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熔模鑄造,模殼在澆注前為什麼要預熱,模殼不預熱澆注會如何
水汽大,強度低,散熱快,易冷隔。月亮團隊鑄造模擬提供某寶。
⑵ 為什麼鑄鐵不能熔模鑄造
為什麼不能熔模鑄造?我從事熔模鑄造10幾年,有段時間就長期生產灰鐵件和球鐵件的熔模鑄造.灰鐵牌號生產到HT300,球鐵到QT500-7~~~
而且後期發展,附近不少工廠都在學著做,並且也產生了良好的效益,出口的都很多!
寧波生產過灰鐵和球鐵的熔模鑄造企業如下:
鄞州興達精密鑄造廠,鄞州飛達精密鑄造廠,寧波吉威熔模鑄造有限公司,寧波通達鑄造有限公司,等等~
⑶ 熔模鑄造工藝流程
熔模鑄造又稱為失蠟鑄造,熔模鑄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最早起源於埃及、中國和印度,在我國的出土文物中發現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能用熔模鑄造的方式生產各種銅器皿、鍾鼎及藝術品。 現代熔模鑄造工藝是在20世紀初期開始形成,最初用於制牙及珠寶飾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國防、航空工業發展的需要,英、美等國首先採用熔模精密鑄造方法,生產噴氣渦輪發動機葉片等形狀復雜、尺寸精確、表面質量要求很高且不易機械加工的鑄件。
1、熔模鑄造的優勢
1-1 鑄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尺寸CT6-9級,表面粗糙度Ra3.2-12.5;
1-2 可鑄造形狀復雜的鑄件,典型空心葉片,應用於鑄件輕量化技術;
1-3 合金材料不受限制,各種合金材料均可。
1-4 生產靈活性高、適應性強。
2、熔模鑄造的劣勢
2-1 鑄件尺寸不能太大:鑄件重量最大可做到1000Kg,超出重量鑄件難度較大;
2-2 工藝過程復雜,生產周期長:影響質量因素太多,工序質量控制難度增大;
2-3 鑄件冷卻速度較慢:導致鑄件晶粒粗大,碳鋼件易脫碳。
主要生產成套的熱處理工裝夾具,都是高鉻鎳的耐熱鋼產品。主要的產品可分為底料盤、料框、網格、料桿等類別。
1、熔模鑄造的產品設計
材質選擇:
強力分析:
2. 熔模鑄造工藝設計
2-1 確定開模方案:整模還是拼接、是否需要頂模、一模幾件等
2-2 澆注系統的設計:組數方式、澆注方式等
2-3 關鍵尺寸控制:是否需要檢具、是否需要加工、是否需要校正模等
2-4 關鍵的工序控制:蠟模、制殼、熔煉澆注以及清理過程是否有特殊要求等
模具及工藝方案,模具外包加工,工藝自行設計模具:
特殊的產品進行凝固模擬分析:
制模——修模——蠟模組樹——制殼(多層反復)——脫蠟(回收處理)——焙燒——熔煉澆注——清砂——切割——磨澆口——精整——檢驗——入庫
1. 製作蠟模(制模)
制模就是將蠟料壓入模具型腔,冷卻取出形成蠟模。
2. 修模
修復蠟模表面的一些外觀缺陷,如批縫、注蠟嘴、流紋等。
3. 組樹焊接
組樹焊接是將修好了的蠟模按照工藝卡進行澆注系統的焊接。
4. 製作模殼(制殼)
制殼工藝為全硅溶膠工藝(因環保問題,水玻璃工藝已逐步被淘汰),即在蠟模表面先蘸上配好的硅溶膠塗料,然後撒上耐火砂料,型殼在特定的溫濕度下進行乾燥硬化,這樣在蠟模表面形成了緻密的耐火塗層,然後重復該工序5-6此,最後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強度和耐火度的硅溶膠型殼。
該工序上精鑄的關鍵工序,質量的保證,需要注意塗料撒砂均勻,嚴格控制塗料的粘度、砂粉的粒度以及車間溫濕度。
5. 脫蠟
脫蠟是將型殼裡面的蠟通過高溫蒸汽讓蠟融化然後排出來,這樣就得到了空腔的可以澆注成型的模殼了。
6. 型殼焙燒
