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備開箱與清點:在設備交付現場安裝前,由總承包方負責與業主(或其代表)或供貨商共同按設備裝箱清單和設備技術文件對安裝的機械設備逐一清點,登記和檢查,對其中的重要零部件還需按質量標准進行檢查驗收,查驗後,雙方簽字鑒證,移交.
(2)基礎放線(設備定位):依據設備布置圖和有關建築物的軸線或邊沿線和標高線,劃定安裝基準線.互相有連接,銜接或排列關系的設備,應放出共同的安裝基準線;必要時應埋設一般的或永久的標板或基準點;設置具體基礎位置線及基礎標高線.
(3)設備基礎檢驗:
●基礎施工單位應提供設備基礎質量合格證明書:主要檢查其混凝土配比,混凝土養護及混凝土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如果對設備基礎的強度有懷疑,可用回彈儀或鋼珠撞痕法等對基礎的強度進行復測.
●對基礎的外觀檢查:主要察看基礎表面有無蜂窩,麻面等質量缺陷.
●對基礎的位置,幾何尺寸的測量檢查:檢查的主要項目有基礎的坐標位置,不同平面的標高,平面外形尺寸,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凹穴尺寸,平面的水平程度,基礎的鉛垂程度,預埋地腳螺栓的標高和中心距,預埋地腳螺栓孔的中心位置,深度和孔壁鉛垂程度,預埋活動地腳螺栓錨板的標高,中心位置,帶槽錨板和帶螺紋錨板的水平程度等.
●對重型設備基礎的預壓試驗是為了防止重型設備安裝後由於基礎的不均勻下沉造成設備安裝的不合格而採取的預防措施.基礎預壓試驗的預壓力應不小於設備滿負荷運轉作用在設備基礎上力的總和,觀測基準點應不受基礎沉降的影響,觀測點在基礎周圍不少於均布的四點.觀測應定時並應直到基礎基本穩定為止.觀測期間應有詳細記錄.
對安裝水平要求不太高的重型設備在安裝前不做基礎預壓試驗,而只在設備試運轉時進行基礎的沉降觀測.
(4)設備就位:設備安全地安放到基礎上,在工業設備安裝工程中所佔的份量很大,它主要對起重作業提出了要求.一台重量大,體積大,安裝位置又很高的設備,其吊裝難度和消耗的費用都是很高的.對於解體設備,應先將設備底座就位.
(4)精度檢測與調整:精度檢測與調整是機械設備安裝工程中關鍵的一環.是安裝工程質量的重要指標.它幾乎包括了所有位置精度項目和部分形狀精度項目,涉及到誤差分析,尺寸鏈原理以及精密測量技術.
精度檢測是檢測設備,零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誤差,如垂直度,平行度,同軸度誤差等.
調整是根據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由規范或設備隨機技術文件規定)和精度檢測的結果,調整設備自身和相互的位置狀態,例如設備的安裝水平,垂直度,平行度和傾斜等.
(5)設備固定:除少數可移動機械設備外,絕大部分機械設備須牢固地固定在設備基礎上.尤其對於重型,高速,振動大的機械設備,如果沒有牢固的固定,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發生.
對於解體設備應先將底座就位固定後,再進行組裝.
(6)拆卸,清洗與裝配:對於解體機械設備和超過防銹保存期的整體機械設備,應進行拆卸,清洗與裝配,這是要求比較精細的一道程序,如果清洗不凈或裝配不當,會給以後設備正常運行造成影響.設備裝配的一般步驟如下:
熟悉設備裝配圖,技術說明和設備結構,清掃好裝配用的場地,了解設備的結構,配合精度,確定裝配方法,准備好工器具和材料.
對零部件的收集和檢查包括外觀檢查和配合精度檢查,檢查應做好記錄.
清洗零部件並塗潤滑油(脂):設備裝配配合表面必須潔凈並塗潤滑油(脂)(有特殊要求的除外),這是保證配合表面不容易生銹,便於拆卸的必要措施.
組合件的裝配:先從組合件開始,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
部件的裝配:由組件裝配成部件.
總裝配:由部件進行總裝配,先主機後輔機.
