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在此實驗中,要研究凸衡漏透鏡成像規律,所以要有光具座;凸透鏡;光屏和蠟燭.
故答案為:光具座;凸透鏡;光屏;蠟咐數爛燭.畢謹
『貳』 關於凸透鏡的成像原理。。。【上次忘了給分了,嘻嘻,這次一定哈,】
一.器材:凸透鏡、蠟燭、光屏、光具州寬座、火柴等
二.實驗注意事項
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使燭焰的像正好成在光屏中心。
或【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一條平行於光具座的直線上】
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
一.物體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 (u >2f 即:物距u大於2倍焦距)
像的特點——物體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註:實像——①判斷:凸透鏡所成實像是倒立的
②成因:由實際光線相交所成的像
③特點:實像左右、上下都顛倒
④觀察:實像能成在光屏上,然後才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眼睛直接觀察
像的位置——像與物在透鏡異側,在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f<碧跡者v<2f v表示像距)
物體與像的位置的變化——物體由2倍焦距外逐漸靠近2倍焦距,像由焦距靠近2倍焦距,像的大小在變大(但始終小於物體)
條件凸透鏡成實像時
※※規律①:物體向什麼方向移動,像也向什麼方向移動。
即:物體越靠近凸透鏡,像越遠離透鏡。(物距變小,像距變大)
※※規律②:物體越靠近透鏡,像就越大, 像距就越大
※※規律③:物體和像任一個在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另一個在2倍焦距以外。
二.物體在凸透鏡2倍焦距上(u=2f)
像的特點——物體成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
像的位置——像與物在透鏡異側正好在2倍焦距上(v=2f )
三.物體在凸透鏡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f<u<2f)
像的特點——物體成一個倒立、放大的悔薯實像
像的位置——像與物在透鏡異側,在2倍焦距外(v>2f)
四.物體在凸透鏡的焦距上(u=f)————不成像
五.物體在凸透鏡的焦距之內(u<f)
像的特點——物體成一個正立、放大的虛象(放大鏡原理)
像的位置——像與物在透鏡同側
註:①保持物體和眼睛的距離不變,凸透鏡遠離物體,即可使像更大
保持眼睛和凸透鏡的距離不變,將物體遠離凸透鏡,即可使像更大
②無論光屏如何移動,像都不能成在光屏上,因為是虛象,但是我們可以直接通過凸透鏡用眼睛觀察此像。
③凸透鏡成虛像時,各實驗器材安排順序。眼睛——放大鏡——物體——虛像
總結:在凸透鏡成像中,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是焦點
在凸透鏡成像中,成放大像和縮小像的分界點是2倍焦距處
問題:如何用實驗方法確定凸透鏡的焦距?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拿一張白紙在另一側前後移動,直至白紙上出現最小最亮的點為止,用刻度尺測量凸透鏡中心到亮點間的距離,則為凸透鏡的焦距。
問題1:在實驗室中,凸透鏡、光屏已固定在光具座上。如何粗測該凸透鏡的焦距?
用白紙板捲成一個圓柱形紙筒,將燈泡放入到紙筒一端,另一端正對著凸透鏡照射,然後前後移動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最小最亮的點為止,然後通過光具座上的刻度測量凸透鏡中心到光屏間的距離,則為凸透鏡的焦距。
『叄』 為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實驗中應該觀察哪些現象和測量哪些資料
回答;
為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實驗中應該觀察的現象有:像的大小(放大還是縮小)、正倒、虛實;要測量的資料有:像距、物距和焦距的數值。
要觀察的現象包括像的遠近(像距)、大小(放大或縮小)、正倒、虛實情況。
蠟燭的火焰
u>2f 成倒立縮小實像 f<v<2f 照相機
u=2f 成倒立等大實像 v=2f
f<u<2f 成倒立放大實像 v>2f 幻燈機(投影儀)
u=f 不成像
u<f 成正立放大虛像 v>u 放大鏡
僅供參考!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火柴。
2.實驗方案:把點燃的蠟燭從距凸透鏡較遠的位置逐漸移近,通過不斷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觀察並記錄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點,包括觀察所成像隨蠟燭位置變化而變化的趨勢,尤其是在f和2f處所成像的情況,從而總結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或者將蠟燭從靠近凸透鏡的位置逐漸遠離,其他步驟相同。
3.實驗結論:
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火柴。
2.實驗方案:把點燃的蠟燭從距凸透鏡較遠的位置逐漸移近,通過不斷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觀察並記錄在屏上能兆散模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點,包括觀察所成像隨蠟燭位置變化而變化的趨勢,尤其是在f和2f處所成像的情況,從而總結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或者將蠟燭從靠近凸透鏡的位置逐漸遠離,其他步驟相同。
3.實驗結論:
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掘鋒;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在光學中,由實際光線匯聚成的像,稱為實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則稱為虛像,只能由眼睛感覺。有經驗的物理老師,在講述實像和虛像的區別時,往往會提到這樣一種區分方法:「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所謂「正立」和「倒立」,當然是相對於原物體而言。 也有些時候是特殊的,比如但U(物距)>2F時,它將會是實像且縮小幷倒立!
