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軸承的間隙是怎麼規定的
軸承出廠時根據一些國家或國際標准,有一個恆定游隙值。
徑向內部游隙代號有這么幾種:
C0:標准游隙代號,此代號一般在軸承型號中省略不做標記。
C2:比標准游隙略小的游隙。
C3:比標准游隙略大的游隙。
C4:比C3游隙略大的游隙。
C5:比C4游隙略大的游隙。
在安裝軸承時,軸承與軸、軸承與軸承室的配合,會使軸承的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這時會有一個游隙值。
在使用過程中,軸承旋轉時,因材值的溫差也會市軸承的內部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
軸承達到最理想的壽命,必須有合適的游隙,游隙值=設計游隙(出廠游隙)-內圈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外圈因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加上或減去因溫差產生的游隙減少量或增加量。
⑵ 軸承游隙怎樣測量
徑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感覺法
1、有手轉動軸承,軸承應平穩靈活無卡澀現象。
2、用手晃動軸承外圈,即使徑向游隙只有0.01mm,軸承最上面一點的軸向移動量,也有0.10~0.15mm。這種方法專用於單列向心球軸承。
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確認滾動軸承最大負荷部位,在與其成180°的滾動體與外(內)圈之間塞入塞尺,松緊相宜的塞尺厚度即為軸承徑向游隙。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調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
2、用千分表檢查,先把千分表調零,然後頂起滾動軸承外圈,千分表的讀數就是軸承的徑向游隙。
軸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1、感覺法
用手指檢查滾動軸承的軸向游隙,這種方法應用於軸端外露的場合。當軸端封閉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檢查時,可檢查軸是否轉動靈活。
2、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操作方法與用塞檢查徑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軸向游隙應為
c=λ/(2sinβ)
式中c——軸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軸承錐角,(°)。
(2)用千分表檢查,用撬杠竄動軸使軸在兩個極端位置時,千分表讀數的差值即為軸承的軸向游隙。但加於撬杠的力不能過大,否則殼體發生彈性變形,即使變形很小,也影響所測軸向游隙的准確性。
⑶ 怎麼判斷軸承的好壞
看錶面(判斷進口國產):是否有渾濁的油跡,這在購買進口軸承時應該特別注意。由於國內目前的防銹技術還不是特別到家,所以對軸承體進行防銹處理時很容易留下厚厚的油跡,拿在手上粘粘稠稠,而國外原裝進口的軸承上幾乎看不到防銹油的痕跡,倒是特別細心的行家說進口軸承聞起來有一種味道,肯定是下了防銹油,只是看不到而已。這樣可以初步分辨是進口還是國產(好壞都懂的)!
>02
看包裝(判斷是否正品):外包裝是否明晰,一般情況下,正廠品牌都有自己專門的設計人員對外包裝進行設計,並且安排生產條件過關的工廠進行製作生產,因此包裝無論從線條到色塊都非常清晰,毫不含糊。(部分進口品牌的配件包裝上還有專門用以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的獨特設計,這在今後的內容中將會陸續地進行詳細的介紹)。鋼印字是否清晰:假冒「NSK」牌軸承外包裝與的正品「NSK」牌軸承外包裝有細微的不同之處,其包裝箱右側標注的「NSK」商標呈紅色黑體字,而正品「NSK」商標呈白色黑體字。在軸承體上會印有品牌字樣、標號等。字體非常小,但是正廠出品大都使用鋼印技術,而且在未經過熱處理之前就進行壓字,因此字體雖然小,但是凹得深,非常清晰。而仿冒產品的字體非但模糊,由於印字技術粗糙,字體浮於表面,有些甚至輕易地就可以用手抹去。從軸承外觀開NSK軸承一般是紙盒包裝多些紙盒顏色為深藍色,而且上面列印的軸承型號很清晰使用的是NSK防偽技術。而假軸承很難做到這點盒子顏色比較淺而且很容易掉色。軸承型號字體也比較模糊。
>03
