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軸承的內圈外表面是如何加工的是磨出來的么
軸承內外圈是磨出來的。軸承的加工過程:
1、套圈的加工過程: 軸承內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或管料(有的棒 料需經鍛造和退火、正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精研或拋光----零件終檢----防銹----入庫----(待合套裝配)。
2、鋼球的加工過程, 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 過程為: 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3、滾子的加工過程 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4、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依設計結構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下述兩類:
(1)板料→剪切→沖裁→沖壓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噴丸或串光→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實體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實體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可分為下述四種毛坯型式,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管料、鍛件、鑄件----車內徑、外徑、端面、倒角----鑽孔(或拉孔、鏜孔)----酸洗----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② 請問軸承滾子加工過程是什麼
軸承滾子加工過程
1.圓柱滾子的工藝過程毛坯成型→
去毛刺
或環帶→軟磨滾道面→軟磨雙端面→熱處理→前
粗磨
滾動面→粗磨雙端面→後粗磨滾動面→終磨雙端面→細、終磨滾動面→
超精加工
滾動面→清洗、乾燥→終檢外觀、尺寸分組→塗油包裝。
2.圓錐滾子的工藝過程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環帶→軟磨滾道面→軟磨雙端面→熱處理→粗磨滾動面→細磨滾動面→磨球
基面
→終磨滾動面→超精加工滾動面→清洗、乾燥→終檢外觀、尺寸分組→塗油包裝。以上兩種滾子可以做成
凸度
形母線滾動面,若凸度量小於0.005mm,一般可直接在超精加工滾動面工序中進行;若凸度量大於0.005mm,一般可在最後一次終磨滾動面工序磨出凸度,再進行超精加工。
3.滾針的工藝過程毛坯成型→去毛刺→熱處理→粗、細、終磨滾動面→超精加工滾動面或鋸屑拋光。對平頭和
錐頭
滾針,如毛坯成型難以保證長度
尺寸公差
,則可在磨滾動增加磨雙端面工序。若需要凸度形母線滾動面,可直接在超精加工滾動面或竄光工序中進行。
4.非對稱型球面滾子的工藝過程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環帶→軟磨滾道面→軟磨雙端面→熱處理→磨非球端面→磨球端面→粗、細、終磨滾動面→拋光→清洗、乾燥→終檢外觀、尺寸分組→塗油包裝。對稱型球面滾子的工藝過程是: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環帶→軟磨滾道面→軟磨雙端面→熱處理→粗磨滾動面→粗、終磨雙端面→細、終磨滾動面→拋光→清洗、乾燥→終檢外觀、尺寸分組→塗油包裝。若終磨滾動面工序能達到
表面粗糙度
要求,則可不進行拋光。
公司是一家集生產與銷售一體的綜合性軸承企業.現在天津開設銷售貿易有限公司,成為專業傳動部件代理供應商,代理銷售進口
瑞典SKF
,德國FAG,
INA.
日本NSK
.NTN
.KOYO
NACHI,
IKO,
EZO.美國TIMKEN等軸承.同時和哈爾濱HRB,瓦房店ZWZ,洛陽LYC等保持著友好的合作夥伴關系.備有大量庫存,各種系列軸承深溝球TIMKEN
進口軸承
、圓柱滾子TIMKEN進口軸承、球面滾子軸承TIMKEN進口軸承、
圓錐滾子軸承
TIMKEN進口軸承、
角接觸球軸承
TIMKEN進口軸承、
滾針軸承
TIMKEN進口軸承等多種其他類型的軸承
③ 軸承外圈加工流程是怎樣的
你好,我是凱美瑞KMR軸承。
軸承外圈加工工藝流程:軸承鋼——>鍛造——>退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裝配——>檢驗——>包裝入庫。。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④ 軸承的製作工藝具體過程
軸承零件在消費歷程中,要經過許多道冷、熱加工工序,為了滿意少量量、高效力、高質量的請求,軸承鋼應具備良好的加工性能。例如,冷、熱成型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淬透性等。
軸承鋼除了上述基礎請求外,還應當到達化學成分恰當、外部組織平均、非金屬攙雜物少、外部外表缺點契合規范以及外表脫碳層不超越規則濃度等請求。
為了避免軸承零件和成品在加工、寄放和運用歷程中被侵蝕生銹,請求軸承鋼應具備良好的防銹性能。
(4)青島軸承如何加工擴展閱讀
直線軸承是一種直線運動系統,用於直線行程與圓柱軸配合使用。
直線軸承快易優自動化選型有收錄。直線軸承廣泛應用於精密機床、紡織機械、食品包裝機械、印刷機械等工業機械的滑動部件。