(7)潤滑與設備加油:這是保證機械設備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潤滑油路和潤滑部位要潔凈,潤滑劑選擇合理,質量要符合要求,設備用油和潤滑劑的加入量要適當.
(8)調整與試運轉:它是綜合檢驗設備製造和設備安裝質量的重要環節,涉及的專業多,人員多,須精心組織,統一指揮.
(9)工程驗收:設備試運轉合格後,應及時辦理工程驗收.
2,影響設備安裝精度的因素及安裝精度的控制方法
影響設備安裝精度的因素
●基礎的施工質量(精度):包括基礎的外形幾何尺寸,位置,不同平面的標高,上平面的平整度和與水平面的平行度偏差;基礎的強度,剛度,沉降量,傾斜度及抗震性能等.
●墊鐵,地腳螺栓的安裝質量(精度):包括墊鐵本身的質量,墊鐵的接觸質量,地腳螺栓與水平面的垂直度,二次灌漿質量,墊鐵的壓緊程度及地腳螺栓的緊固力矩等.
●設備測量基準的選擇,直接關繫到整台設備安裝找正找平的最後質量.安裝時測量基準通常選在設備底座,機身,殼體,機座,床身,台板,基礎板等的加工面上.
●散裝設備的裝配精度;包括各
運動
部件之間的相對運動精度,配合表面之間的配合精度和接觸質量,這些裝配精度將直接影響設備的運行質量.
●測量裝置的精度必須與被測量裝置的精度要求相適應,否則達不到質量要求.
●設備內應力的影響:設備在製造和安裝過程中所產生的內應力將使設備產生變形而影響設備的安裝精度.因此,在設備製造和安裝過程中應採取防止設備產生內應力的技術措施.
●溫度的變化對設備基礎和設備本身的影響很大(包括基礎,設備和測量裝置),尤其是大型,精密設備.
●操作產生的誤差:操作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問題的關鍵是將操作誤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安裝精度的控制方法
提高安裝精度的方法應從人,機,料,法,環等方面著手,尤其要強調入的作用,應選派具有相應技術水平的人員去從事相應的工作,採用適當,先進的施工工藝,配備完好適當的施工機械和適當精度的測量器具,在適宜的環境下操作,才能提高安裝質量,保證安裝精度.安裝精度的控制方法有下列幾點;
●盡量排除和避免影響安裝精度的諸因素.
●根據設備的設計精度和結構特點,選擇適當,合理的裝配和調整方法.採用可補償件的位置或選擇裝入一個或一組合適的固定補償件的辦法進行調整,抵消過大的安裝累計誤差.
●選擇合理的檢測方法,包括檢測儀和測量方法,其精度等級應與被被檢測設備的精度要求相適應.
●必要時選用修配法:修配法是對補償件進行補充加工,抵消過大的安裝累計誤差.這種方法是在調整法解決不了時才使用.
●合理確定偏差及其方向:設備安裝時允許有一定的偏差,如果安裝精度在允許范圍之內,則設備安裝為合格.但有些偏差有方向性,這在設備技術文件中一般有規定.當設備技術文件中無規定時,可按下列原則進行:
有利於抵消設備附屬件安裝後重量的影響,
有利於抵消設備運轉時產生的作用力的影響;
有利於抵消零部件磨損的影響,
有利於抵消摩擦面間油膜的影響,
設備精度偏差方向的確定是一項復雜的,技術性極強的工作,對於一種偏差方向,往往要考慮多種因素,應以主要因素來確定安裝精度的偏差方向.
3,電梯施工技術
施工現場電梯工程是把製造廠未經組合的整台電梯散件,在建築工程提供符合要求的條件下組合起來,成為滿足功能要求的整體設備.因此可以認為電梯工程是設備製造的繼續.特種設備監察條例中規定,製造單位要對安裝組合後的校驗和調試結果負責.
由於電梯工程在高且深的井道內作業,每層在層門安裝前留下較大的門洞,這個情況給作業人員或其他閑雜人員存有高空墜落的危險;井道內作業有立體交叉現象,所以制訂防範施工中發生安全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至關重要.
施工程序:
●書面報告工程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對電梯井道土建工程進行檢測鑒定,以確定其形位尺寸是否符合被安裝電梯所提供的土建布置圖和其他要求.
