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拍攝風光用什麼器材

拍攝風光用什麼器材

發布時間:2023-05-24 16:48:15

『壹』 風光攝影選擇什麼器材最好

當你准備背上行囊走四方的時候,一台數碼相機已經是必備。如果只是想簡單記錄一些所見所得,那麼但凡是台數碼相機都能用,甚至兩三百萬像素的拍照手機都是很好的視覺記錄工具。如果你想拍攝一些更精彩的風光片,那麼在器材方面就要有所准備了。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風光攝影的器材建議,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與膠片的比較

風光攝影是膠片固守的最後一片廣袤田園,目前仍然還有很多風光攝影師在堅持使用膠片。

但是,風光攝影師堅持使用膠片最重要的理由往往是使用大畫幅和中畫幅的相機以紀錄更豐富的細節。另外一些風光攝影師使用膠片完全是因為習慣,習慣於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反轉片來控制色彩特性、影調特性。

就現在主流數碼相機的成像質量而言,其實已經達到或超越了傳統135系統膠片的成像質量。而頂級的135數碼單反已經具備了中畫幅相機的成像質量。

在解析度上,數碼超越傳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影調層次上,RAW電子底片的16位色彩層次足夠豐富。另外,數碼相機曝光的寬容度也超過了反轉片,達到甚至超過了彩色負片。在後期處理的問題上,數碼照片用一台計算機就替代了一個暗房,將數碼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另外,數碼照片便於交流的靈活性,在互聯網時代也是傳統膠片不能比擬的。很多專業攝影師同樣無法掌握一些特殊題材照片的觀感,需要通過互聯網獲得人們的反饋。正在學習風光攝影的人們就更加不能缺少與同好的交流。

由於數碼相機的種種優勢,它已經開始大規模進入風光攝影的范疇。

相機的選擇

在“到此一游”之後,數碼相機幫助越來越多的人跨入了風光攝影的殿堂。嚴肅的攝影愛好者大多還是選擇數碼單反作為工具。數碼單反的優勢已經不必在此多說,但風光攝影的實踐告訴我們,便攜數碼相機自有其優勢。

影像感測器上的灰塵是數碼單反最大的弊病。當一天的拍攝結束時,拿出筆記本電腦瀏覽照片,發現上面一顆顆灰塵留下的黑色斑點,甚至還有毛絮的影子,這可能是數碼單反用戶最懊惱的問題了。目前雖然很多廠商在數碼單反的設計上非常重視這一問題,但至今沒能完全解決。

以前有一個名為f64的俱樂部,其主張就是在風光攝影上盡量收縮光圈以獲得最大景深。這種主張確實是很多風光攝影題材中的慣用手法。在我們常用的數碼單反系統上,沒有機會使用f64這樣的光圈,但是f11、f22都是很常用的。

f11的光圈已經足以讓CCD/CMOS影像感測器上肉眼看不到的細小灰塵現身,f22則會告訴你,貌似乾乾凈凈的影像感測器上已經有上百個顆粒了。這些肉眼難辨的顆粒非常難以清理,目前還沒有完美解決之道,只能靠後期手工修理。因此,我們可以說單反的優勢是有代價的,特別是在風沙比較大的地區。比較而言,不可更換鏡頭的便攜數碼相機就沒有這個問題。

對於風光攝影而言,很多時候需要經過艱難的跋涉和徒步行走,有時甚至還需要攜帶帳篷、睡袋和炊具。這時候,便攜數碼相機的輕便特性還是挺有優勢的。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便攜數碼相機優於單反。數碼單反仍然是風光攝影的首選項,但不是必選項。如果你的攝影目的僅僅是自娛自樂,沒有專業攝影師眼中那些追求完美的種種苛求,一台不可更換鏡頭的高端便攜數碼相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如索尼R-1、富士S9600。

鏡頭的選擇

對於風光攝影而言,鏡頭是最具決定性的攝影工具。

最理想的鏡頭配置當然是覆蓋各個焦段、變焦和定焦兼備、光圈越大越好。但現實中往往既不能承擔這樣的成本,也無法攜帶如此多的鏡頭,因此我們還是要進行權衡和取捨。取捨的依據主要是自己的攝影習慣和偏好,同時要兼顧自己的購買能力和背負器材的體能。

1.長焦和廣角

有一種觀點認為廣角適合拍風光,長焦適合拍人像。但事實上,風光攝影既需要廣角,也需要長焦。有人把廣角鏡頭比喻為宏大交響樂的指揮家,把長焦比喻為器樂獨奏的演奏家。這種說法雖不盡然,卻更為形象。

風景特寫

顧名思義,在風光攝影中廣角鏡頭能包容更廣泛的信息,因此更適合龐大恢宏的場景。相比較,長焦鏡頭能從雜亂的場景中裁切出最有趣味的內容。

風光攝影的主題有時是單一元素構成的,有時是眾多元素構成的。在單一元素時,各種鏡頭只要視角允許,都可以很好的表現主題,盡管表現效果可能截然相同。

很多非常成功的風光攝影片往往具有很多元素。在元素眾多的情況下,有時候需要很廣的視角才能把它們包容進來,有時候又需要通過透視壓縮把不相關的元素疊加在一起。這時候,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在組織攝影元素方面有迥然不同的功能,往往不能互相替代。

