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匯兌損益財務處理,具體點的會計分錄
1、結匯時(外幣兌換人民幣)
借 銀行存款(人民幣實得數字)
借 財務費用(借貸方得差額,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
貸 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帳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2、購匯時
借 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帳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借 財務費用(借貸方差額,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
貸 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支付數字)
根據會計分錄涉及賬戶的多少,可以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
簡單分錄是指只涉及兩個賬戶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分錄是指涉及兩個(不包括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
處理分錄
1、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2、本科目可按「當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進行明細核算。
3、所得稅費用念數瞎的主要賬務處理。
①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當期應交所得稅,借記本科目(當期所得稅費用),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
②資產負債表日,根據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餘額大於「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余額的差額,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餘額小於「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格式帳
第一:應是先借後貸,借貸畢敏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後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並在一起,編制多借仔空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貳』 請教匯兌損益的操作流程及其賬務處理~
一、匯兌損益的賬務操作拍余
1、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發生的外幣交易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益。
2、採用統賬制核算的,各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期(月)末余額,應當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賬面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的差額,如為匯兌收益,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匯兌損失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3、採用分賬制核算的,期(月)末將所有以外幣表示的「貨幣兌換」科目余額按期(月)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折算後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余額進行比較,為貸方差額的,借記「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貸記「匯兌損益」科目;為借方差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4、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二、匯兌損益的會計分錄是:
1、匯兌收益時,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2、匯兌損失時: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貸:銀行存款
3、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州慧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結轉期間損益的會計分錄
1、結轉各項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2、期間費用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成本支出的結轉借:本年利潤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
3、稅金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股利
(2)進口設備的匯兌損益怎麼記賬擴展閱讀:
對於期末匯兌損益的賬務處理,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採用統賬制核算的,各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期(月)末余額,應當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冊賀答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賬面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的差額,如為匯兌收益,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匯兌損失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2、採用分賬制核算的,期(月)末將所有以外幣表示的「貨幣兌換」科目余額按期(月)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折算後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余額進行比較,為貸方差額的,借記「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貸記「匯兌損益」科目;為借方差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參考資料:匯兌損益-網路
『叄』 匯兌損益的會計處理
具體的賬務處理方式如下
1、結匯時(外幣兌換人民幣)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實的數字)
借財務費用(借貸方得差額,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如借方大於貸方,為擾陪匯兌收益,用紅字)
貸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賬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2、購匯時
借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賬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借財務費用(借貸方差額,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支付數字)
3、每緩鍵蠢月月末調整匯率時,若月初匯率低於上期匯率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銀行存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應收賬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預付帳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應付賬款(外幣)
借財亮嫌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預收賬款(外幣)
(3)進口設備的匯兌損益怎麼記賬擴展閱讀
匯兌損益產生於以下兩種情形:
一種是在進行貨幣交易(即外匯兌換業務)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這是進行外匯兌換業務的交易發生時與確認實現時匯率的變化而產生的匯兌損益,這種匯兌損益的計算比較簡單。
另一種是在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由於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外幣貨幣性資產或負債價值發生變動所產生的損益。在此主要討論此情形下計算匯兌損益的方法。
方法:綜合差額法。這種方法須先計算出貨幣性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並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將其與該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得出的差額就是該賬戶本期發生的匯兌損益。
計算公式: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期末匯率-(該外幣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
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肆』 銀行匯兌損益怎麼調整及做賬
銀行匯兌損益調整及做賬歩奏如下:
1,建賬時啟用外幣核算;
2,依次點擊「耐歷物基礎設置」-「財務」-「外幣種類」,輸入幣符和幣名和記賬匯率;
3,依次點擊「基礎設置」-「財務」-「外幣種類」,輸入幣昌液符和幣名和記賬匯率;
4,填制有關外幣核算的憑證;
5,點擊「基礎設置」-「財務」-「外幣種類」菜單,輸入「調整匯率」;
6,依次點擊「總賬」-「轉賬定義爛世」-「匯兌損益」菜單,設置匯兌損益入帳科目;
7,點擊「總賬」-「期末」-「轉賬生成」,選擇「匯兌損益結轉」;
8,再點擊上面的「全選」然後點擊「確定」按鈕,出現匯總損益試算表;
9,點擊「確定」生成匯兌損益結轉憑證。
『伍』 匯兌損益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匯兌損益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匯兌損益的會計分錄是:
1、匯兌收益時,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2、匯兌損失時: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貸:銀行存款
3、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財務費用匯兌損失怎麼做會計分錄核算?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進行資金籌集等理財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財務費用主要包括利息凈支出、匯兌凈損失、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企業發生的現金折扣或收到的現金折扣等.
"財務費用"科目的核算規則是:發生的財務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相關對應科目;發生的應沖減財務費用的利息收入、匯兌收益,則借記相關對應科目,貸記本科目;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在利潤表銷物中,單設"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財務費用,並根據"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即期未結轉的余額分析填列.
匯兌損失指企業存兌換外幣時因市場匯價與實際兌換匯率不同而形成的損失或收益,因脫離匯率變動期末調整外幣賬戶余額而形成的損失或收益.當發生收益時,應沖減損失.
對於財務費用匯兌損失,則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或檔含者: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匯兌收益(紅字)
匯兌損益如何進行賬務處理?匯兌損益指的是在匯兌過程中,因匯率的差異而支出的費用,這個費用一般通過財務費用來進行核算,好了,詳細的過程分析及會計分錄方式大家還是通過本文的分享來掌握虧蠢液吧,我們下期再見吧.
『陸』 匯兌損益分錄怎麼做
一,外幣兌換人民幣結匯時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實得數字)
財務費用(借貸方得差額,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游晌汪兌損失,用藍字,如借謹賀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
貸: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賬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二,購匯時
借神仔: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賬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財務費用(借貸方差額,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支付數字)
處理匯兌損益需要先確定兌換的比例,是按月初的銀行匯率還是按業務發生時的匯率,這匯率一經過確認就不得改變。業務發生的時候按會計確定的匯率來計算,結果與實際匯率的差額計到財務費用 。
拓展資料:
一,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二,企業經營期間正常發生的匯兌損益,根據產生的業務,一般可劃分為四種:
1、交易損益:在發生以外幣計價的交易業務時,因收回或償付債權、債務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交易外幣匯兌損益";
2、兌換損益:在發生外幣與記賬本位幣,或一種外幣與另一種外幣進行兌換時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兌換外幣匯兌損益";
3、調整損益:在現行匯率制下,會計期末將所有外幣性債權、債務和外幣性貨幣資金賬戶,按期末社會公認的匯率進行調整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調整外幣匯兌損益";
4、換算損益會計期末為了合並會計報表或為了重新修正會計記錄和重編會計報表,而把外幣計量單位的金額轉化為記賬本位幣計量單位的金額,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 "換算外幣匯兌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