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減速器的結構是怎樣的
減速器的外形雖然各式各樣,但基本構造均是由軸系部件、箱體及附件等組成。下面以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為例進行行明。
(1)軸系部件。
軸的作用是支承軸上旋轉的零部件(如齒輪、滾動軸承等),並傳遞扭矩。軸系部件是軸及其上所安裝的齒輪、套筒、軸承、軸承端蓋等零件的總稱,它是減速器的核心部分。圖3-21為低速軸系部件,從左端起軸段①用於安裝外聯零部件(齒輪、鏈輪或聯軸器),軸段②上裝有毛氈密封圈(防止箱內潤滑油外泄)和軸承端蓋,軸段③安裝有滾動軸承與套,軸段④安裝有齒輪,軸段⑦上裝有滾動軸承。其中①—②、④—⑤、⑥—⑦之間的台階分別用於確定外聯零部件、齒輪以及滾動軸承的軸向位置。為便於裝拆滾動軸承及齒輪,②—③以及③—④之間也各自留有一個台階。
⑵ 軸承間隙怎麼計算
在各種傳動設備的安裝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軸承的間隙問題,蝸輪減速機與齒輪減速機作為最常見的傳動設備,下面對減速機滾動軸承的間隙產生原因及調整方式進行介紹:
一、滾動軸承的故障原因
滾動軸承依靠主要元件之聞的滾動接觸來支持轉動零件。滾動軸承因具有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少、起動容易、能自動調整中心以補償軸彎曲及適量的裝配誤差等優點,故以滾動軸承的滾動摩擦取代了滑動軸承的滑動摩撩,因而在現代機器設備中得到廣泛運用。
在生產運用中,滾動軸承也易發生故障,究其主要原因為間隙調整不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滾動軸承在機器設備中最常見的故障有:脫皮剝落、磨損、過熱變色、銹蝕裂紋和破碎等。
製造質量不合格及潤滑保養不良問題,只需在檢修安裝前仔細檢查,檢修安裝後建立起嚴格的定期加油保養制度,就能克服由此而引起的軸承故障。因此,間隙調整不當就成為軸承故障的主要原因。
二、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
滾動軸承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4部分組成。內圈與軸頸裝配,外圈與軸承座裝配。當內外圈相對轉動時,滾動體即在內外圈的滾道問滾動。
三、齒輪減速機滾動軸承的間隙及其量方法
1、滾動軸承的間隙
軸承問隙是保證油膜潤滑和滾動體轉動暢通無阻所必須的。其間隙數值均有標准或規定。根據軸承所處的狀態不同,其間隙有原始間隙、配合間隙和工作間隙。
原始間隙是軸承未裝配前自由狀態下的間隙值。
配合間隙是軸承安裝到軸和軸承座後的間隙。由於配合的過盈關系,配合間隙永遠小於原始間隙。
工作間隙是軸承工作時的間隙。由於內外圈的溫差使工作間隙小於配合間隙,又由於旋轉離心力的作用使滾動體和內外圈產生彈性變形,工作間隙又大於配合間隙(一般情況下,工作間隙太於配合間隙)。
2、間隙的測量
測量原始間隙可用百分表。測量配合間隙時,可用塞尺或鉛絲放入滾動體與內外圈之間,盤動轉子,使滾動體滾過塞尺或鉛絲,其塞尺或被壓扁鉛絲厚度即為軸承的徑向配合間隙。軸向配合間隙可用深度卡尺測量或壓鉛絲法測量。
四、間隙的調整
齒輪減速機運行時轉軸溫度較高,調整後,將墊片增加到0.20ram。即:調整後膨脹端徑向間隙(ram):0.014-}-0.20:0.214
膨脹間隙可根據公式計算,該引風機設計運行溫度為135℃,室溫按20℃計算,因此為115℃(135—20),兩軸承座中心距離f為5m。故:膨脹間隙f(mm):1.2×(115+SO)×C100—9·9。
根據引風機要求還應考慮冷縮間隙,一般冷鰭間隙為0.50mm。因此,通過加墊片調整,把膨脹間隙調整到11.5mm,同時解決冷縮間隙。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造成引風機軸承溫度高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原來的兩端軸承徑向間隙太小,受熱後膨脹,產生緊力,導致膨脹端無法游動,所以軸承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