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加熱方法裝配滾動軸承時,加熱溫度為多少
加熱溫度應控制在120度以內,因為潤滑脂不許超過120度,否則會流出或者變質,另外軸承在高溫下(比如超過200度),軸承鋼中殘余奧氏體向馬氏體轉變,將導致軸承外圈的圓周長度增長,從而引起振動,軸承退火又引起硬度降低。
2. 安裝軸承加熱怎麼加
可用軸承加熱器加熱。目前軸承加熱的方法。這個要投入專用的軸承加熱器。
可將軸承放入機油中,然後加熱。這是老方法。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
3. 軸承加工的熱處理工藝該怎麼安排
軸承分為兩種: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滑動軸承屬於鑄造成型,不需要熱處理,滾動軸承才需要熱處理。
作為滾動軸承可以有三種,一種是一般的鉻軸承鋼,一種是滲碳軸承鋼,一種是不銹軸承鋼。不同的類型熱處理工藝不一樣。
滾動軸承按照結構可分為三類,即內外套圈、滾動體、支架。支架不需要熱處理,只有內外套圈和滾動體才需要熱處理。他們的熱處理工藝是:
由於鉻軸承鋼,含碳量高,屬於過共析鋼,硬度高不便於進行加工,因此其的預熱處理是進行球化退火,降低硬度便於進行加工。所以,加工前安排球化退火,如果組織不好的話,在球化退火前要安排正火來消除網狀碳化物,如果組織沒有網狀碳化物的話可以省去正火工藝。
滾動軸承鋼最後的力學性能要求高硬度,高強度,所以其最終熱處理是淬火+低溫回火,由於硬度高又是最終熱處理,所以安排在套圈和滾動體加工成型後進行。
4. 解析:滾動軸承鋼生產工藝及熱處理
適於製造在不同環境中工作的各類滾動軸承套圈和滾動體的鋼,統稱為(滾珠) 滾動軸承鋼 。由於對軸承能適應的工作環境不同,如低溫、高溫、耐銹蝕、防磁性、耐振動沖擊等,軸承鋼可以是專用的碳鉻軸承鋼,也可以採用工具鋼、結構鋼、不銹鋼及耐熱鋼。目前使用最廣的是碳鉻軸承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滾動軸承鋼 的相關知識介紹吧!
滾動軸承鋼介紹
滾動軸承鋼(rolling bearing steel)是用於製造滾動軸承的滾動體和內外套圈的鋼,通常在淬火狀態下使用。滾動軸承在工作中需承受很高的交變載荷,滾動體與內外圈之間的接觸應力大,同時又工作在潤滑劑介質中。因此,滾動軸承鋼具有高的抗壓強度和抗疲勞強度,有一定的韌性、塑性、耐磨性和耐蝕性,鋼的內部組織、成分均勻,熱處理後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常用的滾動軸承鋼是含碳0.95%~1.10%、含鉻0.40%~1.60%的高碳低鉻軸承鋼,如GCr6、GCr9、GCr15等。
為了滿足軸承在不同工作情況下的使用要求,還發展了特殊用途的軸承鋼,如製造軋鋼機軸承用的耐沖擊滲碳軸承鋼、航空發動機軸承用的高溫軸承鋼和在腐蝕介質中工作的不銹軸承鋼等。
滾動軸承鋼分類
現代的滾動軸承鋼可分為高碳鉻軸承鋼、滲碳鉻軸承用鋼、不銹軸承用鋼和高溫軸承用鋼四大類。在軸承製造工業中應用面廣、使用量大的是高碳鉻軸承鋼。
滾動軸承鋼生產工藝
軸承鋼一般用鹼性電爐冶煉,也可加爐外真空脫氣處理或鋼包真空精煉。軸承鋼的鑄錠工藝和錠型設計對非金屬夾雜物和碳化物在鋼中的分布都有很大影響。軸承鋼容易產生白點,所以鋼錠和鋼坯都要緩冷。航空用優質軸承鋼需用電渣重熔或真空自耗重熔等特殊方法冶煉。
滾動軸承鋼技術要求
軸承鋼錠一般要在1200~1250℃高溫下進行長時間擴散退火,以改善碳化物偏析。熱加工時要控制爐內氣氛,鋼坯加熱溫度不宜過高,保溫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發生嚴重脫碳。終軋(鍛)溫度通常在800~900℃之間,過高易出現粗大網狀碳化物,過低易形成軋(鍛)裂紋。軋(鍛)材成品應快冷至650℃,以防止滲碳體在晶界上呈網狀析出,有條件時可採用控制軋制工藝。
為了取得良好的切削性和淬火前的預組織,冷加工用軸承鋼材要進行完全的球化退火。退火溫度一般為780~800℃,退火時要防止脫碳。如果軋制鋼材存在過粗的網狀滲碳體,則退火前需先進行正火處理。鉻軸承鋼通常在830~860℃之間加熱,油淬,150~180℃回火。精密軸承的組織中,應盡可能降低殘余奧氏體量或使殘余奧氏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穩定,因此常需在淬火後進行-80℃(或更低溫度)冷處理和在 120~140℃下進行長時間的穩定化處理。
滾動軸承鋼熱處理
