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醫療設備類別
第一條為規范醫療器械分類,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醫療器械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
物品,包括所需的軟體。其使用目的是:
(一)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監護或者緩解。
(二)損傷或殘疾的診斷、治療、監護、緩解或者補償。
(三)解剖或生理過程的研究、替代或者調節。
(四)妊娠控制。
其用於人體體表及體內的作用不是用葯理學、免疫學或代謝的手段獲得,但可能有這
些手段參與並起一定輔助作用。
第三條本規則用於指導《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的制定和確定新的產品注冊類別。
第四條確定醫療器械分類,應依據醫療器械的結構特徵、醫療器械使用形式和醫療器
械使用狀況三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判定。
醫療器械分類的具體判定可以依據《醫療器械分類判定表》(見附件)進行。
第五條醫療器械分類判定的依據
(一)醫療器械結構特徵
醫療器械的結構特徵分為:有源醫療器械和無源醫療器械。
(二)醫療器械使用形式
根據不同的預期目的,將醫療器械歸入一定的使用形式。其中:
1.無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葯液輸送保存器械;改變血液、體液器械;醫用敷料;外
科器械;重復使用外科器械;一次性無菌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計劃生育器械;消毒清
潔器械;護理器械、體外診斷試劑、其他無源接觸或無源輔助器械等。
2.有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能量治療器械;診斷監護器械;輸送體液器械;電離輻射
器械;實驗室儀器設備、醫療消毒設備;其他有源器械或有源輔助設備等。
(三)醫療器械使用狀態
根據使用中對人體產生損傷的可能性、對醫療效果的影響,醫療器械使用狀況可分為
接觸或進入人體器械和非接觸人體器械,具體可分為:
1.接觸或進入人體器械
(1)使用時限分為:暫時使用;短期使用;長期使用。
(2)接觸人體的部位分為:皮膚或腔道;創傷或體內組織;血液循環系統或中樞神經系
統。
(3)有源器械失控後造成的損傷程度分為:輕微損傷;損傷;嚴重損傷。
2.非接觸人體器械
對醫療效果的影響,其程度分為:基本不影響;有間接影響;有重要影響。
第六條實施醫療器械分類的判定原則
(一)實施醫療器械分類,應根據分類判定表進行。
(二)醫療器械分類判定主要依據其預期使用目的和作用進行。同一產品如果使用目
的和作用方式不同,分類應該分別判定。
(三)與其他醫療器械聯合使用的醫療器械,應分別進行分類;醫療器械的附件分類
應與其配套的主機分離,根據附件的情況單獨分類。
(四)作用於人體幾個部位的醫療器械,根據風險高的使用形式、使用狀態進行分類。
(五)控制醫療器械功能的軟體與該醫療器械按照同一類別進行分類。
(六)如果一個醫療器械可以適用二個分類,應採取最高的分類。
(七)監控或影響醫療器械主要功能的產品,其分類與被監控和影響器械的分類一致。
(八)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根據工作需要,對需進行專門監督管理的醫療器械可以調
整其分類。
第七條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主管醫療器械分類工作。依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不
能確定醫療器械分類時,由省級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根據《醫療器械分類規則》進行預先分
類,並報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核定。
第八條本規則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預期目的:指產品說明、標簽或宣傳資料載明的,使用醫療器械應當取得的作
用。
(二)風險:導致人體受傷害的危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傷害的嚴重程度。
(三)使用期限:
1.暫時:器械預期的連續使用時間在24小時以內;
2.短期:器械預期的連續使用時間在24小時以上30日以內;
3.長期:器械預期的連續使用時間超過30日;
4.連續使用時間:器械按預期目的,沒有間斷地實際發生作用的時間。
(四)使用部位和器械:
1.非接觸器械:不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器械;
2.表面接觸器械:包括與以下部位接觸的器械:
(1)皮膚:僅接觸未受損皮膚表面的器械;
(2)粘膜:與粘膜接觸的器械;
(3)損傷表面:與傷口或其它損傷體表接觸的器械。
3.外科侵入器械:藉助外科手術,器械全部或部分通過體表侵入體內,接觸包括下列
部位的器械:
(1)血管:侵入血管與血路上某一點接觸;作為管路向血管系統輸入的器械;
(2)組織/骨/牙質:侵入組織、骨和牙髓/牙質系統的器械和材料;
(3)血液循環:接觸血液循環系統的器械。
(五)植入器械:任何藉助外科手術,器械全部或者部分進入人體或自然腔道中;在
手術過程結束後長期留在體內,或者這些器械部分留在體內至少30天以上,這些器械被認
為是植入器械。
(六)有源器械:任何依靠電能或其它能源而不是直接由人體或重力產生的能源來發
揮其功能的醫療器械。
(七)重復使用外科器械:指器械用於外科手術中進行切、割、鑽、鋸、抓、刮、鉗、
抽、夾或類似的手術過程,不連接任何有源器械,通過一定的處理可以重新使用的器械。
(八)中樞循環系統:指人體血液循環中的肺動脈、主動脈、冠狀動脈、頸動脈、腦
動脈、心臟靜脈、上大腔靜脈、下大腔靜脈。
(九)中樞神經系統:指大腦、腦膜、脊髓。
㈡ 什麼樣的醫療設備算是 大型醫療設備急急急
甲類來:
1. X線正電子發射型自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儀(PET-CT,包括正電子發射型斷層儀即PET)。
2. 伽瑪射線立體定位治療系統(γ刀)。
3. 醫用電子迴旋加速治療系統(MM50)。
4. 質子治療系統。
5. 其它單價在500萬元及以上的大型醫用設備。
乙類:
1. 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CT)。
2. 醫用核磁共振成像設備(MRI)。
3.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