型殼焙燒主要是燒掉模殼中殘留的蠟料和水分,同時精密鑄造是在紅殼狀態下澆注,通常將模殼在1000度左右焙燒1-2小時。
注意連續焙燒,型殼焙燒散熱條件不好的需要將底部墊起。
7. 熔煉澆注
按照產品的材質成分進行配料,然後進行鋼液熔煉,除渣光譜測試,成分合格後就可以澆注,需要在紅殼狀態下嚴格按照工藝卡的要求將鋼水澆入模殼,形成逐漸毛坯。
8. 清砂脫殼
待澆注後的產品充分冷卻後,使用人工(錘擊)或振動脫殼機使模殼從鑄件上分離,得到澆注件。
手工初步清砂後進行一次拋丸,這樣鑄件毛坯表面的型殼就基本除凈了。
9. 切割
切割就是將模組上的鑄件產品與澆注系統分離,所有的精鑄件用的都是等離子切割,注意澆口余根不要太長,關鍵是不要切傷鑄件本體。
10. 磨澆口
磨澆口即是將切除澆注系統後的毛坯鑄件上面的澆口余根去除掉,主要是通過砂輪打磨或者砂帶打磨進行磨削,該工序有分為初磨和精磨,注意打磨不要損傷零件本體。
11. 精整
精整主要是修復鑄件表面可能會有的一些外觀缺陷,如砂孔、渣孔、飛邊毛刺、變形等,主要的方式就是焊補、打磨、校正和拋丸。
12. 檢驗及入庫
精整後的鑄件發質量部做尺寸外觀檢查,合格後就可以打包入庫了。
對於首批樣件以及客戶特別要求的產品我們都會100%進行滲透探傷,其餘沒有特殊要求的沒批抽檢探傷。
6-1 更大更薄:目前,熔模鑄造生產的精密鑄件,最大輪廓尺寸可達1.8m,而最小壁厚卻不到2mm,最大鑄件重量接近1000kg。
6-2 更精:熔模鑄件已經越來越精確,在ISO標准中的一般線性尺寸公差是CT6-9級,特殊線性尺寸公差高的可大CT3—6級,而熔模鑄件表面粗糙度值也越來越小,可達到Ra0.8um。
6-3 更強:由於材質的改進和工藝技術的進步使得鑄件的性能越來越好。如飛機發動機用的渦輪葉片工作溫度由980℃提高到1200℃;熱等靜壓技術的應用使得熔模鑄造生產的鎳基高溫合金、鈦合金和鋁合金的高溫低周波疲勞性能提高3~10倍。
⑷ 什麼是熔模鑄造它適用於什麼場合
熔模鑄造是指用易熔材料如蠟料製成模樣,在模樣上包覆若干層耐火塗料,製成型殼,熔出模樣後經高溫焙燒,然後進行澆注的鑄造方法。
主要用於鑄造形狀復雜的精密小型零件。
⑸ 消失模鑄造和熔模鑄造有什麼區別
消失模鑄造的流程是:預發泡-發泡成型-烘乾-組合-掛塗料-造型-澆注。 造型有用石英砂,干砂,不加粘結劑。抽真空澆注。 兩者最主要的區別是熔模鑄造澆注時鑄型是空腔,消失模鑄造澆注時鑄型是實的,泡沫塑料受鐵液作用氣化分解後,鐵液充滿鑄型。
輪轂是汽車一個直接抓地的關鍵零部件,除了強度要求,更重要的是剛性和重量,而剛性會直接影響操控的靈敏度和准成度。汽車輪轂的製造方法有鑄造和鍛造兩種。
一、鑄造鑄造方法分三種:重力鑄造、低壓鑄造和鑄造旋壓。
1、重力鑄造重力鑄造:是指金屬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鑄型的工藝,也稱重力澆鑄,包括砂型澆鑄、金屬型澆鑄、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泥模鑄造等。
2、低壓鑄造低壓鑄造:是指液體金屬在壓力作用下充填型腔,以形成鑄件的一種方法,由於所用的壓力較低,所以叫低壓鑄造。
3、鑄造旋壓鑄造旋壓:分「低壓鑄造+旋壓」和「重力鑄造+旋壓」兩種工藝,是指鑄造後的毛坯輪轂進行在加工處理,主要是對輪輞部分進行旋轉沖壓。
二、鍛造鍛造:是指壓縮和模製金屬。是在幾千噸以上的壓力下(取決於尺寸)壓制而成的,但一次完成不了,根據車輪尺寸和規格,可能是4或5次。
三、鑄造和鍛造輪轂的區別。
1、工藝流程:鍛造輪轂工藝繁瑣,材料利用率低,生產周期長。
2、性能:鍛造輪轂的晶粒流向與受力方向一致,內部分子結構緻密,通常強度較高,且不同部位強度一致,韌性與疲勞強度也都顯著優於鑄造輪轂。
3、使用:鍛造輪轂重量輕,散熱好,強度高,撞擊後不易粉碎,可有效延長剎車系統,可塑性強,可隨意定製,行駛平順性好,動平衡好,行駛中不易跳動。