聽聲音(判斷正品與否):左手握住軸承體內套,右手撥動外套使其旋轉,聽其是否有雜響。由於大部分仿冒產品的生產條件落後,所以在旋轉的時候會發出雜響。完全手工作坊式操作,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摻進沙子一類的雜質,藏在軸承體內,所以在旋轉的時候會發出雜響。這是和嚴格執行生產標准、並且用機器操作的正廠品牌之間最大的不同。
>04
秤重量、看倒角是否均勻、價格是否合適(判斷正品):所謂軸承的倒角,也就是橫面與豎面的交接處,仿冒的軸承由於生產技術的限制,在這些邊邊角角的部位處理得不盡人意。NSK軸承的價格當然是跟國產軸承的價格高很多了,想要以國產軸承的價格買NSK軸承得到的肯定是假的。相同型號的「NSK」軸承,假冒軸承的用料明顯少於正品。由於多數假冒軸承偷工減料,用一般鋼材替代高氧化特殊鋼,在重量上會輕於正品。
>05
使用中如何判斷:技術狀態正常的向心球軸承,其內、外圈滾道應無剝落和嚴重磨痕,並呈光亮的一條圓弧溝槽;所有的滾珠應保持圓形,表面無斑點、裂紋和剝落;保持架不鬆散、不破碎、未磨穿。當用一隻手持內圈,另一隻手迅速輕推外圈旋轉時,要求旋轉平穩,只聽到滾珠在滾道上滾動的輕微聲響,無振動;停止時應逐漸減速,停後無倒退現象,正常的向心心球軸承,其內、外圈與滾動體之間的間隙為0.005-0.010mm,當沿徑向晃動內外圈時,應感覺無間隙。使用過的軸承,可以用手拿著內圈沿軸向晃動幾下,當外圈和滾珠有明顯聲響時,說明其配合間隙超過了0.03mm,不應再繼續使用
>06
其他鑒定:
1、NSK軸承中圓錐滾子軸承(滾輪滾針軸承)的鑒定
軸承使用後,應檢查滾動體與內圈滾道是否有剝落,保持架是否過於松曠,內圈前後邊緣是否完整,外圈滾道是否有裂痕。內圈和滾子組合體裝入外圈後,滾子應落入滾道中間,前移量不超過1.5mm。其中有一項不合格,即不能使用。
2、NSK軸承中調心滾子軸承(進口滾針軸承)和短圓柱滾子軸承的鑒定
這類軸承的外圈是可分離的。正常狀態時,內、外圈滾道和滾子應無破碎、麻點和較深的磨痕;保持架應無變形並能將滾子收攏在內圈上;內、外圈滾道與滾子的配合間隙不應超過0.06mm。
3、NSK軸承中推力球軸承鑒定
正常狀態時,兩滾道應無剝落傷和嚴重磨損,滾珠應無破碎和麻點;保持架應無變形,不與兩個滾道墊圈相碰,並將滾珠牢固地收攏在一起。
⑷ 汽車發動機曲軸軸承的間隙有哪幾種檢查方法
汽車發動機曲軸軸承間隙,詩中容易產生異響,甚至導致曲軸軸承和軸頸燒蝕。曲軸軸承可以通過測量途徑,直徑和軸承孔徑來檢查,也可以用塑料間隙規進行檢查。
⑸ 新軸承有多大的間隙算是正常的(間隙越小越好是嗎)
正確的叫法是軸承的游隙,游隙不是越小越好,這是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的,影響軸承游隙選擇的因素有:轉速,載荷,使用時的溫度范圍,裝配時的過盈量等。
軸承游隙,即指軸承在未安裝於軸或軸承箱時,將其內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後使軸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徑向或軸向移動時的移動量。
根據移動方向,可分為徑向游隙和軸向游隙。 運轉時的游隙(稱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對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溫升、雜訊、振動等性能有影響。
(5)軸承間隙怎麼看最好擴展閱讀
游隙組適用於內、外圈配合過盈量較大、或者內外圈溫度差大、深溝球軸承需要承受較大軸向負荷或者需要改善調心性能、或者需要提高軸承極限轉速和降低軸承摩擦力矩等場合。
小游隙組適用於較向高的旋轉精度、需要嚴格控制外殼孔的軸向位移、以及需要減小振動和噪音的場合。測量軸承的游隙時,為得到穩定的測量值,一般對軸承施加規定的測量負荷。
因此,所得到的測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稱做理論游隙)大,即增加了測量負荷產生的彈性變形量,但對於滾子軸承來說,由於該彈性變形量較小,可以忽略不計。安裝前軸承的內部游隙一般用理論游隙表示。
⑹ 軸承軸向游隙測量方法
1、感覺法
用手指檢查滾動軸承的軸向游隙,這種方法應用於軸端外露的場合。當軸端封閉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檢查時,可檢查軸是否轉動靈活。
2、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操作方法與用塞檢查徑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軸向游隙應為
c=λ/(2sinβ)
式中c——軸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軸承錐角,(°)。
(2)用千分表檢查,用撬杠竄動軸使軸在兩個極端位置時,千分表讀數的差值即為軸承的軸向游隙。但加於撬杠的力不能過大,否則殼體發生彈性變形,即使變形很小,也影響所測軸向游隙的准確性。