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這些過程互相銜接,不可間斷。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步驟之一。滾動軸承鋼熱處理的加熱方法很多,最早是採用木炭和煤作為熱源,進而應用液體和氣體燃料。電的應用使加熱易於控制,且無環境污染。利用這些熱源可以直接加熱,也可以通過熔融的鹽或滾動軸承鋼,以至浮動粒子進行間接加熱。 滾動軸承鋼加熱時,工件暴露在空氣中,常常發生氧化、脫碳(即鋼鐵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這對於熱處理後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響。
因而滾動軸承鋼通常應在可控氣氛或保護氣氛中、熔融鹽中和真空中加熱,也可用塗料或包裝方法進行保護加熱。 加熱溫度是熱處理工藝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選擇和控制加熱溫度 ,是保證熱處理質量的主要問題。加熱溫度隨被處理的滾動軸承鋼材料和熱處理的目的不同而異,但一般都是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以獲得需要的組織。另外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當滾動軸承鋼工件表面達到要求的加熱溫度時,還須在此溫度保持一定時間,使內外溫度一致,使顯微組織轉變完全,這段時間稱為保溫時間。
編輯總結:通過以上對滾動軸承鋼及其熱處理的分析,我們已經可以初步了解滾動軸承鋼的基本信息。滾動軸承鋼離我們日常生活比較遙遠,但是這類產品對於工業生產十分重要。對於用戶來說,如果需要這類產品就要對它對更多了解。
5. 滾動軸承各元件一般採用什麼材料及熱處理方法
滾動軸承可分解為三類零件:內外套圈、滾動體和支撐架。
通常情況下,內外套圈、滾動體都採用滾動軸承鋼,如GCr15、GCr9、GCr15SiMn等常規材料,熱處理通常是淬火+低溫回火。對於大型軸承,則要求採用滲碳鋼,如20CrMnTi、18Cr2Ni4WA 等材料,熱處理採用滲碳+淬火+低溫回火。對於需要耐腐蝕的環境下的軸承,通常採用馬氏體不銹鋼製造,如9Cr18、9Cr18Mo等,熱處理採用淬火+低溫回火,對於耐高溫的環境下的軸承採用耐熱鋼或高速鋼製造,如W18Cr4V、W6Mo5Cr4V2等,熱處理採用淬火+高溫回火。
6. 滾動軸承熱安裝時,用什麼方法加熱注意的事項是什麼
常用兩種方法:1、用油煮:油的沸點為120~130度,比水的沸點高,同時不用擔心軸承生銹,適合單個軸承安裝。
2、感應加熱:有賣現成的軸承感應加熱器,價格也不貴,操作很方便,適合較多軸承安裝。
7. 鋁環加熱器用於給哪類滾動軸承加熱,其操作要點有哪些
熱安裝法的要點:①加熱要控制好溫度,溫度過高軸承會受到損傷,溫度過低則套圈膨脹量不足,效果不顯著
8. 軸承加熱的溫度應該控制在什麼范圍比較合適
滾動軸承方面 當軸承內徑大於70mm,或配合過盈較大時,一般採用加熱的方法使軸承孔膨脹,安裝省力省時,也避免施力過大對軸承造成損傷。一般將軸承加熱至80度,最高100度就夠了,超過120度就會導致軸承發生回火現象,致使套圈的硬度和精度降低,影響軸承使用。 工廠里一般採用油槽加熱法,軸承最好用鉤子之類吊起,不要直接接觸油槽底部,避免局部過熱,一般的柴油或者液壓油就可以,盡量保證油的清潔,溫度達到後,及時安裝,溫度下降很快。情況不具備的時候,經驗比較豐富的焊工,也可採用割槍加熱,保證受熱均勻和加熱溫度對焊工技術要求較高。有幾種簡易的檢驗溫度的方法,目測軸承有輕微變色,但不能發藍,發藍的時候就已經回火,再就是把軸承提出,往上面吐唾沫,唾沫吱吱響,但不急速消失,溫度基本合適
9. 軸承加熱的方式
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將金屬件加熱至孔徑足以輕松到達軸位,而對工件、軸又不造成任何損作。該產品採用微電腦控制工件加熱全過程。工作可靠、效率高、使用方便,並設置了多種控制模式供操作者選擇。感應加熱器,被廣泛應用於冶金、煤炭、石油、鐵路、工程機械、礦山、造紙、紡織、建材等行業。通用軸承加熱器適用於加熱裝配過程中需要過盈配合的軸承、齒輪、襯套、直徑環、滑輪、收縮環、連接器等各種規格的環狀、筒狀金屬工件,使工件達到最佳過盈裝配的需要。傳統的安裝方式--敲擊、壓力機壓、火焰加熱、油煮等有很多弊端。與傳統的方法相比感應加熱方法顯示了極大的優越性,不愧為安裝方案的首選。
傳統方法和感應器加熱法比較:
傳統方法
1敲擊:操作者勞動強度大且極易損壞工件。
2壓力機壓:降低配合面的精度,影響使用效果。
3火焰加熱:溫度不易控制,易損壞工件。
4油煮:損耗嚴重,降低工件精度,污染環境。
感應器加熱法
1高效:在極短的時間內即可加熱工件,且勞動強度低。
2環保:無污染。
3節能:只利用電能且熱效率高。
4優質:不損傷工件及配合表面,並達到最佳安裝效果。
關於軸承加熱器的具體問題歡迎給我郵件
[email protected]
或者021-29650583
我會給你更加具體的回答和資料:)
1回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