實際運用中,廣角鏡頭的運用難度往往更大,尤其視角大於24mm的鏡頭。由於包含的信息過多,照片的主題在組織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元素過多喧賓奪主、組織無序畫面雜亂等。廣角鏡頭本身的透視畸變也經常難以控制而產生副作用。

對於初學者,長焦也許更有助於培養觀察能力,更容易拍出滿意的照片,而廣角也許是更好的紀錄工具,出好片的難度更大一些。總之,在風光攝影中長焦和廣角都不可偏廢,一隻視角相當於135相機24~105mm的變焦鏡頭可能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而類似富士S9600這樣的高端固定鏡頭數碼相機則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焦距選擇,它的手動變焦鏡頭覆蓋了28~300mm的焦距段,無論是宏大的場面,還是遠處優美的細節小品都可以輕松獲取。

2.大光圈和定焦

有一種觀點認為風光攝影中的廣角鏡頭沒有必要強調大光圈。盡管我們在風光攝影中更多的時候需要收縮光圈,但是並不意味著大光圈鏡頭不重要。很多昏暗的室內和夜景光線環境下,特別是有人文環境的風光攝影中,三腳架是無助的,大光圈鏡頭是紀錄特定光線氛圍的利器。因此,f2.8的大光圈變焦鏡頭會比f4的鏡頭有更廣泛的適用環境。

不過,變焦鏡頭是很難達到f1.x的光圈,一般到f2.8就是極限。因此,很多數碼單反用戶還會選擇一支大光圈的定焦鏡頭以應付特殊的光線環境。與人像攝影不同的是,風光攝影師此時會傾向於選擇廣角定焦鏡頭,比如24mm、28mm、35mm,在使用大光圈時仍然具有足夠的景深,而避免背景過於虛化。大光圈定焦廣角鏡頭,一般情況下有一支足矣。

3.運用偏振鏡

很多風光攝影師都習慣於在鏡頭前一直擰著一片偏振鏡,特別是光線較好的時候。偏振鏡可以消除空氣中的漫反射光而提高空氣的通透度,使藍天更藍,也可以部分消除物體表面那種令人討厭的反光,消除物體表面反射高光形成的光斑,改善色彩飽和度。

在陽光下,偏光鏡幾乎是風光攝影的必備工具。偏光鏡的另一個用途是充當中灰密度鏡,可以降低至少2檔曝光時間。在拍攝瀑布、溪流等題材時,長時間曝光可以獲得虛化的效果,而一塊偏光鏡可以幫助你在光線較強的情況下把曝光時間延長2倍,2塊擰在一起的偏光鏡則可以延長4倍以上。

『貳』 旅遊拍創作題材,最基本的設備要哪些拍攝應該注意什麼

旅遊 拍創作題材,它不同於普通 旅遊 紀念,最基本的設備是一定要配的。

首先, 需要一部手機或者是相機。 應注意,不論手機還是相機,焦段范圍最好在廣角到中長焦之間,便於拍攝大場景和特寫使用。

其次,需要一個三角架或是穩定器,應注意最好是輕便且易操作的。

第三,存儲卡。應注意,拍攝視頻會佔用比較大的儲存空間,如果用手機,需要加配存儲卡,以備拍視頻的空間;如果用相機最好是高速存儲卡,否則拍高清視頻影響讀寫速度。

第四,麥克風。應注意輕巧便攜拾音的設備是錄制聲音的好幫手。

第五,軟體。應注意提前下載需要的相關軟體在手機上。

以上是最基本的設備需求和應注意的事項。當然,你要航拍,帶上無人機那也是最好不過的了;你喜歡單反效果,或是創作編輯在電腦上,這都是錦上添花的事。

#戰疫必勝#我們期待可以自由出行的好日子,等疫情結束後,帶好心愛的裝備,我們一起去 旅遊 創作吧!

旅拍用什麼器材?要注意哪些?其實旅拍的范圍非常的廣泛:有背包的 有開車的……,那麼對於開車來說限制就很少,因為有車,就可以帶許多的器材。如果有的器材 你甚至可以全帶上。這個應該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的范圍之列。我們主要講背包的、乘車旅行的旅拍的器材問題。

以下青姑娘列的干貨,敲黑板,拿筆筆記下來哦!