●對層門的預留孔洞設置防護欄桿,機房通向井道的預留孔設置臨時蓋板.
●井道放基準線後安裝導軌等.
●機房設備安裝,井道內配管配線.
●轎廂組裝後安裝層門等相關附件.
●通電空載試運行合格後負載試運行,並檢測各安全裝置動作是否正常准確.
●整理各項記錄,准備申報准用.
電梯施工管理要求
(1)如總承包單位實施設備(電梯)采購供應並監造,選擇的製造商應是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許可的製造商,招標采購時,僅有許可證明的製造商才能人圍.
(2)電梯安裝前,開箱檢驗進場驗收時,不論是自行采購的,還是建設單位提供的,除了核對規格型號,部件附件數量,進行外觀檢查等常規的檢驗外,不可忽視的是要核驗電梯本體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生產許可證明,證明可能是書面文件也可能是標示在銘牌上的許可證編號.同時對電梯出廠的隨帶文件進行點驗,主要包括: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
(3)電梯安裝單位能否施工,同樣要獲得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許可,因而工程總承包單位需要選擇電梯安裝專業分承包單位時,也僅能在許可的單位中遴選.許可的單位包括製造單位(經許可安裝)或者製造單位通過合同委託同意的取得許可的單位.
(4)電梯安裝開工前應以書面文件形式告知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否則不能施工.
(5)電梯安裝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接受製造單位的指導和監控.安裝結束經自檢後,由製造單位檢驗和調試,並將檢驗和調試的結果告知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要求進行監督檢驗.只有監督檢驗合格的電梯才能交付使用.
(6)電梯安裝竣工驗收後30天內,施工單位將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由使用單位將技術資料存人該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7)電梯安裝單位要保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這些人員要經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也要保持施工機械和檢測儀器儀表的能力,使之處於完好有效狀態.同時要在實施安裝中檢查各項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防止失效.
(8)電梯的製造和安裝許可不是終身制的,是動態變化的,所以訂貨或遴選施工隊伍時,要注意收集信息,防止失誤.
⑵ 設備搬運過程需要注意什麼
重量與承載設備是否匹配、防水等運載過程中的保護措施、裝車方式、到貨後的卸載方式、到貨時間要求是否能滿足等,祝您好運。
⑶ 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拆費怎麼算
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拆
機械設備, 安拆, 進出
說明
一、進出場費用是指不能或不允許自行行走的施工機械或施工設備,整體或分體自停放地點運至施工現場,或由一施工地點運至另一施工地點的運輸、裝卸、輔助材料及架線等費用。
二、進出場費用定額已包括機械的回程費,未包括以下費用:
1.機械非正常的解體和組裝費;
2.運輸途中發生的橋梁、涵洞和道路的加固費用;
3.機械進場後行駛的場地加固費;
4.穿過鐵路費用、電車托線費。
三、安拆費用,是指施工機械在現場進行安裝與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機械和試運轉費用及機械輔助設施費用(包括安裝機械的基礎、底座、固定錨樁、行走軌道枕木等的折舊、搭設、拆除費用)。
四、安卸費用定額,包括了機械安裝完畢後0.5台班的試運轉費用。
