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鑄鋼外冷鐵表面為什麼要除銹
鑄鋼件外冷鐵表面要除銹:更好發揮冷鐵的性能。
冷鐵的作用是加速鑄鐵件某部分在澆注過程中的冷卻速度的。鑄鐵件因為其結構的需要造成各個部分壁厚不均,有的部位很厚,在冷卻的過程中就冷卻的慢,壁厚薄的部位就冷卻的快,使得同一個鑄件各個部位冷卻速度不均。造成的結果有可能產生縮孔、或者把壁薄的部位拉裂。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造型完成後,就在壁厚厚的部位加放冷鐵,用它來吸收鐵水的溫度,加速這個部位的冷卻速度,縮短和其他壁厚薄的部位冷卻的時間差。
外冷鐵的主要作用是掌握的重點內容
為增加鑄件局部的冷卻速度,在砂型,砂芯表面或型腔中安放的金屬物或其他激冷物稱為冷鐵。冷鐵分為外冷鐵和內冷鐵,外冷鐵是指造型時放置在模樣表面上的冷鐵;內冷鐵是指放置在型腔內,能與鑄件熔合為一體的冷鐵。各種鑄造合金均可使用冷鐵,尤以鑄鋼件應用最多。
與冒口配合使用,加強鑄件的順序凝固,提高冒口的補縮效率,防止鑄件產生縮孔或縮松;加快鑄件局部的冷卻速度,使鑄件傾向於同時凝固,防止鑄件產生變形和裂紋;加快鑄件某些特殊部位的冷卻,以達到細化基體組織,提高鑄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目的;在鑄件難以設置冒口的部位,尤其是鑄件局部肥厚的突出部位,放置冷鐵可以防止縮孔或縮松。
外冷鐵只與鑄件的表面接觸,不和鑄件熔接,因此可以重復使用,應用非常廣泛。
(1)按所處位置分 有布置在鑄件的搭子和法蘭平面上的;T形接頭處平面上的;十字及T性轉角處的以及其它不規則形狀表面的
(2)按製造方式分 有鋼材軋制的外冷鐵,以及鑄造成形和沖壓成形的外冷鐵。
(3)按所起作用分 有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的外冷鐵。前者與鑄件表面直接接觸,後者和鑄件之間隔有一層較薄的造型材料。
使用外冷鐵的注意事項
1)外冷鐵緊貼鑄件表面的地方應光潔,需要除銹污等臟物。
2)設在鑄鋼件外側的冷鐵四周應有一定的斜度,以免型砂和冷鐵分界處冷卻速度差別過大,而導致鑄件裂紋的產生。對於鑄鐵,有色合金鑄件則三種形式均可使用。
3)外冷鐵邊緣與砂型接觸處不應有尖角砂,因為尖角砂在澆注時易沖毀和剝離,造成砂眼,夾雜物等缺陷。
4)應合理選擇外冷鐵的厚度,太薄的冷鐵只在凝固初期發生微弱的激冷作用,甚至與鑄件熔合在一起;但冷鐵過厚易使鑄件產生裂紋。外冷鐵厚度一般為鑄件壁厚的0.5~0.7倍或為搭子厚度的0.8倍左右,對於圓鋼冷鐵,其直徑可取接近鑄件的壁厚。
5)當外冷鐵位於鑄件壁的頂部或側部時,需用吊鉤把冷鐵固定在砂型上;當放置數量較多時,冷鐵必須交錯地排列,並在冷鐵之間的砂型上割出鑄筋,防止鑄件產生裂紋。
此外,也可以用導熱性較高的造型材料混合料來代替外冷鐵,如石墨,鎂砂或混有鐵屑,鐵砂的造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