1.相機。我用的是幾年前的舊款佳能700D,它是有可以折疊翻轉的屏幕,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拍攝不同的視頻構圖。

2.鏡頭。我有一隻50/1.8定焦頭小痰盂,它的好處是光圈很大,在拍攝人像或者靜物的時候會有很強的虛實感。另外是相機本來就有的18-135鏡頭,旅行中的中遠距離完全夠夠的了。

3.儲存卡。如果你要拍攝視頻的話,就會需要比較大的儲存空間。所以在買記憶卡的時候,除了要看卡的容量之外,還要注意卡速。如果要拍4K這樣的高清視頻,一定要選擇高速卡,否則可能會讀寫不進去。淘寶上有幾個牌子做得很好而且價格適中,可以多備幾個。

4.三腳架。相機的好夥伴—三腳架。想要視頻拍得穩,三腳架不可少。還有比較方便的八爪魚三腳架也可以備一個,各種不平穩或者抖動的的地方全靠它了。

5.麥克風。旅行視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聲音就需要麥克風了,體積小很輕便,如果外面有防風罩,當處在大風天氣的時候,你也可以錄出清楚的聲音。有些夾領式的麥克風也不錯,價格也便宜。

6.手持雲台。手持雲台可以保持你在運動的時候可以拍出非常順滑的運動鏡頭效果。

7.無人機。航拍可以用無人機來拍攝,首選大疆。

8.運動相機。如果你要在水下拍攝,現在基本上用的最多的就是防水運動相機。比如gopro hero7。還可以把它固定在頭盔上或者胸前,幫你拍攝一些比較特別的視角。GoPro還擁有聲控裝置,簡單的聲控命令便可操控它。這款運動相機即使在騎行、漂流、游泳、爬山等運動場合下,都不用擔心會對它造成致命傷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旅途愉快哦!

我拍了幾天,感覺需要以下設備

1.自拍桿,最好是雲台,可以防抖還能夠一鍵改變方向。

2.帶藍牙遙控器的腳架,可以一個地方固定拍長視頻。

3.藍牙耳機,最好用骨傳導,佩戴更舒適。

4.最好多一個手機,不影響你的日常通訊。

這是硬體,軟體裡面下載幾個視頻處理app,推薦使用:剪映或vue。

雲台

手機支架

骨傳導藍牙耳機

視頻處理app

好,很高興回答您得問題!我自己本身也是很喜歡出去 旅遊 拍攝一些視頻作品的,可以個您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剛開始拍的時候沒有必要上一些昂貴的設備,我最初的裝備就是一部自用的華為mate30手機,和一個智雲M2穩定器.

這就是我用的基礎設備,現在主流的手機像素都很高,mate30的主像素是4000萬,也可以拍攝4k超清視頻,本身帶有視頻拍攝防抖功能,再搭配一個智雲M2穩定器,可以輕松拍出畫面穩定的4k視頻作品。後期拍出經驗了可以上款微單相機,搭配相對應的穩定器,可以拍出更專業的視頻效果,我之所以選擇智雲M2就是因為它不但可以搭配我的手機,也可以搭配幾款索尼微單相機使用,可以在後期升級使用微單的時候省下一個穩定器的錢。

另外在拍攝視頻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我的經驗就是要熟悉你拍攝的對象,還有就是規劃好你的拍攝路線和角度,視頻拍攝的技巧無非就是推拉搖移,所以視頻拍攝的時候要構思好取景角度。作為新手拍攝的話最重要的就是多看別人拍的好的視頻,然後自己嘗試去拍同樣效果的視頻,這樣多嘗試多練習,孰能生巧,也能拍出優質的視頻作品。這些就是我的一些經驗和想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我認為有一相機配24一70鏡頭足夠,輕裝上陣,外出帶太多一是不方便,二是不安全,三是用處不大。

《 旅遊 題材需要哪些攝影器材》第一看你選擇的 旅遊 方式,是自駕還是跟團 旅遊 。還要考慮自己的器材情況來選擇,如果是自駕器材可多帶一些。跟團要考慮自己攜帶的能力,自駕要有條件帶上,300頭,50頭18_135或廣角頭,要是跟團帶28_300或18_135就夠用了。還要帶腳架,自駕游帶腳架要盡量帶堅固重一點的,要是跟團帶單腳架方便一些。減光鏡有條件要帶上,拍天空或白雲是必不可少的。電池至少要兩塊,卡一般至少2塊,拍風光卡根據天數多帶幾塊。設置設JPEG 和NEF 兩種格式,防雨設備最好帶頭傘和大騎行雨披。風小帶頭傘,大點帶雨披,注意防雨。設備不要淋雨,攝影一定注意穿戶外鞋,防滑,眼鏡,手套,都是必備的。背包攝影專用包即可,氣吹,鹿皮,硬幣一枚備用。一般這些就夠用了,旅行一般就是人像,風光,紀實這幾項,帶上這些就可以旅行了。

基本器材:拍攝器、穩定器、剪輯器 高端器材:收音器、無人機

下面一個一個來說。

1、拍攝器

拍攝器主要是指拍攝視頻的器材,如 手機、相機、大疆靈眸口袋相機 等。無人機暫時不算入此類拍攝器。拍攝器的像素不能太低,目前市售的大部分手機其實都足夠,如華為、小米等,蘋果的拍攝效果稍遜一些。

如果是相機或大疆靈眸,則需要准備一張比較大的 儲存卡 ,最好是64G以上。否則你拍得正火,突然沒內存了也是很尷尬。

大疆靈眸:


