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軸承的工作原理
軸承採用了相對簡單的結構:帶有內外光滑金屬表面的球,有助於滾動。球本身承載負載的重量 - 負載重量的力是驅動軸承旋轉的力量。
但是,並非所有負載都以相同的方式對軸承施加力。有兩種不同的載荷:徑向和推力。
徑向載荷,如在滑輪中,簡單地將重量放在軸承上,使得軸承由於張力而滾動或旋轉。推力載荷明顯不同,並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對軸承施加應力。
如果軸承(想到輪胎)在其側面翻轉(現在想想輪胎擺動)並且在該角度受到完全的力(想到三個孩子坐在輪胎擺動上),這稱為推力載荷。用於支撐高腳凳的軸承是僅承受推力載荷的軸承的示例。
許多軸承易於承受徑向和軸向載荷。例如,汽車輪胎在以直線行駛時承受徑向載荷:輪胎由於張力和它們支撐的重量而以旋轉方式向前滾動。
(1)通用軸承怎麼製作擴展閱讀:
軸承分類:
1、球軸承
滾珠軸承非常常見,因為它們可以承受徑向和軸向載荷,但只能承受少量的重量。它們存在於各種應用中,例如滾軸刀片甚至硬碟驅動器,但如果它們過載則容易變形。
2、滾子軸承
滾子軸承設計用於承載重載荷 - 主滾子是圓柱體,這意味著載荷分布在更大的區域上,使軸承能夠承受更大的重量。然而,這種結構意味著軸承可以主要承受徑向載荷,但不適合於推力載荷。
對於空間有問題的應用,可以使用滾針軸承。針軸承適用於小直徑氣缸,因此更易於安裝在較小的應用中。
3、滾珠推力軸承
這些類型的軸承設計用於在低速低重量應用中幾乎專門處理推力載荷。例如,酒吧凳子利用滾珠推力軸承來支撐座椅。
4、滾子推力軸承
滾子推力軸承很像滾珠推力軸承,可承受推力載荷。然而,不同之處在於軸承可以承受的重量:
滾子推力軸承可以支撐顯著更大量的推力載荷,因此可以在汽車變速器中找到,它們用於支撐斜齒輪。齒輪支撐通常是滾子推力軸承的常見應用。
5、圓錐滾子軸承
這種類型的軸承設計用於處理大的徑向和軸向載荷 - 由於它們的負載多功能性,它們存在於汽車輪轂中,因為車輪預計會承受極大的徑向和推力載荷。
B. solidworks設計庫中的軸承尺寸系列代號是怎樣選擇
根據GB/T276規定:通用軸承代號由前置代號+基本代號+後置代號組成。普通設計人員在大多數情形下只關注「基本代號」。而基本代號是由:類型代號+尺寸系列代號+內徑系列代號組成,其中「尺寸系列代號」包含著外徑代號和寬度代號(詳見附表)以深溝球軸承為例:基本代號除「16」開頭的是二位外,其餘第一位是類型代號,第二、三位是尺寸系列代號,(注意:在深溝球軸承中的尺寸系列代號00、10、02、03、04的第一位省略,只寫0、2、3、4,如:6204,這里的「2」是「02」的省略寫法)solidworks設計庫是根據這里來的,它和大多數設計人員在軸承選型時總是先關注內徑的習慣有所不同。別的也許不是一下子能夠記住,但有一點是要記住的:那就是「尺寸系列代號」數值越大那麼它的外徑和寬度也越大。
C. 機械圖紙上的軸承是怎麼表示畫法的
1、通用畫法
在垂直於滾動體軸承軸線的投影面的視圖上,無論滾動體的形狀(球、柱、針等)及尺寸如何,均可按圖9-42所示的方法繪制。
基本視圖投影規律及位置關系:
基本視圖之間與三視圖一樣,仍然符合「長
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投影規律,即:
正、俯、仰、後視圖「長對正」;
正、左、右、後視圖「高平齊」;
俯、左、右、仰視圖「寬相等」。
六個視圖位置關系須注意的是:在俯、左、仰、右視圖中,靠近正視圖的一面是物體的後面,遠離正視圖的一面是物體的前面,此外,正視圖和後視圖左右位置關系相反.
