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軸承怎麼做演示

軸承怎麼做演示

發布時間:2023-05-20 10:00:51

1. 古代車輛的軸承是用什麼做的,是怎麼做的

古代車輛的軸承是什麼材料做的?其實這也得分時期,軸承作為車輛部件之一,在中國古籍中很早就有過記載。

公元前2000多年時,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原始車輛,就是用多根圓木,上面放木板,木板上放重物,前面用人或者馬拉動重物,另外一個人不斷將圓木擺在地面上,這樣就是最原始的木輪運輸,人們通過這樣運輸發現,圓木越大就走的越快,後來就逐漸增加圓木的直徑,接著就演變成輪子。

(漢代金屬軸瓦)

到了元朝還出現了“滾柱軸承”,這是科學家郭守敬發明的“渾儀”上安裝的軸承,其主要目的就是減少摩擦阻力,可以說是最原始的滾動軸承,但是那時候並沒有運用到古代車輛上。

除了木頭和鐵製作的軸承,還有青銅製作的軸承,而最開始的車輛軸承製作也比較簡單,首先車軸橫於輿下,連接輪子中心的圓孔,車輪把木頭用蒸汽蒸軟做圓,裝輻條提升結實程度,兩個兩輪車架上,中間再用一根豎軸連接,有安裝轉向裝置。

2. 機械圖紙上的軸承是怎麼表示畫法的

1、通用畫法

在垂直於滾動體軸承軸線的投影面的視圖上,無論滾動體的形狀(球、柱、針等)及尺寸如何,均可按圖9-42所示的方法繪制。

(2)軸承怎麼做演示擴展閱讀

基本視圖投影規律及位置關系:

基本視圖之間與三視圖一樣,仍然符合「長

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投影規律,即:

正、俯、仰、後視圖「長對正」;

正、左、右、後視圖「高平齊」;

俯、左、右、仰視圖「寬相等」。

六個視圖位置關系須注意的是:在俯、左、仰、右視圖中,靠近正視圖的一面是物體的後面,遠離正視圖的一面是物體的前面,此外,正視圖和後視圖左右位置關系相反.

在實際畫圖時,一般物體並不需要全部畫出六個基本視圖,而是根據物體形狀的特點和復雜程度,具體進行分析,選擇其中幾個基本視圖,完整、清晰地表達出該物體的形狀和結構。

3. 軸承是怎麼製造的

滾動軸承的滾動體主要有鋼球和滾子2類。它們的加工製造過程簡要如下:

1.鋼球的加工過程, 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 過程為: 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滾子的加工過程 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滾動軸承的知識
第一節 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
以滑動軸承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滾動軸承,其工作原理是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一般由兩個套圈,一組滾動體和一個保持架所組成的通用性很強、標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機械基礎件。由於各種機械有著不同的工作條件,對滾動軸承在負荷能力、結構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種不同要求。為此,滾動軸承需有各式各樣的結構。但是,最基本的結構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所組成。

各種零件在軸承中的作用分別是:
對於向心軸承,內圈通常與軸緊配合,並與軸一起運轉,外圈通常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場合下,也有外圈運轉,內圈固定起支承作用或者內圈、外圈都同時運轉的。對於推力軸承,與軸緊配合並一起運動的稱軸圈,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並起支承作用的稱座圈。滾動體(鋼球、滾子或滾針)在軸承內通常藉助保持架均勻地排列在兩個套圈之間作滾動運動,它的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軸承的負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除能將滾動體均勻地分隔開以外,還能起引導滾動體旋轉及改善軸承內部潤滑性能等作用。

第二節 滾動軸承的分類

1.按滾動軸承結構類型分類
(1) 軸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載荷方向或公稱接觸角的不同,分為:
1) 向心軸承----主要用於承受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從0到45。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徑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0的向心軸承:向心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0到45的向心軸承。
2) 推力軸承----主要用於承受軸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大於45到90。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 軸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90的推力軸承:推力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45但小於90的推力軸承。
(2) 軸承按其滾動體的種類,分為:
1) 球軸承----滾動體為球:
2) 滾子軸承----滾動體為滾子。滾子軸承按滾子種類,又分為: 圓柱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柱滾子的軸承,圓柱滾子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小於或等於3 ;滾針軸承----滾動體是滾針的軸承,滾針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大於3,但直徑小於或等於5mm; 圓錐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錐滾子的軸承; 調心滾子軸承一一滾動體是球面滾子的軸承。
(3) 軸承按其工作時能否調心,分為:
1) 調心軸承----滾道是球面形的,能適應兩滾道軸心線間的角偏差及角運動的軸承;
2) 非調心軸承(剛性軸承)----能阻抗滾道間軸心線角偏移的軸承。
(4) 軸承按滾動體的列數,分為:
1) 單列軸承----具有一列滾動體的軸承;
2) 雙列軸承----具有兩列滾動體的軸承;
3) 多列軸承----具有多於兩列滾動體的軸承,如三列、四列軸承。
(5) 軸承按其部件能否分離,分為:
1)可分離軸承----具有可分離部件的軸承;
2)不可分離軸承----軸承在最終配套後,套圈均不能任意自由分離的軸承。
(6) 軸承按其結構形狀(如有無裝填槽,有無內、外圈以及套圈的形狀,擋邊的結構,甚至有無保持架等)還可以分為多種結構類型。

