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滅火毯可以重復使用嗎
關於滅火毯的說法錯誤的是:
1. 滅火毯可以撲滅所有類型的火災:
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滅火毯主要用於撲滅油火、紙張火、布料火等可燃固體火源。但對於金屬火源(如鈉火)、化學火源(如酸鹼濺溢引發的火災)以及電器火源,滅火毯並不適用。這些類型的火災需要使用其他適當的滅火器材。
4. 滅火毯可以替代逃生:
滅火毯是用於撲滅火源的,不應被用來替代逃生。在火災發生時,首要任務是確保自身安全,盡快逃離火源區域。不應將滅火毯用作保護罩或盲目冒險進入火源附近。
5. 滅火毯可以撲滅大范圍的火源:
滅火毯的滅火范圍有限,通常適用於小規模的火災。如果火源過大或火勢已經蔓延,滅火毯可能無法撲滅火源。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及時報警並尋求專業的消防救援。
2. 如何提高消防部隊官兵的滅火搶險救援能力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賦予了消防部隊撲救火災、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及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的法定職責,對消防部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加快,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各種大型商場、物流及大型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隨之而來的是各類火災和災害事故的增多,消防部隊也從以前單一的滅火工作成為如今的多功能隊伍,救援任務不斷增加,難度不斷提高,都是對消防部隊作戰能力的挑戰。
當前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消防部隊編制少,缺乏相關政策支持。一線滅火救援官兵有所增加,但戰訓幹部非但沒有增加,反而不能滿編,遠遠不能滿足職能和任務需要,嚴重影響了部隊戰鬥力水平的提升。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發展緩慢、保障不力、生存困難,發展不平衡現象尤為突出。
消防裝備器材質量較差,戰勤保障建設不足。一些地方只注意進口價格昂貴的專勤消防車,不注重裝備的系統配套,出現了配置的閑置不用,急需的未能購置的情況。一些單位對裝備器材的維護保養不足,器材損耗現象嚴重。同時,現代滅火救援對大規模、長時間、跨區域作戰所需的戰勤保障裝備、物資、葯劑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城市消防建設站標准》對戰勤保障沒有提及。
組訓方法單調,訓練熱情不高,容易產生厭戰心理。部分消防中隊由於自身的實際情況導致其在組織訓練上尤其是練兵方法上顯得單調,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官兵的練兵熱情。這就會造成幹部和少數士兵存在厭戰心理,訓練抓不住重點、理不出頭緒,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滅火救援能力,體現「練為戰」的指導思想。
車輛裝備最大效能發揮不明顯。近年來,我國各地對於消防的投入力度比較大,購置了相當一批高精尖的車輛裝備,充實了一線作戰的硬體力量。但是,在操作使用方面,部分基層中隊出現了操作不熟練甚至不會使用的情況,不能發揮出車輛裝備應有的作用,最大空間地提升滅火救援的戰鬥力。
要增強訓練工作的針對性。加強訓練的針對性,首先要針對於中隊、區域的作戰對象開展練兵活動。要針對本地消防保衛對象的特點以及易發災害事故的類型開展訓練,在訓練科目的選取上,器材的配置上,都要以此為依據。其次,要結合作戰任務練兵。再次,要緊貼作戰環境練兵。加快訓練基地建設,強化各種災害條件下的模擬訓練,對本地可能發生的災害事故進行全面的預測,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備,把部隊設置到預定作戰任務的相應環境中,進行適應性訓練,要注意把作戰環境設置得惡劣復雜一些,堅決克服和糾正避險就安、避重就輕等現象,努力鍛造部隊在最不利條件下的作戰適應性。
要實現戰斗員的「三個轉變」。通過戰斗員的「三個轉變」,提高班組和中隊的實戰水平。1、體能訓練向智能訓練的轉變。2、操場訓練向火場訓練的轉變。3、技術訓練向戰術訓練的轉變。戰術訓練源於實踐、反映實踐、高於實踐,戰術訓練以實戰為依據,又對實戰具有指導作用。為了切實提高執勤業務訓練的層次與質量,必須從過去以技術訓練為主的模式,向以戰術訓練為主轉變。明確規定戰術訓練在執勤業務訓練中的比重,從時間、內容等方面確保戰術訓練的主導地位。