4. 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LA)。
5. 單光子發射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SPECT)。
㈢ 哪裡有規定 無菌醫療器械 樣品 留樣時間 應該留幾年
留樣目的是要確認此批產品在使用期內能保持無菌狀態 所以留樣時間要超過使用期限 至於留樣的數量、形式不必過於苛求 只要能夠滿足做無菌檢測的需求就好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醫療器械每批次抽樣多少留樣多少
抽樣數量是根據你的試驗需求來的
留樣數量至少要滿足完成一次全性能檢驗的數量
㈤ 醫療器械 留樣保存期限為產品有效期後一年,什麼標准里有相關規定
根據《無菌醫療器械生產管理規范》的規定,結合自己公司產品的特點,制定留樣觀察制度,確定保存期限,對產品質量進行穩定性考查。同時可作為延長保質期限的依據
㈥ 醫院是怎麼把特別龐大的醫用設備搬進室內的
設備特別龐大了,那麼有可能在牆上重新開孔,待設備安裝就位後,再將牆重新封上。也有可能,這種設備可以拆卸成幾個部件,每個部件都可以通過門進出,那樣運進去後再重新組裝。
㈦ 醫療設備需要哪三證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及產品合格證明等資質。
納入大型醫用設備管理品目的大型醫用設備,應當具有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配置許可證。
一、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必須具備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開辦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開辦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准,並發給《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
開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應當符合國家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
㈧ 申請辦理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需要哪些材料
需要材料如下:
一、以孝感市為例,醫療機構在設備到貨安裝、調試、驗收合格後,在一個月內提交以下材料至裝備處申請做證:
1、《乙類大型醫用設備信息登記表》(電子版);
2、該設備配置(更新)的批文;
3、《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4、《醫療器械注冊證》及《醫療器械產品注冊登記表》
5、中標通知書
二、做證:裝備處收到上述資料後集中一批統一做證。
三、醫療機構接到領證通知後帶齊以下領證資料(否則不予發證)。
1、委託招標協議(單位蓋章)
2、中標通知書(單位蓋章)
3、購置合同復印件(單位蓋章)
4、發票復印件(單位蓋章)
5、驗收合格證明復印件(單位蓋章)
6、《乙類大型醫用設備信息登記表》紙質(單位蓋章)
7、更新的設備還需交回舊證原件(一大一小兩證)
8、醫療機構申報時無人員上崗資質資料的還需提交《全國醫用設備使用人員業務能力考評合格證》。
(8)醫用設備怎麼留樣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修改<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三十四條規定:醫療器械使用單位配置大型醫用設備,應當符合主管部門制定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並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計生主管部門批准,取得大型設備配置許可證。將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由非行政許可轉為行政許可。
2018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2018年)》。目錄分為甲類和乙類,其中:甲類包括5類大型醫用設備,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配置許可,乙類包括7類大型醫用設備,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配置許可。
㈨ 大型醫療設備是如何分類的比如何為甲類,乙類
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
(2018年)
甲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配置管理)專
一、重離子放射治屬療系統
二、質子放射治療系統
三、正電子發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統(英文簡稱PET/MR)
四、高端放射治療設備。指集合了多模態影像、人工智慧、復雜動態調強、高精度大劑量率等精確放療技術的放射治療設備,目前包括X線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系統(英文簡稱Cyberknife)、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英文簡稱Tomo)HD和HDA兩個型號、Edge和Versa HD等型號直線加速器。
五、首次配置的單台(套)價格在3000萬元人民幣(或400萬美元)及以上的大型醫療器械
乙類(省級衛生計生委負責配置管理)
一、X線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英文簡稱PET/CT,含PET)
二、內窺鏡手術器械控制系統(手術機器人)
三、64排及以上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儀(64排及以上CT)
四、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統(1.5T及以上MR)
五、直線加速器(含X刀,不包括列入甲類管理目錄的放射治療設備)
六、伽瑪射線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系統(包括用於頭部、體部和全身)
七、首次配置的單台(套)價格在1000—3000萬元人民幣的大型醫療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