在實際畫圖時,一般物體並不需要全部畫出六個基本視圖,而是根據物體形狀的特點和復雜程度,具體進行分析,選擇其中幾個基本視圖,完整、清晰地表達出該物體的形狀和結構。
D. 軸承鋼如何加工
軸承鋼加工的主要工藝是連鑄以及電爐冶煉+電渣重熔工藝冶煉,還有少量採用真空感應+真空自耗的雙真空或+多次真空自耗等工藝來提高軸承鋼的質量。
具體加工的工藝流程:50噸UHP電爐冶煉→60噸LF爐精煉→60噸VD爐真空處理→合金鋼矩形坯連鑄(260mm×300mm、180mm×220mm)→緩冷或熱送→軋材→精整→檢驗入庫。
相 關 簡 介
軸承鋼(Earing Steel)是用來製造滾珠、滾柱和軸承套圈的鋼。軸承鋼有高而均勻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高的彈性極限。對軸承鋼的化學成分的均勻性、非金屬夾雜物的含量和分布、碳化物的分布等要求都十分嚴格,是所有鋼鐵生產中要求最嚴格的鋼種之一。1976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將一些通用的軸承鋼號納入國際標准,將軸承鋼分為:全淬透型軸承鋼、表面硬化型軸承鋼、不銹軸承鋼、高溫軸承鋼等四類共17個鋼號。
E. 軸承是如何加工製造的
滾動軸承的滾動體主要有鋼球和滾子2類。它們的加工製造過程簡要如下:
1.鋼球的加工過程,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滾子的加工過程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滾動軸承的知識
第一節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
以滑動軸承為基礎發蔽粗展起來的滾動軸承,其工作原理是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一般由兩個套圈,一組滾動體和一個保持架所組成的通用性很強、標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機械基礎件。由於各種機械有著不同的工作條件,對滾動軸承在負荷能力、結構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種不同要求。為此,滾動軸承需有各式各樣的結構。但是,兄培最基本的結構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所組成。
各種零件在軸承中的作用分別是:
對於向心軸承,內圈通常與軸緊配合,並與軸一起運轉,外圈通常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場合下,也有外圈運轉,內圈固定起支承作用或者內圈、外圈都同時運轉的。對於推力軸承,與軸緊配合並一起運動的稱軸圈,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並起支承作用的稱座圈。滾動體(鋼球、滾子或滾針)在軸承內通常藉助保持架均勻地排列在兩個套圈之間作滾動運動,它的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軸承的負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除能將滾動體均勻地分隔開以外,還能起引導滾動體旋轉及改善軸承內部潤滑性能等作用。
第二節滾動軸承的分類
1.按滾動軸承結構類型分類
(1)軸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載荷方向或公稱接觸角的不同,分為:
1)向心軸承----主要用於承受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從0到45。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徑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0的向心軸承:向心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0到45的向心軸承。
2)推力軸承----主要用於承受軸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大於45到90。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軸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90的推力軸承:推力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45但小於90的推力軸承。
(2)軸承按其滾動體的種類,分為:
1)球軸承----滾動體為球:
2)滾子軸承----滾動體為滾子。滾子軸承按滾子種類,又分為:圓柱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柱滾子的軸承,圓柱滾子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小於或等於3;滾針軸承----滾動體是滾針的軸承,滾針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大於3,但直徑小於或等於5mm;圓錐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錐滾子的軸承;調心滾子軸承一一滾動體是球面滾子的軸承。
(3)軸承按其工作時能否調心,分為:
1)調心軸承----滾道是球面形的,能適應兩滾道軸心線間的角偏差及角運動的軸承;
2)非調心軸承(剛性軸承)----能阻抗滾道間軸心線角偏移的軸承。
(4)軸承按滾動體的列數,分為:
1)單列軸承----具有一列滾動體的軸承;
2)雙列軸承----具有兩列滾動體的軸承;
3)多列軸承----具有多於兩列滾動體的軸承,如三列、四列軸承。
(5)軸承按其部件能否分離,分為:
1)可分離軸承----具有可分離部件的軸承;
2)不可分離軸承----軸承宏塵鎮在最終配套後,套圈均不能任意自由分離的軸承。
(6)軸承按其結構形狀(如有無裝填槽,有無內、外圈以及套圈的形狀,擋邊的結構,甚至有無保持架等)還可以分為多種結構類型。
2.按滾動軸承尺寸大小分類軸承按其外徑尺寸大小,分為:
(1)微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6mm以下的軸承;
(2)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8-55mm的軸承;
(3)中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60-115mm的軸承;
