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給初中學生買什麼樣的物理實驗器材好呢
托盤天平 量筒 電阻 滑動變阻器 電鍵 電阻箱 小燈泡 …… 有什麼實驗就買什麼儀器。
B. 鄭州哪裡有賣小學生實驗器材套裝
中聯實驗儀器用品經營部、君悅教學實驗儀器用品經營部。
1、中聯實驗儀器用品經營部地址位於鄭州市金水區廟李鎮琉璃寺村,主營小學生教學實驗儀器用品。
2、君悅教學實驗儀器用品經營部地址位於鄭州金水區宋砦小區。主營小學生教學實驗器材類。
C. 哪裡有賣初二下學期物理的實驗器材
在大超市有電子積木,裡面有定植電阻、電源、開關、二極體、三極體、可控硅、光敏電阻、壓敏電阻、聲敏電阻……足夠滿足電學實驗,至於電表,去借一個或買一個萬用表就可以。我是從日照銀座買的,雖然是幼兒專櫃的東西但對我這個高中生幫助還是很大的。
力學實驗的儀器比較簡單,沒有必要用專門儀器(兩個黑板擦就足以驗證動量守恆了)儀器越簡單,越考驗你設計實驗的能力。幾何光學的實驗也是,甚至衍射實驗都可以自己動手,當然,象質譜儀那東西我想你也不會去買的。
D. 化學實驗器材有哪個品牌更好
您好!
實驗器材的話感覺只要不是淘寶的質量都過得去。網路木木西里,我都是在這里買的,還是平台買方便,種類多可以挑。
希望能幫到您。
E. 科學小實驗【在小學科學探究中如何用好傳統實驗器材】
新課程改革,「科學」取代「常識」,以前各實驗室配置的實驗器材是廢棄,還是物盡其用?如何將傳統實驗器材與現在配套的「學具袋」「教具箱」結合使用?這就要科學教師發揮傳統實驗器材的優點,拓寬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在使用上注意處理好器材攜銀高功能的繼承與發展,使傳統實驗器材在科學探究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1 繼承傳統實驗器材的外在優點,開足開好分組實驗
探究為科學課的核心精髓,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為學生准備好足夠的實驗器材,開足開好分組實驗。分組實驗應該以經歷探究、鍛煉實驗技能、拓展學習方法為主要的過程,以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為最終的目標。開好分組實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是實驗材料。
各校按原來標准配備的自然、常識儀器,至少擁有3個明顯的外在優點,可以更好滿足分組實驗的開出
1)數量充足。「教具箱」的材料一般按12套配置,而且實驗器材都是以整套訂購,不能就其中某些使用頻率較高且容易損壞的器材進行單獨補訂。因此,只要有一組實驗材料損壞,就會影響這個實驗的開出。而傳統的實驗器材數量充足,比如,後茂甲村小學以前的儀器基本都是按一類標准每2人一套一共30套配備,就算有損耗,要開足分組實驗還是綽綽有餘的。
2)大小合適。現在教具箱和學具袋中的器材由於製作成本的關系,一般都做得比較小,對小學生來說,過於細小的材料,取用和組裝是個大問題。現在科學課堂容量比較大,如果在這里花費太多的時間,就會直接導致課堂教學時間的緊張,降低學習成效。而原來配備的器材體積較大,學生操作比較方便。
3)質量較好。學具袋中的材料,縱然可以滿足每個學生都參與實驗的需要,但是材料質量很差,實驗的成搏哪功率不高。比如五年級的「實驗小車」、四年級的「電路器材」等,都無法在課堂上正常用於課堂實驗。而傳統實驗器材質量過關,很多器材使用十幾年依然沒有大的損耗。比如「磁鐵性質實驗盒」中的磁鐵,現象明顯,可以滿足學生反復使用的需要。
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對傳統的實驗器材堅持能用就用的原則,有時用舊棄新,為自己科學課的實驗准備和課堂效率帶來比較大的便利。
2 繼承傳統實驗器材的內在科學性,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的操作技能
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如何教會學生科學操作是一項技能要求。現在使用的「教具箱」中,設計了塑料燒杯、硬塑杯、塑料過濾杯等,從安全性考慮,這些器材自有優點,但是只能適用於三年級剛剛接觸科學的學生,因為塑料在透明度上不如玻璃清晰,耐磨性上不夠結實,容易磨損。
筆者曾經有過一節在器材完好率上比較失敗的實驗課,課堂上指導學生使用硬塑杯進行沙和豆子的混合實驗,一節課下來,盡管反復強調,12個杯子仍被學生擠碎了3個(由於杯子太薄太脆,學生無法很好掌握力度),還有4個底部磨損嚴重,損耗率超過50%。同一批50個硬塑杯在一年之中基本全部破裂。
因此,筆者建議教師還是要養成在實驗中使用專用的玻璃儀器的習慣。除了上面說到的原因外,筆者認為使用傳統的實驗器材更加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的操作技能。比如在學習攪拌技巧時,要求學生攪拌時棒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雖然實驗時教師也可以選擇使用塑料杯、辯尺竹筷子,但這無異於「掩耳盜鈴」,無法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技能技巧。事實證明,敲擊聲清脆的玻璃燒杯和玻璃棒更能使學生檢驗自己操作的正確性,督促學生更好地養成技能習慣。使用燒杯、鐵架台、玻璃棒、玻璃漏斗組裝過濾裝置,過濾食鹽水、麵粉與水的混合物等,也更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整體協調、小組合作等能力,使學生在實驗中不僅明確「怎樣做」的事實,更能引發學生思考「為什麼這樣做」的問題,對學生探究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有一定的作用。