(6)軸承間隙怎麼看最好擴展閱讀
游隙值根據大小分三組,一組是基本組(或者叫普通組)、小游隙組(C2)、大游隙組(C3、C4)。日本的NSK、NTN等品牌還有專門的CM組(電機專用游隙)。
另補充一點日常應用的舉例:
正常的工作條件下,宜優先選擇基本組;
大游隙組適用於內、外圈配合過盈量較大、或者內外圈溫度差大、深溝球軸承需要承受較大軸向負荷或者需要改善調心性能、或者需要提高軸承極限轉速和降低軸承摩擦力矩等場合
小游隙組適用於較向高的旋轉精度、需要嚴格控制外殼孔的軸向位移、以及需要減小振動和噪音的場合。
⑺ 如何檢查軸承軸向間隙
徑向間隙分頂間隙和側間隙,前者的數值為後者的兩倍。徑向間隙的檢查可用塞尺直接測量或用壓鉛絲的方法測量。軸向間隙可用塞尺或百分表進行。
(1)軸向游隙
軸向調節是要達到一定的軸承游隙或預緊負荷量,組裝時圓錐滾子軸承都可調節以發揮其最佳的性能。如TIMKEN公司提供的軸承疲勞壽命與軸向游隙的關系曲線,圓錐滾子軸承軸向游隙趨近於零則壽命接近最長。最初組裝和調節所得的軸向游隙是在常溫下、軸承投入工作前設定的。工作期間所得的軸向游隙被稱為工作軸向游隙。因為工作狀態下發生熱膨脹和受負荷而彎曲,使常溫軸向游隙發生變化。最佳工作軸向游隙隨使用環境不同而設定的常溫軸向游隙而改變。應用經驗或測試通常可以確定最佳工作軸向游隙。
(2)調節常溫軸向游隙的方法
①應用概率原理,軸向游隙大小由軸承各部件尺寸的徑向和軸向公差控制。
②在設定施力的條件下,通過測量墊片或隔圈的軸向尺寸來完成。然後,從預先准備的圖表或直接測量的讀數中取得正確的墊片或隔圈尺寸。這種方法既適合軸向游隙的調節,又適合預負荷的軸向調節。
③測量低速狀態下軸承滾動所需的轉矩,決定軸向游隙是否合適,不管最後軸向調節是預負荷還是游隙,這一方法都能適用。
對於斯太爾系列車橋,根據經驗得知:中後橋軸承預緊轉矩為13.4~20.1N·m;前橋軸承預緊轉矩為5~6N·m。
輪轂軸承的預緊轉矩用軸頭鎖緊螺母保證,而後才能測量輪轂轉動所需的轉矩值和軸向游隙。
(3)改進型輪彀結構
改進型輪轂結構,軸承安裝方法如下:
①在軸承3、5表面塗抹黃油,盡量充滿保持架和滾子的間隙。
②裝上蓋板6,擰緊螺栓7(轉矩值應符合標准)。
註:為達到理想的軸向游隙,必須對尺寸鏈中的相關尺寸進行嚴格控制。
比較傳統的軸承安裝方式與輪轂改進後的安裝方式,後者對工人的個人技能要求降低,同時裝配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可見,若輪轂軸承不能正確配合,將導致軸承運行不正常或發生故障,甚至會損壞整個輪轂。如果軸承預緊力調整不當,使軸承軸向游隙增大產生沖擊力會使軸承損壞;而如果軸承軸向游隙減小,軸承滾子間很難形成完整的油膜,將導致其燒損。(工程機械與維修)
⑻ 連桿軸承間隙的檢查
汽車連桿軸承間隙的檢查方法如下:1、拆卸一道連桿軸承蓋螺栓,取下連桿軸承蓋;2、徑向間隙的檢查:清潔連桿軸頸,在軸頸中間放上一條塑性間隙規(或軟鉛絲);3、按標記裝上清潔好的軸承蓋(軸承已配裝好),按規定力矩用力矩扳手擰緊軸承蓋螺母,但不得進一步擰緊,不得轉動曲軸。按規定力矩將連桿軸承螺栓擰緊;4、將裝好的軸承蓋拆掉,用測量尺與被壓扁的塑性間隙規比較,對比測量被壓扁的塑膠最寬點的寬度,換算成徑向間隙值,或用外徑千分尺測軟鉛絲的厚度,即為連桿軸軸承徑向間隙。
⑼ 四輪軸承間隙的檢查方法是什麼
科學的方法是用外徑千分尺測出曲軸軸頸、連桿軸頸的尺寸,再用內徑量顫首表測出主軸承孔徑(裝上主軸承,扭矩擰到位)、連桿軸承孔徑(同前),然後團游拿茄或數孔徑減去相對應的軸頸,即可得知間隙。
⑽ 怎麼檢查連桿軸承間隙
用外徑千分尺測出曲軸軸頸、連桿軸頸的尺寸,再用內徑量表測出主軸承孔徑、連桿軸承孔徑,拿孔徑減去相對應的軸頸,即可得知間隙。
關節軸承能承受較大的負荷。根據其不同的類型和結構,可以承受徑向負荷、軸向負荷或徑向、軸向同時存在的聯合負荷。由於在內圈的外球面上鑲有復合材料,該軸承在工作中可產生自潤滑。
一般用於速度較低的擺動運動,和低速旋轉,也可在一定角度范圍內作傾斜運動,當支承軸與軸殼孔不同心度較大時,仍能正常工作。自潤滑關節軸承應用於水利、專業機械等行業。
(10)軸承間隙怎麼看最好擴展閱讀:
軸承游隙是軸承滾動體與軸承內外圈殼體之間的間隙。所謂軸承游隙,即指軸承在未安裝於軸或軸承箱時,將其內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使軸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徑向或軸向移動時的移動量。根據移動方向,可分為徑向游隙和軸向游隙。 運轉時的游隙的大小對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溫升、雜訊、振動等性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