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軸承間隙怎麼計算
在各種傳動設備的安裝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軸承的間隙問題,蝸輪減速機與齒輪減速機作為最常見的傳動設備,下面對減速機滾動軸承的間隙產生原因及調整方式進行介紹:
一、滾動軸承的故障原因
滾動軸承依靠主要元件之聞的滾動接觸來支持轉動零件。滾動軸承因具有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少、起動容易、能自動調整中心以補償軸彎曲及適量的裝配誤差等優點,故以滾動軸承的滾動摩擦取代了滑動軸承的滑動摩撩,因而在現代機器設備中得到廣泛運用。
在生產運用中,滾動軸承也易發生故障,究其主要原因為間隙調整不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滾動軸承在機器設備中最常見的故障有:脫皮剝落、磨損、過熱變色、銹蝕裂紋和破碎等。
製造質量不合格及潤滑保養不良問題,只需在檢修安裝前仔細檢查,檢修安裝後建立起嚴格的定期加油保養制度,就能克服由此而引起的軸承故障。因此,間隙調整不當就成為軸承故障的主要原因。
二、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
滾動軸承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4部分組成。內圈與軸頸裝配,外圈與軸承座裝配。當內外圈相對轉動時,滾動體即在內外圈的滾道問滾動。
三、齒輪減速機滾動軸承的間隙及其量方法
1、滾動軸承的間隙
軸承問隙是保證油膜潤滑和滾動體轉動暢通無阻所必須的。其間隙數值均有標准或規定。根據軸承所處的狀態不同,其間隙有原始間隙、配合間隙和工作間隙。
原始間隙是軸承未裝配前自由狀態下的間隙值。
配合間隙是軸承安裝到軸和軸承座後的間隙。由於配合的過盈關系,配合間隙永遠小於原始間隙。
工作間隙是軸承工作時的間隙。由於內外圈的溫差使工作間隙小於配合間隙,又由於旋轉離心力的作用使滾動體和內外圈產生彈性變形,工作間隙又大於配合間隙(一般情況下,工作間隙太於配合間隙)。
2、間隙的測量
測量原始間隙可用百分表。測量配合間隙時,可用塞尺或鉛絲放入滾動體與內外圈之間,盤動轉子,使滾動體滾過塞尺或鉛絲,其塞尺或被壓扁鉛絲厚度即為軸承的徑向配合間隙。軸向配合間隙可用深度卡尺測量或壓鉛絲法測量。
四、間隙的調整
齒輪減速機運行時轉軸溫度較高,調整後,將墊片增加到0.20ram。即:調整後膨脹端徑向間隙(ram):0.014-}-0.20:0.214
膨脹間隙可根據公式計算,該引風機設計運行溫度為135℃,室溫按20℃計算,因此為115℃(135—20),兩軸承座中心距離f為5m。故:膨脹間隙f(mm):1.2×(115+SO)×C100—9·9。
根據引風機要求還應考慮冷縮間隙,一般冷鰭間隙為0.50mm。因此,通過加墊片調整,把膨脹間隙調整到11.5mm,同時解決冷縮間隙。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造成引風機軸承溫度高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原來的兩端軸承徑向間隙太小,受熱後膨脹,產生緊力,導致膨脹端無法游動,所以軸承溫升。
『貳』 軸承的間隙是怎麼規定的
軸承出廠時根據一些國家或國際標准,有一個恆定游隙值。
徑向內部游隙代號有這么幾種:
C0:標准游隙代號,此代號一般在軸承型號中省略不做標記。
C2:比標准游隙略小的游隙。
C3:比標准游隙略大的游隙。
C4:比C3游隙略大的游隙。
C5:比C4游隙略大的游隙。
在安裝軸承時,軸承與軸、軸承與軸承室的配合,會使軸承的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這時會有一個游隙值。
在使用過程中,軸承旋轉時,因材值的溫差也會市軸承的內部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
軸承達到最理想的壽命,必須有合適的游隙,游隙值=設計游隙(出廠游隙)-內圈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外圈因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加上或減去因溫差產生的游隙減少量或增加量。
『叄』 動壓軸承間隙計算公式
動壓軸承間隙計算公式
動壓計算公式:動壓=0.5*空氣密度*風速^2。動壓是指空氣流動時產生的壓力,只要風管內空氣流動就具有一定的動壓。動壓是單位體積氣體所具有的動能,也是一猛戚種力,它的表現是使管內氣遲漏體改變速度,動壓只作用在氣體的流動方向恆為正值。