平面鏡、凸面鏡和凹透鏡所成的三種虛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鏡和凸透鏡所成的實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實像,無一例外都是倒立的。當然,凹面鏡和凸透鏡也可以成虛像,而它們所成的兩種虛像,同樣是正立的狀態。
那麼人類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呢?我們知道,人眼的結構相當於一個凸透鏡,那麼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實像。根據上面的經驗規律,視網膜上的物像似乎應該是倒立的。可是我們平常看見的任何物體,明明是正立的啊?這個與「經驗規律」發生沖突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大腦皮層的調整作用以及生活經驗的影響。
當物體與凸透鏡的距離大於透鏡的焦距時,物體成倒立的像,當物體從較遠處向透鏡靠近時,像逐漸變大,像到透鏡的距離也逐漸變大;當物體與透鏡的距離小於焦距時,物體成放大的像,這個像不是實際折射光線的會聚點,而是它們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虛像。可與平面鏡所成的虛像對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當物體與透鏡的距離大於焦距時,物體成倒立的像,這個像是蠟燭射向凸透鏡的光經過凸透鏡會聚而成的,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能用光屏承接,是實像。當物體與透鏡族緩的距離小於焦距時,物體成正立的虛像。
與凹透鏡的區別
一.結構不同
凸透鏡是由兩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鏡體組成
凹透鏡是由兩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鏡體組成
二.對光線的作用不同
凸透鏡主要對光線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主要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三.成像性質不同
凸透鏡是折射成像
凹透鏡是折射成像凸透鏡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虛、實;放、縮。起聚光作用
凹透鏡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縮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鏡(包括凸透鏡)是使光線透過,使用光線折後成像的儀器,光線遵守折射定律。面鏡(包括凸面鏡)不是使光線透過,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儀器,光線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鏡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縮小的實像或正立放大的虛像。可把平行光會聚於焦點,也可把焦點發出的光線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鏡只能成正立縮小的虛像,主要用擴大視野。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縮小實像;〈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說平行光源通過透鏡匯聚的那一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那麼兩倍焦距就是指2倍遠的地方〉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實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
一倍焦距以內,正立放大虛像;
成實像物和像在凸透鏡異側,成虛像在凸透鏡同側。
(2)
一倍焦距分虛實
兩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遠像變大
物遠像近像變小
凸透鏡成像規律表格
物體到透鏡中心的距離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虛實 像到透鏡中心的距離v 應用例項
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
u>2f,倒立縮小的實像 2f>v>f 照相機
u=2f, 倒立等大的實像 v=2f 可用來測量凸透鏡焦距
2f>u>f 倒立放大的實像 v>2f 放映機,幻燈機,投影機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燈
u<f正立放大的虛像 無 虛像在物體同側 放大鏡
為了研究各種猜想,人們經常用光具座進行試驗。
蠟燭的焰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應盡量保持在同一條高度上。
(3)凸透鏡成像還滿足1/v+1/u=1/f
利用透鏡的特殊光線作透鏡成像光路:
(1)物體處於2倍焦距以外
(2)物體處於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間
(3)物體處於焦點以內
(4)凹透鏡成像光路
實驗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是: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時,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時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時,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
該實驗就是為了研究證實這個規律。實驗中,有下面這個表:
物 距 u 像的性質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縮小虛像或實像 與物同側與異側像距v
u>2f 倒立縮小 實像異側 f<v<2f
u=2f 倒立等大 實像異側 v=2f 此時物體與像的距離是最小的,既4倍焦距。
f<u<2f 倒立放大 實像異側 v>2f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燈
u<f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 u,v同側
這就是為了證實那個規律而設計的表格。其實,透鏡成像滿足透鏡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鏡焦距)
照相機運用的就是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鏡頭就是一個凸透鏡,要照的景物就是物體,膠片就是螢幕
照射在物體上的光經過漫反射通過凸透鏡將物體的像成在最後的膠片上
膠片上塗有一層對光敏感的物質,它在曝光後發生化學變化,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卷上
至於物距、像距的關系與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完全一樣
物體靠近時,像越來越遠,越來越大,最後再同側成虛像。
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鏡成像規律表:
實像,物近像遠像變大
虛像,物遠像近像變小
(4)當成虛像時,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當成實像時,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規律記憶】
1.u>2f,倒立縮小的實像 2f>v>f 照相機
簡記為:外中倒小實(或物遠像近像變小)
2.u=2f, 倒立等大的實像 v=2f 可用來測量凸透鏡焦距
簡記為:兩兩倒等實
3.2f>u>f 倒立放大的實像 v>2f 放映機,幻燈機,投影機
簡記為:中外倒大實(或物近像遠像變大)
4.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燈
簡記為:點上不成像
5.u<f正立放大的虛像 無 虛像在物體同側 放大鏡
簡記為:點內正大虛
註:u大於2f簡稱為遠——離凸透鏡遠一些;u小於2f且大於f簡稱為近——離凸透鏡近一些
透過透鏡在物體的同一側,能夠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
因為,物體在焦距以內時,在光屏上不能得到實像,符合成虛像的條件.
