於外部溫度,才有內壁凝露現象出現。所以一般都是開關櫃內裝設電熱管,當開關櫃停運後,就手動打開其開關,使得櫃內的溫度高於外部環境溫度就可。當然也可以用自動控制,但是長期使用下來,感到不可能。
還有其他辦法:加強櫃體密封,不讓外部濕空氣進入;櫃內加裝乾燥劑,吸附空氣中的水分。但長期運行都不靠譜。
凝露的危害
所謂凝露現象是指櫃體內壁表面溫度下降到露點溫度以下時,內壁 表面會發生水珠凝結現象.這個現象稱之為結露.結露是否發生取決 於室內溫度,櫃內溫度,相對濕度以及露點溫度.
開關設備內部發生凝 露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爬電,閃絡等事故的發生,爬電距離是指兩個不 同極性的導電部件之間或帶電件與易觸及表面之間沿絕緣材料表面測量的最短路徑;電氣間隙是指這些部件之間的空間最短距離,在高電壓 作用下,氣體或液體介質沿絕緣表面發生的破壞性放電.其放電時的電壓稱為閃絡電壓.發生閃絡後,電極問的電壓迅速下降到零或接近於 零.
閃絡通道中的火花或電弧使絕緣表面局部過熱造成炭化,損壞表面 絕緣,而沿絕緣體表面的放電叫閃絡.會造成開關櫃的損壞,給電力系 統的安全造成相當大的危害.
『叄』 電氣設備如何解決凝露問題
高壓電路設備是電力系統傳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電路設備內外存在著較大的溫度差或 者環境濕度較大的時候,就會在電路設備上發生凝露現象,就會引起設備絕緣性能的下降,因此有必要研究高壓電路設備的防凝露控制。
1 常用凝露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現在市場上所有的凝露感測器幾乎都是同一種類型,即在一個陶瓷基板上印製一種高分子半導體電阻材料,引出兩端電極,當感測器表面乾燥時,分子間接觸電阻小,電極兩端電阻為1kΩ左右。而當高分子材料吸收水分後,其內部分子空間迅速膨脹,分子間接觸電阻變大,使電極兩端的電阻率大大增加。電子控制器通過測試電阻的大小來感知或預知是否發生凝露。例如HDP — 07型凝露感測器,這是一種正特性開關型元件,它對低濕度不敏感,而對高濕度敏感,在70%RH ~ 100%RH范圍內阻值變化
這種類型感測器的工作特性曲線示於圖1。從圖1(A)中特性曲線可以看出這種凝露感測器有二個固有的特性缺陷:
a) 在相對濕度不高時凝露感測器有一個離散區,在這區間對相對濕度變化不敏感而且變化的阻值也不精確,其輸出特性不但和相對濕度的大小有關,和露點溫度也有直接關系。例如:有時我們感覺到空氣中濕度很大,但加熱器並沒有啟動,這是由於感測器表面沒有達到露點溫度(也就是在感測器表面沒有結成水珠)的緣故。
『肆』 變電站高壓室電力設備出現潮濕凝露現象怎麼辦
如果是開關櫃內結露,可以在櫃內裝電熱管,用溫度控制器控制開關。如果是裸露的電器,要看其絕緣體爬距能否滿足結露後的要求。否則就得裝帶有乾燥器的通風機向室內通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