由於承載球與軸承外套點接觸,鋼球以最小的摩擦阻力滾動,因此直線軸承具有摩擦小,且比較穩定,不隨軸承速度而變化,能獲得靈敏度高、精度高的平穩直線運動。
直線軸承消耗也有其局限性,最主要的是軸承沖擊載荷能力較差,且承載能力也較差,其次直線軸承在高速運動時振動和雜訊較大。
⑤ 軸承的內圈外表面是如何加工的是磨出來的么
軸承的內圈當然是磨的咯,難道樓主認為車出來就可以了
這種磨床叫溝道磨床,是用砂輪片來磨的,而且砂輪片可以左右擺動的,(有刻度顯示)調試的時候比較麻煩,關鍵是修整砂輪。加工很簡單,將零件用帶台階的加工芯棒穿過,另一端螺紋固定雙頂尖裝夾,其實和外圓磨的區別不大。多用於軸承內圈及精密微徑管的成型輪的溝道加工
⑥ 軸承是如何加工製造的
滾動軸承的滾動體主要有鋼球和滾子2類。它們的加工製造過程簡要如下:
1.鋼球的加工過程,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滾子的加工過程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滾動軸承的知識
第一節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
以滑動軸承為基礎發蔽粗展起來的滾動軸承,其工作原理是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一般由兩個套圈,一組滾動體和一個保持架所組成的通用性很強、標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機械基礎件。由於各種機械有著不同的工作條件,對滾動軸承在負荷能力、結構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種不同要求。為此,滾動軸承需有各式各樣的結構。但是,兄培最基本的結構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所組成。
各種零件在軸承中的作用分別是:
對於向心軸承,內圈通常與軸緊配合,並與軸一起運轉,外圈通常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場合下,也有外圈運轉,內圈固定起支承作用或者內圈、外圈都同時運轉的。對於推力軸承,與軸緊配合並一起運動的稱軸圈,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並起支承作用的稱座圈。滾動體(鋼球、滾子或滾針)在軸承內通常藉助保持架均勻地排列在兩個套圈之間作滾動運動,它的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軸承的負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除能將滾動體均勻地分隔開以外,還能起引導滾動體旋轉及改善軸承內部潤滑性能等作用。
第二節滾動軸承的分類
1.按滾動軸承結構類型分類
(1)軸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載荷方向或公稱接觸角的不同,分為:
1)向心軸承----主要用於承受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從0到45。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徑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0的向心軸承:向心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0到45的向心軸承。
2)推力軸承----主要用於承受軸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大於45到90。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軸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90的推力軸承:推力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45但小於90的推力軸承。
(2)軸承按其滾動體的種類,分為:
1)球軸承----滾動體為球:
2)滾子軸承----滾動體為滾子。滾子軸承按滾子種類,又分為:圓柱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柱滾子的軸承,圓柱滾子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小於或等於3;滾針軸承----滾動體是滾針的軸承,滾針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大於3,但直徑小於或等於5mm;圓錐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錐滾子的軸承;調心滾子軸承一一滾動體是球面滾子的軸承。
(3)軸承按其工作時能否調心,分為:
1)調心軸承----滾道是球面形的,能適應兩滾道軸心線間的角偏差及角運動的軸承;
2)非調心軸承(剛性軸承)----能阻抗滾道間軸心線角偏移的軸承。
(4)軸承按滾動體的列數,分為:
1)單列軸承----具有一列滾動體的軸承;
2)雙列軸承----具有兩列滾動體的軸承;
3)多列軸承----具有多於兩列滾動體的軸承,如三列、四列軸承。
(5)軸承按其部件能否分離,分為:
1)可分離軸承----具有可分離部件的軸承;
2)不可分離軸承----軸承宏塵鎮在最終配套後,套圈均不能任意自由分離的軸承。