(4)中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120-190mm的軸承
(5)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00-430mm的軸承;
(6)特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440mm以上的軸承。
第三節滾動軸承的基本生產過程
由於滾動軸承的類型、結構型式、公差等級、技術要求、材料及批量等的不同,其基本生產過程也不完全相同。
一、各種軸承主要零件的加工過程:
1.套圈的加工過程:軸承內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或管料(有的棒料需經鍛造和退火、正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精研或拋光----零件終檢----防銹----入庫----(待合套裝配〉
2.鋼球的加工過程,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3.滾子的加工過程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4.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依設計結構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下述兩類:
(1)板料→剪切→沖裁→沖壓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噴丸或串光→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實體保持架的加工過程:實體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可分為下述四種毛坯型式,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管料、鍛件、鑄件----車內徑、外徑、端面、倒角----鑽孔(或拉孔、鏜孔)----酸洗----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二、滾動軸承的裝配過程:
滾動軸承零件如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等,經檢驗合格後,進入裝配車間進行裝配,其過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內、外滾〈溝〉道尺寸分組選別→合套→檢查游隙→鉚合保持架→終檢→退磁、清洗→防銹、包裝→入成品庫(裝箱、發運〉。
第四節滾動軸承的特點
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比滑動軸承小,傳動效率高。一般滑動軸承的摩擦系數為0.08-0.12,而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僅為0.001-0.005;
2.滾動軸承已實現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適於大批量生產和供應,使用和維修十分方便;
3.滾動軸承用軸承鋼製造,並經過熱處理,因此,滾動軸承不僅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而且可以節省製造滑動軸承所用的價格較為昂貴的有色金屬;
4.滾動軸承內部間隙很小,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較高,因此,運轉精度較高。同時,可以通過預加負荷的方法使軸承的剛性增加。這對於精密機械是非常重要的;
5.某些滾動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因此,可以簡化軸承支座的結構;
6.由於滾動軸承傳動效率高,發熱量少,因此,可以減少潤滑油的消耗,潤滑維護較為省事;
7.滾動軸承可以方便地應用於空間任何方位的鈾上。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滾動軸承也有一定的缺點,主要是:
1.滾動軸承承受負荷的能力比同樣體積的滑動軸承小得多,因此,滾動軸承的徑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負荷的場合和要求徑向尺寸小、結構要求緊湊的場合〈如內燃機曲軸軸承),多採用滑動軸承;
2.滾動軸承振動和雜訊較大,特別是在使用後期尤為顯著,因此,對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許有振動的場合,滾動軸承難於勝任,一般選用滑動軸承的效果更佳
3.滾動軸承對金屬屑等異物特別敏感,軸承內一旦進入異物,就會產生斷續地較大振動和雜訊,亦會引起早期損壞。此外,滾動軸承因金屬夾雜質等也易發生早期損壞的可能性。即使不發生早期損壞,滾動軸承的壽命也有一定的限度。總之,滾動軸承的壽命較滑動軸承短些。
可是,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較,各有優缺點,各佔有一定的適用場合,因此,兩者不能完全互相取代,並且各自向一定的方向發展,擴大自己的領域。但是,由於滾動軸承的突出優點,頗有後來者居上的趨勢。目前,滾動軸承已發展成為機械的主要支承型式,應用愈來愈廣泛。
F. 軸承製造一般用什麼材料
軸承製造一般用JIS鋼種的SUJ2。大型軸承使用SUJ3。
在進一步需要耐沖擊的情況下,作為軸承材料使用鉻鋼,鉻鉬鋼,鎳鉻鉬鋼,採用滲炭淬火,使鋼從表面至適當的深度有一個硬化層。具有適當的硬化深度,細密的組織,合適硬度的表面及心部硬度的滲炭軸承,比使用軸承鋼的軸承具有優良的耐沖擊性。
一般進口軸承都實施了真空脫氣處理,所以,所使用的材料清凈度高,氧氣含量少,質量好。同時彩了恰當的熱處理,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顯著提高。
此外還有可用於大氣污環境中工作軸承的不銹鋼。用於特殊場合的陶瓷材料。還有耐熱性優良的高速鋼。
(6)通用軸承怎麼製作擴展閱讀
國內外軸承試驗方法,目前主要有四種:摩擦磨損試驗,試驗台架試驗、試驗室 ( 試驗場 ) 模擬試驗、實際工況運行試驗。
國外對上述幾種試驗方法均有使用,但應用目的不一樣,例如,開發一種全新的產品,首先須做摩擦磨損試驗。但如果磨擦磨損形式無多大變化,僅產品尺寸、受載工況變化,則僅需做台架、模擬或實際運行試驗即可。國外對一些關鍵部位的新產品考核極為嚴格,必需經實際運行試驗,才幹獲准進行配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