五、自升式塔式起重機安卸費用定額是按塔高45m考慮的,如塔高超過45m的,每增高10m,安拆費增加20%。
六、軌道式柴油打樁機、走管式柴油打樁機、走管式自由落錘打樁機,其機進出場及安拆費可套用柴油打樁機定額。
七、大型機械在同一工地的工號之間的轉移,可計算本機0.5台班費用。機械需要重新安拆、搬運或需要鋪設軌道和轉彎設備的,有發生時另行計算。
八、其他章有的定額中機械綜合了不同類型,但其大型機械進出場及安拆費用應按實際進場的機械計算。
九、塔式起重機基礎及軌道鋪設定額按直線形考慮,如為弧線的,定額乘以系數1.15。塔式起重機基礎及軌道鋪設定額未包括軌道和枕木之間增加其他型鋼或鋼板的軌道,有發生時另行計算。
十、固定式基礎定額按混凝土量15m3以下考慮的,實際基礎混凝土大於15 m3的另行計算。固定式基礎定額未包括打樁費用和高強螺栓,有發生時另行計算。
十一、本章定額未包括自升式塔式起重機行走軌道、不帶配重的自升式塔式起重機固定式基礎、施工電梯、高速井架和混凝土攪拌站的基礎,有發生時另行計算。
十二、本章定額未包括大型垂直運輸機械(包括塔式起重機)附著所需預埋在建築物中的鐵件,有發生時另行計算。
⑷ 設備安裝技術是學什麼的啊
不是什麼好專復業,最制好別學。如果你想做這一行的話,那學學也可以。
主要學的就是機械這方面的。如:工業設備安裝技術、起重機械與吊裝技術。還有一些預算和設計這方面的課程。畢業以後很多都是在工地上負責安裝機械的。比如機械的吊裝啊什麼的。也有很多做設備安裝監理。沒什麼意思。
⑸ 施工裝卸搬運材料、設備工作操作規程需要注意什麼內容呢
1、搬運工在搬運前必須認真學習本操作規程中的裝卸要求,並遵照執行,對零星裝卸也要符合安全運輸的有關規定。
2、起重搬運各種大小設備時,必須統一規定口號、信號,統一指揮進行操作。
3、起重搬運工具,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不符合安全規定的不準使用。
4、搬運機器,必須查明重量、尺寸、裝卸地點後,才能操作。
5、裝運各種材料、物件時嚴禁超載、超高、超寬、超長。
6、車輛未停穩,嚴禁人在車輛上操作或上下扒車,物件堆放要平穩。車輛行駛時,禁止人坐在欄板上或車頂高處,更不準站在物件的頂頭,防止急剎車物件往前突然移動而軋傷人,裝運構件,必須選好頭木,掛好緊線器,防止物件倒塌造成事故。
7、密切配合駕駛員,車輛進出照顧前後,倒車、轉彎、領車、正常行駛時應注意前後左右馬路上的動態。
8、裝卸乙炔瓶、氧氣瓶時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
9、搬運裝卸有毒、有害、易燃、易揮發的物品時,裝卸工應配備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如工作服(呢、稠、防靜電)、鞋、手套、帽、防護眼鏡、防塵、防毒口罩、防護面具、急救氧氣呼吸器、毛巾、肥皂、防護油膏等。
10、裝卸工人每半年應進行一次健康檢查,不適合從事某項工作者應調離此項工作崗位。
11、裝卸有毒有害物品時,食物、飲料不得帶入施工現場,更不得在現場進餐,下班後應洗漱更衣方可離開施工現場。
12、裝卸、搬運易燃、易揮發物品時,必須避免曝曬,盡可能在陰天和夜間進行。
⑹ 現場設備安裝二次倒運及費用如何判定
不屬於二次搬運,但可以按設備的拆、安工程量套用相應的定額計算,也就是按該設備的安裝工程量的1.5倍計取工程量套用定額。 查看原帖>>
⑺ 做設備安裝的 可以看哪些基礎書籍
首先要看機械制圖,電工識圖,電工電子,鉗工基礎,鉗工裡面有車銑刨磨焊都要懂些,看你從事的工作需要重點掌握吧,有了這些底子,工作中慢慢積累吧。
⑻ 設備搬運該遵照哪些實施步驟
A.設備吊卸
1.指揮設備運輸車輛進入吊車作業半徑之內。
2.由甲乙雙方及廠家將該機組驗收合格後,由起重工在廠家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將該機組鎖好索具並與吊車大鉤掛牢。
4.鎖活完畢後在指揮開始試吊,待該機組吊離車廂底板約100mm左右時暫停。
5.派專人檢查吊車各支腿及吊活索具是否出現異常,在無安全隱患,待確認一切無誤後,上報指揮員方能正式起吊。
6.在指揮員指揮下將該機組平穩吊裝至坡道入口處。
B.首層水平搬運
1.在設備落地前布好Φ80滾杠及運輸托架.