4、價格:鍛造生產工序多,鍛造的輪轂與鑄造相比,單項機械性能指標方面,鍛造的普遍提高30%—50%,個別指標更高幾倍。所以同一型號鍛造輪轂通常要比低壓鑄造要貴的多。
⑹ 熔模鑄造的工藝過程
熔模鑄造的工藝過程:
1)模組的除油和脫脂
在採用蠟基模料制熔模時,為了提高塗料潤濕模組表面的能力,需將模組表面的油污去除掉。
2)在模組上塗掛塗料和撒砂
塗掛塗料以前,應先把塗料攪拌均勻,盡可能減少塗料桶中耐火材料的沉澱,調整好塗料的粘度或比重,以使塗料能很好地充填和潤濕熔模,掛塗料時,把模組浸泡在塗料中,左右上下晃動,使塗料能很好潤濕熔模,均勻覆蓋模組表面。塗料塗好後,即可進行撒砂。
3)型殼乾燥和硬化
每塗復好一層型殼以後,就要對它進行乾燥和硬化,使塗料中的粘結劑由溶膠向凍膠、凝膠轉變,把耐火材料連在一起。
4)自型殼中熔失熔模
型殼完全硬化後,需從型殼中熔去模組,因模組常用蠟基模料製成,所以也把此工序稱為脫蠟。根據加熱方法的不同,有很多,脫蠟方法,用得較多的是熱水法和同壓蒸汽法。
5)焙燒型殼
如需造型(填砂)澆注,在焙燒之前,先將脫模後的型殼埋箱內的砂粒之中,再裝爐焙燒。如型殼高溫強度大,不需造型澆注,則可把脫模後的型殼直接送入爐內焙燒。焙燒時逐步增加爐溫,將型殼加熱至800-1000℃,保溫一段時間,即可進行澆注。
熔模鑄造工藝設計的任務及其重要性:
熔模鑄造是一種少切削或無切削的鑄造工藝,在以前也被稱為失蠟法鑄造,由於採用熔模鑄造工藝生產出來的鑄件在尺寸精度、表面質量方面均比其他鑄造方法鑄造出來的鑄件要高,此外,熔模鑄造法可完成一些復雜度高、不易加工的鑄件生產,因此深受企業的喜愛。
關於熔模鑄造流程,在整個熔模鑄造流程中,熔模鑄造工藝設計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該環節技術難度系數大,對於整個熔模鑄造工序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該環節多為一些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人的原因。
⑺ 熔模是如何鑄造的
熔模鑄造又稱失臘法。失臘法指敗鏈是用臘製作所要鑄成器物的模子,然後在臘模上塗以泥漿,這就是泥模。泥模晾乾後,再焙燒成陶模。一經焙燒,臘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一般制泥模時就留下了澆注口,再從澆注口灌人銅液,冷卻後,所需的器物就製成了。戰國、秦漢以後,失臘法更為流行,尤其是隋唐至明、清期間,鑄造青銅器採用的多是失臘法。失臘唯孫法一般用於製作小型鑄件。用這種方法鑄出的銅器既無范痕,又無墊片的痕跡,用它鑄造鏤空的器物更佳。中國傳統的熔模鑄造技術對世界的枯纖冶金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現代工業的熔模精密鑄造,就是從傳統的失臘法發展而來的,雖然在所用臘料、制模、造型材料、工藝方法等方面,它們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們的工藝原理是一致的。
⑻ 熔模鑄造的介紹
熔模鑄造又稱失蠟鑄造,包括壓蠟、修蠟、組樹、沾漿、熔蠟、澆鑄金屬液及後處理等工序。失蠟鑄造是用蠟製作所要鑄成零件的蠟模,然後蠟模上塗以泥漿,這就是泥模。泥模晾乾後,再焙燒成陶模。一經焙燒,蠟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一般制泥模時就留下了澆注口,再從澆注口灌入金屬熔液,冷卻後,所需的零件就製成了。
⑼ 熔模鑄造的工藝流程 一共八個。 分別流程的說明