(6)軸承按其結構形狀(如有無裝填槽,有無內、外圈以及套圈的形狀,擋邊的結構,甚至有無保持架等)還可以分為多種結構類型。
2.按滾動軸承尺寸大小分類軸承按其外徑尺寸大小,分為:
(1)微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6mm以下的軸承;
(2)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8-55mm的軸承;
(3)中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60-115mm的軸承;
(4)中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120-190mm的軸承
(5)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00-430mm的軸承;
(6)特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440mm以上的軸承。
第三節滾動軸承的基本生產過程
由於滾動軸承的類型、結構型式、公差等級、技術要求、材料及批量等的不同,其基本生產過程也不完全相同。
一、各種軸承主要零件的加工過程:
1.套圈的加工過程:軸承內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或管料(有的棒料需經鍛造和退火、正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精研或拋光----零件終檢----防銹----入庫----(待合套裝配〉
2.鋼球的加工過程,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3.滾子的加工過程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4.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依設計結構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下述兩類:
(1)板料→剪切→沖裁→沖壓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噴丸或串光→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實體保持架的加工過程:實體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可分為下述四種毛坯型式,整個加工過程為:棒料、管料、鍛件、鑄件----車內徑、外徑、端面、倒角----鑽孔(或拉孔、鏜孔)----酸洗----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二、滾動軸承的裝配過程:
滾動軸承零件如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等,經檢驗合格後,進入裝配車間進行裝配,其過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內、外滾〈溝〉道尺寸分組選別→合套→檢查游隙→鉚合保持架→終檢→退磁、清洗→防銹、包裝→入成品庫(裝箱、發運〉。
第四節滾動軸承的特點
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比滑動軸承小,傳動效率高。一般滑動軸承的摩擦系數為0.08-0.12,而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僅為0.001-0.005;
2.滾動軸承已實現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適於大批量生產和供應,使用和維修十分方便;
3.滾動軸承用軸承鋼製造,並經過熱處理,因此,滾動軸承不僅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而且可以節省製造滑動軸承所用的價格較為昂貴的有色金屬;
4.滾動軸承內部間隙很小,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較高,因此,運轉精度較高。同時,可以通過預加負荷的方法使軸承的剛性增加。這對於精密機械是非常重要的;
5.某些滾動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因此,可以簡化軸承支座的結構;
6.由於滾動軸承傳動效率高,發熱量少,因此,可以減少潤滑油的消耗,潤滑維護較為省事;
7.滾動軸承可以方便地應用於空間任何方位的鈾上。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滾動軸承也有一定的缺點,主要是:
1.滾動軸承承受負荷的能力比同樣體積的滑動軸承小得多,因此,滾動軸承的徑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負荷的場合和要求徑向尺寸小、結構要求緊湊的場合〈如內燃機曲軸軸承),多採用滑動軸承;
2.滾動軸承振動和雜訊較大,特別是在使用後期尤為顯著,因此,對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許有振動的場合,滾動軸承難於勝任,一般選用滑動軸承的效果更佳
3.滾動軸承對金屬屑等異物特別敏感,軸承內一旦進入異物,就會產生斷續地較大振動和雜訊,亦會引起早期損壞。此外,滾動軸承因金屬夾雜質等也易發生早期損壞的可能性。即使不發生早期損壞,滾動軸承的壽命也有一定的限度。總之,滾動軸承的壽命較滑動軸承短些。