2.按滾動軸承尺寸大小分類 軸承按其外徑尺寸大小,分為:

(1) 微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6mm以下的軸承;
(2) 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8-55mm的軸承;
(3) 中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60-115mm的軸承;
(4) 中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120-190mm的軸承
(5) 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00-430mm的軸承;
(6) 特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440mm以上的軸承。

第三節滾動軸承的基本生產過程

由於滾動軸承的類型、結構型式、公差等級、技術要求、材料及批量等的不同,其基本生產過程也不完全相同。
一、各種軸承主要零件的加工過程:
1.套圈的加工過程: 軸承內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或管料(有的棒 料需經鍛造和退火、正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精研或拋光----零件終檢----防銹----入庫----(待合套裝配〉
2.鋼球的加工過程, 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 過程為: 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3.滾子的加工過程 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4.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依設計結構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下述兩類:
(1)板料→剪切→沖裁→沖壓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噴丸或串光→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實體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實體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可分為下述四種毛坯型式,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管料、鍛件、鑄件----車內徑、外徑、端面、倒角----鑽孔(或拉孔、鏜孔)----酸洗----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二、滾動軸承的裝配過程:
滾動軸承零件如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等,經檢驗合格後,進入裝配車間進行裝配,其過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內、外滾〈溝〉道尺寸分組選別→合套→檢查游隙→鉚合保持架→終檢→退磁、清洗→防銹、包裝→入成品庫(裝箱、發運〉。

第四節 滾動軸承的特點

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比滑動軸承小,傳動效率高。一般滑動軸承的摩擦系數為0.08-0.12,而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僅為0.001-0.005;
2.滾動軸承已實現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適於大批量生產和供應,使用和維修十分方便;
3.滾動軸承用軸承鋼製造,並經過熱處理,因此,滾動軸承不僅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而且可以節省製造滑動軸承所用的價格較為昂貴的有色金屬;
4.滾動軸承內部間隙很小,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較高,因此,運轉精度較高。同時,可以通過預加負荷的方法使軸承的剛性增加。這對於精密機械是非常重要的;
5.某些滾動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因此,可以簡化軸承支座的結構;
6.由於滾動軸承傳動效率高,發熱量少,因此,可以減少潤滑油的消耗,潤滑維護較為省事;
7.滾動軸承可以方便地應用於空間任何方位的鈾上。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滾動軸承也有一定的缺點,主要是:
1. 滾動軸承承受負荷的能力比同樣體積的滑動軸承小得多,因此,滾動軸承的徑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負荷的場合和要求徑向尺寸小、結構要求緊湊的場合〈如內燃機曲軸軸承),多採用滑動軸承;
2. 滾動軸承振動和雜訊較大,特別是在使用後期尤為顯著,因此,對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許有振動的場合,滾動軸承難於勝任,一般選用滑動軸承的效果更佳
3. 滾動軸承對金屬屑等異物特別敏感,軸承內一旦進入異物,就會產生斷續地較大振動和雜訊,亦會引起早期損壞。此外,滾動軸承因金屬夾雜質等也易發生早期損壞的可能性。即使不發生早期損壞,滾動軸承的壽命也有一定的限度。總之,滾動軸承的壽命較滑動軸承短些。

可是,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較,各有優缺點,各佔有一定的適用場合,因此,兩者不能完全互相取代,並且各自向一定的方向發展,擴大自己的領域。但是,由於滾動軸承的突出優點,頗有後來者居上的趨勢。目前,滾動軸承已發展成為機械的主要支承型式,應用愈來愈廣泛。

4. 滾動軸承里的滾珠是怎麼做出來的

用一種特殊的無心磨床磨出來的。

無心磨床是一種特別的磨床,磨削工件時無需夾持,而是把工件放上去後,工件會一邊被帶動在磨削方向旋轉,一邊沿軸向水平運動,工件運動到末端,從磨床里出來時已經被磨圓了。

一般的無心磨床只能加工軸一類棒狀工件,但加工滾珠用的磨床則不僅帶動工件在磨削方向上旋轉,還帶動工件在水平方向旋轉,並從一邊滾動到另一邊,最後從機器里掉出來。這樣滾珠毛坯就在機器里一邊作二維旋轉一邊被磨削,於是得到一個既圓又光滑的滾珠。

5. 雙截棍的軸承,如何做

帶橫向旋轉滾鋼珠軸承鋼制雙節棍:

長度28厘米,鏈長18厘米和13厘米兩種規格。直徑2.5厘米,壁厚2毫米,前端縮口是一體的,後端尾帽是開螺紋擰上的,絕不會脫落。鋼制軸承,鐵鏈,鏈子是焊死的,是目前市面上最粗的鏈子,重一斤二兩。

