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準類型
尺寸基準的分類主要依據其功能、重要性和幾何形式。首要分類是按功能劃分,包括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其中工藝基準尤為重要。設計基準是在設計過程中確定的,以確保零件的使用性能。例如,軸承座的底面作為安裝面,其上的軸承孔中心基於此平面確定,底面因此成為高度方向的設計基準。
工藝基準則基於零件的加工過程,便於裝配定位和測量。如標注軸承座螺紋孔深度時,選擇螺紋孔上端面作為工藝基準,這樣標注更方便,深度尺寸為8。
其次,根據重要性,基準可分為主要基準和輔助基準。主要基準如軸承座底面,是決定高度尺寸的關鍵,如32毫米,而零件的對稱平面則作為長度方向的主要基準,標註定位尺寸80。輔助基準則是輔助加工和測量,如螺紋孔深度8是通過頂面輔助標出的。
再者,按幾何形式,基準可分為面基準、線基準和點基準。面基準指的是零件上的平面,如底面、端面或對稱面;線基準是零件上的直線,如回轉軸線;點基準可能是一個點,如球心或頂點。
基準是機械製造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個概念,機械產品從設計時零件尺寸的標注,製造時工件的定位,校驗時尺寸的測量,一直到裝配時零部件的的裝配位置確定等,都要用到基準的概念。基準就是用來確定生產對象上幾何關系所依據的點,線或面。
B. 零件圖中尺寸基準根據作用分為幾類
零件圖中尺寸基準根據作用分為: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重點)2類。
1、設計基準:在設計過程中,根據零件在機器中的位置、作用,為了保證其使用性能而確定的基準。
例:軸承座的底面為安裝面,軸承孔的中心應根據這一平面來確定,因此,底面是高度方向的設計基準。
2、工藝基準:根據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為方便裝卡定位和測量而確定的基準。
例:測量軸承座上螺紋孔的深度,標注這一尺寸時,從底面標注螺紋深度加工測量不方便,因此,選擇螺紋孔上端面為工藝基準,標出螺紋深度尺寸8。
(2)軸承座的基準是什麼擴展閱讀
零件尺寸選擇原則:
1、工件的重要表面必須保證餘量均勻,如床身導軌面、機床工作台及鉗工平板等這些工件表面要求硬度高且均勻。所以在毛坯製造時重要表面向下,表層金屬細致均勻沒有氣孔、夾砂等缺陷,加工時常只要切除一層較小而均勻的餘量,保留組織緊密耐磨的表層,從而延長使用壽命。
2、零件每個表面都需要加工的,應選擇加工餘量和公差最小的表面作為粗基準,這樣能夠保證不會因某一加工表面餘量不夠而造成廢品。
3、對於零件不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有相對位置要求的,應選不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
4、選擇作為粗基準的表面應盡量平整,沒有飛刺、澆冒口的殘渣,這樣不但減小了定位誤差,又能保證零件是夾緊的。
5、所選擇的粗基準一般只能使用一次。因為粗基準粗糙度高低不均勻,如果重復使用會產生較大的定位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