動壓的特點:
1、只有做定向流動的空氣才呈現出動壓;
2、動壓具有方向性,僅對與風流方向垂直或斜交的平面施加壓力。垂直流動方向的平面承受的動壓最大,平行流動方向的平面承受碼知爛的動壓為零;
3、在同一流動斷面上,因各點風速不等,其動壓各不相同。
『肆』 推力軸承間隙怎麼調整 調整推力軸承間隙的兩個方法介紹
1、調整墊片法:
在軸承端蓋與軸承座端面之間填放一組軟材料(軟鋼片或彈性紙)墊片;調整時,先不放墊片裝上軸承端蓋,一面均勻地擰緊軸承端蓋上的螺釘,一面用手轉動軸,直到軸承滾動體與外圈接觸而軸內部沒有間隙為止;這時測量軸承端蓋與軸承座端面之間的間隙,再加上軸承在正常工作時所需要的軸向間隙;這就是所需填放墊片的總厚度,然後把准備好的墊片填放在軸承端蓋與軸承座端面之間,最後擰緊螺釘。
2、調整螺栓法:
把壓圈壓在軸承的外圈上,用調整螺栓加壓;在加壓調整之前,首先要測量調整螺栓的螺距,然後把調整螺栓慢慢旋緊,直到軸承內部沒有間隙為止,然後算出調整螺栓相應的旋轉角。例如螺距為1.5mm,軸承正常運轉所需要的間隙,那麼調整螺栓所需要旋轉角為3600×0.15/l.5=360;這時把調整螺栓反轉360,軸承就獲得0.5mm的軸向間隙,然後用止動墊片加以固定即可。
『伍』 滾動軸承間隙如何計算
軸承游隙的計算公式
(1):
配合的影響
1、
軸承內圈與鋼質實心軸:△j
=
△dy
*
d/h
2、
軸承內圈與鋼質空心軸:△j
=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軸承外圈與鋼質實體外殼:△A
=
△Dy
*
H/D
4、
軸承外圈與鋼質薄壁外殼:△A
=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軸承外圈與灰鑄鐵外殼:△A
=
△Dy
*
[F(D)
–
0.15
]
6、
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外殼:△A
=
△Dy
*
[F(D)
–
0.25
]
注:
△j
--
內圈滾道擋邊直徑的擴張量(um)。
△dy
—
軸頸有效過盈量(um)。
d
--
軸承內徑公稱尺寸(mm)。
h
--
內圈滾道擋邊直徑(mm)。
B
--
軸承寬度(mm)。
d1
--
空心軸內徑(mm)。
△A
--
外圈滾道擋邊直徑的收縮量(mm)。
△Dy
--
外殼孔直徑實際有效過盈量(um)。
H
--
外圈滾道擋邊直徑(mm)。
D
--
軸承外圈和外殼孔的公稱直徑(mm)。
F
--
軸承座外殼外徑(mm)。
(2):
溫度的影響
△T
=
Гb
*
[De
*
(
T0
–
Ta
)
–
di
*
(
Ti
–
Ta)]
其中
Гb
為線膨脹系數,軸承鋼為11.7
*10-6
mm/mm/
0C
De
為軸承外圈滾道直徑,di
為軸承內圈滾道直徑。
Ta
為環境溫度。
T0
為軸承外圈溫度,Ti
軸承內圈溫度。
四、軸向游隙與徑向游隙的關系:
Ua
=
[4(fe
+
fi
–
1)
*
Dw
*
Ur
–
Ur2
]
1/2
因徑向游隙Ur很小、故Ur2
很小,忽略不記。
故
Ua
=
2
*
[(fe
+
fi
–1)
*
Dw
*
Ur
]
1/2
其中
fe
為外圈溝曲率系數,fi
為內圈溝曲率系數,Dw
為鋼球直徑。
『陸』 軸瓦間隙計算的詳細方法
氣保焊機一般有兩種:一體的(沒有),分體的(有送絲機)。
電流調出絲速度的,電壓調焊絲飛濺度的。電壓電流不匹配,電壓大一些飛濺會變小,但不可過大,度需要自己掌握,電壓比電流稍微大,比如300的電流。電壓調32就可以了,就算給你一定的數值,兩台焊機一樣的數值,焊出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實施焊接或觀看時,必須佩戴具有合適濾光鏡的頭盔來保護您的臉和眼睛;使用焊接防護屏保護旁人避免受到火花和強光的干擾和刺激。
(6)軸承推力間隙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滑動軸承工作時,軸瓦與轉軸之間要求有一層很薄的油膜起潤滑作用。如果潤滑不良,軸瓦與轉軸之間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會產生很高的溫度,雖然軸瓦是由特殊的耐高溫合金材料製成,但發生直接摩擦產生的高溫仍然足以將其燒壞。
軸瓦還可能由於負荷過大、溫度過高、潤滑油存在雜質或黏度異常等因素造成燒瓦。燒瓦後滑動軸承就損壞了。
聚合物具有質輕、絕緣、減摩、耐磨、自潤滑、耐腐蝕、成型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等特點。和金屬材料比較,它們的摩擦學性能對環境溫度和濕度敏感、與粘彈性有關的特性顯著,因而軸瓦與軸頸的間隙較大。又因其機械強度低、彈性模量小,對潤滑油的吸附性差,而限制了軸瓦的工作轉速和壓力值。