2、穩定器

穩定器的主要功能是 防抖 。我用我親身血淚教訓告訴你,不防抖拍出來的素材,後期真的用著很難受。

手機的穩定器一般包括 手機三腳架 帶雲台的自拍桿 。手機三腳架用於機位靜止的拍攝, 很適合拍延時 ,雲台用於移動拍攝。

雲台是個什麼東西呢?簡單地說就是有自動校準功能的一個電動馬達。當雲台運行時,手機在移動中可以維持在一個相對水平或豎直的位置,並減少抖動。

記得帶雲台的自拍桿一定要買好的,否則防抖效果其實很差,充其量只有個自拍桿的作用。

一種手機三腳架:

這就是帶雲台的自拍桿(這個是大疆的,老貴了):

相機穩定器主要是相機三腳架和錄像防抖專用設備。前者和手機三腳架類似,也主要用於靜止機位拍攝,很適合拍延時。後者比較貴,咱一般人就別用了。而且舉著很沉。

相機三腳架:

大疆靈眸自帶雲台穩定器,如果你有閑錢,我強烈推薦這個(其實也不是很貴),體積小巧方便攜帶,視頻導出特別方便,錄制效果也很好。 一言以蔽之:真香。

3、剪輯器

這個很簡單,主要就是後期製作視頻用的器材,包括手機和電腦。

新手推薦用手機剪輯,最推薦的app為 剪映 。功能之強大,快趕上電腦剪輯了。另外 VUE、一閃 等也不錯。如果用手機剪輯,建議前期錄制素材時用手機或大疆靈眸錄制,相機錄制的視頻導入手機可能比較麻煩。 還要記得提前給手機騰內存


電腦剪輯功能更強大,而且對眼睛更友好, 會聲會影 Premier 比較適合新手, After Effects 適合老司機,其實我們日常拍攝,用前兩個完全夠了。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確定你的電腦性能還可以,不要被這些軟體卡死。

會聲會影操作界面:

4、收音器

這個就是比較專業的設備了。包括佩戴在人身上的麥克風和連入設備的接收裝置。如果不是專業的視頻,我覺得沒必要用這個,大部分情況都可以現場收音或後期配音。



如果覺得後期配音比較假,多錄一點環境背景音(所謂的白雜訊),配上人聲就顯得真實了很多。

5、無人機

無人機是比較高階的錄制水平了。但是無人機錄出來的視頻都賊好看,而且 無人機錄制自帶穩定器 ,尤其是體積比較大的無人機。(風特別大的環境中除外)。如果要嘗試的話,推薦大疆Mavic Air 2或Mavic 2,當然你如果有錢可以再買高配版。

下面這個視頻的素材就主要是我用無人機錄制的(其中有小部分用手機錄制,我忘了帶雲台……所以真的是血淚教訓orz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z411q7bY



6、其實最重要的,是錄制前的准備工作,想好在哪些地方錄,如何錄,最後如何剪輯,這些最好在錄制之前就計劃好,就像是導演一樣。

錄制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1、最重要的, 防!抖!!!

2、 空鏡。 簡單地說就是錄一些可以在剪輯時方便切換的環境。

3、 環境白雜訊 。這樣可以讓後期配音效果更自然。

4、光線、服裝、取景、過渡等提前設計好。

5、台詞不一定需要背,現在的vlog其實更注重自然記錄。


旅遊 達人小心心,去過9個國家130個城市,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歡迎關注^_^

我認為現在的手機拍照像素等條件,基本滿足拍攝需求,所以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應當首先選用手機,當達到一定的資金積累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購置手機的穩定器。當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購置無人機,手持穩定器等專業設備。當然,我認為取材,更注重的是拍攝者的技術,當有一定的資金積累,也就說明技術得到了他人的認可,自然就應該更新設備,拍攝更好的素材。[耶][耶]加油吧!

運動相機,適合記錄戶外運動鏡頭。無人機,時候記錄大的風光風景。單反微單相機+廣角鏡頭,時候記錄拍攝風光大片。

『叄』 拍風景需要什麼器材

導語: 拍風景可不是一台相機就能搞定,各種濾鏡是一定需要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器材是需要的。

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一般泛指焦距比標准鏡頭 (50mm)短的鏡頭,常見的焦距有24mm、28mm、35mm等。焦距越短,代表能拍攝的畫面越多。如果想把眼前的風景拍得氣勢磅礴,可以選用廣角鏡,甚至超廣角鏡(如全片幅下的12mm、16mm),鏡頭的變型效果可增加相片的沖擊力。由於焦距較短,安全快門的`要求相對變得更低。即使在低光環境下拍攝,仍然可以輕松的手持拍攝。

Canon的廣角鏡

廣角鏡之拍攝效果 10mm (等效:16mm) 1/250s f/8 ISO100

以上這張相片拍攝時用上了一顆10-18mm的鏡頭,屬於超廣角鏡。由於相機只是APS-C片幅,所以等效的焦距是16mm。相片中可見廣角鏡頭的視野遼闊,有助納入更多前景,對加強氣勢有一定的幫助。