3 繼承傳統實驗器材的易操作性,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實驗的成功率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實驗現象,引發對現象的深層思考,不會停留在實驗現象表層糾纏不清,浪費時間。
在科學課中,教材設計了大量新的演示或分組實驗,但有部分新實驗由於缺少長期教學實踐的檢驗,還不是非常成熟,因此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操作的難度和精細化要求比較高,需要教師在實踐中進行改進或者替換。有時,用以前的儀器、以前的實驗方法,反而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如在「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的教學中,教材設計了「觀察兩個用毛皮摩擦過的氣球接觸的狀況」,來使學生感知」同種電互相排斥」的概念。這個實驗雖然取材於生活化的材料,但在實際操作中比較難操作,因為氣球是很輕的物體,要固定位置不動就比較難,而且也不能使用蠻力摩擦,否則氣球易被擠破,所以大部分兼職教師都反映實驗做不好。筆者就指導教師使用原配備的「毛皮摩擦起電棒」(或絲綢摩擦起電棒)來進行實驗,將毛皮在烈日下暴曬後再進行實驗,一根摩擦後懸掛在架子上,另一根摩擦後去接近前者,兩者就會玩起追逃游戲,現象生動有趣,學生記憶深刻,教學效果很好。而且操作簡單,實驗現象非常明顯,要進行學生分組實驗也很簡單。在實驗後再出示更簡單的自製實驗裝置——一把一頭扎住,撕成細條的塑料帶,用手梳理後就可以看到塑料絲全部分開。學生在有趣的實驗現象面前比較輕松,但牢固地建立起「同種電互相排斥」的概念。
4 繼承傳統實驗器材的結構性,訓練學生的探究性思維
在小學科學課的學習中,沉浮、光、熱、聲、電等知識屬於比較難的內容,在這些內容的學習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起學生思維的矛盾,使他們在一次次的矛盾撞擊中積累智慧、開發潛能。因此,在教具箱中設計了很多與此部分教學相關的材料。但根據教學經驗,在以前相關的專用實驗盒中,還是有很多設計具有結構性、使用方便省時、製作精良的材料。在這些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把現在的教具箱與以前的部分材料結合起來上課,學生的發展會更大。
如在「沉和浮」單元的學習中,就可以把教具箱中各種大小一樣輕重不同的塑料球、輕重一樣大小可以調節的圓柱體與原「沉浮實驗盒」結合使用,選擇合適的時機,運用原實驗盒中同體積的塑料圓柱體、木質圓柱體、鐵質圓柱體、鋁質圓柱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況,吊桶的容積,浮力圓筒在水中測出的重力讀數變化等,來深刻地分析影響浮力的因素。最後用玩潛水艇(原實驗盒)的活動來進一步掌握浮力知識。這樣新舊材料的整合,既迎合了學生的年齡喜好,顯得生動有趣,同時又有層次性,能較好地理清學生的思路,促進其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又如在「光」單元的學習中,教師選擇合適的時機使用「光學實驗盒」中部分材料如V形插片座、光屏等,結合教具箱的材料,開展影子產生和變化的實驗、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等實驗,也可以大大提高實驗的效率。把大部分時間用於思維的引導上,學生更能理解這些相對比較抽象的原理。同樣,如果教師熟悉「熱學實驗盒」「聲學實驗盒」「靜電實驗盒」「岩石標本實驗盒」「大氣壓力實驗盒」等儀器的配備、功能、使用方法等,適時選擇借用其中的部分材料,既能節省額外尋找器材的時間,又可以充實課堂,用有結構的材料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的能力,還能物盡其用,人盡其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如此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每一位科學教育工作者都要注意處理好器材功能的繼承與發展,使傳統實驗器材在科學探究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從而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目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南市大村鎮後茂甲村小學)
F. 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器材 哪裡有啊 ~中小學的 ~~~~~~~~~~~
廣州吉賽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銷售儀器,儀表,實驗器材,廠家直銷,價格實惠
G. 實驗器材家長們誰知道哪賣物理,化學實驗
你好。新街口朝中山東路那邊去知道吧?過了新華書店再往前走一段,就能看到連續好多家賣實驗器材的。
另外大行宮那邊也有,總之大多是在太平南路靠南端那邊,基本一條街都是。
我上個學期剛跑過的,所以那些店應該都還在那。
H. 同學們,你們知道學校的實驗器材都是從哪買的嗎
一般在學校有固定的供應商,或許是自己聯系的,或許是通過招標的。現在很多是從專業的公司比如 化科實驗器材、國葯集團、美國飛世器材等等。如果零散的不要做賬開票的話,也可以從淘寶這種地方單獨的買一點。
I. 哈爾濱哪裡有賣中學物理實驗演示器材的
外道靖宇街,在靖宇十六道街前後,大概有兩三條街,都是這種教學或實驗器材的店。
J. 在南京哪裡可以買到高中物理的實驗器材(電學全套的最好,比如小燈泡,滑阻之類的)
你可以去教育局問,學校的實驗設備一般都是教育局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