要堅持以戰養戰,在認識的飛躍中提高滅火救援能力。從當前基層單位兵源結構的現狀看,兵役制度的改革和士兵服役期的縮短,戰斗員輪換快、成份新。多數官兵經歷的火場少,尤其是缺乏參加較大規模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經驗,一旦遭遇特殊的災害現場,往往方寸大亂,難以從容應對。針對這種情況,基層部隊一定要加強戰術研討和戰評工作,因為它是部隊執勤業務教育訓練的重要環節,能使廣大官兵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直至產生一個飛躍。
要科學地制定滅火搶險救援預案。重點單位滅火救援預案是消防部隊基礎性作戰文書,是生成和提高部隊作戰能力的有效途徑。「預則立,不預則廢」。各級基層單位應立足於現有滅火救援力量和消防設施,在對轄區易發災害事故和重點單位調查評估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預案。同時,要求我們在訓練實踐中,不僅要注重成果的創造,更要注重成果的推廣和轉化,只有這樣訓練成果才能在部隊應用中轉化成戰鬥力,否則再好的訓練成果也只能是一種擺設,經不起實戰的推敲。
總之,提高消防部隊滅火救援作戰能力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要想消防隊伍真正成為一支優秀的救援軍,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激發消防人員的戰鬥力,培養消防人員的現場應變能力,不斷更新消防部隊裝備器材,並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探討並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才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為人民的利益沖鋒陷陣,解救危難。
3. 消防器材裝備
消防部隊是一支同火災作斗爭的軍事化隊伍,如何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提高裝備建設是擺在消防戰線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課題。面對日益多樣化、復雜化、大型化的現代火災,當前我們手中的器材裝備能否勝任日趨繁重的消防保衛任務,值得我們思考。 當前現狀 一、車輛超期服役,裝備的功能單一 當前,我國大多數地區的消防部隊配置的車輛基本是在九十年代初所生產的,車輛的性能遠遠滿足不了現代火災的需要。社會的發展一日千里,我門的武器裝備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明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在要求車輛、水泵工作時間較長的火災中,由於車輛水泵的「兵齡」較長,經常會出現發動機溫度過高,導致冷卻水箱「開鍋」;水泵長時間運轉導致水壓不足,達不到射程要求等問題,其直接影響到滅火戰鬥力,關繫到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的大小,危害嚴重。特別是一些單位中還存在著車輛「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的現象,一些本該淘汰的古董車輛在執勤車庫中仍然占居一定的位置。 當前我們執勤車輛上所陳列的器材裝備品種很多,但眾多的器材裝備是不是都能夠在火場中體現它們的價值呢?是!也不是!例如六、九米拉梯加掛鉤梯可適用一至四層樓火災的撲救,那麼笨重的也只能適用一至四層樓的十五米拉梯價值又何在呢?當前,我們消防部隊在火場進行滅火救人時,個人防護裝備|、照明通信設備及一些專勤器材是必不可少的,它才是順利完成救援任務的重要保證。 目前,西方發達國家普遍使用了一種使用的高科技頭盔,當消防員戴上它,消防隊員可以通過不用手接觸的話筒同他們指揮部通話。消防隊員戴上它,面部眼睛、鼻子、脖子都被保護了起來,還可通過透明罩看到外面的情況,聽到外面的聲音,接受上級的命令。對此,使我們每一位「紅門中人」都會問,我們什麼時候能普及這樣的頭盔呢? 二、器材裝備的發展滯後,實用性不強,價格卻特別高 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從趨勢上看,火災朝著「大、惡、險」方向發展。