長焦鏡頭

相對於廣角鏡而言,長焦鏡頭一般較少用於風景攝影,但其實在風景攝影也有它的用武之地。長焦鏡能對風景的細部進行特寫,並為被攝之景物增添壓縮感。一般的風景相片也有著強烈的透視感,但長焦鏡所拍出來的則較為扁平。高低起伏的山巒,延綿不斷的沙丘也很適合用這種鏡頭拍攝。

長焦鏡拍攝的風景

三腳架

三腳架是慢快門攝影不可或缺的裝備。選購三腳架時,需要考慮其高度、重量、造工及便攜性。有部分腳架設有一個勾讓使用者把重物如背包掛上,以令腳架更穩固。

三腳架 (來源:Martin Bailey)

偏光鏡 (CPL Filter)

偏光鏡常見於風景攝影,它能把環境中的炫光消除,令景物如天空的顏色看起來更飽和。同時也能消除玻璃或水面的反射光,方便拍攝水底及玻璃內的畫面。當然,透過後期的方法也可以令天空飽和。

中灰鏡/減光鏡 (Neutral Density Filter)

中灰鏡/減光鏡(ND)用於減低鏡頭的進光量,就如鏡頭的太陽眼鏡般,有助於白晝進行慢快門拍攝。讀者們常見的沙灘日落或溪流石澗之相片在拍攝時大多也用上了中灰鏡。中灰鏡分為可調整及固定兩種,前者透過旋轉濾鏡的前端來調整減光量,後者則不能。

減光鏡也有一種是漸變減光的,稱為“漸變灰濾鏡”(GND Filter),常用於光差大的環境下拍攝。

中灰鏡延長快門的時間,拍攝出平滑的水面 10mm (等效:16mm) 5s f/20 ISO100

黑卡

在拍攝風景時,我們也很常碰到天空與地面極大的光暗對比,拍出來的相片天空會變到白濛濛,或是地面變得炭一般的黑。其實,只要在拍攝時用黑卡遮蓋著畫面的天空部分,直至快門即將關上的時候才放開黑卡,就可以令畫面的曝光較為一致。注意在拍攝的途中,我們要把黑卡輕輕的不斷搖晃(即是“搖黑卡”),以避免畫面中間有明顯的黑卡痕跡。

當天忘記了帶黑卡就出門了,於是用了黑色手機的機背作黑卡。 10mm (等效:16mm) 1.6s f/22 ISO100

快門線

快門線讓攝影者不用觸碰相機的按下快門,避免在長曝時對相機造成搖晃。當然,也可以用相機的倒數自拍模式達到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部分快門線有計時等較進階的功能,允許攝影者拍攝延時攝影(Time-lapse)、星流跡等。快門線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功能,就是當作B快門使用。

『肆』 拍風光為主,佳能Eos Rp和M6mark2要怎麼選

拍攝風光為主,如果能選尼康當然最好,佳能的話更適合於拍攝人像,不過只要適配合適的鏡頭,佳能相機也可以拍風光。




拍攝風光來說,器材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我就結合風光攝影的一些特點,來點評一下這兩台佳能相機的選擇吧。綜合來說,野馬哥還是建議選擇EOS RP的!


一、風光攝影對於器材的要求


1、機身的要求


成像的銳度要高,細節越多越好,因為是風光,不比人像。人像對於銳度的要求相對低一些,畢竟人像的臉部細節要求是可以降低一些的。



寬容度要好,在風光攝影的時候,暗部細節和亮部的反差會比較大,寬容度越大,則後期可調整的空間就越好。


像素越多越好,方便後期的剪裁。比如A7R4這種級別的相機,就可以在構圖上進行較為充分的調整。


2、鏡頭的要求


要有超廣角、長焦等鏡頭群。


超廣角適合拍攝大場景,給你以震撼的效果。一般來說,如果是全畫幅相機,要有16mm或以下焦距的鏡頭,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當然,長焦鏡頭在拍風光時也大有用武之地,長焦特有的壓縮空間的效果,會讓風光更有魅力。


3、三腳架




4、濾鏡系統


拍風光的對濾鏡要求較高,比如有漸變濾鏡、中灰密度鏡等。


5、攝影包等附件


外出旅拍,需要攝影包、帳篷、手電筒、指南針等等東西,因為有時候,露宿野外也是必須的,甚至還需要一些攀登的工具,畢竟無限風光在險峰嘛!



6、後期要求


風光的後期雖然沒有像人像攝影那樣復雜,但比如焦點堆棧、全景合成、加銳等,都需要後期進行處理。所以一台好用的電腦,是必備的。



二、關於EOS RP與EOS M6 II


通過上面的討論,其實我們知道,在整個攝影系統中,機身還是最重要的。



EOS RP與EOS M6 II這兩台相機,都是佳能的無反。由於佳能的成像風格偏軟,嚴格意義上不太適合拍風光,但如果要求不太高,其實問題不大,畢竟可以後期再做處理。