2.首先用卷揚機或絞盤牽引繩穿繞4×4滑輪組與設備牽引點連接好(防止設備在除去吊裝鎖具後慣性下行),吊車落繩將設備放置在運輸托架上,完車後除去吊裝鎖具上報指揮員。
3.指揮員指揮啟動卷揚機或絞盤緩慢放繩,人工喂滾以慣性下行作為設備向下動力,沿預先鋪設的設備搬運通道(雙排道木),將設備平穩搬運B2層機房。
4、設備搬運簡單示意圖。
C.機房內搬運就位
1.在廠家技術人員指導下,鋪設設備至基礎搬運通道,按機房設備排放位置以順序搬運就位。
2.當設備人工搬運至指定基礎之上後,用10噸挎頂作動力,將設備找正、找平,按基準線就位。
3.設備就位完畢後,交於甲方驗收。
⑼ 機床的搬運與安裝都有哪些事項
機床的搬運與安裝:
1、機床最好在安裝場地開箱,開箱前首先檢查箱子外部有無損壞,拆箱時從頂層開始,側面箱板可以整塊掀起,開箱後先檢查機床情況是否良好,並根據裝箱單清點附件,如發現損傷或附件缺少等情況,應仔細分析責任,並用書面報送有關部門追查。
2、機床搬運時盡可能使用起重設備,(建議使用5噸鏟車)起重設備的負載能力應大於機床毛重。在沒有起重設備的地方,可在箱底墊入幾根直徑45~70mm相等的鋼管用撬棒或鉸盤帶動使其在上緩緩滾動,嚴禁直接在機床底面墊入鋼管滾動。整台機床吊運時,可在機床上特備的吊運用圓孔中插入相當的鋼管,在無吊孔的機床上可利用特備的吊鉤或吊環套上鋼索,在鋼索可能觸及機件的地方應墊以木塊或橡皮等軟物以免擦傷機件及油漆,注意不使手輪、手柄、軟管、電器和鐵皮罩等強度較差的突出部份受到鋼索的擠壓,起吊機床至50~100mm高度時,先檢查重心是否正確,在肯定無歪斜與不穩定情況後再將機床吊運至安裝地,機床放下時要緩慢並平穩地接觸地面,注意箱子在鋼管上滾動及吊運時傾斜不應超過15°。
3、選擇機床地基位置,在設計考慮工藝路線安排車間平面布置的同時應注意本機床必須安裝在無發生震動來源,無陽光直射的地方,特別不應放在有沖擊運動的機床旁邊(如鍛錘沖剪機、龍門刨等)。若由於某種原因不能遠離震動來源時,則應在基礎四周用煤渣、軟木板等作隔離層,隔離層厚度約150mm,確定基礎具體位置時尚應注意機床運動部份的最大位移尺寸,隨機附件及在製品的放置位置,使其既便於操作又符合安全規程。
4、機床應安裝在平整而牢固的基礎上,如車間地坪堅實,可不另做地基,否則應參照所附「機床基礎圖」另作基礎,基礎由整體混凝土製成,水泥的標號不低於500,基礎圖上標示的深度系指在正常堅實土壤情況下的最低數值,對比較松軟的土壤還應適當加深,在沙土河沿或用新土壤填起來的地區打基礎時須加石塊充實底座,在不十分可靠的情況下,可在基礎保養期滿後,以兩倍於機床的重量平均壓在基礎上至少七天,使其下沉與傾斜達到穩定。
基礎平面尺寸各邊應較機床底部尺寸大於150mm。基礎澆好後應有二十八天養護期,起始一周需經常保持潤濕,冬季施工應適當延長並有防凍措施,養護期間不可進行安裝工作。
5、按照「機床基礎圖」在基礎上放置調整墊塊(帶有調節螺釘的斜面移動式墊鐵,不能用敲打斜鐵的方法進行調整)。機床即放置在墊鐵上,粗略調整墊鐵使機床放穩,然後將支承物及塗有紅漆的裝箱用壓板拆除,並將裝箱時卸下的手輪,護罩及皮帶等裝好,然後用清洗棉纖蘸上煤油拭去機床各部份的防銹塗料,擦乾凈後再在各加工表面及導軌上塗一層機油,用手徐徐轉動各移動部位的手輪,傳動皮帶,檢查機床十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