可是,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較,各有優缺點,各佔有一定的適用場合,因此,兩者不能完全互相取代,並且各自向一定的方向發展,擴大自己的領域。但是,由於滾動軸承的突出優點,頗有後來者居上的趨勢。目前,滾動軸承已發展成為機械的主要支承型式,應用愈來愈廣泛。
⑦ 軸承的生產步驟
軸承鋼原料——車削成內套、外套、珠粒毛坯——熱處理——磨削成成品料(磨削工藝有內圓磨、外圓磨、無心磨)——組裝成品。
⑧ 軸承滾子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1.圓柱滾子軸承的工藝歷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環帶→軟磨滾道面→軟磨雙端面→熱解決→前粗磨滾動面→粗磨雙端面→後粗磨滾動面→終磨雙端面→細、終磨滾動面→超精加工滾動面→清洗、枯燥→終檢外觀、尺寸分組→塗油包裝。
2.圓錐滾子軸承的工藝歷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環帶→軟磨滾道面→軟磨雙端面→熱解決→粗磨滾動面→細磨滾動面→磨球基面→終磨滾動面→超精加工滾動面→清洗、枯燥→終檢外觀、尺寸分組→塗油包裝。
以上兩種滾子能夠做成凸度形母線滾動面,若凸度量小於0.005mm,個別可間接在超精加工滾動面工序中進行;若凸度量大於0.005mm,個別可在最後一次終磨滾動面工序磨出凸度,再進行超精加工。
3.滾針的工藝歷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熱解決→粗、細、終磨滾動面→超精加工滾動面或鋸屑拋光。
對平頭和錐頭滾針,如毛坯成型難以保障長度尺寸公差,則可在磨滾動增添磨雙端面工序。若須要凸度形母線滾動面,可間接在超精加工滾動面或竄光工序中進行。
4.非對稱型球面滾子的工藝歷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環帶→軟磨滾道面→軟磨雙端面→熱解決→磨非球端面→磨球端面→粗、細、終磨滾動面→拋光→清洗、枯燥→終檢外觀、尺寸分組→塗油包裝。
對稱型球面滾子的工藝歷程是: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環帶→軟磨滾道面→軟磨雙端面→熱解決→粗磨滾動面→粗、終磨雙端面→細、終磨滾動面→拋光→清洗、枯燥→終檢外觀、尺寸分組→塗油包裝。
⑨ 請問一般軸承是怎麼加工出來的,求詳細的工藝流程
軸承零件在消費歷程中,要經過許多道冷、熱加工工序,為了滿意少量量、高效力、高質量的請求,軸承鋼應具備良好的加工性能。例如,冷、熱成型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淬透性等。
軸承鋼除了上述基礎請求外,還應當到達化學成分恰當、外部組織平均、非金屬攙雜物少、外部外表缺點契合規范以及外表脫碳層不超越規則濃度等請求。
為了避免軸承零件和成品在加工、寄放和運用歷程中被侵蝕生銹,請求軸承鋼應具備良好的防銹性能。
(9)青島軸承如何加工擴展閱讀
軸承鋼的特點:
一、接觸疲勞強度
軸承在周期負荷的作用下,接觸外表很輕易發作疲憊破壞,即涌現龜裂剝落,這是軸承的重要破壞情勢。因而,為了進步軸承的運用壽命,軸承鋼必需具備很高的接觸疲憊強度。
二、耐磨性能
軸承任務時,套圈、滾動體和維持架之間不只發作滾動摩擦,而且也會發作滑動摩擦,從而使軸承零件一直地磨損。為了增加軸承零件的磨損,維持軸承精度穩固性,延伸運用壽命,軸承鋼應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三、硬度
硬度是軸承質量的重要質量之一,對接觸疲憊強度、耐磨性、彈性極限都有間接的影響。軸承鋼在運用狀況下的硬度個別要到達HRC61~65,能力使軸承取得較高的接觸疲憊強度和耐磨性能。
⑩ 軸承加工工藝
FAG軸承的滾動體加工工藝
1.FAG軸承鋼球加工工藝
鋼球的加工工藝應滿足其成品的標准要求,使鋼球具有高壽命、低雜訊、低摩擦力和高可靠性。綜合而言一般有以下幾種基本加工方法:
1)小循環加工工藝用於小型鋼球加工和生產量不多的情況。
2)大循環加工工藝用於批量大、精度高的鋼球生產。
3)單盤多溝加工工藝用於批量小、精度高的淬火後鋼球的研磨和精研。
4)單盤單溝加II藝用於直徑較大的鋼球的生產。
5)單個鋼球加工工藝用於特大型鋼球(直徑φ200mm以上)的生產。
FAG軸承鋼球的加工工藝隨著球坯的原材料、鋼球的規格(尺寸和精度等級)以及生產條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基本加工工藝大致相同,通常有以下幾種:
(1)小型鋼球(φ3~$lOmm)
冷鐓一光球一熱處理一表面強化處理一硬磨一初研一精研1一精研2
(2)中小型鋼球(φ510~~16mm)
冷鐓一光球一熱處理一表面強化處理一硬磨一初研一精研1一精研2
(3)中大型鋼球(φ16~~28mm)
冷(熱)鐓或熱軋一退火(熱鐓或熱軋時用)一光球一熱處理一表面強化處理一硬磨一初研一精研1一精研2
(4)大型鋼球(φ28~50mm)
材料加熱一熱鐓或熱軋一退火一光球一熱處理一表面強化處理一硬磨一初研一精研l一精研2
(5)特大型鋼球(φ50~φ80mm)
材料加熱一熱切一加熱一熱鐓一退火一車環帶一光球一熱處理一硬磨一初研一精研1一精研2
(6)特大型鋼球(φ80一φ120mm以上)
材料加熱一熱鐓(鍛造)一退火一車環帶一軟磨(單粒)一熱處理一硬磨(單粒)一初件退磁清洗一靈活性檢測一尺寸精度檢查一塗油、FAG軸承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