1、畫幅區別


EOS RP為全畫幅,EOS M6 II為半畫幅。全畫幅顯然在拍攝風光時,更占優勢,比如在接鏡頭的時候,不會有轉換系統的困擾。


且全畫幅相機的成像質量要較半畫幅為高,特別在於弱光拍攝時,更占優勢。


2、像素區別


EOS RP的像素值是2600萬,而M6II的像素值達到3250萬,從這點上看,顯然M6II有一定優勢。


3、鏡頭區別


EOSRP採用的是RF卡口,可以接原生的RF鏡頭及轉接EF鏡頭,而RF鏡頭的成像素質非常不錯,也是佳能今後重點發展方向。



M6II採用的是EF-M卡口,可以接原生的EF-M鏡頭及轉接EF鏡頭。相比來說EF-M的鏡頭數量略有不足。


4、價格區別


從機身+鏡頭的預算看,顯然EOSRP的價格要更高。


三、結論


EOSRP是佳能第二款全畫幅無反相機,於2019年發布,突出的特點是最小巧,也最具性價比的全畫幅相機,由於有著RF鏡頭的加持,同時更可以通過轉接環轉接EF鏡頭,讓EOS RP的鏡頭群的選擇面更寬。同時全畫幅的畫質也更有利於風光攝影。


M6 II的定位更偏向於家用或vlog拍攝,其小巧的外觀和極具競爭力的定價是居家旅行的必備攝影利器。


但要從這兩台相機中挑選一台專攻風光攝影的話,雖然EOS RP略貴,但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盤它!


EOS R與EOS RP從性能上差不多,EOS R略好些。我有買過EOS R用過差不多一年,非常好用。不管是拍視頻還是拍照,都非常不錯,主要輕便。EOS RP價格約在8000元,EOS R價格約在1.2萬。朋友們如果拿EOS R與M6mark2說明肯定是玩為主,這兩台機身都不重, 旅遊 拍照、風光攝影是不錯的選擇。

EOS RP是2600萬像素,M6mark2是3250萬像素。RP是全畫幅相機。如果沒有特殊的要求,光在電腦與手機上看,不成問題,另外如需要列印照片,列印50寸精細照片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一般家庭照片輸出不會輸出這樣的大的尺寸照片。

如果要拍Vlog的朋友需要注意一下,M6有機身防抖,這個在視頻拍攝很重要,EOS RP沒有機身防抖,所以拍攝視頻,有可能需要購置穩定器,這個在購買時,一定要做好評估。

我們再來看看樓主的需求,就是以風光為主,那偏向廣角,當然也可以用長焦拍風光。這時如果購買APS-C畫幅就有點尷尬了,APS-C畫幅都有一定的系數,比如你買16mm的廣角放在APS-C,有可能變為25mm左右,這個也是購買需要考慮的一個點。如果是拍鳥,建議選擇APS-C畫幅。

如果拍風光,那不管是買RP或是M6mark2也好,第一需要考慮一隻廣角鏡頭,如果預充足買一支長焦;第二機身的問題,建議買全畫幅,當然預算有問題,買半畫幅也是可以,拍攝時廣角不夠,可以接片,這樣後期樂趣多些。第三需要購買三腳架;第四可能還需要買一些濾鏡比如CPL、減光鏡、中灰漸變等。

總結一下,象我們不是以商業為目的,購買相機不用考慮太多,考慮一下自己的預算就好,如果預算多,那買好一點機身。現在大部分的相機隨手買一台,在電腦與手機上看,都可以出很好的畫質,關鍵看拍攝水平。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感謝各位。

風光為主還是推薦尼康和索尼

RP優勢是全畫幅的感測器,照片質量,控噪等方面具有更大優勢,劣勢畢竟是全畫幅入門機,連拍很差勁,視頻,對焦肯定也沒有M62好,再有就是全畫幅鏡頭真的很貴啊。

M62是佳能的C幅微單旗艦機,不管是4K視頻,還是連拍張數,眼部對焦等都佔有很大優勢,對於非特別專業用戶肯定夠用了,手感也特別好,機身更小巧,鏡頭也很小,最主要是便宜,一個鏡頭一千多到兩千多,最貴的三千出頭,還有副廠適馬三劍客加持三頭加起來也就6K左右,這價格全沒法比。

我兩個都用,m6 2看中1080p120幀,加上11-22m口鏡頭真是vlog最佳配置。rp平時掛24-105f4旅拍無敵。兩個機器一個廣角,一個常用焦段,很方便,4k也能搞搞,挺實用。體積重量也合適,一個小包雙機雙鏡。

現在可以考慮EOS R5了。

肯定m62啊,買新不買舊

當然是EOS RP全畫幅微單

『伍』 什麼樣的單反拍風景最好

一、設備器材裝備:理論上講,目前市場上的任何一款(大家認可的索尼、尼康、佳能、徠卡、哈蘇、賓得)、不管什麼價位的單反機,均能拍出好的風景,從3、5千到3、5萬(價位更高的就不去費口水說了)均可,甚到目前的微單、數碼和一些手機理論上都可行!只是看你的個人要求喜好、品牌認可度、個人專業程度和經濟基礎來決定價位檔次;

二、自身專業能力:對於初學者,就算給他個徠卡、與高手一起去到人間仙境,也不一定能拍出好的作品,這取決於攝影知識的積累、攝影技巧的撐握、對美的挖掘與發現、靜態瞬間的捕捉等,這需要時間與金錢的錘煉!因為拍風景本就是個花錢到處跑的流氓行為。而一些牛人修煉成仙後,隨便抓台單反、隨便竄個不毛之地也能整出幾張氣死人的作品來!