『柒』 軸承游隙如何計算---[請教]
游隙=外圈滾道直徑尺寸-內圈滾道直徑尺寸-2滾動體直徑尺寸
所謂滾動軸承的游隙,是將一個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徑向或軸向的最
大活動量。沿徑向的最大活動量叫徑向游隙,沿軸向的最大活動量叫軸向游
隙。一般來說,徑向游隙越大,軸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軸承所處
的狀態,游隙可分為下列三種:
1.原始游隙:軸承安裝前自由狀態時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製造廠加工、裝配所確定的。
2.安裝游隙:也叫配合游隙,是軸承與軸及軸承座安裝完畢而尚未工作時
的游隙。由於過盈安裝,或使內圈增大,或使外圈縮小,或二者兼而有之,
均使安裝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3.工作游隙:軸承在工作狀態時的游隙,工作時內圈溫升最大,熱膨脹最
大,使軸承游隙減小;同時,由於負荷的作用,滾動體與滾道接觸處產生彈
性變形,使軸承游隙增大。軸承工作游隙比安裝游隙大還是小,取決於這兩
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捌』 請問:軸頸直徑415mm的靜壓軸承(銅瓦)與軸的間隙計算。
必須先知道轉速,低速運轉時間隙適當大點,告訴運轉時間隙必須小。看你用銅瓦,轉速應該不大,間隙設定為0.1-0,2之間,採用壓鉛法計算間隙。高速運轉應採用巴氏合金瓦。
『玖』 向心推力軸承如何測間隙
向心推力軸承如何測間隙
軸承內環是有錐度的一定要和主軸的錐面配合好,其它的軸承也要注意,像止推軸承松環和緊環要裝對,緊環要隨周轉,調整時要根據主軸的跳動對它的間隙調整,間隙過小主軸會發熱的,但是熱度不超60度就可以,過熱要燒軸承的。調整是靠軸承後邊的背帽松或緊來達到要求的,不同的主軸它的軸承用的是不一樣的調整的方法也不一樣的。
向心推力球軸承的壽命是與保養和維護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因為它關繫到軸承壽命的長短,工作效率的高低。維護保養好所使用的軸承,會帶來不少的受益,比如說可以帶來高的生產效率,生產出質量精密更高的產品,幾次的維護可以延長壽命為你節省一次重新采購的費用。
1 調整墊片法:
在向心推力球軸承端蓋與軸承座端面之間填放一組軟材料墊片;調整時,先不放墊片裝上軸承端蓋,一面均勻地擰緊軸承端蓋上的螺釘,一面用手轉動軸,直到軸承滾動體與外圈接觸而軸內部沒有間隙為止;這時測量軸承端蓋與軸承座端面之間的間隙,再加上向心推力球軸承在正常工作時所需要的軸向間隙;這就是所需填放墊片的總厚度,然後把准備好的墊片填放在軸承端蓋與軸承座端面之間,最後擰緊螺釘。
2 調整螺栓法:
把壓圈壓在向心推力球軸承的外圈上,用調整螺栓加壓;在加壓調整之前,首先要測量調整螺栓的螺距,然後把調整螺栓慢慢旋緊,直到軸承內部沒有間隙為止,然後算出調整螺栓相應的旋轉角。採用潤滑脂潤滑的向心推力球軸承在運行1500小時後應更換潤滑脂,加註的油量要適量,因為潤滑脂太多或太少都會引起向心推力球軸承發熱,加油量一般掌握在軸承室容積的1/2~2/3為宜。
向心推力軸承的間隙在一般情況下查不到,但是用戶可以在滾動軸承手冊上能查到游離間隙的級別與軸承代號中字母對應,比如生產中常使用的C1,C2,C3不同級別的游離間隙通用的可翻閱資料,例如機械工業出版社《滾動軸承手冊》。平常向心推力軸承間隙用戶不需要去測,只要它是合格產品,在其軸承精度及游隙(標在軸承型號未部,如「/S3」中規定了的,如同我們不必去測軸承材質、硬度一樣。
『拾』 測量徑向軸承間隙的方法有哪些
測量徑向軸承間隙的方法有:壓鉛法,抬軸法和假軸法。
(1)假軸法
A.假軸的直徑與軸承的實際工作軸頸相差在0.05mm以內,假軸的中心線與工作水平面的垂直度誤差在0.02mm以內。
B.將軸承組合在假軸上,擰緊中分面螺栓,用0.02mm 的塞尺檢查中分面無間隙。
C.架千分表並沿工作時的垂直方向上下抬動徑向軸承,千分表讀數假定為S(mm),考慮瓦塊的傾繞效應,實際的三泰SUNTHAI [/url]軸承間隙為C(mm),則對五塊瓦結構有:C=0.894S
此外,還需計入假軸與實際軸頸的差值。
(2)抬軸法
抬瓦法所測間隙的計算方法和測量方法與假軸法相同,但應將轉子吊出,支承於支架上抬動三泰SUNTHAI [/url]軸承即可。
(3)壓鉛法
A.所採用的鉛絲直徑應比所測間隙大30-50%。
B.對軸承殼體中分面和軸承座中分面,用0.02mm塞尺檢查,中分面應無間隙且不錯口。
C.測量兩上瓦瓦塊中部處的鉛絲厚度S,則實際的軸承間隙C 為:C=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