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國fc8308量產教程
安國fc8308量產教程()電腦2018轉眼已進入下半年,年度的各項工作進入沖刺階段。今年年初,梅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提高困難群眾救助補助標准、扶持創業就業、鞏固提升人居環境、實施交通便民工程、增加農民農業生產補助等十個方面內容,確定了十件共計36項民生實事具體任務。
辦好民生實事,是提升群眾獲得感的有力抓手,也是補短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際行動。今年,民生實事工作進度如何?
7月30日下午,梅州市政府召開2018年市十件民生實事上半年落實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6月30日,2018年梅州市十件民生實事36項具體任務總體進展順利,基本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要求。其中,已有7項具體任務提前完成。
重點一:底線民生保障水平有所提高
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是民生熱點。
今年以來,城鎮、農村低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水平分別提高到503元、228元;特困供養資金支出0.65億元,共有農村特困供養對象15401人受益;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准集中供養水平提高到1560元、分散供養水平提高到950元,此3項任務已提前完成。
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准方面,各縣(市、區)按要求調整新的補貼標准並實行社會化發放,1-6月,全市約有9.83萬名殘疾人享受此項政策紅利。此外,全市醫療救助支出0.62億元,救助20301人次(包括住院和門診救助),住院人均醫療救助水平達3676元。
在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方面,至6月底,梅州市共發放租賃補貼539戶(完成率為141.84%),已提前完成任務。同時,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開工建設和基本建成兩項任務正積極推進。
重點二:醫保水平提升惠及范圍更廣
醫療是民生領域的重點工作。記者梳理發現,在36項民生實事具體任務中,與醫療相關的任務有5件之多。
其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提高至10萬元,職工補充醫療保險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提高至28萬元;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標准降為8000元、報銷比例提高為75%;城鄉五保供養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起付標准下調至1000元,報銷比例提高至85%,不設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等任務已於今年3月提前完成。
至6月底,全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一般人群數為154.5萬多人,覆蓋率為35.44%,重點人群數為5.8萬多人,覆蓋率為52.81%。
同時,梅州積極提升「硬體」。五華縣華城鎮中心衛生院、安流鎮中心衛生院、興寧市水口鎮中心衛生院、豐順縣留隍鎮中心衛生院、梅縣區畲江鎮中心衛生院等5家中心衛生院基本完成主體基建工程。
重點三:扶持創業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安國之策。1-6月,全市促進創業1474人;城鎮新增就業15082人;新安置城鎮失業人員就業13645人。
目前,全市共支出經費800萬元,對符合條件參加職業技能晉升培訓、法定勞動年齡內的省內外城鄉勞動者按規定給予補貼,共有5013人次(完成年度任務的50.13%)獲得了提升就業技能水平補貼。
此外,梅州市與廣州工商學院合作實施的「圓夢計劃」正做好各項前期宣傳和摸底工作,將資助100名在梅務工的優秀新生代產業工人參加學歷繼續教育的專、本科學習。
重點四:增加教育體育公共資源供給
不少市民對正在建設的體育場所充滿期待。其中,五華縣體育場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電腦在今年10月完工。東較場足球文化公園體育場、游泳池、全民健身中心、五華縣體育館、五華縣社區體育公園(11人足球場)、平遠縣7人足球場等9個公共體育場館均已動工建設。
在建設城鄉15分鍾健身圈任務中,由省下撥的第一批共205套器材已於5月份到達我市,目前已有197個省定貧困村完成了健身器材安裝工作。
全市共有1066所(占年度任務總數的89%)學校實施了校園網提速工程,接入了校校通100M及以上網路,共有6073間(占年度任務總數的41%)班級實施了光纖網路延伸入班工程,有1193所學校共15560個(占年度任務總數的佔92.3%)教室實施了多媒體教室建設工程,教學點教室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覆蓋率達84.7%。
重點五:鞏固提升人居環境
梅州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截至6月底,全市349個省定貧困村2010個自然村的整治規劃和示範提升規劃已全面完成編制工作。同時,1810個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1687個自然村建有村莊標准垃圾屋或收集點,124個自然村建成終端污水處理設施。有43個省定貧困村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
此外,各縣(市、區)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已累計完成投資44098萬元(占年度總投資的59%),農村受益人口達51電腦萬多人。梅州市樹木園已完成中期驗收工作,五華縣建成31個以上森林消防瞭望台,提前完成任務,300個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設任務正有序進行。
至6月底,各縣(市、區)總體上按《2018年全市削坡建房搬遷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進度推進。1至6月,全市共完成削坡建房搬遷治理386處。到目前為止,未發生削坡建房引發的地質災害。
在實施交通便民工程方面,至3月份,梅州城區已新增237輛純電動公交車,城區公交已基本實現100%純電動化。改造城區梅江大道、江南路和廣梅路沿線48座公交站亭,城區投放2000輛公共租賃自行車、新建公共自行車驛站120座和系統管理中心等工作正在推進。
重點六: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司法行政部門共組織人民調解員培訓23場,培訓人員6000多人次。目前已招聘專職人民調解員195名。
此外,市、縣兩級13個人民調解委員會示範點建設已全面完成。全市各級調解組織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8328件,調解成功8308件,調解成功率達99.75%。
【來源】南方網
【全媒體記者】馬發洲
【作者】 馬發洲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網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