三、後期處理美化:你可能會覺得,別人拍出來的風景就是牛,而我杠著高端裝備、爬山涉水就是搞求不成,為啥?有一個關健環節很少有人會提及(行內人都心知肚明),那就是照片後期處理,你有好裝備、有好水平,還要有高超的圖片處理美化水平,從草根級的美圖秀秀,到專業的photoshop、可牛影像、光影魔術手等多款軟體均是提高你作品的秘密武器!看看,這還要考驗你美圖的水平!

當然,如果只想拍些自我陶醉的來滿足自己,了解上面三部曲後你會去取捨!但如果想搞些牛上天的作品來驚天動地!那我抱歉,你就找大神幫忙去!

固有的思路是機器配置越高、價格越貴的,拍風景越好。而事實上並不絕對,也要分具體情況。我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簡單梳理一下:

1、到了就可以拍到的風景。比如雪山、青藏高原的湖和藍天、霞浦的捕魚等等。

這些地方的美景,自然天成,無論你用幾萬的還是幾千的單反,都沒什麼區別,畫面景緻美麗,宛如畫卷。如果刨除半畫幅鏡頭的話,所有人都可以拍的一樣。可能唯一的區別在於後期時候畫面的寬容度不一樣。

2、需要適當時候才能拍到的美景。比如光影對比明顯的耶穌光、逆光、晨曦、晚霞等。

這些美景說實話拍攝難度不大,但是需要你找到合適的時機進行拍攝。光比大的時候,快門速度跟不上,圖像細節保留不全等等,都是低端相機的通病。這時候,你要有合適的鏡頭,還要有三腳架等,才能拉近與高端機的距離。然而,效果有限。

推薦最少要用二萬左右的相機,才能保證使用的順手。

3、非高端機不可操作的美景拍攝。比如城市夜景、光繪、星軌、極光、燈軌、舞台攝影等等。

這些題材低端機也可以去拍,不過照片出來只能做素材用。為什麼呢,因為在弱光環境中,只有高端機能在高ISO或者在長時間曝光的情況下,做到噪點的有效清除和處理,更多的保留畫面的信息完整,為後期的處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低端機型實在駕馭不了特殊情況下的拍攝需求,後期的噪點或者快門振動引起的跑焦會讓人抓狂。三萬以上的相機才是你最好的選擇。

先說一下要拍的所謂的風景。風光攝影,拍攝對象即為名山大川、江河湖泊、上至天空下到地表,青山綠水、日出日落……等等等等,皆可入畫來,風光攝影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有充裕的時間來構圖、來設置曝光參數,即使光影變化較快的日出日落也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拍攝時間,風光攝影除了講究構圖、色彩、光影等因素外,更讓人關心的就是畫質,畫質的好壞是一張風光攝影好壞的重要因素!

因此,拍風景照片,盡量選擇更好、檔次更高的單反來拍攝,全幅肯定比半幅的好,高像素的肯定比低像素的好。至於品牌上來講,很多人傾向於尼康拍風光更好一些,這個我表示贊同,因為據說尼康色彩上稍偏綠,但是,一般拍攝風光,應該大多數人會RAW格式,所以色彩上的偏與不偏,應該沒多大關系!

拍風景的單反很多,要說哪個都行,機器當然也是必要條件,但是給你最好的機器,沒有好的想法、技術、配件和拍片的時機,也是拍不出好照片的。

只能說是中畫幅和全畫幅的單反,比C畫幅的好;高像素的比低像素的強;寬容度大,能給後期留有更大可能和空間的更好。

發幾張自己拍的照片,有微單的,有C畫幅的,有全畫幅的,其實光看照片結果,你能說出哪種單反好呢?

所以這個問題還是太籠統。

對於風景拍攝,機器在我看來並不是太主要,鏡頭才是關鍵!雖然半幅機器的畫面沒有全幅那麼大,最起碼搭配一些好的超廣鏡頭也可以拍出效果!甚至手機都可以!

風景拍攝-並不追求大光圈

一般風景拍攝中,由於需要大范圍清晰的景觀,大光圈在這里就沒有那麼實用了!一般都在F8甚至更小的光圈數值拍攝!所以,風景拍攝的鏡頭只需要滿足大廣角就可以了!超廣角最好!

機器的重要性!

風景拍攝對於機器沒有那麼多要求,為什麼這么說,風景拍攝除非是夜景,不然的話對於機器的重要性並不是太大!夜景拍攝需要機器的高感,好的機器高感肯定好,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風景拍攝一般都是在白天,基本上高感不需要操心!何況現在後期這么強大,手機拍攝的照片都可以修的非常漂亮,更何況是單反呢?只要搭配好鏡頭,風景照片照樣可以非常漂亮!

