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設備與設備之間的接地線為什麼不能串聯
電位不同,串聯會影響到其他設備的正常運行。
B. 接地線與檢修部分之間為什麼不能連有斷路器(開關) 或熔斷器
如接地線裝有開關或熔斷器的話,如果開關跳閘或熔斷器熔絲斷了,接地線如同虛設不起保護作用,接地線必須接地良好,且接地電阻要滿足要求。
接地故障及其主要特徵有如下幾種:
(1)當發生一相(如A相)不完全接地時,即通過高電阻或電弧接地,這時故障相的電壓降低,非故障相的電壓升高,它們大於相電壓,但達不到線電壓。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處的電壓達到整定值,電壓繼電器動作,發出接地信號。
(2)如果發生A相完全接地,則故障相的電壓降到零,非故障相的電壓升高到線電壓。此時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處出現100V電壓,電壓繼電器動作,發出接地信號。
(3)電壓互感器高壓側出現一相(A相)斷線或熔斷件熔斷,此時故障相的指示不為零,這是由於此相電壓表在二次迴路中經互感器線圈和其他兩相電壓表形成串聯迴路,出現比較小的電壓指示,但不是該相實際電壓,非故障相仍為相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處會出現35V左右電壓值,並啟動繼電器,發出接地信號。
(4)由於系統中存在容性和感性參數的元件,特別是帶有鐵芯的鐵磁電感元件,在參數組合不匹配時會引起鐵磁諧振,並且繼電器動作,發出接地信號。
C. 《安規》 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中 「接地」的要求有矛盾或不完善嗎
1. 4.4.3規定:對於可能送電至停電設備的各方面都應裝設接地線或合上接地刀閘(裝置),所裝接地線與帶電部分應考慮接地線擺動時仍符合安全距離的規定。這段表述是沒有錯誤的。「所裝接地線與帶電部分」指的是其它相鄰的帶電體與檢修時的接地設備。
2. 4.4.7規定:接地線、接地刀閘與檢修設備之間不得連有斷路器(開關)或熔斷器。若由於設備原因,接地刀閘與檢修設備之間連有斷路器(開關),在接地刀閘和斷路器(開關)合上後, 應有保證斷路器(開關)不會分閘的措施。這段話表述的是:檢修時的接地設備,這中間不能安裝斷路器及熔斷器設備,不是指開關櫃內本體的斷路器或熔斷器設備。
參照以下資料
電力法;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
電力線路防護規程;
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
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程;
電力設備接地設計技術規程;
電力設備過電壓保護設計技術規程;
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
電業生產人員培訓制度;
供電系統用戶供電可靠率統計評價規程(暫行);
配網調度規程;
D. 為什麼接地線,接地刀閘與檢修設備之間不得
設備的接地線要可靠才能保證安全及接地有效,如果通過短路器或熔斷器連接地線的話,出現故障時可能會熔斷或短路,不能起到保護的作用。因此禁止這樣的接法。
如果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由於絕緣體損壞等原因而帶電,這時接地腳就會形成接地短路電流,使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地而對地放電,從而使人不被觸電,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
三個腳中較長的腳是接地的,可稱做接地腳,另外兩個較短的腳是把家用電器接入電路,可稱它們為導電腳。在設計電源插頭時,為考慮到使用者的安全,有意識地將接地腳設計得比導電腳長幾個毫米。
這是因為在插入三腳插頭時,接地腳先接觸插座內的接地線,這樣可先形成接地保護,後接通電源;反之,在拔出三腳插頭時,導電腳先與電源插座內的導電端分開,接地腳後斷開。
E. 裝設接地線制度的內容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1)裝設接地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停電後的電氣設備及線路突然有電而造成檢修作業人員愈外傷害的技術措施,其方法是將停電後的設備的接線端子及線路的相線直接接地短路。
(2)驗電之前,應先准備好接地線,並將其接地端先接到接地網(極)的接線端子上;當驗明設備或線路確已無電壓且經放電後,應立即將檢修設備或線路接地並三相短路。
(3)裝設三相短路接地線的作用,是使作業地點始終保持在「地電位」的保護之中,不但可將其剩餘電荷放掉,且可限制其感應電壓的產生;當電源側誤送電時,形成短路使保護裝置動作,並迅速跳閘切斷電源;如果僅將檢修設備或線路三相短路,則不能保護單相有電跳閘;如果僅三相分別單獨接地,則誤送電時,短路電流通過接地電阻使被檢修設備上的電壓達到相當大的數值而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必須三相短路後掛接接地線。
(4)對於可能送電至停電設備及線路的各環節,包括線路的各個支路或可能產生感應電壓的停電設備,都要裝設接地線;接地線應裝設在作業地點可以看見的位置。接地線與帶電部分的距離應符合安全距離的規定。