模鑄造又稱失蠟鑄造,包括壓蠟、修蠟、組樹、沾漿、熔蠟、澆鑄金屬液及後處理等工序。失蠟鑄造是用蠟製作所要鑄成零件的蠟模,然後蠟模上塗以泥漿,這就是泥模。泥模晾乾後,再焙燒成陶模。一經焙燒,蠟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一般制泥模時就留下了澆注口,再從澆注口灌入金屬熔液,冷卻後,所需的零件就製成了。
二、操作程序
1、從脫蠟釜泄出的舊蠟用泵或手工送到除水桶中,先在105-110℃下置6-8小時沉澱,將水分泄掉。
2、蠟料在110-120℃下攪拌8-12小時,去除水份。
3、將脫完水的蠟料送到70-85℃的靜置桶中保溫靜置桶中保溫靜置8-12小時。
4、也可將少量新蠟加入靜置桶中,靜置後清潔的蠟料用手工灌到保溫箱蠟缸中,保溫溫度
48-52℃,保溫時間8-24小時後用於制蠟模。
5、或把靜置桶中的回收蠟料輸入到氣動蠟模壓注機的蠟桶中,保溫後壓制澆道。
三、操用要點
1、嚴格按回收工藝進行蠟料處理。
2、除水桶、靜置桶均應及時排水、排污。
3、往蠟缸灌蠟時,蠟應慢沒缸壁流入,防止蠟液中進入空氣的灰塵。
4、蠟缸灌滿後應及時蓋住,避免灰塵等雜物落入。
5、經常檢查每一個桶溫,防止溫度過高現象發生。
6、作業場地要保持清潔。
7、防止蠟液飛濺。
8、嚴禁焰火,慎防火災。
二、操作程序
1、從脫蠟釜泄出的舊蠟用泵或手工送到除水桶中,先在105-110℃下置6-8小時沉澱,將水分泄掉
2、蠟料在110-120℃下攪拌8-12小時,去除水份。
3、將脫完水的蠟料送到70-85℃的靜置桶中保溫靜置桶中保溫靜置8-12小時
4.也可將少量新蠟加入靜置桶中,靜置後清潔的蠟料用手工灌到保溫箱蠟缸中,保溫溫度48-52℃,保溫時間8-24小時後用於制蠟模。
5、或把靜置桶中的回收蠟料輸入到氣動蠟模壓注機的蠟桶中,保溫後壓制澆道。
三、操用要點
1、嚴格按回收工藝進行蠟料處理。
2、除水桶、靜置桶均應及時排水、排污。
3、往蠟缸灌蠟時,蠟應慢沒缸壁流入,防止蠟液中進入空氣的灰塵。
4、蠟缸灌滿後應及時蓋住,避免灰塵等雜物落入。
5、經常檢查每一個桶溫,防止溫度過高現象發生。
6、作業場地要保持清潔。
7、防止蠟液飛濺。
8、嚴禁焰火,慎防火災。
⑽ 為何鑄造工廠用熔模鑄造方法鑄造產品的
熔模鑄造方法的特點
1、它可以鑄造各種合金的復雜的鑄件,特別可以鑄造高溫合金鑄件。如噴氣式發動機的葉片,其流線型外廓與冷卻用內腔,用機械加工工藝幾乎無法形成。用熔模鑄造工藝生產不僅可以做到批量生產,保證殲彎了鑄件的一致性,而且避免了機械加工後殘留刀紋的應力集中。
2、熔模鑄件尺寸精度較高,一般可達ct4-6(砂型鑄造為ct10~13,壓鑄為ct5~7),當然由於熔模鑄造的工藝過程復雜,影響鑄件尺寸精度的因素較多,例如模料的收縮、熔模的變形、型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游改茄中的線量變化、合金的收縮率以及在神察凝固過程中鑄件的變形等,所以普通熔模鑄件的尺寸精度雖然較高,但其一致性仍需提高(採用中、高溫蠟料的鑄件尺寸一致性要提高很多)。
3、壓制熔模時,採用型腔表面光潔度高的壓型,因此,熔模的表面光潔度也比較高。此外,型殼由耐高溫的特殊粘結劑和耐火材料配製成的耐火塗料塗掛在熔模上而製成,與熔融金屬直接接觸的型腔內表面光潔度高。所以,熔模鑄件的表面光潔度比一般鑄造件的高,一般可達ra.1.6~3.2μm。
4、熔模鑄造最大的優點就是由於熔模鑄件有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所以可減少機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較高的部位留少許加工餘量即可,甚至某些鑄件只留打磨、拋光餘量,不必機械加工即可使用。由此可見,採用熔模鑄造方法可大量節省機床設備和加工工時,大幅度節約金屬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