把光屏取下從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看就看到燭焰正立放大的虛像
小文讓凸透鏡正對太陽,拿一張白紙在凸透鏡的下方來回移動,直到白紙上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透鏡光心的距離為20cm,則此凸透鏡的焦 距約為______cm.如果用這樣的凸透鏡做照相機鏡頭,物體離鏡頭的距 離至少應大於______cm.小文將點燃的蠟燭先後放在圖中透鏡左側的a、b、c各點,發現放在______點時透鏡右側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如果向左移動凸透鏡至F點,放在b點的蠟燭成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
答案:
(1)在白紙上得到的亮點即為凸透鏡的焦點,焦距指的是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由此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
(2)如果用這樣的凸透鏡做照相機鏡頭,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u>2f,則物體離鏡頭的距離至少應大於40cm,
(3)由圖可知,a點在2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點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間,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c點在焦距以內,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所以在b點處時透鏡右側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
凸透鏡在F點時,物距小於了焦距,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故答案為:20;40;b;正立.
摘自::mofangge.qDetail/04/c0/201310/o5vlc004206964.
記錄物距,像距,成像特點:放大或縮小、正立或倒立、實像或虛像(在光屏上成像就是實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叫虛像)
『肆』 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用到的實驗器材有
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用到的實驗器材有光具座,蠟燭,光屏,凸透鏡,火柴
『伍』 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鏡,光屏,蠟燭等(如圖所示).(1)將蠟燭、凸透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現在光屏的中心位置.
(2)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太大,是因為物距太小,是蠟燭離焦點的距離太小.
(3)將蠟燭放在一倍焦距以內的某點,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凸透鏡成虛像時,如果將蠟燭從該點向凸透鏡移動,物距減小,像逐漸變小.
(4)光屏上接到像是實像,凸透鏡成實像時,燭焰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一小段距離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所以光屏靠近凸透鏡.
(5)對於焦距相同的凸透鏡,物距均為12.00cm時,像距是一定的,但是測量的像距不同,是因為像不是最清晰的像,像的位置不同,測量的像距不同.
故答案為:(1)中心;
(2)蠟燭離焦點的距離太小了;
(3)放大;虛;逐漸變小;
(4)靠近;
(5)測量像距時所成的像不是最清晰的像.
『陸』 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完成下列各題:(1)實驗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蠟燭、火柴,還有_____
(1)在此實驗中,要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所以要有凸透鏡和光屏. 故答案為;凸透鏡;光屏;睜察粗 (2)凸透鏡成像規律探究的是凸透鏡成像特點與物距之間的關系,物距的大小與焦距和2倍焦距有關.所以在實驗前要測凸透鏡的焦距. 故答案為:焦距. (3)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調整凸透鏡、光屏和燭焰,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處.悉鎮 故答案為:同一高度; (4)實驗過程中,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觀察並記錄光具座上的物距和像距關系.觀察並記錄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沒謹像的特點,經過分析總結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故答案為:物距和像距;光屏. |
『柒』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用到的器材有蠟燭、凸透鏡、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時把光屏和蠟燭放
(1)在此實驗中,用到的器材有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火柴.
(2)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需要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當蠟燭放在焦點上時,得到的是平行光,不會在光屏上呈現燭焰的像;
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即在光屏上不成像,所以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始終都沒能看到燭焰所成的像;
故答案為:光屏;光具座;火柴;同一高度上;蠟燭放在焦點上;蠟燭在焦點以內.
『捌』 凸透鏡成像規律需哪些材料,它們有什麼作用
凸透鏡(成像)、蠟燭(研究對象)、光屏(承接實像)、火柴(引火)、刻度清緩運尺(測量物答梁距哪源、像距)、光具組(放凸透鏡、蠟燭、光屏的支架)。
『玖』 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鏡,光屏,蠟燭等.(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
(1)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悉鎮光屏的中心. (2)光屏上承接到的像是實像,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太大,一定是物距太小. (3)u<f,沒謹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果將蠟燭從該點向凸透鏡移動,根據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越小,像越小,所以像睜察粗逐漸變小. (4)凹透鏡成虛像,虛像位於物體和凹透鏡之間,對於凸透鏡虛像相當於一個新的物體,凸透鏡和光屏不動,說明像距不變,所以物距不變,這個新的物體還是應該在a點,所以凹透鏡在a點右側,凸透鏡前面.所以凹透鏡一定放在ao之間. 故答案為:(1)中心; (2)物距太小; (3)放大;逐漸變小; (4)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