什麼樣的單反相機拍攝風景最好?這個,拍攝風景的目的也很多了,風景本身的類別也非常多了。

根據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風景類別,很難說就有一款通吃的單反相機了,具體如下:

一、單反相機中,有一種特殊的存在,叫做數碼後背型單反相機,比如說哈蘇,飛思

比如說,大家可能覺得網際飛俠的很多風景大片看起來非常的棒!

但是,網際飛俠用的往往不是佳能尼康的單反,而是用的飛思單反啊!

但是,飛思單反有個問題,就是操作效率太低了,太麻煩。

而對於風光攝影來說,很多時候也是需要抓拍的了,嗯,風光攝影確實經常需要抓拍,你慢騰騰的弄,肯定不行的了。

所以說,雖然如果單純從畫質來說,飛思單反確實夠厲害,但是確實不夠靈活和便捷,因此,不能算是最佳的風光攝影器材。

飛思數碼後背型單反相機,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風景相機了吧?

二、佳能單反和尼康單反

這個,目前來說,公認的是尼康單反更適合拍攝風光,尤其是尼康D800系列已經是公認的最佳風光攝影相機了,最新款的尼康D850甚至一度供不應求啊!

綜合來說,目前來說,最理想的拍攝風光大片的相機就是尼康D850了,這個機型,如果你用三腳架,肯定可以充分發揮最大潛力。如果你不用三腳架,也還算有一定的機動性的了。

三、事實上,大多數風景,其實沒必要用多麼好的相機

說實在的,很多風景,用手機拍攝就足夠了,如果你有個入門級的單反或者微單,也是更加綽綽有餘的了。

四、其實,風光攝影追求畫質,何嘗也不是一種誤區呢?

尤其是,我建議大家看看李少白的風景攝影,看了李少白的風景,你就會覺得追求畫質可能真的是浮雲了。李少白大師,真的是任性的很啊,基本上不使用三腳架,經常用高感拍攝風景。

但是,李少白大師放棄了追求畫質,卻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專注於照片本身的意境和韻味,因此,看了李少白大師的作品,你再看其他人的精美的風光照片,你可能會覺得,唉,不過是精美的垃圾罷了。

李少白大師,不得不說,你剛開始接觸,覺得不是什麼大師

李少白大師,等你有了一定的拍攝經歷,你再看李少白,就是真正的大師了

你說呢?

一定是全畫幅單反,動態范圍高,照片暗部亮部記錄的信息比較多,如有後期裁切需求盡量要像素高的,最適合拍風景。如尼康D850,佳能5D4等等。

這個問題應該是什麼樣的相機搭配才能拍出更好的風景照。拍攝風景對於相機而言,首先全畫幅相機大於殘頭機,因為囊括的畫面內容多,視角較寬闊;其次要有較高的像素,畫面解析能力要強,清晰度要高;三是搭配拍攝風景用的專用廣角鏡頭,比如16-35mm,拍攝畫面具有較強沖擊力。四是購置相應的套件,比如偏振鏡、中灰漸變鏡、減光鏡等,對於拍攝風景照具有很大作用。至於你說的什麼單反,可以參考這些指標去選擇。

一分錢一分貨,當然是價格高的單反和鏡頭好了。

但也並非孬機器就拍不出好風景。

尼康d850。有人經常說,佳能拍人像,尼康拍風景。那麼說明尼康單反相機的銳度非常好,畫面拍攝清晰,色彩油潤而豐富,拍攝風景,自然需要這些要求。如果你經常拍攝風景,那麼,就選擇尼康單反相機吧,最好是全畫幅的,比如d850,不僅像素高,而且畫質優秀。

『陸』 風光攝影師包里常備的鏡頭和附件有哪些

風光攝影必備的7款必備配件,讓你的風景攝影之旅更輕松,除了必須選擇滿足你需求的相機和鏡頭距離之外,還可以捕捉美麗的風景來拍出美麗的照片,相機配件也有助於使旅行攝影更加令人滿意,讓我們來看看你在進行風光攝影時應該攜帶哪些設備。

閱讀全文

與拍攝風光用什麼器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2款的捷達儀表盤總成多少錢 瀏覽:375
工廠安燈用什麼設備 瀏覽:640
如何維護和保養生產設備課 瀏覽:177
汽車閥門廠 瀏覽:318
7209c軸承的a是多少 瀏覽:301
機械之血講了什麼 瀏覽:3
愛麗舍儀表盤顯示的是什麼 瀏覽:37
製冷劑加少了會出現什麼現象 瀏覽:131
養雞設備有多少家 瀏覽:20
購買實驗儀器索要什麼 瀏覽:92
閥門上h和y怎麼選 瀏覽:359
傑德儀表盤的時間怎麼調 瀏覽:681
途安後輪軸承怎麼拆 瀏覽:648
汽車燃氣加氣閥門 瀏覽:249
型材自動送料裝置價格 瀏覽:878
怎麼讓製冷櫃不起冰 瀏覽:285
萬向傳動裝置公用 瀏覽:732
化學實驗製取氧氣的連接裝置 瀏覽:250
汽車儀表上除了加油標簽還有什麼 瀏覽:614
b超運用了超聲波的什麼特點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