現代火災猶如現代戰爭,僅依賴於人力和勇敢進身是遠遠不夠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消防人員手中武器裝備的優劣。裝備力量的落後已成了抑制消防部隊滅火能力的重要因素。有什麼樣的火災,就應該有什麼樣的消防技術裝備去撲救,這是滅火戰斗的基本條件和重要因素,但是,面對各式各樣復雜的火災,目前的裝備力量已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火災的需要。如我們的執勤車使用的滅火劑基本上都是水,在撲救一些大型易燃易爆、化工火災時,要用到特種滅火劑時,往往是望火興嘆,滿足不了火災的供應要求,耽擱了最佳滅火時機。 在當前我們的執勤器材裝備中,有一些器材無意中成為了擺設。它的用途在理論上可取,而在實際火災撲救中卻不實用。一些花去大量金錢買來所謂的先進裝備,在我們現實的撲救火災行動中,可以說一無是處,多少年多發揮不了一次作用,根本就不符合實際災情的需要。比如一些功能簡單而價格卻非常昂貴的登高車、雲梯車。這些消防裝備推廣使用後,不能在無情的火場上體現它們的價值,只能給人有種「花瓶」的感覺,是迷惑人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講到要繼承老一輩革命軍人的優良傳統,發揚艱苦奮斗、厲行節約的作風,保持消防衛士的崇高本色,但在我國經濟還欠發達的情況下,這種浪費人力、才力、資源的現象,不僅給我們的國家增添了負擔,還對我們的基層部隊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幾點思考 一、加強正確觀念的樹立 要樹立「向現代裝備要戰鬥力」的觀念。人和裝備是形成消防部隊滅火戰鬥力的基本因素,在滅火戰斗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應從根本上尋找解決的辦法,解決裝備落後和不足問題,從長遠考,要將有限的資金投了到消防裝備建設中。要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各地消防隊伍在選購器材裝備時,不能只圖一時的需要,目光應放長遠點,要順應地方經濟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潮流。要樹立「精良裝備」的觀念。兵書上講:兵不在多,而在精。同樣的道理我們手中的器材裝備不在於有多少,不能盲目追求器材的品種眾多,要看它是不是貼近現實中的需要,是不是能夠幫助我們完成滅火、搶險救援的重任 。對此我們一定要堅決遏止那些不實用產品的研製開發,多讓一些價廉物美的消防器材裝備得到推廣。 二、加強高科技裝備的研製,加快優勝劣汰 目前我國的消防技術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主要的原因是我國消防技術的開發工作還不具備廣泛性、全員性、實用性。所以要加強科技技術的研製工作,就必須廣泛的動員全員參與,充分調動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得上一個諸葛亮」,經常性的在輿論媒體上搞一些消防裝備發明的「回收站」,聽取和採用社會人士的好的建議和創意,有利於我們的消防裝備開發工作,也有利於提高裝備的科技含金量。我們的科技開發人員要經常搞一些調研工作,深入基層,全面掌握火場一線的迫切需要,努力提高新產品的實用性和科技含量。 針對新形勢下火災的特點,加強對器材的優勝劣汰是消防部隊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於一些該淘汰的裝備器材要決不留情,不能因部分裝備的滯後而影想到整體戰鬥力。加強器材的革新,應要根據當地經濟、火災發生特點等情況,積極爭取資金、節約資金、善用資金,在消防各項建設工作中,堅持「執勤裝備器材優先」的原則,加大對器材裝備的更新配置工作。特別是特種車輛的更新,加強對大功率、專勤車輛的配置,以滿足各種火災的需求,努力提高消防部隊在滅火、搶險救援中的作戰能力,確保「拉得出、打的贏」的戰斗作風。 三、大力開展科技文化的學習,增強改革創新的能力 面對新世紀嚴峻的消防工作形勢,加強科技知識的學習,有利於官兵自覺摒棄不合時宜觀念做法,能促進大家以科學的態度和改革創新的精神,從動態的、發展的、戰略的眼光大膽探索新形勢下消防工作的新思路。理論是實踐的基礎,沒有深厚的科技文化功底,就不可能在思想上對器材裝備有所改革創新。要邁進了科技強消的強有力的步伐,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就必須不斷地加強科技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開闊自己的科技視野,全力打造一支馳騁火場戰無不勝的高科技消防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