(5)檢修部位若分成幾個在電氣上不相連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線用斷路器或隔離開關隔開),則各段應分別驗電、放電並裝設接地線;降壓變電所全部停電時,應將各個可能來電側的部位懸掛接地線,而其餘部位不必每段都裝設接地線。
(6)檢修母線時,應根據母線的長短和有無感應電壓等實際情況確定接地線組數,檢修10m及以下的母線,可只裝一組接地線。
(7)在室內變配電裝置上進行作業時,接地線應裝設在母線或導電部位的規定位置,這些位置不應塗相色漆,並有專用接地的標志。變配電裝置的適當位置應設有接地網的引出端子,以便接地線的接地端在此良好連接,該端子的接地電阻值必須合格。
(8)接地線與檢修部分之間不得連接開關或熔斷器。
(9)裝設接地線必須先接接地端,後接已停電的帶電端;拆地線時,先拆已停電的帶電端,後拆接地端;裝拆接地線均應使用絕緣棒或戴絕緣手套。
(10)接地線應用多股軟銅導線,其截面應符合短路電流熱穩定的要求,最小截面積不應小於25mm。其線端必須使用專用的線夾固定在導體上,禁止使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或短路。
(11)變配電所內,每組接地線均應按其截面積編號,並懸掛存放在固定地點。存放地點的編號應與接地線的編號相同。
(12)變配電所(室)內裝、拆接地線,必須做好記錄,交接班時要交待清楚。
(13)高壓迴路上的作業,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線後才能進行工作時,應得到值班員的許可(根據調度員命令裝設的接地線,必須得到調度員的許可),方可進行作業;作業完畢後,應立即恢復。
(14)線路桿塔無接地引下線時,接地線的接地釺子插人地面的深度不應小於0.6m;接地線與接地釺子的連接應用螺釘連接;若用綁線纏繞時,其纏繞長度不應小於100mm,且接觸應緊密良好 。
F. 電氣安全工作規程之接地注意事項有哪些
接地
1、裝設接地線應由兩人進行(經批准可以單人裝設接地線的項目及運行人員除外)。
2、當驗明設備確已無電壓後,應立即將檢修設備接地共三相短路。電纜及電容器接地前應逐相充分放電,星形接線電容器的中性點應接地,串聯電容器及與整組電容器脫離的電容器應逐個放電,裝在絕緣支架上的電容器外殼也應放電。
3、對於可能送電至停電設備的各方面都應裝設接地線或合上接地刀閘,所裝接地線與帶電部分應考慮接地線擺動時仍符合安全距離的規定。
4、對於因平行或鄰近帶電設備導致檢修設備可能產生感應電壓時,應加裝接地線或工作人員使用個人保安線,加裝的接地線應登錄在工作票上,個人保安接地線由工作人員自裝自拆。
5、在門型架構的線路側進行停電檢修,如工作地點與所裝接地線的距離小於10m,工作地點雖在接地線外側,也可不另裝接地線。
6、檢修部分若分為幾個在電氣上不相連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線以隔離開關(刀閘)或斷路器(開關)隔開分成幾段],則各段應分別驗電接地短路。降壓變電站全部停電時,應將各個可能來電側的部分接地短路,其餘部分不必每段都裝設接地線或合上接地刀閘。
7、接地線、接地刀閘與檢修設備之間不得連有斷路器(開關)或熔斷器。若由於設備原因,接地刀閘與檢修設備之間連有斷路器(開關),在接地刀閘和斷路器(開關)合上後,應有保證斷路器(開關)不會分閘的措施。
8、在配電裝置上,接地線應裝在該裝置導電部分的規定地點,這些地點的油漆應颳去,並劃有黑色標記。所有配電裝置的適當地點,均應設有與接地網相連的接地端,接地電阻應合格。接地線應採用三相短路式接地線,若使用分相式接地線時,應設置三相合一的接地端。
9、裝設接地線應先接接地端,後接導體端,接地線應接觸良好,連接應可靠。拆接地線的順序與此相反。裝、拆接地線均應使用絕緣棒和戴絕緣手套。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或未接地的導線,以防止感應電觸電。
10、成套接地線應用有透明護套的多服軟銅線組成,其截面不得小於25mm²,同時應滿足裝設地點短路電流的要求。
禁止使用其他導線作接地線或短路線。
接地線應使用專用的線夾固定在導體上,嚴禁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或短路。
11、嚴禁工作人員擅自移動或拆除接地線。高壓迴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線後始能進行工作者〔如測量母線和電纜的絕緣電阻,測量線路參數,檢查斷路器(開關)觸頭是否同時接觸」,如:
1)拆除一相接地線;
2)拆除接地線,保留短路線;
3)將接地線全部拆除或拉開接地刀閘。
上述工作應徵得運行人員的許可(根據調度員指令裝設的接地線,應徵得調度員的許可),方可進行。工作完畢後立即恢復。
12、每組接地線均應編號,並存放在固定地點。存放位置亦應編號,接地線號碼與存放位置號碼應一致。
13、裝、拆接地線,應做好記錄,交接班時應交待清楚。
G. 接地線與檢修部分之間為什麼不能連有斷路器(開關) 或熔斷器
如接地線裝有開關或熔斷器的話,如果開關跳閘或熔斷器熔絲斷了,接地線如同虛設不起保護作用,接地線必須接地良好,且接地電阻要滿足要求,請查看安規。
H. 接地線與管道、電氣設備連接不符合要求
接地線和管道等進行接地連接時,應在靠近建築物的進口進行焊接。若接地線與管道之間無法進行焊接連接,則應採用卡箍連接,卡箍的接觸面應鍍錫。
管道上的水表、法蘭、閥門等用扁鋼或裸線進行跨接連接,如圖5-44所示。
大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