鋼棍鏈端的空心銷叫彈簧銷,是45號鋼淬火做成的,很結實耐磨。一般的實心銷釘都是銅、鋁、鐵等稍軟的材料做成的,這樣容易在裡面膨脹銷緊。彈簧銷是靠它本身的彈力,空心的銷子有條縫,把縫夾緊一點打進去,然後銷子會彈開撐緊,形成鉚固。空心的不容易彎,理論計算太復雜,但搞金屬加工的都知道這個結論。淬火鋼耐磨性也要比銅鐵等強很多,所以綜合考慮下才用了彈簧銷而沒有用鐵鉚釘。那個彈簧銷強度足夠,如果力量大到把彈簧銷拉壞,那麼鏈子早就承受不住了;如果彈簧銷磨損,那麼鏈子已經磨損更厲害了。因為彈簧銷是淬火鋼,鏈子是鐵制,這個位置可以保修,壞了廠家負責維修。

6. 3D MAX 怎麼製作軸承越詳細越好,有圖更好。

1、先畫個圓柱如圖,轉成可編輯多邊形,刪除選中的面。

7. 軸承 怎麼做出來的

軸承生產工藝流程
軸承的具體生產工藝流程:原材料——內外圈加工、鋼球或滾子加工、保持架(沖壓或實體)加工——軸承裝配——軸承成品
在軸承生產工藝流程中,最為關鍵的是以下幾個環節:
1、鍛造環節
鍛造環節是保證軸承使用可靠性和壽命的重要環節,原材料經過鍛造後,形成軸承套圈毛坯。與此同時,原材料的組織結構變得更加緻密、流線性變好,從而可以提高軸承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此外,鍛造工藝的好壞還會直接影響到原材料的利用率,從而對生產成本產生影響。
2、熱處理環節
熱處理環節是將經鍛造、車加工後的軸承套圈進行高溫處理,它直接影響軸承套圈中滲碳的均勻性,可以提高軸承的耐磨性和硬度,也是影響軸承使用的可靠性和壽命的重要環節。
3、磨加工環節
經過熱處理後的軸承套圈還需要實施磨加工,它是保證軸承精度的重要環節。經過磨加工後,軸承套圈的生產過程基本完成。

[附] 軸承內外圈工藝流程:棒材——鍛造——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超精加工——零件終檢——防銹入庫

主要的生產設備包括:冷輾機、全自動球軸承內圓磨床、淬火線、退火爐、壓力機、數控車床、軸承磨床、內溝磨床、外溝磨床、高精度卧軸圓台平面磨床、數控銑床、無心磨床、高精度通磨無心磨床、精密溝道超精研機、內表面數控磨床、數控往復式雙端面磨床、高溫高速軸承試驗機、熱處理生產線以及質量檢測設備等。

8. 如何繪制軸承的剖面圖

滾動軸承的畫法

滾動軸承不必畫零件圖。在裝配圖中,滾動軸承可以用三種畫法來繪制,這三種畫法是通用畫法、特徵畫法和規定畫法。前兩種屬簡化畫法,在同一圖樣中一般只採用這兩種簡化畫法中的一種。


對於這三種畫法,國家標准《機械制圖滾動軸承表示法》(GB/T 4459.7-1998)作了如下規定:


(1)基本規定
·通用畫法、特徵畫法、規定畫法中的各種符號、矩形線框和輪廓線均用粗實線繪制。
·繪制滾動軸承時,其矩形線框和外框輪廓的大小應與滾動軸承的外形尺寸(由手冊中查出)一致,並與所屬圖樣採用同一比例。
·在剖視圖中,用通用畫法和特徵畫法繪制滾動軸承時,一律不畫剖面符號(剖面線)。採用規定畫法繪制時,軸承的滾動體不畫剖面線,其各套圈可畫成方向和間隔相同的剖面線,如圖16-74a。如軸承帶有其它零件或附件(如偏心套,緊定套,擋圈等)時,其剖面線應與套圈的剖面線呈現不同方向或不同間隔,如圖13-39b。在不致引起誤解時也允許省略不畫。



表13-8 常用滾動軸承的特徵畫法和規定畫法

閱讀全文

與軸承怎麼做演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中聯瑞達節能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31
怎麼看鑄造廠的污染情況 瀏覽:727
誠信製冷家電維修怎麼樣拆裝移機 瀏覽:355
前期設備配件屬於什麼科目 瀏覽:67
陽江薄砂鑄造廠怎麼選 瀏覽:938
水管閥門安裝在什麼地方 瀏覽:481
給水閥門pi是什麼閥 瀏覽:207
大閥門上的擰頭叫什麼 瀏覽:405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的問題 瀏覽:812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運行管理 瀏覽:871
煤氣閥門關閉記錄表 瀏覽:116
後輪軸承怎麼打磨 瀏覽:552
數控機床怎麼磨球 瀏覽:563
含有差壓式變送器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214
某傳動裝置採用 瀏覽:228
超聲波過焊發脆怎麼辦 瀏覽:142
自行車的主要傳動裝置是什麼 瀏覽:340
手機設備無法驗證失敗怎麼辦 瀏覽:444
排氣閥門調教程 瀏覽:258
五金製品電鍍鋅 瀏覽:879